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19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4 | 16725 |
| 2019 | 应用化学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4 | 16725 |
| 2019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4 | 16725 |
| 2019 | 应用统计学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4 | 16725 |
| 2019 | 轻化工程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4 | 16725 |
| 2019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4 | 16725 |
| 2019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4 | 16725 |
| 2019 | 工商管理类(会计学、工商管理)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4 | 16725 |
| 2019 | 工业设计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5 | 16435 |
| 2019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5 | 16435 |
| 2019 | 机械电子工程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5 | 16435 |
| 2019 |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5 | 16435 |
| 2019 | 制药工程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5 | 16435 |
| 2019 | 环境工程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5 | 16435 |
| 2019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5 | 16435 |
| 2019 | 生物医学工程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6 | 16083 |
| 2019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6 | 16083 |
| 2019 | 纺织工程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6 | 16083 |
| 2019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6 | 16083 |
| 2019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6 | 16083 |
| 2019 | 机械工程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8 | 15467 |
| 2019 | 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8 | 15467 |
| 2019 | 网络工程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9 | 15178 |
| 2019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9 | 15178 |
| 2019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9 | 15178 |
| 2019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1 | 14577 |
| 2019 | 电子信息工程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2 | 14263 |
| 2019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5 | 13351 |
| 2019 | 法学 | 文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5 | 3860 |
| 2019 | 日语 | 文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5 | 3860 |
| 2019 | 新闻传播学类(广播电视学、广告学) | 文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7 | 3633 |
| 2019 | 工商管理类(会计学、工商管理) | 文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9 | 3428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工业设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产品设计创新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制造产业、机械装备制造行业、设计研发企业、科研等领域从事产品设计、设计管理、产品营销、设计评估以及产品设计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方向为“装备造型与产品设计”。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业设计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接受装备造型设计、产品结构设计、产品创新设计等训练,掌握应用设计原理和法则,具备处理各种产品与造型、结构与功能、材料及加工成型工艺、产品人机及色彩与环境关系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掌握产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从事新产品设计开发工作;
2.掌握生产工艺、具有解决设计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掌握现代设计手段,能够熟练运用二维、三维软件进行设计;
4.具有扎实的工业设计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较好的外语能力;
5.具有较强的工业设计理论与实践基础;
6.具有扎实的设计素质、较高的产品设计修养、较强的审美能力及设计表达能力;
7.具有设计管理、市场预测和产品营销的基本知识及能力;
8.了解工业设计行业发展趋势与专业前沿创新理念。
三、主干学科:工学、设计学。
四、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知识体系由四个核心知识领域构成。即基础知识领域,包括工业设计的基本原理、工业设计的程序与方法、工业设计表达;理论知识领域,包括工业设计历史与理论、人机工程学与设计心理学、知识产权保护、设计管理;技术知识领域,包括工业设计工程基础、工业设计材料与成型工艺、工业设计的安全性;实践知识领域,包括工业设计实践。
五、核心课程:设计型态表现基础(60学时)、设计色彩表现基础(60学时)、工业设计机械基础(60学时)、人机工程学(30学时)、构成基础(45学时)、工程制图(60学时)、计算机辅助制造(45学时)、电工及电子技术(30学时)、工业产品结构表达(60学时)、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30学时)、产品形态设计基础(45学时)、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45学时)、工业产品再设计(45学时)、产品系统设计(45学时)、产品形态设计(30学时)、机械产品造型创新设计(30学时)、机械装备造型与文化专题设计(45学时)、纺织机械产品造型专题设计(60学时)。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专业写生、电工实践、电子实践、工业设计机械基础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市场调研、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七、主要专业实验:设计基础实验、人机工程学实验、模型及样机制作、影像实验等。 八、修业年限:四年。 九、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人文素养,具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扎实的自 然科学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具有创 新意识以及跟踪掌握本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够在微电子、光电子、物理电子、电 子材料与元器件、电磁场与微波等方面从事研究、开发、制造及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要求在物理学、工程数学、电子学等方面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在电子 材料与元器件、微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物理电子器件、电路与系统等方面接受设计、制造及测 试技术的基本训练,掌握文献资料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本专业领域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 能力,初步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和新技术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终身学习 理念;
2.掌握物理学、工程数学、电子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微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物理电子器件、电路及系统的设计方 法及测试技术;
4.具有固体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物理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基 本实验能力;
5.了解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及产业发展状况,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 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掌握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 方法;
