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天津中医药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哪个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河师大和天中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1-04 13:52:02 解决时间:2022-12-16 14:37

满意答案

天津中医药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哪个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天津中医药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各排行榜,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分数线,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天津中医药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河北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劳动与社会保障2018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6017238
2017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2115386
天津中医药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天津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劳动与社会保障2018理科本科批普通类53114691
文科5254936
2017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8618010
本科二批56345
文科本科二批A段4955093
本科二批78439
公共管理类 劳动与社会保障
河北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社会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通晓中外劳动和社会保障理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熟练掌握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的政策法规和具体业务,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政府、各级工会组织、社区、金融等部门,从事劳动就业、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民政、商业性保险等方面的管理和研究工作,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2.培养要求

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训练,具有较好的独立思考能力,具备较强的专业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熟悉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具备依法管理的较高水平和能力;能够从事具体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沟通、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能力;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办公室管理能力;了解本学科和相关学科发展动态,具备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吃苦耐劳,具有健康体魄、良好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德、智、体等全面发展。

3.学制及授予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允许学生在四至六年内完成学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4.主要课程

劳动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劳动关系、劳动法规与实务、社会保障法律实务与案例、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等。

5.就业去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大型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社会保障、民政、人力资源、工会、保险等管理部门的骨干力量。

6.专业特色

该专业一直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拥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河北省高等学校管理教育创新高地,“民生与公共政策”特色方向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与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民政厅、总工会等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实习和实训活动。学生拥有良好的学风,在老师的指导和自身努力下,许多本科毕业生考取了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东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知名院校的研究生。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该专业在国内的影响力已经开始显现,从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所公布本科专业近三年(2012-2015)国内排名情况来看,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全国130余所学校的相同专业中分别排名为第7、第12和第14。

河北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安徽公共管理类(4600元/年;含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92
辽宁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34
历史类582
公共管理类 劳动与社会保障
天津中医药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依托医药学和保险保障专业知识,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特别是医疗保险事业发展,通晓中外劳动和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业务知识面宽,能从事劳动就业、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与商业性保险运作与管理,并具有理论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以医疗保险为特色。

主要课程:

专业基础课: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管理学原理、社会学、人口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财政学、风险管理、货币银行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卫生事业管理学、中医药学概论、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社会医学、卫生法学

专业课:社会保障概论、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险学、公共政策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保险学、卫生经济学、社会保障统计、劳动经济学、医疗保险学、劳工关系、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

学制学位:学制4年。在修业年限内,合格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内容,可以获得毕业证书;根据《天津中医药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到各类各级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医院,从事与医疗保险领域相关的工作,也可继续攻读管理学及其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在学期间,学院与澳洲名校ECU和Murdoch大学建立2+2合作培养平台。学生有机会获得中外两个学士学位。

学院还与美国北阿拉巴马大学(UNA)开设了“3+1+1”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相关专业本科生有机会通过国内3年国外2年的学习,获得我校的学士学位和UNA的工商管理、健康与人类行为、历史、英语、刑事司法学等方向的硕士学位。或可以通过教育部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赴北阿拉巴马大学进行短期国际交流。

天津中医药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天津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健康服务与管理)(校本部)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574
四川公共管理类(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健康服务与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53
广西公共管理类(4400元/年,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健康服务与管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03
江西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健康服务与管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55
安徽公共管理类(4400元/年;含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健康服务与管理;外语语种要求参考学校招生章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25
文科584
黑龙江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健康服务与管理)文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07
山西公共管理类(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健康服务与管理)理科本科一批B段普通类501
文科546
北京公共管理类(4400元,含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健康服务与管理。外语语种要求参考该校招生章程)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32
河北师范大学
162
软科(综合)
144
校友会(综合)
242
武书连
学校简介

河北师范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河北省“双一流”建设一层次高校。学校起源于1902年创建于北京的顺天府学堂和1906年创建于天津的北洋女师范学堂,具有120年的发展历史和光荣的办学传统。1996年6月,原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学院与创建于1952年的河北教育学院、创建于1984年的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河北师范大学。校友中有老一代革命家邓颖超、刘清扬、郭隆真、杨秀峰、康世恩、荣高棠等,有著名爱国主义学者梁漱溟、张申府、汤用彤等,有两院院士严陆光、郝柏林、李树深、贺泓等,也有许绍发、蔡振华等一批体育界精英。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是我校著名校友。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26万余名各类专业人才。

学校于2011年整体迁入新校区办学。新校区占地1829亩,馆藏图书318万册,中外文数据库67 个。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2699人,其中专任教师1797人。在职教职工中,正高职人员421人,副高职人员100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省级以上各类优秀专家208人次,博士研究生导师20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166人,其中校外实践导师229人。在校本科生25135人,在校硕士研究生5242人,博士研究生518人,成人教育学生11090人。

