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安徽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太原理工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物流管理 | 2017 | 理科 | -/529(本科一批) | -/505(本科一批A段) |
| 物流管理 | 2017 | 理科 | -/529(本科一批A段) | -/505(本科一批A段)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安徽 | 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8 |
| 文科 | 608 | ||||
| 四川 | 工商管理类(包含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6 |
| 海南 | 工商管理类(包含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58 |
| 广西 | 工商管理类(在蜀山校区办学,包含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9 |
| 广东 | 工商管理类(非定向)(120201.工商管理+120202.市场营销+120206.人力资源管理+120801.电子商务+120601.物流管理+120901.旅游管理)(办学地点:蜀山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4 |
| 历史类 | 582 | ||||
| 江西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0 |
| 福建 | 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2 |
| 历史类 | 585 | ||||
| 黑龙江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54 |
| 吉林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7 |
| 辽宁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1 |
| 山西 | 工商管理类(包含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办学地点蜀山校区)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84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西 | 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54 |
| 物流管理(航空物流) | 549 | ||||
| 陕西 | 物流管理(航空物流)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8 |
| 物流管理 | 537 | ||||
| 山东 | 物流管理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81 |
| 物流管理(航空物流) | 581 | ||||
| 福建 | 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5 |
| 物流管理(航空物流) | 584 | ||||
| 安徽 | 物流管理(5100元/年;明向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3 |
| 物流管理(航空物流)(5100元/年;明向校区) | 582 | ||||
| 黑龙江 | 物流管理(航空物流)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0 |
| 物流管理 | 538 | ||||
| 吉林 | 物流管理(航空物流)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16 |
| 物流管理 | 515 | ||||
| 辽宁 | 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2 |
| 物流管理(航空物流) | 580 | ||||
| 内蒙古 | 物流管理(航空物流)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2 |
| 物流管理 | 512 | ||||
| 河北 | 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6 |
| 物流管理(航空物流) | 583 | ||||
| 天津 | 物流管理(明向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22 |
| 物流管理(航空物流)(明向校区) | 619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西 | 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54 |
| 物流管理(航空物流) | 549 | ||||
| 陕西 | 物流管理(航空物流)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8 |
| 物流管理 | 537 | ||||
| 山东 | 物流管理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81 |
| 物流管理(航空物流) | 581 | ||||
| 福建 | 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5 |
| 物流管理(航空物流) | 584 | ||||
| 安徽 | 物流管理(5100元/年;明向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3 |
| 物流管理(航空物流)(5100元/年;明向校区) | 582 | ||||
| 黑龙江 | 物流管理(航空物流)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0 |
| 物流管理 | 538 | ||||
| 吉林 | 物流管理(航空物流)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16 |
| 物流管理 | 515 | ||||
| 辽宁 | 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2 |
| 物流管理(航空物流) | 580 | ||||
| 内蒙古 | 物流管理(航空物流)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2 |
| 物流管理 | 512 | ||||
| 河北 | 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6 |
| 物流管理(航空物流) | 583 | ||||
| 天津 | 物流管理(明向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22 |
| 物流管理(航空物流)(明向校区) | 619 |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坐落于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江淮首郡、吴楚要冲”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学校是世界“双一流”和国家“211工程”建设首批入列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是安徽省属重点综合型大学。
1928年,安徽大学肇基于时为省会的安庆市,开启安徽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赓续襟江带淮崇教文化之菁华。几经易址,于1956年迁建合肥;数度更名,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安徽大学”校名,这一天被定为校庆日。作为一所具有红色革命传统的高等学府,安徽大学办学近百年来,勇担民族复兴大任,执着“文化丕成、民族是昌”的办学理想,秉承“至诚至坚、博学笃行”校训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累计培养了32万余名优秀毕业生,是安徽省内毕业生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高校,被誉为省属高校的“排头兵、领头雁”。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构建文理交融、理工互通、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机制,努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富于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和国际视野,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建有保障一流人才培养的办学条件体系,四区一园面积3200余亩、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81亿余元,馆藏纸质图书380万余册;拥有本硕博完整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体系,28个学院,87个在招本科专业(其中38个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总数并列全国地方高校赛道第1位),1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以及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有1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个国家级和26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国家级和9个省级实验教学(实训)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承建全国首个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成功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特色教育基地);现有本科生25303人、博硕士研究生10509人;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升学率平均保持在35%以上,本科生与研究生获省部级以上竞赛奖2200余项,位列全国“双一流”高校第63位,毕业校友获得“国家杰青”数位居全国高校第29位。
