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省控线 |
|---|---|---|---|---|---|---|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 | 484 | 19906 | 415 |
| 本科二批A段 | - | 415 | 38639 | 280 | ||
| 中外合作办学 | - | 377 | 51143 | |||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 | 465 | 8816 | 354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金融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5 |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四年 | 1 | |||
| 机械电子工程 | 四年 | 3 | |||
| 车辆工程 | 四年 | 6 | |||
| 通信工程 | 四年 | 3 | |||
| 自动化 | 四年 | 5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3 | |||
|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四年 | 3 | |||
| 会计学 | 四年 | 2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本科二批A段 | 四年 | 1 | ||
| 英语(招英语考生) | 四年 | 1 | |||
| 翻译(招英语考生) | 四年 | 2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四年 | 1 | |||
| 应用化学 | 四年 | 1 | |||
| 工业设计 | 四年 | 1 |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四年 | 1 | |||
| 金属材料工程 | 四年 | 1 |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四年 | 1 |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四年 | 1 | |||
|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1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1 | |||
| 电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1 |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1 |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1 | |||
| 机器人工程 | 四年 | 1 | |||
| 网络工程 | 四年 | 1 | |||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1 |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1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四年 | 1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 | 四年 | 10 | |||
| 武器发射工程 | 四年 | 1 | |||
|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 四年 | 1 | |||
| 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 | 四年 | 1 | |||
| 装甲车辆工程 | 四年 | 1 | |||
| 信息对抗技术 | 四年 | 1 | |||
| 环境工程 | 四年 | 1 | |||
| 经济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1 |
| 英语(招英语考生) | 四年 | 1 | |||
| 俄语 | 四年 | 1 | |||
| 工商管理 | 四年 | 1 | |||
| 会计学 | 四年 | 1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只招有志愿考生)(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377 | 51143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普通类 | 415 | 38639 | ||
|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 415 | 38639 | |||
| 环境工程 | 418 | 37682 |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419 | 37371 | |||
| 金属材料工程 | 420 | 37108 | |||
| 武器发射工程 | 420 | 37108 |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420 | 37108 | |||
| 翻译(招英语考生) | 420 | 37108 | |||
| 工业设计 | 423 | 36164 | |||
| 应用化学 | 425 | 35614 |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427 | 35006 | |||
|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 428 | 34713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428 | 34713 | |||
| 网络工程 | 430 | 34091 | |||
| 英语(招英语考生) | 430 | 34091 | |||
| 机器人工程 | 433 | 33158 |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433 | 33158 | |||
| 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 | 433 | 33158 | |||
| 物联网工程 | 434 | 32876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35 | 32594 | |||
| 装甲车辆工程 | 435 | 32594 | |||
| 信息对抗技术 | 438 | 31736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440 | 31166 |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441 | 30898 |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443 | 30357 | |||
| 电子信息工程 | 447 | 29256 | |||
| 工商管理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65 | 8816 |
| 俄语 | 465 | 8816 | |||
| 英语(招英语考生) | 467 | 8550 | |||
| 会计学 | 474 | 7769 | |||
| 经济学 | 475 | 7648 | |||
| 车辆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84 | 19906 |
| 会计学 | 484 | 19906 |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484 | 19906 | |||
| 自动化 | 485 | 19683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87 | 19261 | |||
|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487 | 19261 | |||
| 机械电子工程 | 489 | 18822 | |||
| 通信工程 | 489 | 18822 | |||
| 金融学 | 490 | 18610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01 | 16273 |
沈阳理工大学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是现有的国家七个兵器类专业之一,始设于1954年(专科),1960年(本科),1978年设立“弹药工程”专业,1985年停止招生,2002年恢复成立“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2014年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018年获批辽宁省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辽宁省省级重点学科“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是该专业的重要学科支撑。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毕业生能够系统掌握弹药系统设计、弹箭制造及终点效应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备系统总体分析与集成、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工程设计、检测方法与实验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本专业共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6人;硕士生导师4人。
本专业现有辽宁省兵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1个、高校兵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1个、现代毁伤控制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1个、智能爆破与安全控制工程技术中心1个、辽宁省武器系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辽宁省武器系统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4个。
主干课程
工程制图、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机械设计、弹箭制造工艺学、弹道学、弹药工程技术基础、传感与测试技术、弹药系统分析与设计,终点效应、炸药与装药。