6.能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具备撰写论文和参与学术交流的基本能力,具有初步的科 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7.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初步具有产品设计与开发、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工程实践能力。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
专业基础核心知识领域: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固态电子 学物理基础(包括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等内容)。
专业方向核心知识领域:
1.微电子技术基础、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
2.物理光学、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电子器件;
3.电介质物理、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
4.物理电子学、电子光学、等离子体物理与技术;
5.微波技术、天线与电波、射频/微波电路。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子学基础课组(96学时)、数字电路基础课组(96学时)、计算机基础课组(96学 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量子与统计(64学时)、固体物理基础(48学时)、电动力学(48学 时)、激光原理(48学时)、物理光学(48学时)、固态电子与光电子(48学时)。
示例二:核心必修课,包括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 础(60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46学时)、电磁场与电磁波(46学时)、量子力学(46学时); 专业方向核心限选课,包括固体物理(46学时)、半导体物理(46学时)、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80 学时)、电子材料(46学时)、固态电子器件(76学时)、光电子技术(46学时)、激光原理与技术 (46学时)、电介质物理(46学时)、电子元器件(54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48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模拟电子技术(64学时)、数字电路与 逻辑设计(64学时)、量子物理(64学时)、电磁场理论(32学时)、激光原理(48学时)、固体电子导 论(64学时)、物理光学(48学时)、光电子学(48学时)、半导体器件物理(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实验、电子技术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半导体基础实验以及专业方向实 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支撑专业,在国家和天津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天津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始建于1978年,前身是化纤自动化教研室。经过多年建设,专业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了与天津城市定位相匹配、与产业结构布局相衔接、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多年来为国家和天津市培养了大批高水平的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专业特色:嵌入式系统、智能控制、传感与检测、仪器设计开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掌握以“信息流”——信息获取、传输、处理、控制为核心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工程实训,拥有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在嵌入式系统、智能控制、传感与检测、仪器设计开发等方面具有优势和特色,可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思路:夯实理论基础、突出专业特色、注重实习实践、校企联合培养。课程体系:1、通识基础课程:思想政治理论、军事理论、体育、大学英语、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工程制图、企业管理、大学生心理健康、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
2、学科基础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技术、通信原理、微机原理及应用、电磁场与电磁波。
3、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分为四个课程群,对应嵌入式系统、智能控制、传感与检测、仪器设计开发四个特色方向,在每个特色方向下对学生进行系统教学和实践训练,突出学生的专业特色和优势。(1)嵌入式系统课程群理论课:EDA原理及应用(FPGA)、嵌入式系统(ARM)、数字信号处理及DSP技术(DSP)。
实践课:电子系统设计与工程实践(单片机)、EDA课程设计专题实践、嵌入式系统设计专题实践。(2)智能控制课程群:理论课: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实践课: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专题实践。
(3)传感与检测课程群:理论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子测量技术、现代测控技术、计算机视觉、光电检测技术与系统。实践课:传感与检测专题实践。(4)仪器设计开发课程群,理论课:虚拟仪器技术、智能仪器、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
实践课:虚拟仪器设计专题实践4、综合实习实践课程:电工实践、电子实践、生产实习、毕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5、专业选修课:计算机通信网络、程控交换原理、Matlab工程计算、无线传感器网络、电磁兼容、电子电路与计算机仿真、电子线路CAD、面向对象应用程序设计、医学成像新技术、现代软件设计、网页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 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 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 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 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 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 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离散结构、基本算法、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 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0+48学时)、计算机导论(24+6学时)、集合论与图论(48学 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2+8学时)、电路44+16学时)、数理逻辑(32学时)、电子技术基础(32 +20学时)、数字逻辑设计(36+1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40+24学时)、近世代数(32学时)、计 算机组成原理(48+60学时)、软件工程(48 +16学时)、形式语言与自动机(32学时)、数理逻辑 (32学时)、数据库系统(40+24学时)、操作系统(40+16学时)、计算机网络(36+30学时)、算法 设计与分析(32学时)、计算机体系结构(48学时)。
示例二:计算概论(7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54学时)、集合论 与图论(54学时)、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54学时)、数理逻辑(54学时)、微机原理(54学时)、计 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54学时)、电路分析原理(72学时)、数字集成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 (5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54学时)、电子线路(72学时)、算法设计与设计(72学时)、脑与 认知科学(36学时)、人工智能导论(54学时)、编译技术及实习(54+72学时)、操作系统及实 习(54+72学时)、微机实验(0+72学时)、程序设计实习(0+72学时)、数字逻辑电路实验(O+ 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实验(0+72学时)、电子线路实验(0+72学时)、基础电路实验(0+72 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0+3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60+30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5 +15学时)、计算机导论(16学 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56+20学时)、软件工程(30+16学时)、数据库系统(40 +12学时)、编译 原理(52+16学时)、人工智能(46学时)、操作系统(54+24学时)、程序设计基础(44+32学时)、 数据结构(54+24学时)、离散数学(一)(54学时)、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76+20学时)、微机 系统(50+20学时)、离散数学(二)(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从事服装产品设计与开发、服装生产技术服装企业管理、服装贸易以及服装科学研究与教学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掌握服装设计与生产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服装设计基础、服装结构设计、服装产品设计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服装产品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和技能;通过服装生产工艺与设备、服装CAD技术与应用、服装生产管理、服装制作工艺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服装工业生产的技术及技术管理知识:通过学习服装外贸实务、服装市场营销、服装零售学等课程,使学生了解服装市场营销的基本规律和运作方式。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服装材料学、服装设计基础、服装结构原理、男装结构设计、女装结构设计、服装工业纸样、服装生产工艺与设备、服装企业管理、服装CAD技术与应用等。本专业学制四年,学生毕业后可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学校具有本专业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