学校坚持走科研强校之路,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实力。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特色显著,覆盖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大门类,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4个学科进入前5‰);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3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149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1018人;实质双聘院士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23人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安徽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地方领军人才365人次。已形成了以两院“院士”、国家“杰青”“优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为引领,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师资队伍;科学研究聚焦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主攻方向,建设了“强光磁集成实验设施”“信息材料与智能感知”实验室等世界一流研究平台,产出了金属团簇材料、新型量子功能材料、磁斯格明子(skyrmion)存储材料等一批原创性成果,在高灵敏传感装备、毫米波芯片、水性聚氨酯等“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学校2021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1项,资助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稳居省属高校首位;“双一流”建设以来,共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奖励94项。学校自然指数排名位居全国第59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指数在一流学科年度发展指数评价中位居全国第2;北京外国语大学发布中国大学全球影响指数,我校位列第54位;软科“双一流”高校教学实力排名,我校位列第69位。
学校坚持以贡献求发展,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学校与安徽省16个市签订了多层次的校市合作协议,与合肥市共建绿色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与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三创学院,与5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600多家企业保持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大学智库指数排名进入前50名,已成为研究与解决安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主要基地之一;创新发展研究院连续入选“高校智库百强”,连续9年编撰《安徽社会发展报告》蓝皮书,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库产品;围绕三农问题、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研究报告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人肯定性批示77次(国家领导人批示17次);学校深化科教、产教、校地、军民“四个融合”,广汇人才培养资源,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建“学术共同体”,合作开设“物质科学英才班”等5个英才班;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长鑫存储、科大讯飞、江淮汽车等共建校企互嵌式创新平台、研发机构和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围绕“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互联网+”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新工科”改革发展,与合肥市人民政府共建互联网学院;与兵器工业集团214所共建“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学校坚持内涵式发展,不断彰显文化传承创新水平。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势明显,近3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立项数连续位居全省首位,其中2021年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共30项,立项总数位列全国第26位;建有教育部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徽学研究中心,收藏徽州文书近7万件,牵头成立省高校创新联盟,协同省内高校成立新安医学、徽派建筑、徽州文献等分中心,引领带动全省高校徽文化研究、保护和传承;获批教育部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等5项;2个项目入选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名单;建成战国竹简珍稀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安大简”首期成果成书目前最早《诗经》版本;《群舒文化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2家单位一同入选第一批“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建成方以智研究中心,整理出版《方以智全书》填补相关领域重大空白。学校入选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全国39所)。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影响。学校是国家公布的华文教育基地和接收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与美、英、德、日等国家和地区的152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校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共建安徽省首个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由杨振宁院士担任名誉院长并亲题院名;与智利圣托马斯大学、乌克兰哈尔科夫大学、阿塞拜疆巴库大学、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国立大学合作建立4所孔子学院,其中智利圣托马斯大学孔子学院先后荣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示范孔子学院”荣誉称号,习近平主席访智期间曾亲切接见学校派驻的中方院长及教师代表;与俄罗斯、法国、波兰、日本、韩国、墨西哥合作高校共建有9个“中国中心”;国际交流水平在省内高校领先、在全国高校居于先进地位、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
