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沈阳药科大学 (最高/最低分) | 沈阳师范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 2021 | 物理类 | -/484(本科批) | -/530(本科批)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 2021 | 历史类 | -/545(本科批) | -/545(本科批)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2020 | 理科 | -/488(本科批) | -/542(本科批)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 2019 | 理科 | -/520(本科批) | -/532(本科批)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18 | 理科 | -/539(本科批) | -/546(本科批)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17 | 理科 | -/508(本科一批) | -/475(本科一批)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辽宁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4 |
| 历史类 | 545 | ||||
| 四川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包含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南校区就读。不招收色盲、色弱及化学试剂过敏考生)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0 |
| 重庆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3 |
| 海南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包含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萄萄与葡萄酒工程;办学地点南校区;不招收色盲、色弱及化学试剂过敏考生)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1 |
| 广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5200元/年,在南校区办学,包含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不招收色盲、色弱及化学试剂过敏考生)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05 |
| 广东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非定向)(082701.食品科学与工程+082702.食品质量与安全+082706.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办学地点:南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4 |
| 历史类 | 540 | ||||
| 湖南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0 |
| 河南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南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3 |
| 山东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53 |
| 江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5200元)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8 |
| 福建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不招收色盲、色弱及化学试剂过敏考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3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不招收色盲、色弱及化学试剂过敏考生) | 历史类 | 568 | |||
| 安徽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5200元/年;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不招色盲、色弱及化学试剂过敏考生;办学地点:南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0 |
| 浙江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92 |
| 江苏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在南校区学习)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1 |
| 黑龙江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84 |
| 吉林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不招收色盲、色弱及化学试剂过敏考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99 |
| 河北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1 |
| 天津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不招收色盲、色弱及化学试剂过敏考生)(南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93 |
| 北京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5200元,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不招色盲、色弱及对化学试剂过敏考生;办学地点南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3 |
本专业培养具备食品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现代食品科学技术手段,能够在食品科学领域内从事食品的科研、开发、产品检测及质量控制、生产经营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生物化学、物理化学、机械设计基础、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分析、食品保藏学、食品营养与卫生学、食品工艺学、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厂设计等。毕业学分175分,修业年限3至6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各类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工程设计、新产品开发、食品营养研究、食品质量检测、品质控制、技术管理、技术监督、食品机械设备管理、食品贮藏管理、食品运输管理、企业经营管理、食品的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等工作;也能从事食品质量监督、海关、商检、卫生防疫、进出口、工商等部门的产品分析、检测、技术监督、执法、管理等工作;也能在相关的国家机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教学科研的工作等。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辽宁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0 |
| 历史类 | 545 | ||||
| 山东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20 |
| 安徽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2 |
| 黑龙江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21 |
| 吉林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41 |
沈阳药科大学1931年始建于江西瑞金,前身是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关怀下创办的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调剂班。1934年,学校跟随红军长征,在两万五千里征途中历练,边走边学,边学边战,“马背上的药箱”精神与光荣传承至今,为祖国革命事业和药学事业发展培养了十多万名药学专门人才,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药科大学。
学校总占地面积约13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6.5万平方米。其中校本部(文化路)校区占地面积约1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4.7万平方米;铁西校区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南校区(本溪高新区)占地面积120.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5.07万平方米。
学校目前已发展成为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教育的高等药学学府,设有药学院、制药工程学院、中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医疗器械学院、功能食品与葡萄酒学院、无涯创新学院、文体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亦弘商学院等12个学院。现有在校研究生4151人(博士生511人、硕士生3640人)、本科生8592人、成人函授生5251人。学校荟萃了众多的专家学者,教职工1156人,其中教师668人,正高级职称148人(教授143人),副高级职称240人(副教授230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全国药学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中科院“百人”1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5人,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2人,辽宁省攀登学者6人,辽宁省特聘教授21人,辽宁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辽宁省“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第二批人选1人,辽宁省优秀教师7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4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44人,“兴辽英才计划”领军人才17人,青年拔尖人才13人、教学名师2人、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4个,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