就业方向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向国防科技领域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等单位,从事与弹药工程,爆破工程相关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产品制造、实验测试、技术管理等工作。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部分优秀毕业生已经成长为行业内的技术及管理骨干。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始设于2002年,2012年国家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将原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和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合并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我校授予理学学位的重要专业之一。理学院在现有本科专业基础上,获批建设了“光学工程”一级硕士点,以及“物理电子学”、“光电材料科学与技术”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该专业涉及光学、光电子、微电子等多学科综合技术和内容。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各行各业。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师资结构合理,发展态势良好。现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3人,在读博士2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为83.3%。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青年骨干教师公派出国访学交流4人。该专业教师先后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沈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奖项;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著作、译著和教材12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获批辽宁省物理与光信息技术教学示范中心1个,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辽宁激光科技产业园理科实践教育基地。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文化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宽基础、高素质、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工程科学人才。本专业学生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各研究方向上(光电子方向、光电信息方向、光学方向和光电子材料)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实验技能,并具有综合运用光学科学理论和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夯实数理基础为前提,面向光电产业,构建理工结合、光电结合的知识结构;以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新型激光器件、光学系统及光电材料与器件设计能力的培养。
主干课程
数学物理方法、大学外语、C语言程序设计、电子技术基础、基础物理学、量子力学、物理光学、现代应用光学、光信息处理、激光原理、光电子学、半导体物理、光谱技术、光电检测原理与技术、光信息技术实验、激光器件与技术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科学研究部门、设计院所、光电企业及事业管理部门能从事在光电信息处理、光学产品制造及检测、光电检测技术、光谱技术与应用等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等工作,能够适应当代信息化社会高科技迅速发展需要的创新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毕业生5年后能在光电信息产业方面承担较为重要的工作,成为工作单位的中坚技术力量。
沈阳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于2002年申办,2003年首次招生。2017年获俄语专业翻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开始招生。
俄语专业拥有一支专业素质过硬、学术思想活跃、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0人,俄罗斯外教2人。专任教师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人,博士在读2人,具有留学经历教师8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1人,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人才2人,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校教学名师1人,校优秀主讲教师4人。省级精品课1门。
俄语专业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指引下,利用自身语言优势,基于2+2、2+1+1、1+4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办学模式,本着“全面培养,突出实践”的培养特色,强化对学生俄语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综合俄语》省级精品课的优势,以校国家级中俄基地为依托,以国家级普希金语言中心、中俄学院、孔子学院为支撑,建立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努力营造全方位的立体化外语教学环境。至今已有20余名毕业生成为海外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
俄语专业学生的专业四级通过率在95%以上,八级通过率达到90%。在国内外的俄语竞赛中,已有70余人次获奖。40余名学生考上国内知名高校研究生,20余名同学获得俄罗斯单方奖学金攻赴俄攻读硕士学位,30余人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项目资助。
2006年俄语专业教研室被评为沈阳市五朵金花式建功立业标兵岗,2011年俄语专业教学团队被授予校优秀教学团队称号,2013年辽宁省本科教学评价中,俄语专业在全省参评的8所高校中名列第三。俄语专业学术科研成果丰硕,近五年来,教师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8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1项,主持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办等省级课题项目近20项。
俄语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俄语语言基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具备俄语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并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俄语人才;能掌握口、笔译理论和技能,知识面广,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俄语人才。
主干课程
综合俄语1、俄语语法3、俄语口语1、俄语听力2、俄文写作1、综合俄语4、俄语阅读2、高级俄语1、口译1、俄汉笔译、高级俄语3、俄罗斯文学史2、俄语语言学概论、学术论文写作、俄语翻译技能实训2。
就业方向
随着中俄关系的不断升温,“一带一路战略”的大力推进,俄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是十分可观的,毕业生可在经贸、外事、文化、经济、教育、旅游、科技交流合作等领域从事翻译、研究、教育、管理等工作。
金属材料工程是沈阳理工大学的重点建设专业,是教育部认证的全国第一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专业至今已为国家培养本科生1200多人,硕士毕业生100多人,近年来本科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辽宁省教育厅已将本专业本科生年全国招生人数由70人上调至105人。我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于1998年开始招收“材料学”研究生,每年硕士生招生10人,本科毕业后可继续在本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在学校引领下启动了欧盟双元教育项目,通过借鉴欧盟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与多家省内外企业积极开展人才联合培养项目,近年来多名毕业生已成为行业青年技术骨干。此外,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位列我校中俄2+2人才联合培养计划重点发展专业之一,每年多名本科生赴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彼得大帝圣彼得堡理工大学三所俄罗斯名校进行联合培养。目前该项目受到国家教育部和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高度重视,我专业优秀人才可以通过国家公费项目申请本、硕、博连读,赴俄罗斯名校深造。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师资力量充足,其中专职教师15人(教授5人、副教授9人,讲师1人),实验教师3人(教授级高级实验师2人,高级实验师1人),团队18名教师中教授占比为38.88%,副教授占比为50%,博士学位教师占比为83.33%。2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5人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其中辽宁省百千万人才计划“百人层次”2人,“千人层次”1人,“万人层次”1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本专业依托国家级中俄科技合作基地、辽宁省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辽宁省高校材料先进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建立了实验设置齐全的实验实训基地。专业实验室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各种材料制备加工及分析检测仪器设备总值2500余万元。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突出工程实践在教学中的主线地位,并使其成为理论知识到专业技能的重要转化途径。根据金属材料分析表征和制备加工各个阶段的能力要求,构建以金属材料组织分析及热处理工艺设计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开设以金属材料组织分析表征所需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型课程模块,培养学生的材料分析检测能力、材料热处理工艺设计能力以及高性能材料设计研发能力,使课程教学更加贴近工程实际,更加注重面向工程实际问题的设计训练,能在金属材料及相关领域从新材料的分析检测、材料研发、工艺研发、设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
