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纺织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8 |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四年 | 2 | |||
|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 四年 | 6 | |||
| 经济学类(包含专业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 本科一批B段 | 四年 | 2 | ||
| 法学 | 四年 | 2 | |||
| 数学类(包含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 | 四年 | 6 |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包含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 | 四年 | 2 | |||
| 工商管理类(包含专业会计学、工商管理) | 四年 | 2 | |||
| 英语(外语语种英语) | 四年 | 3 | |||
| 应用物理学 | 四年 | 2 | |||
| 应用化学 | 四年 | 2 | |||
| 机械工程 | 四年 | 4 | |||
| 机械电子工程 | 四年 | 3 | |||
| 工业设计 | 四年 | 2 |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5 |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四年 | 2 |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四年 | 2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4 | |||
| 电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2 |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2 | |||
| 通信工程 | 四年 | 4 |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3 | |||
| 人工智能 | 四年 | 2 | |||
| 自动化 | 四年 | 4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2 | |||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2 |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四年 | 2 | |||
| 网络空间安全 | 四年 | 2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四年 | 3 | |||
| 制药工程 | 四年 | 2 | |||
| 轻化工程 | 四年 | 2 | |||
| 环境工程 | 四年 | 4 | |||
| 生物医学工程 | 四年 | 2 | |||
| 智能医学工程 | 四年 | 2 | |||
| 土地资源管理 | 四年 | 2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36 | 21202 |
| 轻化工程 | 539 | 20056 | |||
| 土地资源管理 | 539 | 20056 | |||
| 应用化学 | 539 | 20056 | |||
| 工业设计 | 540 | 19674 |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540 | 19674 |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40 | 19674 | |||
| 应用物理学 | 540 | 19674 | |||
| 环境工程 | 540 | 19674 | |||
| 智能医学工程 | 540 | 19674 |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包含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 | 540 | 19674 | |||
| 生物医学工程 | 541 | 19299 | |||
| 英语(外语语种英语) | 541 | 19299 | |||
| 工商管理类(包含专业会计学、工商管理) | 541 | 19299 | |||
| 机械工程 | 542 | 18911 | |||
| 法学 | 544 | 18200 | |||
| 制药工程 | 544 | 18200 | |||
| 经济学类(包含专业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 544 | 18200 |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545 | 17863 | |||
| 机械电子工程 | 545 | 17863 | |||
| 数学类(包含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 | 545 | 17863 | |||
| 纺织工程 | 本科一批A段 | 546 | 17507 | ||
|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 547 | 17162 |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一批B段 | 547 | 17162 | ||
| 自动化 | 548 | 16829 | |||
| 物联网工程 | 548 | 16829 |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548 | 16829 | |||
| 网络空间安全 | 548 | 16829 | |||
| 人工智能 | 550 | 16181 | |||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本科一批A段 | 551 | 15839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一批B段 | 551 | 15839 | ||
| 通信工程 | 552 | 15513 | |||
| 电子信息工程 | 554 | 14878 |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557 | 14013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60 | 13104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能适应制药工业发展的专业工程技术人 才。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制药工程专业知识和从事药品、药用辅料、医药中间体以及其他相关产 品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产品生产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 责任感、较强的产品质量意识和一定的国际化视野和社会交流能力,能在制药及其相关领域的生 产企业、科研院所、设计院和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生产技术与质量管理和科 技服务等工作或进入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继续深造。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品生产制造、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和生产技术与质量管理 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专业实验技能、工艺研究和工程设计的基本科学与工程方法 训练,掌握从事药品研究与开发、制药工艺设计与放大、药品生产质量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深厚的人文科学 素养;
2.具有从事制药工程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管理、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和社会服务意识;
4.掌握药品制造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和生产质量管理(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与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药品生产工艺流程制订与车间设计 的方法和原理,了解制药工程学科的发展前沿和药品生产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5.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制药工程科学理论、分析提出和解决制药工程问题的方案,具有解决 制药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6.具有对药品新资源、新产品和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具有良好的开拓 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获取专业新知识的能力;
7.了解制药工程专业领域众多的技术标准,熟悉国家关于药品生产、药品安全、环境保护、 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8.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9.具有应对药品生产、使用中和公共卫生中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化学、药学、制药工程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工程制图、化工原理、药 物化学、制药工艺学和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现代基础化学(128学时)、分析化学(64学时)、有机化学(160学时)、物理化学 (144学时)、生物化学(48学时)、工程制图(56学时)、过程设备机械设计基础(72学时)、化工 原理(186学时)、药理学(32学时)、药物化学(48学时)、药物分析(32学讨)、药物合成(48学 时)、制药工艺学(32学时)、制药工程学(208学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32学时)、工业药 剂学(32学时)、制药工程专业实验(160学时)。
