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贵州中医药大学 (最高/最低分) | 邵阳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护理学 | 2021 | 理科 | 463/424(本科二批) | 441/438(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21 | 文科 | 557/525(本科二批) | 526/521(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20 | 理科 | 482/468(本科二批) | -/457(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20 | 文科 | 543/529(本科二批) | -/510(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19 | 理科 | -/454(本科二批) | -/428(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19 | 文科 | -/518(本科二批) | -/428(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18 | 理科 | -/446(本科二批) | -/435(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18 | 文科 | -/535(本科二批) | -/435(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17 | 理科 | -/424(本科二批) | -/409(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17 | 文科 | -/508(本科二批) | -/409(本科二批)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贵州中医药大学 (最高/最低分) | 邵阳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护理学 | 2020 | 文科 | 554/553(本科二批) | -/540(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19 | 文科 | -/549(本科二批) | -/532(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18 | 文科 | -/559(本科二批) | -/535(本科二批)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贵州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24 |
| 文科 | 525 | ||||
| 云南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普通类 | 514 |
| 文科 | 566 | ||||
| 重庆 | 护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3 |
| 历史类 | 549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新疆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09 |
| 宁夏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90 |
| 文科 | 483 | ||||
| 甘肃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K段 | 普通类 | 419 |
| 文科 | 477 | ||||
| 陕西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16 |
| 文科 | 472 | ||||
| 云南 | 护理学(七里坪校区) | 理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普通类 | 504 |
| 护理学 | 文科 | 539 | |||
| 贵州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38 |
| 文科 | 521 | ||||
| 四川 | 护理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2 |
| 护理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文科 | 511 | |||
| 重庆 | 护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5 |
| 历史类 | 526 | ||||
| 海南 | 护理学(收费标准暂定,以正式批复的为准)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6 |
| 广西 | 护理学(5500元/年,在七里坪校区办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7 |
| 广东 | 护理学(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且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办学地点:七里坪校区)(收费标准暂定,以正式批复的为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4 |
| 历史类 | 508 | ||||
| 山东 | 护理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493 |
| 江西 | 护理学(收费标准暂定,以正式批复的为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6 |
| 文科 | 542 | ||||
| 福建 | 护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5 |
| 历史类 | 505 | ||||
| 安徽 | 护理学(5500元/年;收费标准暂定,以正式批复的为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20 |
| 江苏 | 护理学(在七里坪校区学习)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4 |
| 黑龙江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76 |
| 文科 | 417 | ||||
| 吉林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02 |
| 文科 | 438 | ||||
| 辽宁 | 护理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0 |
| 山西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B段 | 普通类 | 442 |
| 河北 | 护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5 |
贵州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65年,原名“贵阳中医学院”。建校以来,秉承“厚德明志,笃学力行”的校训,坚持“发展为先、质量为本、创新为源、育才为用”的办学理念,以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为己任,服务于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及其产业发展,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现已成为以中医药为主、多学科支撑,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本硕博全层次人才培养的中医药高等院校。
学校是贵州省重点支持建设高校、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8年被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贵州中医药大学。2021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获批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校现有花溪、甲秀两个校区,占地约1300亩。设有基础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针灸推拿学院、骨伤学院、体育健康学院(体育部)、信息工程学院、中医养生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语教学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苗医药学院、医学检验与技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康复学院等19个直属院(部),中医、中药、民族医药等10个研究所;两所直属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中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为“贵州省中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为“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33人,其中博士以上学历620人,高级职称603人,45岁以下900人。有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5人,“岐黄学者”1人,“青年岐黄学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9人,国贴、核心、省管、省名中医等专家学者200余人。有省部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2个。有硕导755人、博导25人、兼职博导39人,2004年开始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联合培养博士生46人。有国医大师工作室(站)5个,全国名中医工作室3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0个、贵州省民族民间医(药)师传承工作室1个、省级人才培养基地和人才团队15个。