新时代,新目标,新征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学校正精心组织好“十四五”规划实施,谋划好2028建校100周年和2035远景发展,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调结构、转功能、增体量、提质量”,以一流学科建设催生更多世界一流成果,以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流的人才培养质量、一流的原始创新能力、一流的人才队伍努力跻身一流大学方阵,为高等教育强国和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我校构建了“奖、助、贷、勤、补、免、偿”多位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真正做到“优有所奖,贫有所助”。
2021年共发放本专科生各类奖助学金3900余万元,资助学生超过18000人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应助尽助。其中:国家设立的奖、助学金,覆盖面24%以上,奖助金额2000-8000元/人;学校出资设立的奖、助学金,覆盖面36%以上,奖助金额800-5000元/人;社会组织和个人出资设立的奖、助学金,覆盖面5%以上,奖助金额2000-20000元/人等。
学校设立勤工助学岗位,每年选聘近千名“学生助管”,每岗每月1000元;为孤儿等特殊困难群体减免全部学费;为因遭遇突发情况而造成临时经济困难的学生发放临时困难补助;为服兵役的学生执行学费补偿(或贷款代偿)及学费减免国家资助政策。
此外,学校还设立了发展型资助项目,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成才目标并给予相应的经济帮扶和指导。
太原理工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世纪学府,坐落于具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其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为中国创办最早的三所国立大学堂之一。1953年,学校独立建校,定名太原工学院,直属国家高教部;1962年划归山西省管理;1984年更名为太原工业大学。1997年,太原工业大学与直属于国家煤炭工业部的山西矿业学院(始建于1958年)合并,组建太原理工大学,同年跻身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开启了改革发展的新篇章。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120年来,学校始终秉承“求实、创新”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文体为舟、承载德智、全面发展”的办学传统,彰显“敢为人先、敢于竞争、勇于创新”的精神气质,涌现出一批学术大师、行业翘楚和道德楷模,如著名教育家赵宗复、“中国石油之父”孙健初、中国“前寒武纪地质学开拓者和奠基人”王曰伦、圆弧齿轮专家朱景梓、“煤化工科技领域的开拓者之一”谢克昌、“知识分子楷模”栾茀、“草原公仆”云布龙等,深刻诠释着百廿老校“得天下英才以育之、育一代新人以报国”的崇高追求。
学校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涵盖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门类,设有24个专业学院、1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筹)。现有明向、迎西、虎峪、柏林等四个校区,占地面积213万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学校有全日制学生40311名、国际学生475名、教职工4039名。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双聘院士10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8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7名。学校入选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和创新创业50强高校,荣膺首批“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前学校21个专业通过了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30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各类创新团队在国内外竞赛中屡创佳绩,大学生学科竞赛成绩稳居全国高校50强;在2021年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4项金奖,位居全国高校金牌排行榜第9位;“清泽心雨”思政平台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螺丝钉之家”入选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学校高度重视并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体育工作格局和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竞技体育成绩斐然,是国内迄今为唯一一所获得过男篮、男足两项全国总冠军的大学。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成就卓著,曾连续两次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累计承担“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各类项目1634项;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42项。学校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近年来,学校努力打造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才智引擎,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等累计为地方和行业企业创造经济效益逾百亿元。
“汾水之滨,煌煌学堂”。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国家富强、谋求人类福祉为己任,坚定不移朝着建设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一流大学目标奋勇前行。
| 太原理工大学学生奖助学金情况一览 | |
| 名称 | 评定方法 |
| 国家奖学金 | 根据省教育厅下达的名额,每年一评,每人8000元。 |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根据省教育厅下达的名额,每年一评,每人5000元。 |
| 国家助学金 | 根据省教育厅下达的名额,每年一评,分为每人4000元、3000元、2000元三个等级。 |
|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 贷款用于解决学费和住宿费困难,本科学生每人每年贷款额度不超过8000元。学生在生源地申请后,到学校办理回执确认等相关手续。 |
| 校长奖学金 | 全日制二年级及以上的本科学生。校长奖学金10个,金额为每人10000元;校长奖学金提名奖10个,金额为每人5000元。 |
| 优秀学生奖学金 | 每学年评定一次,奖学金额度为每人1500元。分专业学习类、科技实践类、社会公益类、校园文化类等四类,奖励范围为学生人数的20%,其中专业学习类比例为10%—13%,其他类型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在7%—10%范围内调整。 |
| 单项奖学金 | 在精神文明、专业学习、课外实践、学术科研、文艺体育等某一方面表现突出,获得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奖励者可获得奖学金100—5000元,其中成绩突出者可授予各类荣誉称号。 |
| 勤工助学 | 每年学校出资700万元,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
| “艰苦奋斗、砺志成才”优秀学生及标兵 | 每年评定一次,优秀学生按在校学生总数3%评定,金额为500元,“艰苦奋斗、砺志成才”标兵从学院推荐的候选学生中评出,每人1000元,并授予称号。 |
| 龙软奖学金 | 每年评定一次,每次评选6人,分三个等级,金额分别为2000元、1500元、1000元(要求学生毕业后到矿井工作)。 |
| 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会奖学金 | 每年评定一次,每次评选2人,每人1000元。 |
| 山西省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 | 山西省残疾人联合会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资助山西籍二本以上残疾大学生。每年评定一次,每人5000元。 |
| 赵宗复基金会奖学金 | 每年评定一次,每次评选40人,每人1000元。 |
| 兴大助学金 | 由北京兴大助学基金会设立,每年评定一次,每人5000元,原则上连续资助4年。 |
| 卫国云霞奖学奖教金 | 每年评定一次,奖励师生组合团队(一位教师;至少二名学生)。分两个等级:一等奖奖励6个团队,每个团队奖励教师8000元,奖励学生10000元。二等奖奖励16个团队,每个团队奖励教师5000元,奖励学生7000元。 |
| 丰田助学金 | 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和丰田公司设立,每年评定一次,录取学生可在入学前申请,每年资助10人,从2014年起每人4000元。 |
| 新长城自强助学金 | 由中国扶贫基金会设立,资助标准一般分为1840元和2000元两个等级。录取学生可在入学前申请。 |
