|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西安汽车职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理科 | -/170(专科批) | -/252(专科批)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江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89 |
| 山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42 |
| 天津 | 机电一体化技术(校本部) | 综合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81 |
主要课程及实训:机械制图、电工与电气测量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机与变压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液压与气动技术、电气控制与PLC(含变频技术)、导弹武器概论、军事装备工作保密概论及金工实习、综合技能训练(电气控制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组训施教实训等。
就业方向: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各基地及相关部门。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山东省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山东省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 学费:5000元/年)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能胜任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设计与制造、应用与维护、营销与技术服务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及实训: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机械CAD/CAM、机械制造技术、电气控制与PLC(含变频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机电产品市场营销、3D打印技术及SWE模拟工作环境实训、金工实训、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实训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世界500强企业和新加坡等国外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要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设备操作与维护、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机电产品质量检测、机电产品营销管理与技术服务等工作。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359 |
| 机电一体化技术(校企合作,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合作) | 305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高职技师合作培养,在潍坊市技师学院就读) | 191 |
【学校概况】西安汽车职业大学是全国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院校、陕西省唯一以汽车命名的省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也是“陕西省教育系统文明校园”。学校坐落于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省西安市。学校是陕西省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单位、陕西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单位。
【办学历史】学校创办于1987年,2004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为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更名为西安汽车科技职业学院;201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西安汽车科技职业学院(本科);2019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汽车职业大学。
【办学定位】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开拓创新,注重应用,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一流职业人才,助力民族汽车工业”的目标,立足陕西、面向西部,辐射全国,重点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学校以工为主,工、管、经、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为满足地方和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和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需要,为汽车产业、轨道交通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
【办学条件】学校由临潼校区和白鹿原校区两个校区组成,临潼主校区东依渭河泾水,西临高陵装备工业组团产业区,南望骊山,北看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风景宜人。总占地1100亩,校舍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700万元;纸质图书63余万册,电子图书210万册;有汽车构造实验实训室、新能源汽车实验实训基地、轨道交通基地等校内实习基地及实验室7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7个;有全国大学唯一、西北地区唯一的国际标准F3赛道和卡丁车赛道。
【办学规模】学校设有汽车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新能源汽车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交通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各类在校学生万余人。
【办学特色】学校积极创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将企业生产的关键技术、企业生产程序、企业生产环境、企业文化等纳入教学之中,实现全方位、深层次的校企融合、工学结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捷豹路虎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等著名汽车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在校内开办15个校企合作项目。相继与奥迪、捷豹路虎、保时捷、沃尔沃、上汽通用、一汽大众、京东物流、广汇汽车集团、途虎养车、特斯拉等企业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共赢伙伴关系。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600余人,专任教师425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43人(其中教授40人),具有研究生学历及以上的有203人,“双师型”教师214人,还有来自行业企业的产业导师、兼职教师120余人,专业带头人、教学团队配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
【学科专业建设】学校开设汽车工程技术、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技术、汽车服务工程技术、汽车电子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市场营销、现代物流管理等53个本、专科专业。学校在汽车技术、机械制造、汽车电子、轨道交通、道路桥梁等方面具有较突出的学科优势与特色,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管、经、文、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布局。
【人才质量】学校构建了“素质教育平台+专业课程群+实习实训基地”的育人模式,坚持校内实训基地教育与校外实训基地教育相结合,课程实验实训与课外自主创新学习相结合,校内专业技能竞赛与校外各项大赛相结合,专业知识学习与获取专业资格证书相结合,传统道德教育与基本素质教育相结合。近三年,获得国家级奖10项,省部级奖50余项;参加全国大学生方程式大赛、巴哈大赛、西南房车精英赛、捷豹路虎全球精英技师大赛等汽车类比赛,屡次获得优异成绩。学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专业能力证书(1+X)”证书制度,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用人单位一致赞誉西安汽车职业大学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大多数已成为汽车行业的骨干和栋梁。
