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应用物理学 | 四年 | 2 | |||
| 应用化学 | 四年 | 2 | |||
| 机械工程 | 四年 | 2 | |||
| 机械电子工程 | 四年 | 2 | |||
| 智能制造工程 | 四年 | 2 |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 | 四年 | 2 |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2 |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四年 | 2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2 | |||
| 电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2 |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2 | |||
| 通信工程 | 四年 | 4 |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2 | |||
| 人工智能 | 四年 | 2 | |||
| 自动化 | 四年 | 2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2 | |||
| 网络空间安全 | 四年 | 2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四年 | 2 | |||
| 纺织工程 | 四年 | 2 | |||
|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 四年 | 2 | |||
| 轻化工程 | 四年 | 2 | |||
| 环境工程 | 四年 | 2 | |||
| 生物医学工程 | 四年 | 2 | |||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新闻传播学类(广播电视学、广告学) | 四年 | 2 | |||
| 工商管理类(会计学、工商管理) | 四年 | 4 | |||
| 英语(仅限英语语种考生) | 四年 | 2 | |||
| 日语 | 四年 | 2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轻化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0 | 18648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570 | 18648 | |||
|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 573 | 17778 |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 | 578 | 16319 |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79 | 16000 | |||
| 应用化学 | 579 | 16000 | |||
| 环境工程 | 579 | 16000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580 | 15718 | |||
| 生物医学工程 | 583 | 14900 | |||
| 纺织工程 | 585 | 14358 | |||
| 应用物理学 | 585 | 14358 | |||
| 工商管理类(会计学、工商管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8 | 3764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9 | 13287 |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 | 589 | 13287 | |||
| 智能制造工程 | 589 | 13287 | |||
| 日语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9 | 3644 |
| 新闻传播学类(广播电视学、广告学) | 589 | 3644 | |||
| 机械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0 | 13000 |
| 机械电子工程 | 591 | 12765 | |||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2 | 3297 |
| 英语 | 592 | 3297 | |||
| 自动化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5 | 11739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595 | 11739 | |||
| 网络空间安全 | 595 | 11739 | |||
| 通信工程 | 597 | 11304 | |||
| 人工智能 | 597 | 11304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99 | 10819 | |||
| 电子信息工程 | 599 | 10819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00 | 10607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在材料加工理论、材料成型工艺及装备、机械产品设计和制造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企业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材料科学、材料成型加工工艺及技术和装备的设计方法与控制理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接受工程素质、人文素质的基本培养和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在本专业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工程职业道德,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材料科学、材料成型与控制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具备初步从事与本专业相关产品的工艺研究、设计、开发和生产组织与管理能力;3.了解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包括新工艺、新方法、先进的成型设备和控制方法以及新的成型理论知识;4.掌握基本的设计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的能力;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信息获取、处理、分析、总结和表达能力,具有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6.具有初步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7.了解本专业相关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技术标准。
三、主干学科: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
四、核心知识领域:材料成型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五、核心课程:机械制图(105学时)、工程力学(90学时)、机械原理(60学时)、机械设计(60学时)、电工技术(60学时)、电子技术(45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60学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45学时)、液压与气压传动(30学时)、互换性与技术测量(60学时)、材料加工CAD/CAE/CAM技术基础(30学时)、先进焊接技术(30学时)、模具设计(30学时)、材料成型设备(45学时)、材料科学导论(30学时)、金属学及热处理(60学时)等。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工实践、电子实践、生产实习、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
七、主要专业实验:电工实践、模具设计、材料成形综合实验、熔融沉积快速成型实验、焊接工艺与设备实验、冲裁、拉伸冲压成形工艺过程演示实验、典型冲压模具结构拆装实验、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与分析、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金属的硬度实验、碳钢热处理实验。
八、修业年限:四年。 九、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电气工程主要是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的学科。本专 业隶属于电气类,培养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能在电气工 程领域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设计、研发、运行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科 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电磁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电机 学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电与弱电相结合、 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本专业学生接受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 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解决电气工程领域中的装备设计与制造、系统分析与运行及控制问题的基本 能力。学校可根据情况设置专业方向,如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及其控制、高电压技术、电力 电子技术等。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 理科学基础,具有外语运用能力;
2.系统地掌握电气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 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掌握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验技术;
4.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6.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知识领域应涵盖电路、电子、电磁场、信息分析 与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以及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 电力拖动、电力电子与电气检测、电力设备与高电压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此外,建议适当涉 及电气学科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各学校可根据办学特色设置相关课程。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气学科概论(16学时)、电路基础(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电磁场(32 学时)、数字逻辑电路(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40学时)、自 动控制原理(48学时)、微机系统与接口(48学时)、电机学(上)(48学时)、电机学(下)(48学 时)、电力电子基础(48学时)、电力系统基础(64学时)、电力传动技术(48学时)、电力系统暂态 分析(48学时)、电气检测技术(48学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8学时)。
示例二: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32学时)、工程电磁场(40学时)、数字逻辑电路( 64 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40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微 机原理与接口技术(72学时)、电机学(上)(32学时)、电机学(下)(48学时)、电力电子技术(48 学时)、发电厂电气工程(48学时)、电力系统分析(64学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64学时)。