学校始终以医药及相关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围绕学校办学定位、突出药学学科优势、坚持药学教育主线,适度拓展本科专业布局,持续优化本科专业结构,逐步形成了以药为主,跨医、工、理、管4个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结构布局。共设置21个本科招生专业、1个国际合作办学专业、2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6个成人本科专业。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示范和改革试点专业建设项目30余项。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2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19门、省级精品课程25门;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5个、省级实践教学项目10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52项。
学校是国家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有招收港澳台地区学员及外国留学生、国内高中保送生资格。现有博士后流动站2个(药学、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6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3个。药剂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药分析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分析学和中药药理学为辽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获批辽宁省“建设一流大学”,药学、中药学分别获批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学科”。学校学科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国内外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根据第三方评价2021年9月发布的数据,学校在ESI全球高校和研究机构中进入前0.25%,世界排名1828位;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临床医学3个学科领域稳定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药理学与毒理学跨入全球前1‰(万分之六),世界排名65位,国内高校排名第8位,是辽宁高校国内排名最高、省属高校中唯一进入全球前1‰的学科;化学进入全球前0.57%,世界排名843位,国内高校排名125位;临床医学进入全球前0.919%,世界排名4692位,国内高校排名118位。2021 US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药理学与毒理学世界排名第57位。根据自然指数2020年排名,学校进入全国TOP200、排名第147位。近5年入选 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9人次,在“药理学、毒理学和药剂学”领域排名全国第一。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统计的近40年全球药剂学文献机构中,学校位居全球第六、国内第一。根据2021年10月全球学者库网站公布的“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排名”,学校共有19人入选,其中药学领域入选13人、入选人数全国排名第二。我校主办9种学术期刊(英文刊5种,中文刊4种),期刊种类齐全,实行梯度化、集群化发展模式。其中,英文刊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AJPS)是国内唯一被SCI收录的药剂学期刊,位于药学类JCR Q1区,2019年获得科协“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资助(资助5年),并于2019和2020年连续两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文刊《沈阳药科大学学报》为双核心期刊,《中国药物化学杂志》为科技核心期刊。2020年,上述三本刊物同时入选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目录。学校办刊历史悠久,成绩显著。
学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秉承“以药学研究为特色,向大健康产业全域延伸”的发展思想,建成了集科技创新、技术孵化、成果转化、药品监管服务于一体的“3+1”型药物创新体系。体系拥有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基地56个,包括国家药物创新综合性平台、国家药品监管科学研究基地、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与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涵盖了新药临床前研发完整技术链,部分功能与国家药物创新体系接轨。
学校瞄准大健康产业发展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在创新药物设计与发现、药物递送系统开发、新药筛选、药物质量控制、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药品监管科学研究等领域取得长足进步,多相脂质体、粉体学、中药质量化学模式识别、脑科学研究、“配体包埋式”主动靶向纳米粒、前体药物、毒理代谢、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多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技术水平,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1 项;获得新药证书137 个,其中一类新药证书10个。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累计向企业转化科技成果4400余项,合同额15亿元,其中合同额超亿元重大成果4项,帮助医药行业增加产值数百亿元。学校联合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制药企业,共同构建沈阳药科大学科技园、辽宁省生物技术与生命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辽宁省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辽宁省高等学校现代制药产业技术研究院和辽宁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等产学研合作平台,实现科技成果与创新人才的有效供给。牵头成立国家创新药物产学研战略联盟、辽宁省现代制药产业校企联盟,成员单位近100家。
学校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英国、丹麦、俄罗斯、日本、韩国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72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加大海外人才的引智力度,建立了1个国家级引智基地,每年聘请几十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或科研合作;积极拓展国家公派、联合培养、交换学习、海外实习基地建设等国际交流项目;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深层次合作,引入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新时期,沈阳药科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学校党委“1,1,2,3,4”工作方针,制定了面向大健康领域,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多学科交叉、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药科大学发展目标,明确了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国际交流合作为职能,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及红色基因、红色传统为文化传承,开创学校发展建设的新局面,为东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本科专业学费收费标准:
药学(理科基地班)、生物制药(生命基地班)专业学费标准5500元/学年;
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药事管理、医疗产品管理专业学费标准4800元/学年;
其余专业学费标准5200元/学年。
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学校每年都将面向医药企业、科研院所、医院及高校等单位输送大量药学人才。我校毕业生凭借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实验动手能力已经在业内打造出“沈药品牌”,备受广大用人单位青睐,现有许多优秀校友已成为药品研发、生产、营销、流通、监管等相关领域的中流砥柱。目前,我校毕业生供需比在1:8以上,据统计,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就业流向居前10位的用人单位均为医药行业国内外知名企业,各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态势良好,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沈阳师范大学隶属辽宁省人民政府,始建于1951年,前身为东北教育学院,1953年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是当时东北地区创办最早的两所本科师范院校之一。1965年更名为辽宁第一师范学院,1978年恢复沈阳师范学院校名。2000年,学校成功换建新校园,为学校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02年,辽宁省政府决定并经教育部批准,沈阳师范学院与辽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2021年,学校党委先后两次荣获辽宁省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20年,学校进入“上海软科”全国最好大学排名200强;2021年,排名又有新跃升。
学校占地面积1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0272人,硕士研究生3670人,长短期留学生1100人。设有26个二级学院和19个校属馆、部、中心、研究所及附属机构。在黎巴嫩、约旦、乌克兰设有孔子学院共3所,在巴基斯坦开设网络中文课堂1个;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辽宁教育行政学院、辽宁省电化教育馆、辽宁古生物博物馆、辽宁省幼儿师资培训中心均设在我校。
