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武汉工贸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理科 | -/271(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文科 | -/233(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理科 | -/240(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文科 | -/155(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理科 | -/151(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文科 | -/150(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理科 | -/150(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文科 | -/150(专科批) | /()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武汉工贸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理科 | -/212(专科批) | -/247(专科批) |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机械加工技 术、电工电子技术、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技术、自动生产线技术及机电设备维 修等基本知识,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能力,从事自动生产线 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与营销以及机电产品辅助设 计与技术改造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和应用企业,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工业自动化技术领域, 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现场技术管理、服务与营销,以及机电产 品的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机电产品辅助设计与技术改造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维修能力;
3.具备一般机电一体化设备营销和售后服务能力;
4.具备进行装备制造类企业生产现场技术管理的能力:
5.具备机电产品质量检验和管理能力;
6.掌握阅读及绘制零件图、装配图、原理图和接线图的方法,能识读机电产品和自动化 生产线装配图、接线图;
7.熟悉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规程与规范,能正确使用工具、量具、仪器仪表及辅助 设备;
8.熟练操作机床完成工件加工。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与加工、气动与液压技术、电工与电子、电气控制与PLC、自动生 产线、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设备维护维修与管理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钳工、机加工、数控加工、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小型设备电气系统安装与 调试、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实训。
在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和应用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机修钳工数控机床操作工 电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机电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械制造技术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掌握机电一体化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从事机械加工、电工、数控机床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调试、维护、技术改选、市场营销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在机械制造企业、机电一体化设备运用企业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设计改造及营销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程序设计语言、工程力学、电工技术基础、计算机绘图、数控技术、数控机床加工与编程等。
主要实践环节:金工实习、机械设计实习、CAD制图、机械加工工艺及装配实习、数控机床加工与编程实训等。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安徽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24 |
| 文科 | 355 | ||||
| 云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85 |
| 贵州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28 |
| 河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69 |
武汉工贸职业学院是经教育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省教育厅直接领导,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面向全国招生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座落于素有“九省通衢”美称的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地带,毗邻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磨山;南邻中国光谷,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北倚武汉植物园;西至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至中国地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校园依山傍水、绿树成荫、草坪花圃、清新幽雅,是典型的园林式学府。
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目前开设有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商务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建筑室内设计、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园林技术、旅游管理、会计、法律事务、文秘、光电子技术应用等特色鲜明的19个专业(方向),涵盖文、理、工、经、管、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实行“双证制”(毕业证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搭建理想平台。同时,学院实行专套本制度,并与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等几所本科院校联合开展“3+2”五年一体化专升本培养计划,为学生提供理想的本科教育模式。
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近几年已在学生中发展党员数百名。学院尽心竭力指导和推荐毕业生就业,已为26个省(市、区)及国家部、委输送毕业生近万名,其中有不少毕业生已成为部门领导或技术骨干,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我院根据就业市场紧缺型人才需求,针对部分专业学生进行学校、企业订单式联合培养的模式。校企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通力合作,采取多种形式教学,使学生在校期间不仅掌握到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实实在在地参与名牌企业实习、实训,切身体验实际工作的全过程,从而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学院开通“绿色通道”:学生在校期间,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还有生源地助学贷款以及学院设立的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等多项奖项。
在新的时代,学院将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发 扬“诚朴、明德、励学、笃行”的优良校风,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推进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力争将学院建设成为整体办学实力、水平、社会影响力位于湖北省同类院校的前列。