示例三:电路(96学时)、数字逻辑电路(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信号与系统 (48学时)、自动控制理论(56学时)、微机原理与应用(64学时)、电机学(上)(64学时)、电力工 程(上)(64学时)、电力电子技术(48学时)、微机保护基础(48学时)、电力系统自动装置(48学 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8学时)、电力系统故障分析(48学时)、工程电磁场(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子电气工艺实习、计算机软硬件实践、电气工程专业课程 设计、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实验、电子技术实验、电机与控制实验、电气工程系统实验、电力电子实 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围绕化学纤维材料、橡塑材料和生物材料专业三个方向,培养具有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掌握了材料的制备、组成、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接受了各种先进材料的制备、性能分析与检测技能基本训练,拥有材料设计和制备工艺设计、材料的性能和产品质量提高、新材料和新工艺研究开发等的基本能力,能在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结构与性能、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的多层次、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创新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各种先进材料的制备、性能分析与检测技能的基本训练,培养材料设计和制备工艺设计、材料的性能和产品质量提高、新材料和新工艺研究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材料的组成与结构、材料的测试与表征、材料的制备与合成、材料的性能与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
2.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3.掌握工程制图、工程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学等方面的知识,具备较扎实的工程素质。
4.具备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综合能力。
5.具备一定的生产管理、市场预测以及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6.熟练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大学物理、材料科学研究方法、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化纤工艺学、工厂设计与AutoCAD、生物化学、生物医学材料学、生物材料制备与加工、塑料与橡胶成型加工、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高分子材料加工设备等。
核心课程示例:
无机化学(45学时)、分析化学(51学时)、有机化学(60学时)、物理化学(120学时)、大学物理(120学时)、材料科学研究方法(30学时)、高分子化学(45学时)、高分子物理(51学时)、化纤工艺学(75学时)、工厂设计与AutoCAD(30学时)、生物化学(75学时)、生物医学材料学(45学时)、生物材料制备与加工(30学时)、塑料与橡胶成型加工(60学时)、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30学时)、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45学时)、高分子材料加工设备(30学时)。
1.专业方向一:化纤工艺学(75学时)、工厂设计与AutoCAD(30学时)、高分子材料加工设备(30学时)、膜分离技术(30学时)、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45学时)。
2.专业方向二:生物化学(75学时)、生物医学材料学(45学时)、生物材料制备与加工(30学时)、生物材料概论(45学时)、生物材料实验(45学时)。
3.专业方向三:橡塑材料学(45学时)、塑料与橡胶成型加工(60学时)、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30学时)、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45学时)、材料的表面与界面(30学时)、模具与设计(30学时)。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电工实践、金工实习、化纤工艺实验、高分子实验、毕业实习、材料大型综合实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六、主要专业实验:高分子实验、化纤工艺实验、橡塑材料专业实验、生物材料实验材料大型综合实验。
七、修业年限:四年。
八、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电子、控制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机电行业及 相关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 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 基础知识,接受机械电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培养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服务,以 及性能测试与仿真、运行控制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本专业所需的相关数学和机械电子学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发 展现状和趋势;
2.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综合运用所学 理论、知识和技术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部件和过程的能力;
3.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制订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4.具有对机电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论证优化和过程管理的初步 能力;
5.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机电一体化产品与系统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 能力;
6.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熟悉与本专业相 关的法律法规,能正确认识本专业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7.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 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具有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 续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工程图学、工程力学、电路原理、工程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传感与检测技 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机电系统设计、机电传动与控 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机电系统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科研创 新与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电路与电子技术系列实验、机电系统测控实验、机械基础实 验、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系列实验、机电控制基础实验、传动与控制技术系列实验、电子机械综 合实践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英语专业于1999年申办,2000年秋季招生。本专业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教育、经贸、外事、文化、宣传、科研等部门从事教学、翻译、研究、管理工作的德才兼备的英语专门人才。英语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文报刊选读、英语听力、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语言学概论、英美文学选读、英美概况、外贸英语、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谈判技巧、学术论文写作、同声传译、计算机英语等。英语专业分为两个方向,即商务英语方向和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商务英语方向以培养“英语+商务”复合型人才为特色,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以培养学生较强的“口笔译实践能力+某一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 为特色。 为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我们与英国斯旺西大学、美国海德堡大学等签定了3+1+1的交流项目,在学期间学生可以到国外留学一年,也可在毕业后继续在国外完成一年的研究生学习。另外,学生还可以在暑期参加赴美国带薪实习,增加对美国文化的了解。 本专业学生曾两次成功申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积极参与学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立项,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写作大赛、全国高校模拟联合国大赛、“21世纪可口可乐杯” 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全国高校英语翻译大赛等核心学科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外事、经贸、商务、文秘、文化、教育、科研、旅游等多种行业,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和管理等工作。学院的本科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除考取研究生和公务员外,就业率一直很高。本专业学制为四年,学生毕业后可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学院还积极利用英语专业优势,为我校其他学科专业学生,开设英语专业第二学位和辅修课程,取得较好效果。
辽宁省2021年专业录取分数统计省市名称录取批次录取专业物理历史录取人数高分低分平均分高分低分平均分物理历史辽宁本科批纺织工程.0020非织造材料与工程.0020轻化工程.5020材料科学与工程.5020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0020化学工程与工艺.0020应用化学.5020环境工程.0020机械工程.5020机械电子工程.0020智能制造工程.502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020电子信息工程.502
辽宁省2020年专业录取分数统计省市名称录取批次录取专业理工文史录取人数高分低分平均分高分低分平均分理工文史辽宁本科批次纺织工程.0020非织造材料与工程.0020轻化工程.0020服装设计与工程.5020材料科学与工程.5020复合材料与工程.0020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0020机械工程.5020机械电子工程.5020自动化.502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020人工智能.5020电子信息工程.50
辽宁省2019年专业录取分数统计省市名称录取批次录取专业理工文史录取人数高分低分平均分高分低分平均分理工文史辽宁本科批纺织工程.502非织造材料与工程.002轻化工程.002服装设计与工程.002材料科学与工程.502复合材料与工程.502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002机械工程.003工业设计.502机械电子工程.502自动化.50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02电子信息工程.502通信工程.002电子科学
辽宁省2018年专业录取分数统计省市名称录取批次录取专业理工文史录取人数高分低分平均分高分低分平均分理工文史辽宁本科批纺织工程.12非织造材料与工程.13轻化工程.11材料科学与工程.62复合材料与工程.62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12化学工程与工艺.62环境工程.62应用化学.62制药工程.62工业设计.62机械电子工程.6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2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62电子信息工程.12通
辽宁2017年各专业录取分数专业名称批次科类2017年2016年录取人数高分低分平均分录取人数高分低分平均分纺织工程二批理工..0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二批理工..0轻化工程二批理工..0材料科学与工程二批理工..5复合材料与工程二批理工..0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二批理工..0化学工程与工艺二批理工..5环境工程二批理工..0应用化学二批理工..0制药工程二批理工..0工业设计二批理工..5机械电子工程二批
辽宁2016年各专业录取分数专业名称科类2016年高分低分平均分纺织工程理工.0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理工.0轻化工程理工.0材料科学与工程理工.5复合材料与工程理工.0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理工.0环境工程理工.0应用化学理工.0化学工程与工艺理工.5制药工程理工.0机械电子工程理工.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工.5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工.5工业设计理工.5电子信息工程理工.5通信工程理工.5电子信息科