工程制图、机械设计、材料力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性能学、近代材料研究方法、材料工程基础、热处理设备、热处理原理与工艺学、工程材料学、表面工程学
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金属材料工程和表面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本技能、方法,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在新材料及装备制造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从事金属材料设计与加工、热处理和表面改性工艺与设备的设计、开发及其相关的管理、科研和教学等工作。培养出的学生具有以热处理工程及表面工程为核心的专业知识体系以及工艺设计为重点的工程实践能力。近年来,毕业生去向多为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及军工领域等企事业单位,省内外用人单位普遍反响较佳。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分铸造、塑性成形及模具和焊接三个方向。铸造方向源自于1978年招生开始的铸造专业;塑性成形及模具方向源自于1985年开始招生的锻压工艺及设备专业;焊接方向源自于1992年开始招生的焊接专业。经过1998年的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的调整,铸造专业、锻压工艺及设备专业和焊接专业整合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专业历史悠久,基础雄厚。
经过多年的建设,本专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被批准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辽宁省示范专业、辽宁省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和辽宁省普通本科应用转型试点专业。并获批辽宁省材料成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本专业依托辽宁省材料加工及性能检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材料成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辽宁省高校材料先进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建立了稳定的实验实训基地。专业实验室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各种材料加工及性能检测仪器和设备总值2000万元。
近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和教育厅科技计划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20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5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0余部。
本专业教师30名,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12名,讲师7名,高级实验师1名,实验师2名。具有博士学位20名,硕士学位10名。拥有省级教学团队“塑性成形与模具”1个,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精品课“材料成型原理”。校级优秀主讲教师2人。
“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国防特色和辽宁省一流学科,作为该学科的重要支撑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每年招生规模为210人左右。
本专业实施“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培养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掌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必需的基本技能和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并在学习工作中具有自学和更新知识能力。具有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素质、职业道德和人文科学素质。
主干课程
工程制图、工程力学、金属学与热处理、材料力学性能、机械设计、材料成型原理
I方向(铸造):铸造工艺、铸造合金与熔炼、铸造设备、砂型铸造工艺课程设计
II方向(塑性成型及模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热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III方向(焊接):金属材料焊接性、焊接方法与设备、焊接结构、焊接工艺课程设计
就业方向
本专业分为铸造、塑性成形及模具和焊接三个方向。毕业生可在机械、冶金、国防等领域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的技术开发、工艺和装备设计与制造、生产组织与管理、科研与教学等工作。具有分析与解决本领域工程问题的能力,成为本领域的工艺/设计/制造/生产组织与管理工程师等高级应用型人才。
装备制造为“中国制造2025”以及辽宁省为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而推进的“一带五基地和五大区域”发展战略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必将作为高端装备制造的基础技术,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专家们预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的就业需求将得到大大提升,甚至有可能出现“热销”局面,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将成为企业竞相争夺的对象。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由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与控制科学交叉渗透而设置的理科专业。沈阳理工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于2002年开始正式招生。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比较系统地掌握数学、信息、计算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语言,具有较强的算法设计能力、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人,硕士学位教师7人。专业教师人才队伍形成较为良好的梯队结构,拥有校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优秀主讲教师2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百人层次1人,万人层次2人,“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被授予“沈阳市优秀教师”1人,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1人,沈阳市“五一巾帼十佳标兵”1人,沈阳市“五一巾帼先进个人”1人,“沈阳市教学标兵”2人,骨干教师公派出国访学交流2人。专业教师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以及教研项目,出版著作、译著和教材10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获批软件著作权20余项。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以“面向IT产业,夯实数学基础,强化数学建模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的培养”为专业特色,充分挖掘本专业数学基础强、多学科交叉的优势,紧密结合我校“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侧重应用型理科人才的培养。通过构建优质课程资源体系、校企合作、科技竞赛等多种方式提升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拥有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辽宁省教学成果奖2项。专业负责组织开展的本科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已经成为我校各专业学生广泛参与、具有较高获奖质量的科技竞赛活动。
主干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 、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运筹学、数值分析、数学模型、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设计。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科学研究部门、设计院所、IT企业及事业管理部门从事科学与工程计算、应用软件开发、信息处理、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工作,或继续攻读数学学科以及信息、控制、管理等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随着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算法设计与数据处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因此具备算法设计能力与数据处理能力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同时由于具备较为扎实的数学基础,本专业学生在考取相关专业研究生进一步深造时也具有较为明显的学科优势。