【科学研究】截止2021年,西安汽车职业大学承担的科研项目106项,获得专利100项,完成咨询报告65个;发表论文504篇,其中SCI、EI、CSCD、核心期刊论文78篇,获陕西省职教学会论文奖16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0项,成立汽车工程技术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新能源汽车工程研究中心1个,汽车工程技术创新团队1个,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聘请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0项,其中重点攻关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汽车类、电子信息类、轨道交通类、道路运输类专业教学团队,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聘请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光标为学校特聘教授,聘请著名雕塑大师田跃民为艺术与设计学院名誉院长,聘请乌军河为学校技能大师,聘请袁武振、穆占劳、段联合、王彦军、焦国成、石英、王斌、李继凯、白刚等长江学者、三秦学者、著名学者为学校特聘教授,聘请企业名师张博为学校研究员,为学校的长足发展贡献力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以人为本,开拓创新,注重应用,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弘扬“弘德笃行 负重自强”的校训,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继承《西汽大讲堂》的优秀传统,本着“请进来,学进去,讲出来,做下去”的原则,聘请著名学者、企业资深专家为我校特聘教授或研究员,广泛传播各学科文化精髓,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全面成长。
建校以来,学校先后获得了“陕西省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全国职业院校“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品牌、高校“陕西省社会力量办学十佳单位”、“中国十大专业特色民办院校”、“全国就业十佳民办院校”、“中国汽车科技示范民办院校”等荣誉称号。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起源于1881年英国基督教会创办的培真书院,1978年开始举办高等专科教育,展位图1998年举办高职教育,2010年改制为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是一所具有40余年专科办学历史和20余年高职教育办学经验、特色鲜明的国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建校至今已培养专科层次人才8万余人,培训社会各类人才累计20万人次,培养数量居潍坊市各高职院校之首。
●成功入选山东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工程
●“教育总体满意度”指数位居全国所有高职院校第19位
●全国定向培养士官试点院校
2013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参谋部、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定向培养士官试点院校,是全国第二批、全省第一批招收院校之一
●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
2016年以优秀等次通过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验收
●山东省29所设单招试点的高职院校之一
●山东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
●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
●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集体
●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工作先进集体
●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潍坊市文明校园
●科教兴潍先进单位
◇ 办学定位
●目标定位:国际化、集团化、特色化
●服务面向:对接潍坊机械装备、汽车制造、石化盐化、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航空装备、航空运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培养目标:以工程类专业为特色,立足潍坊,面向全省全国,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
●教学模式:实施“SQC”即一项专长(一生一专长)、两种素质(专业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三个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一体化育人模式
◇ 办学条件
学院拥有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500余亩,建筑面积近32.4万平方米,设有13个系(院、部),全日制在校生近1.3万人。固定资产总额达到近6.3亿元,教学仪器设备8000多台(套)、总值近1.1亿元。数据中心拥有各种网络设备及服务器40多台(套),自主开发了建筑工程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等10套专业实训模拟仿真资源库,建成了10个重点专业教学资源库。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7项。建成校内实训中心12个、实验实训室145个,总面积近7.7万平方米。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10家,其中紧密型实训基地198家。投资2.5亿元建成了现代学徒制教育实训中心、卡特彼勒培训中心、圣世鸿大食品工程实训中心、潍坊学前教育实训中心等8个生产性实训中心。
●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
●亚太地区最大的“卡特彼勒培训中心”
●山东省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学前教育实训中心”
●山东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连续举办4届全国气排球比赛
◇ 专业建设
坚持专业对接区域产业,减少专业大类覆盖面,突出工程类、优化文管类、稳定教育类,完善了适度超前、支持转型的专业调整优化机制,形成了“以工程类专业为核心,适应区域产业分布形态”的专业结构,共开设普通高职专业50个。围绕核心岗位的工作领域构建专业群核心课程,按照核心岗位涉及的工作内容确定课程内容,形成公共平台与多个专业方向彼此联系、相互渗透、共享开放的“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专业群课程体系,进行核心课程群的整体设计。
●全国定向培养士官专业4个
●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2个
●山东省品牌专业群2个、特色专业7个、技能型特色名校重点专业10个、省优质高职院校一流专业群4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本科试点专业2个
●潍坊市特色品牌(重点)专业15个、经济社会发展亟需建设重点专业5个
●山东省精品(特色)课程53门
●山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8门
●“十二五”国家级职业教育规划教材10部
●山东省优秀教材6部
●山东省教学改革项目38项
◇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8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56人,副高级职称140人,博士19人,硕士398人,专任教师中有企业工作经历或者研修经历的占100%。
●中国科学院院士闻邦椿为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世宁、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庄洪春、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鞠萍等为特聘教授
●引进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刘宝新在内的11名行业企业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
●山东省教学名师3人、青年技能名师4人、优秀教师7人、教育科学研究专家8人、职业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重点教改项目指导专家15人
●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6人、首席技师4人
●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省级名师工作室4个
●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7项