学校现有32个本科专业,覆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农学7个学科门类。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32个,其中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8个,贵州省特色重点学科4个、贵州省重点学科7个,贵州省一流建设学科2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卓越(中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项目1个;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有省级示范性本科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4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项目3个。有省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2个,获批省发改委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双创支撑平台建设项目”;获省级一流大学建设项目21项。有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4个、研究生工作站5个、研究生导师工作室1个、贵州省卓越人才计划项目5个、研究生精品课程1门、贵州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库5个。近五年获省级一流大学建设项目21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省级思政名师工作室1个、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个。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9项、省级研究生科研基金立项课题37项;获省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11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获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全校主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400余部,其中主编89部,副主编169部。
学校不断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力度,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39个,其中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共建)、国家药物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1个、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2009年被科技部评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优秀单位”,2011年被教育部评为“‘十一五’高校科技管理优秀团队”。近五年来,学校承担科研项目216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9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获省部级成果奖27项,其中一等奖1项;获得专利授权656项,出版专著477部。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位列全国中医药高校第八位。
学校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大力实施“三个一百”工程(组织百名博士进企业、组织百名博士下农村,组建百个研究中心),着力解决中药材产业关键技术难题。天麻、石斛仿野生种植、太子参有性繁殖脱毒复壮等取得重大突破。主持制定铁皮石斛叶地方食品安全标准和八角莲等地方药材质量标准183个,主导研制热淋清颗粒、仙灵骨葆胶囊等苗药产品19个,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跃居全国第二,为贵州省健康产业“千亿产值”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校党委被中共贵州省委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
学校以开放的视野,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努力建立以东盟为中心,辐射全球的中医药教育新格局。先后与法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交流合作;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为英国、巴西、厄瓜多尔等国家的学术团体及机构开展中医药培训;与英国高校合作举办药物制剂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海外实践基地、中德心脏康复基地等项目顺利开展;连续举办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及民族医药学术论坛,为促进中医药国际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迈向新时代,中医药振兴发展正当时!贵州中医药大学紧紧抓住贵州医疗卫生事业、高等教育事业和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宝贵机遇,立足贵州、面向全国,将中医药特色优势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五大职能中,凝心聚力谋发展、守正创新谱新篇,为将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
| 层次 | 专业名称 | 专业代码 | 录取批次 | 备注 |
| 本科 |
中医学(“5+3”一体化医学人才培养) | 100501 | 贵州省第一批本科 | |
| 中医学(卓越中医师班) | 100501 | 贵州省第一批本科 | ||
| 中医学(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 | 100501 | 第二批本科提前批 | ||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100601 | 贵州省第一批本科 | ||
| 中医学 | 100501 | 贵州省第一批本科 | ||
| 针灸推拿学 | 100502 | 贵州省第一批本科 | ||
| 中医康复学 | 100510 | 贵州省第二批本科 | ||
| 中医骨伤科学 | 100510 | 贵州省第二批本科 | ||
| 中医儿科学 | 100512 | 贵州省第二批本科 | ||
| 中医养生学 | 100511 | 贵州省第二批本科 | ||
| 中药制药 | 100805 | 贵州省第一批本科 | ||
| 护理学 | 101101 | 贵州省第二批本科 | ||
| 法学 | 030101 | 贵州省第二批本科 | ||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120403 | 贵州省第二批本科 | ||
| 应用心理学 | 071102 | 贵州省第二批本科 | ||
| 药学 | 100701 | 贵州省第一批本科 | ||
| 中药学 | 100801 | 贵州省第一批本科 | ||
| 中药制药 | 100805 | 贵州省第二批本科 | ||
|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 100806 | 贵州省第二批本科 | ||
| 中药资源与开发 | 100802 | 贵州省第二批本科 | ||
| 生物制药 | 083002 | 贵州省第二批本科 | ||
| 公共事业管理 | 120401 | 贵州省第二批本科 | ||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120410 | 贵州省第二批本科 | ||
