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上海电力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天津财经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2021 | 综合 | -/455(本科批) |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2020 | 综合 | -/446(本科批) |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2019 | 综合 | 468/465(本科批) |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2018 | 综合 | -/464(本科批) |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2017 | 综合 | 468/463(本科批) | /()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上海电力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天津财经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2021 | 综合 | -/618(本科批A段) |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2020 | 综合 | -/623(本科批A段) |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2019 | 理科 | 572/572(本科批) | /()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上海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55 |
| 四川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临港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2 |
| 广西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000元/年,在临港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4 |
| 湖南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4 |
| 河南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临港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0 |
| 江西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5 |
| 安徽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3 |
| 黑龙江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0 |
| 吉林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86 |
| 山西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办学地点临港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43 |
| 天津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临港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18 |
培养为数据时代服务的具有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现和管理维护能力以及运用现有管理软件或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的高层次、跨学科应用型管理人才。本专业为天津财经大学重点建设专业,“十三五”应用型专业,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
毕业生能够胜任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外资或国有大中型企业、各类金融机构、各机关行政事业单位的各层次、类型的信息系统开发、维护、管理工作以及数据分析、咨询服务等工作。具备开拓精神的毕业生可在相关方面自主创业。亦可报考信息管理、电子商务、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目前部分优秀毕业生在IBM、SAP、埃森哲、微软、金蝶、用友等信息技术类公司从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咨询工作,另有一部分在美国卡内基美隆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学府和研究机构继续深造。
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管理学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管理信息系统、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系统分析与设计、ERP、数据库原理、算法与数据结构、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安全、数据分析与挖掘、大数据解决方案、移动端系统开发、网络商业模式创新、新媒体营销、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等。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天津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校本部)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81 |
| 四川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包含专业: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备注: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5 |
| 海南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包含专业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6 |
| 广西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4400元/年,包含专业: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29 |
| 广东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非定向)(120101.管理科学+12010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20103.工程管理)(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2 |
| 江西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4 |
| 福建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含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5 |
| 安徽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4400元/年;含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4 |
| 黑龙江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3 |
| 吉林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13 |
| 辽宁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1 |
| 山西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包含专业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35 |
上海电力大学是中央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1985年1月升格为本科,更名为上海电力学院,201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学校现有杨浦、浦东两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一万四千余人,教职工一千余人。
学校的校训是“爱国、勤学、务实、奋进”,学校坚持“立足电力、立足应用、立足一线”的办学方针,树立“务实致用,明理致远”的办学理念。学校坚持深化改革,加快内涵建设,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和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兼有理、管、经、文等学科,主干学科能源电力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
学校沿革
学校创建于1951年,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2000年属地化管理。学校历经了上海电业学校、上海动力学校、上海电力学校、上海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电力学院的发展演变,1985年起开始本科层次办学,2006年开始硕士层次办学,201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学位授权体系。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同意,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2019年,我校获批上海市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试点单位,支持我校以能源电力为特色,聚焦清洁安全发电、智能电网、智慧能源管理三大学科专业,整体开展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试点建设。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63.47%。目前有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骨干教师称号1人;入选国家青年千人2人、教育部优秀人才奖励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上海市“千人计划”、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教学名师等其他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70余人次。另有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4人,上海市宝钢优秀教师奖12人,上海市育才奖38人次。
学科与教学
学校设有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数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含上海新能源人才技术教育交流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和人文艺术学院共13个二级学院和38个本科专业。
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5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5个,上海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拥有上海市IV高峰学科1个,高原学科1个,上海市一流学科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6个,市教委重点学科5个。目前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和管理科学与工程7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机械、电子信息、能源动力、工程管理4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我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电气工程学科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