示例二:制药工程导论(32学时)、生物化学(56学时)、生物化学实验(48学时)、药物化学 (双语)(48学时)、工业制剂学(32学时)、制药工艺学(64学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32学 时)、制药分离工程(双语)(48学时)、制药设备及工程设计(32学时)、专业实验(64学时)。
示例三:药物合成反应(48学时)、药物化学(40学时)、天然药物化学(40学时)、制药工艺 学(双语)(32学时)、制药反应工程(40学时)、制药分离技术(32学时)、制药工艺设计(40学 时)、制药专业实验(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基础化学实验、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化工原理课 程设计、制药机械课程设计、制药设备与车间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基础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药物合成实验、药物分析实验和制药工程专业 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0814 地质类
本专业通过构建基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领域的理论教学-实践训练-科研探索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充分贯彻知识、能力、素质相融合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高超、工程实践能力卓越、具备创新创业素养”的工程应用人才。学生具有扎实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较强的专业技能与综合实践能力,务实开拓的科研创新素质,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成型与加工、结构表征与分析、性能检测及应用等领域从事产品开发、工艺设计、技术改造等相关工作。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础知识与理论,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设计与制备、结构测试与分析、物理与化学性能检测、直至器件制备与电化学性能评价的理论知识与实验、实践技能,具备开发新材料、研究新工艺、改善材料性能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设置除专业核心课程以外,还包括专业实验和实践课程。核心课程:无机化学(45学时)、分析化学(51学时)、有机化学(60学时)、物理化学(120学时)、大学物理(120学时)、材料科学研究方法(30学时)、材料科学基础(75)、粉体工程(30)、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75)、材料合成化学(45)、材料热工基础(45)、无机材料物理性能(30)、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30学时)。实验课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实验(2周)、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验(2周)、材料大型综合实验(3周)等。实践课程:电工实践4周、金工实习2周、认识实习2周、毕业实习2周和毕业设计(论文)15周等。
通过上述课程的设置,注重培养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方面较宽厚的基础知识,能在各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结构与分析、加工成型、性能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和产品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生产管理与经营等方面工作的工程科技人才。本专业主要培养方向为功能陶瓷和新能源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本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本科,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纺织工程专业介绍
发布者:纺织学院 浏览次数:
我校纺织工程专业始建于1912年,其特色与优势明显,为我国纺织工程领域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现已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纺织工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纺织企业、科研、教学和贸易等部门从事纺织工艺设计、纺织品设计与开发、纺织生产质量检测与控制、纺织品贸易及检验、纺织高新技术及前沿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根据纺织品三大领域发展趋势和现代纺织人才市场的需求,按照新型纺织产业链的结构布局共设置五个专业方向:1.纺织科学与技术方向、2.纺织品设计与应用方向、3.纺织与服装贸易方向、4.纺织品商务与检验方向、5.针织与针织服装方向。并以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实践的教学模式分层次、逐步递进开展教学,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开设的主要专业平台课程包括:纺织材料学、微机原理及应用、纺织化学、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分析、纺纱原理、织造原理、针织原理、织物组织设计与分析、染整原理等。各专业方向在此基础上通过专业方向课程的教学,达到专业知识与能力的进一步拓展,以适应社会及行业的需要。
本专业学制四年,学生毕业后可获得工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学习优秀者可免试推荐为本校研究生,或推荐去国外合作大学进一步深造。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 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 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 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 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 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 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离散结构、基本算法、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 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0+48学时)、计算机导论(24+6学时)、集合论与图论(48学 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2+8学时)、电路44+16学时)、数理逻辑(32学时)、电子技术基础(32 +20学时)、数字逻辑设计(36+1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40+24学时)、近世代数(32学时)、计 算机组成原理(48+60学时)、软件工程(48 +16学时)、形式语言与自动机(32学时)、数理逻辑 (32学时)、数据库系统(40+24学时)、操作系统(40+16学时)、计算机网络(36+30学时)、算法 设计与分析(32学时)、计算机体系结构(48学时)。
示例二:计算概论(7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54学时)、集合论 与图论(54学时)、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54学时)、数理逻辑(54学时)、微机原理(54学时)、计 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54学时)、电路分析原理(72学时)、数字集成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 (5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54学时)、电子线路(72学时)、算法设计与设计(72学时)、脑与 认知科学(36学时)、人工智能导论(54学时)、编译技术及实习(54+72学时)、操作系统及实 习(54+72学时)、微机实验(0+72学时)、程序设计实习(0+72学时)、数字逻辑电路实验(O+ 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实验(0+72学时)、电子线路实验(0+72学时)、基础电路实验(0+72 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0+3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60+30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5 +15学时)、计算机导论(16学 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56+20学时)、软件工程(30+16学时)、数据库系统(40 +12学时)、编译 原理(52+16学时)、人工智能(46学时)、操作系统(54+24学时)、程序设计基础(44+32学时)、 数据结构(54+24学时)、离散数学(一)(54学时)、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76+20学时)、微机 系统(50+20学时)、离散数学(二)(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围绕化学纤维材料、橡塑材料和生物材料专业三个方向,培养具有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掌握了材料的制备、组成、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接受了各种先进材料的制备、性能分析与检测技能基本训练,拥有材料设计和制备工艺设计、材料的性能和产品质量提高、新材料和新工艺研究开发等的基本能力,能在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结构与性能、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的多层次、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创新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各种先进材料的制备、性能分析与检测技能的基本训练,培养材料设计和制备工艺设计、材料的性能和产品质量提高、新材料和新工艺研究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材料的组成与结构、材料的测试与表征、材料的制备与合成、材料的性能与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