白云黄鹤,琴台知音,在现代大都市武汉,武汉工贸职业学院必将是立志成才学子向往的高等职业学府,也必将是有志青年放飞理想的地方。
学院座落在素有“九省通衢”美称的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地带,毗邻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磨山;南邻中国光谷,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北倚武汉植物园;西至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至中国地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校园依山傍水、绿树成荫、草坪花圃、清新幽雅,是典型的园林式学府。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地处皖北重镇宿州市,坐落在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区,这里曾是老(子)庄(子)出入论道和孔子游说之地;楚汉相争的垓下古战场、掩香埋玉的虞姬冢、李白饮酒放歌的宴嬉台、白居易留连寓居的东林草堂、苏轼留下的墨宝扶疏亭、刘邦藏身避祸的皇藏峪等均坐落此地;“鞭打芦花车牛返”的道德文章、“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千古绝唱等在这里写就。宿州,简称“蕲”,别称蕲城、宿城,安徽省辖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是长三角城市群、中原经济区重要节点,宿淮蚌都市圈、宿淮城市组群城市,安徽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智慧城市,全国网球城市、宜居城市,安徽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宿州襟连沿海,背倚中原,是安徽省的北大门,有徐南形胜、淮南第一州、奇石之城、马戏之乡、酥梨之都等美誉。东邻宿迁、徐州,西连商丘、淮北,北扼菏泽,南接蚌埠。宿州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华东重要的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有“舟车汇聚、九州通衢”之称,国家四纵四横京沪、郑徐高铁在境内交汇并设站。是安徽省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宿州港经洪泽湖至长江中下游各港口城市。宿州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有距今有8000年历史的小山口遗址、古台寺遗址。周朝时期始建蕲邑,隋唐年间,因通济渠(汴水)开通,置宿州,是楚汉文化、淮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宿州有画家4万多人,是著名的书法名城,2015年中国演艺集团联盟在宿州成立。
学院始建于1950年2月,2001年6月独立升格为高职学院,2007年7月宿州教育学院并入,目前是一所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综合性普通公办高职院校。
学院现有教职工428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65人,博士及在读9人、硕士117人,省级专业带头人及省级教学名师12人。拥有较为完整配套的教学、实验、阅览、生活、运动和娱乐设施,特别是近年学院实施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以来,校园内绿树成荫,鲜花锦簇,楼房建筑错落有致,亭阁水榭相映成趣,处处明净整齐,安静有序,成了莘莘学子求学深造的理想殿堂。
学院占地960亩,拥有图书资料(含电子书籍)199万册、校舍建筑30.61万平方米,设有机电工程系、计算机信息系、经济管理系、教育系、外语系、农艺系、动物科学系、基础教学部、中专部等9个教学机构和1个高等成人教育学院、2个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1个农业博士工作站、1个智慧农业研究院、1个农村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协同创新基地,1个普通话水平测试站,开设小学教育(其中五年制小学教育为带编制定向培养)、学前教育、软件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新能源汽车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宠物临床诊疗技术、体育保健与康复、老年服务与管理、建筑工程技术、园林技术、会计电算化、机电一体化技术、影视多媒体技术等50个专业,全日制各类在籍生12714人,成人教育在籍学生7600人。学院主办的《学报》面向国际国内公开发行。
为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帮助学生升入高一级院校深造,学院实行“奖贷助勤补免+绿色通道”等多元混合资助。分别是国家奖学金(奖励特别优秀的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专科在校生,每生每年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资助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本专科在校生,每生每年5000元)。国家助学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本专科在校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国家助学贷款(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在校学习期间利息全部由财政贴付)。基层就业国家资助(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应征入伍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绿色通道。 除此外,学院还设有院级奖学金、特困补助、勤工助学岗位(特困学生全覆盖),对孤儿等特困学生按照学院规定经过审批后予以减免学费,以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实践、提升技能水平。
学院与安徽农业大学等多所本科高校联合开展针对在校生的本科学历教育,全力帮助应届毕业生升入本科高校继续深造。长期办学实践过程中,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凝练了“开放共赢、创新立业、拼搏崛起”的学院精神,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和“勤学、善思、励志、践行”的浓郁学风,营造了“安静、整洁、文明、有序”的育人环境。学院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办学”的发展道路,狠抓学生技能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学院现为国家和安徽省首批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示范基地、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实训基地、安徽省中职骨干教师农林畜牧类培训基地、安徽省农民创业培训基地。2017年7月,农业部批准我院为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是安徽省唯一一所获此殊荣高校。2018年以来,先后荣获教育部新商科智慧学习工场项目试点院校、机械工业人才评价工作先进集体、第十二届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第一批节水型高校、安徽省大学生禁毒知识竞赛暨大学生禁毒公益签名活动优秀组织奖、宿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优秀集体、宿州市五四红旗团委、宿州市双拥工作先进单位、宿州市园林绿化先进单位、宿州市文明单位、宿州市直机关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2020年以来,学院抢抓发展机遇,争取政府非标专项债1.3亿元用于建设标准化学生公寓2栋、教育系艺术楼1栋、标准化体育馆1栋。通过校企合作,引进宿州市首家高校天猫校园店和邮政服务中心,开设第三食堂,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学院正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不断深化改革、探索创新,朝着创办“特色鲜明、主干突出、质量优良、实力靠前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的目标阔步迈进。(数据截止到2021年12月底)










宿州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宿州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安徽省理科排名第15。安徽省开设理科机电一体化技术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马鞍山职院、安徽职院、淮北职院、芜湖职院、淮南联安徽水院、阜职、合肥通用学院、合肥职院、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