| 梅赛尼斯助学金 | 由梅赛尼斯亚太有限公司出资提供,每年评定一次,从2014年起,助学金每次评选2人,每人9000元。 |
| 中国电信奖学金 | 由中国电信集团资助,尚未形成届次化,具体评选要求和标准以当年的评选文件为准。 |
| “山西省关心下一代事业发展基金会”助学金 | 每年评定一次,每次评选5人,每人2000元(在政法学院学生中评选)。 |
| 维达机械奖学金 | 每年评定一次,每次评选20人,每人5000元(在机械工程学院学生中评选)。 |
| 远东助学金 | 每年从大一新生中评定10人,每人5000元,如每学年考核合格则持续资助四年(在机械工程学院学生中评选)。 |
| 炳德基金会奖助学金 | 每年评定一次,每次评选奖学金5人、助学金5人,每人3500元(在机械工程学院学生中评选)。 |
| 中通励志奖学金 | 每年10月评定一次,每次评选10人,人均3000元(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面向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焊接方向学生中评选)。 |
| 电机工程教育奖学金 | 每两年评定一次,每次评选7~10人,奖学金金额由基金会确定(在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中面向电气专业学生评选)。 |
| “热能校友”优秀学生奖学金 | 每年评定一次,每次评选4人,每人2000元(在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中面向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评选)。 |
| “热能校友”科技创新奖学金 | 每年评定一次,每次评选1人,每人3000元(在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中面向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评选)。 |
| “汾西重工”科技创新奖学金 | 每年评定一次,每次评选3人,每人2000元(在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电气专业学生评选)。 |
| “元工电气”工程教育奖学金 | 每年评定一次,每次评选5人,每人2000元,(在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电气专业学生评选)。 |
| 维康助学金 | 由太原维康商贸有限公司设立,每年评定一次,每次评选10人,每人5000元(在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中评选)。 |
| 中软国际奖学金 | 每年评定一次,2012-2016级本科生每年评选8人,毕业年度增加1人,每人2000元(在软件学院软件定制班学生中评选) |
| 学林育人奖学金 | 每年评定一次,每次评选10人,每人5000元(在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中评选)。 |
| “郝贵跃”助学金 | 每年评定一次,每次评选20人,每人1000元(在化学化工学院学生中评选)。 |
| “矿业校友”奖学金 | 每年一评,每次评选10人,每人2000元。(在矿业工程学院中面向矿业主体专业的在校二、三年级本科生评选) |
| “进强给排水”奖学金 | 每年一评,每次评选10人,每人3000元。(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面向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大三大四本科生) |
| 光电奖学金 | 每年评定一次,每次评选5人,每人5000元(在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学生中评选)。 |

太原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和物流管理(航空物流方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资源勘查工程和物流管理(航空物流方向)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资源勘查工程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航空物流方向)就业前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航空物流方向)专业介

太原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资源勘查工程和物流管理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资源勘查工程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资源勘查工程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太原理工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和物流管理(航空物流方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勘查技术与工程和物流管理(航空物流方向)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勘查技术与工程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航空物流方向)就业前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航空物流方向

太原理工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勘查技术与工程和物流管理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勘查技术与工程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勘查技术与工程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

太原理工大学地质工程和物流管理(航空物流方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地质工程和物流管理(航空物流方向)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地质工程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航空物流方向)就业前景,地质工程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航空物流方向)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太原理工大学地质工程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地质工程和物流管理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地质工程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地质工程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地质工程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地质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和物流管理(航空物流方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精细化工和物流管理(航空物流方向)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精细化工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航空物流方向)就业前景,精细化工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航空物流方向)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太原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精细化工和物流管理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精细化工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精细化工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精细化工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精细化工

太原理工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物流管理(航空物流方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物流管理(航空物流方向)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航空物流方向)就业前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

太原理工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物流管理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据科学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