辽宁省2019年专业录取分数统计省市名称录取批次录取专业理工文史录取人数高分低分平均分高分低分平均分理工文史辽宁本科批纺织工程.502非织造材料与工程.002轻化工程.002服装设计与工程.002材料科学与工程.502复合材料与工程.502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002机械工程.003工业设计.502机械电子工程.502自动化.50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02电子信息工程.502通信工程.002电子科学
辽宁省2021年专业录取分数统计省市名称录取批次录取专业物理历史录取人数高分低分平均分高分低分平均分物理历史辽宁本科批纺织工程.0020非织造材料与工程.0020轻化工程.5020材料科学与工程.5020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0020化学工程与工艺.0020应用化学.5020环境工程.0020机械工程.5020机械电子工程.0020智能制造工程.502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020电子信息工程.502
辽宁省2020年专业录取分数统计省市名称录取批次录取专业理工文史录取人数高分低分平均分高分低分平均分理工文史辽宁本科批次纺织工程.0020非织造材料与工程.0020轻化工程.0020服装设计与工程.5020材料科学与工程.5020复合材料与工程.0020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0020机械工程.5020机械电子工程.5020自动化.502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020人工智能.5020电子信息工程.50
辽宁省2018年专业录取分数统计省市名称录取批次录取专业理工文史录取人数高分低分平均分高分低分平均分理工文史辽宁本科批纺织工程.12非织造材料与工程.13轻化工程.11材料科学与工程.62复合材料与工程.62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12化学工程与工艺.62环境工程.62应用化学.62制药工程.62工业设计.62机械电子工程.6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2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62电子信息工程.12通
辽宁2017年各专业录取分数专业名称批次科类2017年2016年录取人数高分低分平均分录取人数高分低分平均分纺织工程二批理工..0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二批理工..0轻化工程二批理工..0材料科学与工程二批理工..5复合材料与工程二批理工..0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二批理工..0化学工程与工艺二批理工..5环境工程二批理工..0应用化学二批理工..0制药工程二批理工..0工业设计二批理工..5机械电子工程二批
辽宁2016年各专业录取分数专业名称科类2016年高分低分平均分纺织工程理工.0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理工.0轻化工程理工.0材料科学与工程理工.5复合材料与工程理工.0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理工.0环境工程理工.0应用化学理工.0化学工程与工艺理工.5制药工程理工.0机械电子工程理工.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工.5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工.5工业设计理工.5电子信息工程理工.5通信工程理工.5电子信息科

天津外国语大学2019年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数字媒体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5分,金融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7分,工商管理类(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国际商务)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8分,俄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2分,外国

天津商业大学2019年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绘画艺术理录取分数线为302分,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艺术理录取分数线为302分,绘画艺术文录取分数线为342分,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艺术文录取分数线为342分,酒店管理

天津财经大学2019年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信息资源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2分,应用统计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2分,软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3分,金融数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3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

天津科技大学2019年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生物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酿造)(英国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4分,财务管理(中外合作办学)(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5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信息处理)(合作办学,外语

天津理工大学2019年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商管理(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9分,工业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1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5分,制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6分,机械

天津师范大学2019年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4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4分,通信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4分,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4分,档案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5分,网

天津医科大学2019年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护理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4分,药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7分,药物制剂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7分,预防医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8分,医学技术类(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学、康复治疗学)理科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2019年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汽车服务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8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9分,金属材料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9分,质量管理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9分,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

天津工业职业学院2019年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业机器人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0分,电气自动化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0分,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1分,会计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1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1分,

天津工业大学2019年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4分,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4分,复合材料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4分,应用统计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4分,轻化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4分,化学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