2.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3.掌握工程制图、工程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学等方面的知识,具备较扎实的工程素质。
4.具备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综合能力。
5.具备一定的生产管理、市场预测以及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6.熟练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大学物理、材料科学研究方法、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化纤工艺学、工厂设计与AutoCAD、生物化学、生物医学材料学、生物材料制备与加工、塑料与橡胶成型加工、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高分子材料加工设备等。
核心课程示例:
无机化学(45学时)、分析化学(51学时)、有机化学(60学时)、物理化学(120学时)、大学物理(120学时)、材料科学研究方法(30学时)、高分子化学(45学时)、高分子物理(51学时)、化纤工艺学(75学时)、工厂设计与AutoCAD(30学时)、生物化学(75学时)、生物医学材料学(45学时)、生物材料制备与加工(30学时)、塑料与橡胶成型加工(60学时)、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30学时)、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45学时)、高分子材料加工设备(30学时)。
1.专业方向一:化纤工艺学(75学时)、工厂设计与AutoCAD(30学时)、高分子材料加工设备(30学时)、膜分离技术(30学时)、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45学时)。
2.专业方向二:生物化学(75学时)、生物医学材料学(45学时)、生物材料制备与加工(30学时)、生物材料概论(45学时)、生物材料实验(45学时)。
3.专业方向三:橡塑材料学(45学时)、塑料与橡胶成型加工(60学时)、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30学时)、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45学时)、材料的表面与界面(30学时)、模具与设计(30学时)。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电工实践、金工实习、化纤工艺实验、高分子实验、毕业实习、材料大型综合实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六、主要专业实验:高分子实验、化纤工艺实验、橡塑材料专业实验、生物材料实验材料大型综合实验。
七、修业年限:四年。
八、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一、专业方向介绍
专业概述: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医学仪器以及其他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产业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基本技能: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电子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号信息获取、处理等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应用的一般方法,接受电子和生物医学工程综合实践的基本训练,培养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现代电子医学仪器的基本能力。
就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宜在国家医疗器械公司、各级医疗器械检测所、各级医院的医学工程处、设备处、信息中心、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科研单位、大型医院的设备中心及高等院校等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等工作。
专业特色:专业以生物信号信息获取及处理、医疗电子信息系统及计算机监测与控制等综合应用系统的研究为主体,以电子医学仪器设备的开发、设计、集成与使用为方向,在电子医学仪器及医学物理与技术方面形成专业特色。
二、主要专业课程介绍
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大学物理、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基础医学、工程光学、嵌入式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及DSP技术、EDA原理及应用、生物医学电子学、人体解剖、电磁场与电磁波、医学电子仪器设计、传感器与医学工程、虚拟仪器技术、医学仪器概论与标准、电磁兼容、医学成像新技术、生物医学光子学等。
主要实践环节:军事技能、电路理论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电工实践、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电子实践、电子系统设计与工程实践、嵌入式测控系统设计专题实践、医学电子仪器设计、毕业实践、毕业设计。
山西省2021年专业录取分数统计省市名称录取批次录取专业理工文史录取人数高分低分平均分高分低分平均分理工文史山西第一批本科a类纺织工程.1380服装设计与工程.5020非织造材料与工程.1760第一批本科b类轻化工程.5020材料科学与工程.6050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0020高分子材料与工程.0020应用化学.5020化学工程与工艺.6730制药工程.0020环境工程.5040土地资源管理.002
山西省2020年专业录取分数统计省市名称录取批次录取专业理工文史录取人数高分低分平均分高分低分平均分理工文史山西第一批本科a类纺织工程.7580服装设计与工程.2540非织造材料与工程.8360第一批本科b类轻化工程.6730材料科学与工程.3360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0020高分子材料与工程.0030复合材料与工程.5020机械工程.50100机械电子工程.0060工业设计.2540电气工程及其自
山西省2019年专业录取分数统计省市名称录取批次录取专业理工文史录取人数高分低分平均分高分低分平均分理工文史山西第一批本科a类纺织工程.506非织造材料与工程.754服装设计与工程.333第一批本科b类轻化工程.004材料科学与工程.506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002高分子材料与工程.333复合材料与工程.333机械工程.7512机械电子工程.254工业设计.50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05自动化.2
山西省2018年专业录取分数统计省市名称录取批次录取专业理工文史录取人数高分低分平均分高分低分平均分理工文史山西第一批本科a类纺织工程.35服装设计与工程.12非织造材料与工程.62第一批本科b类经济学.12金融学.86国际经济与贸易.83法学.62数学与应用数学.43信息与计算科学.13应用物理学.94应用化学.46应用统计学.94机械工程.6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44机械电子工程.12工业设
山西2017年各专业录取分数专业名称批次科类2017年2016年录取人数高分低分平均分录取人数高分低分平均分经济学一批理工..5金融学一批理工..5国际经济与贸易一批理工..7法学一批理工.0--------数学与应用数学一批理工..7信息与计算科学一批理工..0应用物理学一批理工..0应用化学一批理工..5应用统计学一批理工..5机械工程一批理工..0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一批理工..5机械电子工
山西2016年各专业录取分数专业名称科类2016年高分低分平均分纺织工程理工.8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理工.5轻化工程理工.8复合材料与工程理工.7材料科学与工程理工.8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理工.3化学工程与工艺理工.3环境工程理工.0应用化学理工.5制药工程理工.5机械工程理工.0机械电子工程理工.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工.5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工.3工业设计理工.0测控技术与仪器理工.3自动化理