2021年沈阳科技学院黑龙江省招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互联网金融、智能制造工程、物联网工程、会计学、机器人工程、工商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会计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网络与新媒体、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2021年沈阳工程学院黑龙江省招生专业:应用化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储能科学与工程、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中外合作办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中外

2021年沈阳建筑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急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信息与计算科学、自动化、工程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城乡规划(须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功能材料、物流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2021年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工业设计、物联网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交通运输(身体条件需满足(中国民用航空人员医学标准和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中的Ⅲ级体检合格证的医学标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飞行器适

2021年沈阳体育学院黑龙江省招生专业:网络与新媒体、新闻学、新闻学、应用心理学、运动人体科学、网络与新媒体、体育经济与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运动康复等9个专业。2021年沈阳体育学院黑龙江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

2021年沈阳医学院黑龙江省招生专业:口腔医学、精神医学、医学检验技术、药学、医学检验技术、药学、助产、护理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康复治疗学、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助产学、护理、康复治疗技术、中药学、卫生检验与检疫、医学信息工程、医

2021年沈阳师范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招英语考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前两年学费4800元/人,后两年学费13500元/人)、食品科学与工程、市场营销(中外合作办学)、软件工程(前两年学费4800元/人,后两年

2021年沈阳药科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生物工程类(生物工程、生物制药)、药物化学、中药学类(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制药)、中药学(日语强化班)、药学类(药学、药物制剂、药物分析)、制药工程、环境科学、应用化学、药学(日语强化班)、医

2021年沈阳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土木工程、英语、工业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历史学(师范类)、俄语、焊接技术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9个专业。2021年沈阳大学黑龙江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

2021年沈阳理工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会计学、俄语、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环境工程、信息对抗技术、物联网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英语(招英语考生)、英语(招英语考生)、翻译(招英语考生)、会计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