●获得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1项;国家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7项;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比赛)二等奖7项,三等奖2项;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教师组)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高职院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
◇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大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形成了校政行企军多元合作体制机制,探索实践政府出地、学校出资的“校政共建”模式,学校出地、企业出资的“引企入校”模式,多方携手共建的“职教集团”模式和军地共建的“校军合作”模式。
●全国定向培养直招士官专业组副组长单位
●与青州市政府共建花卉学院,与潍坊高新区管委会共建潍坊学前教育实训中心
●与山东圣世鸿大实业集团公司共建了15000平方米食品研究所和产学研一体化的生产性实训车间
●与青州百年老字号“隆盛糕点”共建2万平方米校内食品研发实训基地
●与亚太机械有限公司合作建成2万平方米的现代学徒制教育实训中心
●与潍坊电信公司合作建成功能齐全的数字化校园
●牵头组建潍坊市食品职教集团、潍坊市工程机械职教集团,吸引198家企业开展深层次合作,企业捐赠资金(设备)1500余万元
●与中职学校以及本科院校组成职教联盟,探索中高职衔接培养、与本科院校“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融通,内外互通”的集团化办学格局
●与北京华联航空、山东新锐通用航空公司共建混合所有制航空工程学院,我院成为省内第一家既拥有直升机又有独立飞行空域的高校
●与潍坊中晨集团合作共建省内第一家混合所有制艺术类学院——凤凰艺术学院
●校企合作研究项目“国际化视野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技术技能积累
优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全力推进科技成果有效对接,促进技术、人才和资本的深度融合。近三年承担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0项,获得专利64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现技术转让与技术服务到款额1123.69万元。
●山东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
●发表学术论文1503篇,其中SCI、EI检索、北大核心期刊及以上论文28篇
●“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研发中心”被确定为山东省高等学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潍坊市重点实验室3个、潍坊市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
●成立科研创新团队19个、研究所(院)18个
●58名教师被企业聘为技术顾问,解决技术难题120多项,增加经济效益超亿元
●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山楂干红酿造技术”和“柿叶护肤霜生产技术”均已实现成果转化
◇ 国际化办学
坚持开门开放办学,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先后与与英国、美国、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26所高校进行合作与交流,先后派出79名学生赴国(境)外留学研修、实习就业,95名教师出国(境)考察学习,聘请20名外籍教师来院任教,其中1名获山东省文教专家教学奖。
●潍坊市首批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基地
●被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为“接受外国留学生资格学校”
●与韩国敬仁女子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历教育”项目
●与美国埃德蒙社区学院合作举办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专科教育项目
●与澳大利亚本迪戈坎培门公立职业技术学院,商定共同举办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教育项目
●与菲律宾莱西姆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在校际专业、学生免费交换学习、师资交换培训、共同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及学生专升本升硕等方面开展合作
●与韩国国立全北大学共建韩语培训合作单位
◇ 校园文化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承“做精做实、创业创造”的校训精神,坚持以传播主流政治文化为统领,传承百年书院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地域“青齐文化”,培育现代职业文化,从精神、制度、物质、行为四个层面有机融合,构建了以“培诚明德,至善至真”为特色的育人文化,形成了“回首那份爱”“我的中国梦”等一批文化品牌活动。
●“回首那份爱”感恩教育获得教育部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山东省优秀成果一等奖
●山东省道德模范1名
●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1名
●被共青团山东省委授牌成立“孔子学堂”
●省优秀大学生科技社团2个
●全国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征集活动山东省赛区一等奖2个、三等奖3个
●山东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奖
●山东省青少年“国学达人”挑战赛优秀组织奖
●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艺术节优秀组织奖
●山东省第三届人文艺术作品大赛一等奖1项
●山东省职业院校中华诗词大会二等奖1项
●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优秀成果评选三等奖6项
●山东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工作案例1个
◇ 辐射带动作用
坚持立足区域,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培训、社会服务,成为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教育服务基地,发挥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潍坊电视台、潍坊日报等国家级媒体以及省市媒体对学院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办学经验进行了多次报道,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完成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培训近15万人次,学历水平提升7502人次,完成32个工种培训鉴定11776人次,科技服务活动450余次,服务群众15000人次
●与兰陵职教中心共同制定三二连读计算机应用专业、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投资建设1个标准计算机机房,开展教师培训80人次
●开展贵州省七星关、织金县教育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培训14期,培训645人
◇ 人才培养
坚持对接产业、职业岗位和职业标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三个平台”课程体系、能力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和“5412”素质教育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在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各1项
●在2017、2018年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8项
●2017中国(北京)职业技能博览会创新奖
●连续两年荣获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先进单位
●近三年来,5名学生被授予“山东省双创之星”“潍坊市优秀大学生创业者”“潍坊市政府创业奖”等荣誉称号
●涌现出以山东省道德模范、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马广超为代表的优秀学生群体
●学生总体就业率99.85%
●用人单位对学生满意度97%以上









没有哪个比哪个好之说,只能说两个专业各有所长,至于将来的工作问题,其实机遇也占很大的比重~~当然了,重要的是自己的努力!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专业,你这个分数,一志愿报潍坊职业学院哪个专业都可以~~至于学风,个人认为,只要是专科院校都差不多,有愿意学的,也有混日子的`~对于学习,主要还得看自己!比如说专升本,其实只要你想考,就一定考的上!我对学弟学妹们说,如果说你能坚持一个星期早晨5点起床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