| 药物制剂 | 100702 | 贵州省第二批本科 | ||
| 制药工程 | 081302 | 贵州省第二批本科 | ||
| 医学检验技术 | 101001 | 贵州省第二批本科 | ||
| 医学实验技术 | 101002 | 贵州省第二批本科 | ||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082702 | 贵州省第二批本科 | ||
| 医学信息工程 | 080711 | 贵州省第二批本科 |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080910 | 贵州省第二批本科 | ||
| 预科 | 少数民族预科 | 第二批少数民族预科 |
录取规则
1.录取原则、政策规定、录取工作程序及录取工作纪律严格按照教育部有关政策规定,以及各省(市、区)招生工作规定、录取新生工作规则,以及《贵州中医药大学录取工作规则》等有关规定执行。
2.学校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情况确定提档比例,提档比例一般在招生计划的120%以内。学校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考试机构提供的考生电子档案信息作为录取新生的依据。
3.对符合录取条件和要求的考生,学校将按“分数优先(分数以投档成绩为准)”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按照考生的专业志愿顺序依次择优录取,若遇考生高考总分相同时,按考生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成绩的总分从高到低排序;若再遇相同分数,则依次按语文、数学单科成绩顺序进行排序。对填报专业志愿已满,同时服从专业调剂的,学校将根据分数调剂到尚未完成计划的专业。对总分偏低或又不服从专业调剂者予以退档处理。对考试科目、录取规则有特殊要求的省份(如江苏等),按照该省相关规定执行。
4.特殊类别专业招生录取。
(1)少数民族预科的录取,按照教育部和国家民委有关规定执行。录取的预科学生必须先进行为期一年的文化学习,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考核后可升入本科专业就读。
(2)中医学(免费医学定向生)专业只在省内招生,属于国家免费医学生,并且只招收文科考生。
(3)中医学(5+3一体化培养班)
学校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5+3”一体化医学人才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17〕4号)政策支持下开设5+3一体化培养班5+3一体化培养班以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的名字命名为尚义班。模式主要在于推动临床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施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加强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的规范化培养。严格临床教学与实习管理,本科教育阶段临床通科实习要注重学生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研究生教育阶段临床能力培养要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进行,注重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优先将5+3一体化培养班的学生安排在附属医院进行临床通科实习和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招生60名。该班新生录取后,实行多维度导师制,注重中医思维培养和临床技能强化,实施多元化考核,实行淘汰制(根据学生学习成绩,对每学年班级成绩排名最后10且核心课程成绩平均分低于80分的学生给与黄牌,本科五年阶段累计三次黄牌者,不能进入三年研究生培养阶段。)
(4) 中医学(卓越中医师班)
学校在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批准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的通知(教高函[2015]3号)政策支持下开设卓越中医师班。卓越中医师班以贵州中医药大学(原贵阳中医学院)创始人之一,著名伤寒大家袁家玑教授的名字命名。以提高学生中医临床胜任力的目标,以实践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为抓手,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及特色课程等,实现从“课堂到临床”全方位教育模式改革,计划招生60名。该班新生录取后,实行多维度导师制,尤其是设立中医师承导师,强化中医经典学习,重视培养中医思维,在国内外扩宽交流学习,加强临床技能培训,实施多元化考核,实行淘汰制(根据学生学习成绩,对每学年班级成绩排名最后10名且核心课程成绩平均分低于70分的学生进行淘汰,淘汰学生转入中医学其他班级学习。)
5. 录取考生身体健康状况要求,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医药类专业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鉴于医药类、护理类专业培养和就业特点,建议残疾考生、肝功能异常者慎报医药类专业。建议报考护理类专业的考生男生身高1.68米以上、女生身高1.58米以上。
邵阳学院创建于1958年,医学类专业办学可追溯到1906年,2002年由原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原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升本,2016年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具有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资格的省属多科性本科院校,教育部和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试点项目单位。学校2018年被确定为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
人文荟萃底蕴深厚。学校坐落在国家卫生城市、湘西南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邵阳市。这里人文底蕴深厚,诞生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思想家魏源,“再造共和”的民主革命家蔡锷,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吕振羽和德艺双馨的人民音乐家贺绿汀。宝庆竹刻、邵阳布袋戏、滩头年画和花瑶挑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湖湘文化中熠熠生辉。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景色秀丽,林木葱郁,鸟语花香,是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花园式单位”。
基础办学条件优良。学校占地面积163.10万平方米,校舍面积92.4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4.20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原值2.91亿元,馆藏图书302.37万余册,其中电子图书107万册,中外文纸质报刊1471种,各类数据库及平台50个。
学科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有21个教学学院,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机械、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学位类别;拥有6个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1大学科门类;53个本科专业,面向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学生26966人(不含继续教育学生)。
学校坚持以本为本,扎实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获批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与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第一批“新农科”项目建设高校。拥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9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59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和精品课程。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及科研平台。1个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5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1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大学生创新训练、创新创业教育中心,7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6所直属附属医院、协作型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