2021年天津工业职业学院黑龙江省招生专业:大数据与会计、工业机器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大数据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智能互联网络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安全技术与管理、无人机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2021年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吉林省招生专业:智能控制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智能互联网络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大数据技术、大数据与会计、云计算技术应用、云计算技术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大数据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技

2021年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内蒙古招生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工业工程技术、电子商务、大数据技术、跨境电子商务、现代通信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控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机电一体化技术、

2021年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山西省招生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技术、大数据技术、跨境电子商务、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智能互联网络技术、钢铁智能冶金技术、环境工程技术、安全技术与管理、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工业工程

2021年天津工业职业学院河北省招生专业:电子商务、钢铁智能冶金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数控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工业工程技术、钢铁智能冶金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现代通信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大数据技术、跨境电子商务、电子信

2021年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天津市招生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校本部)、现代通信技术(校本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校本部)、电子商务(校本部)、智能互联网络技术(校本部)、大数据与会计(校本部)、大数据技术(校本部)、钢铁智能冶金技术(校本部

2021年天津工业大学福建省招生专业: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本专业只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纺织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物联网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新闻传播学类(含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光电信息科学与

2021年天津工业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智能医学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类(会计学、工商管理)、经济学类(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物联网工程、网络空间安全、自动化、电子

2021年天津工业职业学院辽宁省招生专业: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工程技术、钢铁智能冶金技术、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工业工程技术、安全技术与管理、环境工程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2021年天津工业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日语、机械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新闻传播学类(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应用化学、纺织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工商管理类(会计学、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