学校现有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2243人,专任教师1348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34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7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67人。现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1人,省优秀专家5人,省“兴辽英才计划”29人(攀登学者3人、特聘教授1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1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教学名师2人、青年拔尖人才9人),省“四个一批”人才2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11人,省高校本科教学名师16人,省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6人,省“兴辽英才计划”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13个。
学校形成了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育人体系。现有本科专业77个,国家一流专业1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教育部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31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5个、省级大学生创业项目选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2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级一流课程91门。学校是优秀应届本科生推免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单位,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京剧),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修研习培训基地,中国政府和孔子学院奖学金留学生接受单位、商务部援外培训承办基地。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9大学科,在2020年上海软科最好大学排名中进入TOP200,2021年又提升4个位次。现有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教育学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A类层次,建有3个国家二级学会,入选“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权威来源机构”。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教育学进入全国同学科前20-30%。教育硕士获批东北地区首批全国教育硕士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获得B,位列辽宁第一、东北第二。
学校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理念,不断提高科研工作核心竞争力。学校现有省级及以上科技类创新平台24个,其中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1个、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1个、重点实验室1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校地校企研究院2个、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个、星创天地1个;省级及以上人文社科类创新平台38个,其中研究基地33个、校地校企研究院2个、新型智库3个;省级科研团队24个,其中创新团队13个、教育决策咨询研究团队2个、科技特派团8个、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团1个。学校近五年获批国家级项目207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7项;获批省级以上政府奖97项,学校教师出版著作517部,授权专利3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192篇。学校共发表6篇《自然》杂志学术论文和1篇《科学》杂志学术论文,在中国CNS论文排行榜100强,位居辽宁省第1位,全国第18位。
学校秉承开放办学和合作共赢的理念,创新机制、提质增效,拓展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的深度合作。目前,与五大洲32个国家及地区的158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现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与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博士项目4个;设有黎巴嫩、约旦、乌克兰海外孔子学院3所和巴基斯坦网络中文课堂1个;部级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1个,部级国别区域研究中心1个;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接受单位、商务部援外培训承办单位、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外派汉语师资岗前培训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管理分会副理事长单位、辽宁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单位和来华分会会长单位、辽宁省来华留学示范建设高校、辽宁省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辽宁省政府外事交流员接收和派出单位、辽宁省“两岸大学生交流基地”。
面向未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奋力推进“六大突破”,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争创特色一流为核心,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打造一批全国一流的支柱性、标志性学科专业,服务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为建成优势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不懈奋斗。
对加分、降低分数投档考生的处理
执行各省招考委关于加分、降分投档录取政策。

沈阳药科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和药物制剂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食品科学与工程和药物制剂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药物制剂就业前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药物制剂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和药物制剂这二个专业,

沈阳药科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和生物制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食品科学与工程和生物制药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生物制药就业前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生物制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和生物制药这二个专业,

沈阳药科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和生物制药(生命基地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食品科学与工程和生物制药(生命基地班)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生物制药(生命基地班)就业前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生物制药(生命基地班)专业介

沈阳药科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和生物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食品科学与工程和生物工程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生物工程就业前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生物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和生物工程这二个专业,

沈阳药科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和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食品科学与工程和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就业前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食品

沈阳药科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食品质量与安全就业前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食品科学与工

沈阳药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医学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医学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生物医学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

沈阳药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医学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医学工程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医学工程和食品科

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制药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制药工程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制药工程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制药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

沈阳药科大学应用化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化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化学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应用化学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化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