学校现设25个专业学院,1个独立学院(汇华学院)。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9个;有本科专业93个。学科专业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个学科门类。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河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7个、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项目1个、省高校强势特色学科4个、省高校重点学科14个,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学科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14个。化学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学校设有河北省职业教育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学科教育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所、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河北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河北省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河北省民族教育研究发展中心、中国教育科研网河北省主节点等机构。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现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有河北省本科教育创新高地7个、省级教学团队15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8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5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0项,省级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3个,省级教学名师25人。近年来,学校共获得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以学分制、顶岗实习支教、大类招生培养为重点,推进本科教学三大基础性变革:学分制改革不断完善,满足学生自我设计和自主发展的需求。构建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师资培养“三教并举”、培养培训一体化的完整教师教育体系。顶岗实习支教工程深入开展,有效服务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就此项工作曾两次作出批示予以推广;2013年6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校视察工作时,对学校在基层锻炼学生的做法和学生愿意到基层就业的人生选择给予了高度评价。实施了大类招生培养改革,强化通识教育。积极发展非师范专业,初步形成四种培养模式,构建了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共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格局。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2015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6年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入选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实施院校,被评为“河北省首批创业就业众创空间”;2019年被评为“河北省‘双创’示范基地”。

科学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承担了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国家发改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委托项目、国家清史纂修工程主体类项目等具有较大影响的科研项目。孙大业院士课题组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填补了河北省的空白;蒋春澜教授指导的博士论文进入“全国百篇优博”行列。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分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国家辞书奖、鲁迅文学奖等。在Science、Nature、Cell、中国社会科学等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

发挥学科优势,推进协同创新。已建成“细胞信号与环境适应”、“数字教育”、“燕赵文化研究中心”三个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燕赵文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获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长城文化安全研究中心”入选河北省首批新型智库;组建了河北省数学研究中心、移动物联网研究院、泥河湾考古研究院、畿辅学研究中心、县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公共政策评估中心、AR重点实验室、晏梁学智中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已与25个国家的92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正式合作关系,在合作办学、教师交流、学生互换、网络课程、科研合作和国际引智等方面和200多所国外大学开展交往,办学国际化水平逐步提升。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项目接收单位,每年有来自五大洲、40多个国家国际学生600余人在我校就读本、硕、博学历教育和长短期汉语语言教育。已建成2所孔子学院、1所孔子课堂、合作建设了1所葡中双语高中、1所海外学院、2所海外预科学院,向20多个国家选派了汉语教师志愿者,积极参与汉语国际推广。组建了秘鲁研究中心、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和新西兰研究中心,着力构建区域研究平台。

学校党委坚持“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工作”的思路,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障。学校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基层党建红旗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单位等称号。2017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首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并在2020年顺利通过复查,继续保留称号。

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全校上下正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推动内涵式发展,为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不懈奋斗。



周边环境

北校门

东校门

 行政楼(一)

行政楼(二) 

 理科群

 文科群

 公共教学楼

 美术楼

 音乐楼

 职技楼(一)

职技楼(二) 

 运动场

 理科群远眺

 公教楼远眺

 运动场内景

 博物馆

图书馆(一) 

 图书馆(二) 

 图书馆(三) 

学生公寓(一)  

 学生公寓(二)

学生公寓(三) 

 学生公寓(四)

校友梁漱溟塑像 

邓颖超塑像 

 校园主干道

四方广场 

校园一景 

 校园一角

 校园春色

 春意盎然

欣欣向荣 

 碧波荡漾

 含苞待放

 玉树葱茏

润物无声 

 小路蜿蜒

 植被成林

 秋林千叶

丹霞似锦 

 晚霞瑰丽

 华灯初上

夜色宁静 

 


招生联系方式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河北师范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河北省“双一流”建设一层次高校。学校起源于1902年创建于北京的顺天府学堂和1906年创建于天津的北洋女师范学堂,具有119年的发展历史和光荣的办学传统。

欢迎报考河北师范大学,   学校代码:10094

招生办公室 0311-80786666,80786789


天津中医药大学
133
校友会(综合)
248
武书连
22
软科(医药)
学校简介


天津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中医学院。建校63年来,学校几经变迁,薪火相继,在传承创新中不断积淀发展。1969年迁址合并河北新医大学;1978年恢复重建天津中医学院;1992年,加挂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校牌;2006年,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2020年,成为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于2018年整体搬迁至团泊校区,校园占地2000余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校园以湖水景观为特点、中药植被为标志、中医药文化为主线,建有品类多样、兼具观赏与教学用途的中药植物园、先进的中医药科技园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医药国际教育中心。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1379人,研究生3768人,留学生540人。全校(含附院)现有在编教职工3879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其中1人为兼聘),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3人,教学大师奖获得者1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一批高层次人才。现有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科技部创新团队2个,国家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1支、传承创新团队1支。