2006年,学校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在近两届上海市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获奖1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1项。2010年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院校,目前共有5个本科和2个硕士试点专业。2017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20年“自动化”专业先后通过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的共认证,标志着两个专业的质量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2021年“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通过ASIIN认证,并获得欧洲工程师项目(EUR-ACE)认证,能源与动力工程成为我校首个获得国际专业认证的专业。学校获批上海市“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项目1个,“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11个、“中本贯通”试点专业4个。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11门,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优质在线课程、示范性全英语课程43门,国家级规划教材及上海市优秀教材28本、上海市教学团队4个;有国家级实践(实验)基地(中心)2个、省部级实验示范基地(中心)3个、省部级校外实习(实践)基地5个、校外实习基地130多个。
科学研究
学校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源泉和动力,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行业需求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牵引,在基础研究、工程应用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学校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及14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学校拥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大学生创新基地。学校积极服务于国家能源电力发展战略和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构建了由上海智能电网技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上海新能源人才技术教育交流中心、上海电力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和“一带一路”能源电力管理与发展战略研究智库组成的“三中心一智库”,成立上海能源电力科创中心,全面服务于地方与行业发展。
近年来,学校科研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科研总经费有较大幅度增长,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项目近千项,其中国家“973”“863”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上海市科委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浦江人才计划、曙光计划、晨光计划、阳光计划等多种类高水平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项目500多项;近年来,获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59项,其中国家奖3项。学校在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也得到了蓬勃发展,许多成果在生产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项科研成果获奖,并拥有许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被权威检索机构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连续攀升,多篇论文入选ESI论文。
国际合作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取得明显成效。学校与亚洲开发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推动智能电网在亚洲区域的发展。我校是全球能源互联网国际合作组织会员单位。现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副主席单位。学校倡议与10所国外名校联合成立了“ADEPT国际电力高校联盟”,被推举为永久理事长单位,联盟高校有英国斯克莱德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动力学院、德国科特布斯勃兰登堡工业大学、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马来西亚国能大学、巴西坎皮纳斯大学等。2018年10月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电力高校联盟”“一带一路电力产学研联盟”,与菲律宾八打雁大学、泰国苏兰拉里大学、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国网控股巴西CPFL公司等20多所以电力为特色的国外大学及企业加入联盟,共商能源电力行业与高校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与英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的多所院校建立了友好互惠的交流关系,签署了校际交流、合作办学等实质性合作协议。每年聘请长短期外国文教专家和科技专家来校担任名誉教授、海外名师,进行讲学及合作研究;
学校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结合自身特色,成立“‘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国际人才培养基地”,分别在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成立“菲律宾能源电力国际实训基地”和 “印尼能源电力国际技术培训中心”。学校成立了“中葡文化交流中心”,为学校师生与葡语系国家的文化交流搭建桥梁。学校举办“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国际高级研修班”及能源电力企业培训班,在一带一路的能源电力企业取得较高声誉。
学校注重国际人才培养。与多所国外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推动暑期游学、海外实习、硕士双学位等学生海外学习、实习项目,每年均有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长短期项目,且派出人数日益增多。学校目前有来自越南、老挝、蒙古等28个国家的长期留学生。
毕业生就业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下,学校确立了“就业主导、举校联动、巩固电力、拓展纵横、两形并重、确保五率”的就业方针。通过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教育、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规范化的就业服务,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学校借助广泛的校友网络和多年来与行业用人单位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通过举办全国电力人才招聘大会(上海站)等各类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近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维持在94%以上,研究生毕业就业率近100%,学校致力于行业合作,实施了“3+1订单模式”培养模式,行业内就业率显著提高。
发展目标
2018年6月,学校召开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确定了学校“分三步走”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到 2020年前后,建成能源电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学校综合实力、办学质量显著提升;到2025年前后,建成能源电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能力明显增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成效初现,优势学科更加突显,主要可比性指标再上新台阶,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更加突出,办学综合实力整体提升;到2035年前后,优势学科进入一流学科行列,办成中国知名的地方高水平大学。
走进新时代,学校将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扎实推进综合改革,在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下,在所有上电人的共同努力下,迈步新起点,谋划新发展,实现新飞跃。
天津财经大学始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财经大学之一。以南开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为基础组建,并汇聚了一批华北、东北高校经济管理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校园占地近1400亩,全日制在校生15800余人,是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科为主干,兼有文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门类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也是天津市市属重点大学和我国北方培养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校为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单位。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形成包括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以及从业资格培训等在内的层次齐全、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序列。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3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
学校不断深化国际合作办学,是我国最早拥有与国外合作举办学历教育并授予美国MBA学位资格的院校之一,MBA项目、EMBA项目通过AMBA认证;同时是英国公认注册会计师协会(ACCA)首批在我国设立的两个“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考试中心”之一,被授予白金级教育机构;学校与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合作举办金融学(能源金融)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英国、美国分别合作建立孔子学院。
多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品牌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承“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理念,弘扬“不息为体、尚勤致精、日新为道、经世济民”的天财精神,踔厉奋发,作育英才,积极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优良的文化传统和严谨的校风学风,建校以来为国家和天津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十万余名财经管理和相关领域专门人才。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按照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坚持提高质量、突出特色、创新驱动的发展原则,落实秉持发展新理念、打造育人新格局、聚焦学科新方向、构建培养新体系、提升治理新效能五大发展任务,全面推进“新财经”建设,着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