2021年天津工业职业学院黑龙江省招生专业:大数据与会计、工业机器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大数据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智能互联网络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安全技术与管理、无人机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2021年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吉林省招生专业:智能控制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智能互联网络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大数据技术、大数据与会计、云计算技术应用、云计算技术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大数据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技

2021年天津工业职业学院辽宁省招生专业: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工程技术、钢铁智能冶金技术、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工业工程技术、安全技术与管理、环境工程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2021年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内蒙古招生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工业工程技术、电子商务、大数据技术、跨境电子商务、现代通信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控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机电一体化技术、

2021年天津工业职业学院河北省招生专业:电子商务、钢铁智能冶金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数控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工业工程技术、钢铁智能冶金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现代通信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大数据技术、跨境电子商务、电子信

2021年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天津市招生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校本部)、现代通信技术(校本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校本部)、电子商务(校本部)、智能互联网络技术(校本部)、大数据与会计(校本部)、大数据技术(校本部)、钢铁智能冶金技术(校本部

2021年天津工业大学福建省招生专业: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本专业只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纺织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物联网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新闻传播学类(含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光电信息科学与

2021年天津工业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智能医学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类(会计学、工商管理)、经济学类(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物联网工程、网络空间安全、自动化、电子

2021年天津工业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日语、机械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新闻传播学类(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应用化学、纺织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工商管理类(会计学、工商管理)

2021年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山西省招生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技术、大数据技术、跨境电子商务、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智能互联网络技术、钢铁智能冶金技术、环境工程技术、安全技术与管理、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工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