学校拥有直属附属医院4所。建筑面积约56.4万㎡,编制病床数4620张。其中,第一附属医院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专科)30个,是全国百佳医院、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6个专科)、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单位、国家中风病、冠心病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和疫病防治基地、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和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国家卫健委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基地、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国家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综合培养基地。第二附属医院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专科)18个,国家中管局三级实验室1个,是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单位,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第四附属医院为滨海新区人民政府与天津中医药大学合作共建医院,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专科)2个。附属保康医院是一所以专家、专科、专病、专药为特色的医保定点医院。学校还拥有非直属附属医院6所,教学医院32所,实习医院2所,社区卫生实践基地5所。

学校拥有16个学院(部),设有6个学科门类,以中医药为主体,医、理、文、管、工、教育多学科协调发展,共计31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市级重点建设专业19个。拥有中药学国家一流学科,中医内科学和针灸推拿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天津市“十三五”重点学科,2个天津市一流学科,3个优势特色学科群。拥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药学A-,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B+;药理学与毒理学、临床医学进入ESI前1%。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服务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为根本宗旨,以“做精医学,做强药学,做实健康相关专业,做大社会服务”为发展战略,认真落实“以本为本”,积极推进“四个回归”,以“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为指导,奋力开创高质量本科教育新局面。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特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拥有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名,教学团队1个;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3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专业赛道金奖2项。

学校以科学研究为优势。聚焦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持“四个面向”,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现拥有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意中医药联合实验室、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地方共建现代中药创新中心、方剂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代中药发现与制剂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现代中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药监局中医药循证评价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近三年新增纵向科研课题500余项,经费3.6亿余元。近年来获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省部级科技重大成就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9项。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为形成中医药特色治疗方案做出了重要贡献。成功研制宣肺败毒颗粒,纳入国家推荐“三药三方”,完成新药研发并成功转化。

学校以中医药对外教育为特色。学校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作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会长单位,组织研究制定的《世界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标准》已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正式发布,成为全球第一个中医药教育国际标准。制定了《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编译《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明确了世界中医学专业内涵,规范了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学校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教育部和外交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和“首批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建设单位”、世界中联“一带一路”中医药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天津)。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合作共建“中医药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入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2020年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筹建合作院校,入选商务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荣获“2019优秀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奖,探索“互联网+中医药”服务贸易新模式,成功入选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业态创新示范案例。学校是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项目唯一中医药院校。学校于2008年成立全球首家中医孔子课堂——日本神户东洋医疗学院孔子课堂,2016年成立泰国首家中医孔子学院——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中医孔子学院。学校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合作举办临床药学专业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荣获“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奖”最佳国际合作项目提名,两校国际教育合作被列为中英两国卫生领域的国家战略合作之一。

学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秉承“进德修业,继承创新”校训,以“传承与创新协同,科研与服务并举,以质量求内涵,全面协调发展”为发展方针,以“做精医学,做强药学,做实健康相关专业,做大社会服务”为发展战略,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中医药大学。


  中专 2022-12-16 14:37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针灸推拿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天津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针灸推拿学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针灸推拿学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针灸推拿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

  • 我要读技校

    天津中医药大学预防医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天津中医药大学预防医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预防医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天津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预防医学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预防医学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预防医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这二个专业

  • 我要读技校

    天津中医药大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天津中医药大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天津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食

  • 中专学校

    天津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天津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临床医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天津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临床医学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临床医学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临床医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这二个专业

  • 我要读技校

    天津中医药大学制药工程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天津中医药大学制药工程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制药工程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天津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制药工程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制药工程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制药工程和劳动与社会保障这二个专业

  • 中专学校

    天津中医药大学医学信息工程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天津中医药大学医学信息工程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医学信息工程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天津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医学信息工程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医学信息工程和劳动

  • 中专学校

    天津中医药大学应用统计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天津中医药大学应用统计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统计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天津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统计学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应用统计学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统计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

  • 中专学校

    天津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天津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心理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天津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心理学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应用心理学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心理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

  • 我要读技校

    天津中医药大学传播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天津中医药大学传播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传播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天津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传播学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传播学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传播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

  • 中专学校

    天津中医药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天津中医药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在天津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就业前景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介绍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