第四章 录取规则
第八条 学校招生录取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的原则;执行教育部和各省招生委员会制定的录取政策,以及本章程公布的有关规定;以考生填报志愿和高考成绩为主要录取依据,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第九条 非平行志愿省份,院校志愿录取以志愿优先为原则,即按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只有当各省份公布的同批次最低控制线上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人数少于招生计划时,才录取第二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以此类推。凡高考录取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执行所在省相关政策。
第十条 专业志愿录取以分数优先为原则,即先按高分到低分排队,依次按照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录取。如考生分数未达到第一专业志愿录取分数,即看是否达到第二专业志愿录取分数,以此类推,直至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志愿。对服从专业调剂者,可调到未录满专业(不含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对不服从调剂者,作退档处理。专业志愿不设分数级差。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只录取填报有该专业志愿的考生(不含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对内蒙古自治区考生,我校采取“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录取原则。
第十一条 对投档成绩中含政策加分考生的录取,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实行属地化管理的原则,执行考生所在省招生委员会制定的加分政策和录取规定。用于录取及专业安排的成绩,以各省招生办公室的投档分数为准,未加入投档分数的其它政策加分不计算在内。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不适用于不安排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的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项目。
第十二条 投档成绩相同情况下,按照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确定的同分排序规则依次进行录取;在无排位或排位分的省份,按照数学、语文、英语顺序依次比较单科成绩高者优先录取。即,投档成绩相同时,先比较数学单科成绩,分数高者优先录取;若数学成绩仍相同,则比较语文单科成绩,分数高者优先录取;以此类推。投档成绩相同需退档时,按照数学、语文、英语顺序依次比较单科成绩低者做退档处理。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考生再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第十三条 艺术类、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录取原则详见我校当年本类别招生简章相关规定。
第十四条 按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审查和复查。对不符合标准的,按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处理。
第十五条 我校外语教学为英语,小语种考生慎重填报。我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金融学(能源金融)教学对学生英语水平要求较高,高考英语单科成绩未达到110分(非150分满分的,按照相应比例折算)的考生和小语种考生慎重填报。
第十六条 对于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须满足我校选考科目要求,录取时分别执行当地、当年招生录取相关规定。
天津财经大学2022年艺术类招生简章
录取原则
(1)我校只录取省级专业统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份本科报考资格,同时文化课高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份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及以上的考生。
(2)我校依据考生所在省份教育招生考试主管部门公布的招生计划、投档规则,以及我校专业录取原则择优录取。院校志愿录取执行所在省份相关政策。专业志愿录取执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对于美术学和设计学类专业录取实行非平行志愿的省份,按照考生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队,依次按照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录取;对于美术学和设计学类专业录取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则按照考生所在省份的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队,依次按照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录取。如考生分数未达到第一专业志愿录取分数,即看是否达到第二专业志愿录取分数,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个专业志愿。在考生所报专业志愿均未被录取情况下,对服从专业调剂者,可调到未录满专业;对不服从调剂者,作退档处理。专业志愿不设分数级差。
录取过程中出现综合成绩或投档成绩相同的情况,优先录取文化课成绩较高的考生,如文化课成绩仍相同,则按照数学、语文、英语的顺序,优先录取单科成绩较高的考生。
(3)考生综合成绩计算方法如下:
综合成绩=(专业课统考成绩×60%)+(文化课考试成绩×40%)。
特别提示:专业课统考总分、文化课考试总分为非750分满分的省份,考生的专业课统考成绩、文化课考试成绩均按满分为750分进行比例折算后计算。我校执行考生所在省招生委员会制定的加分政策,以各省招办投档的分数为准,未加入投档分数的其它政策加分不计算在内。
(4)对于高考录取有特殊规定的省份,执行所在省相关政策。

天津财经大学保险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保险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天津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保险学就业前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保险学专业介绍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保险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

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国际金融)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国际金融)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天津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国际金融)就业前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金融学(国际金融)专业介绍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

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工程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工程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天津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工程就业前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专业介绍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工程和信息管理与

天津财经大学信用管理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用管理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天津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用管理就业前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信用管理专业介绍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信用管理和信息管理与

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天津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

天津财经大学税收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税收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天津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税收学就业前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税收学专业介绍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税收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

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财政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天津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财政学就业前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财政学专业介绍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财政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统计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统计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天津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统计学就业前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经济统计学专业介绍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统计学和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统计学(金融统计与精算)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统计学(金融统计与精算)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天津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统计学(金融统计与精算)就业前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经济统计学(金融统计与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天津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