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4324人,其中正高职称(含教授、主任医师等)216人,副高职称(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等)747人,博士553人(含在读),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9个,有省级优秀研究生教学团队和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10余个。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教授为名誉校长、兼职教授,通过引进和培养并举,建立了“资峰学者”领军人才、学科(学术)带头人、中青年拔尖人才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四个层次的人才梯队,汇聚了一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芙蓉学者、省“百人计划”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省“121人才工程”专家、湖湘青年英才等116人为代表的高水平梯队式人才集群。
科学研究成果丰硕。近年来,学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43项;获各级教学、科研成果奖207项;发表学术论文6100余篇,有620余篇被国际三大权威索引收录;出版学术专著273部。学报(社科版)为RCCSE(武大版)核心库A类核心期刊,学报(自科版)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和第七届湖南省“双十佳期刊”称号。
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近3年,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创新创业竞赛及各类学科竞赛获奖1000多项,其中国家级200余项。2018年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和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2020年、2021年获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2021年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021年获“田家炳杯” 第七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学校多次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校”。
开放办学步伐加快。学校坚持校地、校企合作,构建“城校共生”发展模式,先后与邵阳市人民政府及所辖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签署了校地合作协议,与中国电信、湘电集团、湘窖酒业、伟大集团等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成立了中科曙光等6个产业学院和3个研究院,探索“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2021年学校成立产学研合作办、成果转化与应用中心(知识产权中心),进一步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英国、美国、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关系。有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
建校60余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持“立德树人,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践行“明德、求真、共生、超越”的校训,弘扬“共生共荣、唯实唯新”的校风、“明德明理、笃学笃行”的学风和“修德修身、敬业精业”的教风,为国家和湖南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20多万各类人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被评为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公共建筑节能建设示范单位、湖南省普通高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综治工作优秀单位、湖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先进单位、湖南省高校易班建设先进单位、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高校军训工作先进单位等。
面向未来,学校将坚持“立足湖南、面向周边、辐射全国,以工学为主体、以师范和医学为两翼、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创新实践能力较强、潜心服务基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力争到2035年,形成博士-硕士-本科的办学层次,基本建成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邵阳学院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和护理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和护理学这二个

邵阳学院自动化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自动化和护理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自动化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自动化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自动化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自动化和护理学录取分数线(湖南)

邵阳学院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护理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通信工程

邵阳学院通信工程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通信工程和护理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通信工程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通信工程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通信工程和护理学录取分

邵阳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信息工程和护理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电子信息工程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电

邵阳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护理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护理学这二个

邵阳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能源与动力工程和护理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能源与动力工程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邵阳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测控技术与仪器和护理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测控技术与仪器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测控技术与仪器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邵阳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和护理学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邵阳学院贵州护理学2016二批理科401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邵阳学院贵州护理学2016二批理科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