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21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377 | 51143 |
| 2021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15 | 38639 |
| 2021 |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15 | 38639 |
| 2021 | 环境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18 | 37682 |
| 2021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19 | 37371 |
| 2021 | 金属材料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20 | 37108 |
| 2021 | 武器发射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20 | 37108 |
| 2021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20 | 37108 |
| 2021 | 翻译(英语考生)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20 | 37108 |
| 2021 | 工业设计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23 | 36164 |
| 2021 | 应用化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25 | 35614 |
| 2021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27 | 35006 |
| 2021 |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28 | 34713 |
| 2021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28 | 34713 |
| 2021 | 网络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30 | 34091 |
| 2021 | 英语(英语考生)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30 | 34091 |
| 2021 | 机器人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33 | 33158 |
| 2021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33 | 33158 |
| 2021 | 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33 | 33158 |
| 2021 | 物联网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34 | 32876 |
| 202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35 | 32594 |
| 2021 | 装甲车辆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35 | 32594 |
| 2021 | 信息对抗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38 | 31736 |
| 2021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40 | 31166 |
| 2021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41 | 30898 |
| 2021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43 | 30357 |
| 2021 | 电子信息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47 | 29256 |
| 2021 | 工商管理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65 | 8816 |
| 2021 | 俄语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65 | 8816 |
| 2021 | 英语(英语考生)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67 | 8550 |
| 2021 | 会计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74 | 7769 |
| 2021 | 经济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75 | 7648 |
| 2021 | 车辆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84 | 19906 |
| 2021 | 会计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84 | 19906 |
| 2021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84 | 19906 |
| 2021 | 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85 | 19683 |
| 2021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87 | 19261 |
| 2021 |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87 | 19261 |
| 2021 | 机械电子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89 | 18822 |
| 2021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89 | 18822 |
| 2021 | 金融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90 | 18610 |
| 202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01 | 16273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按国家教育部工程类引导性专业目录设置的宽口径专业,工程性很强。该专业体现了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强电与弱电、电力与电子技术、软件与硬件设备、元件与系统相结合。为了适应现代化电气设备制造业、智能电网及新能源企业发展的需求,结合沈阳理工大学的军工特色,沈阳理工大学2012年新增了该专业,目前已经有3届学生毕业,在校学生数达到217人。经过几年的建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已经形成了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讲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人,博士后1人,教师分别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院校,所学专业涵盖电机与电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电子与通讯工程、计算机软件与应用等多个专业。教师专业背景与本专业相近程度接近100%。专业教师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多年来一直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不仅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以及很强的动手能力。该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就业率和考研比例在学院乃至学校居于前列。
我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具备电力能源的产生、传输、变换、调控及使用所需的系统运行及其设备制造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智能电网和新能源应用领域中的装备设计与制造、系统分析与运行及相关控制等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在电气工程领域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研发、系统运行、调试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通过专业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各个实践环节的训练,使学生系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系统分析与控制理论、电气工程基础理论、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技术、电能变换技术、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应用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构建并实施“以设计为主线,以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培养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智能电网和新能源工程设计为主线,以现代电气装备设计与制造、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设计、新能源技术及其应用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突出面向智能电网和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问题的能力培养为特色。
以智能电网和新能源工程设计为主线,围绕培养学生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进行课程设置:
(1)现代电气装备设计与制造能力
配置的具体课程为:电路、工程电磁场与波、高电压技术、工程制图、电气工程CAD技术、电机学、电力变压器设计。
(2)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设计能力
配置的具体课程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基于Matlab的系统仿真技术、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计算机网络基础、智能变电站技术。
(3)新能源技术及其应用综合设计能力
配置的具体课程为:微机原理及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开关电源技术、DSP及其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交直流调速控制系统、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以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培养为核心,配置了电路系统设计实训、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电气工艺实习、电力电子综合实训、电机控制综合实训、电力系统分析综合实训、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综合实训、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智能电网技术综合实训、新能源技术综合实训等实践环节。为了满足学生的实习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建立了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与许昌许继集团建立了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和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同时通过电气工程综合创新实践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主干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工程电磁场、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高电压技术、电机学、交直流调速控制系统、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电厂电气部分、电气工程综合实训。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在电气工程领域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研发、系统运行、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维护与管理等方面工作,就业领域包括国网公司、装备制造企业、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大专院校、金融系统、通信系统、铁道、民航、工矿企业及政府和科技部门。
沈阳理工大学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专业是现有国家七个兵器类专业之一,是在原火工品专业基础上,根据国家需求于2004年恢复成立。本专业是沈阳理工大学特色专业之一,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兵器工程两个硕士点以及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是该专业的重要学科支撑。
本专业坚持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知识探究、能力培养、人格形成”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三个层次(基础层、研究层、应用层)贯穿本科学习阶段的全过程,形成了以“含能器件工程及应用”为培养主线,以火工品技术为专业特色,重在培养学生在燃爆系统模拟与仿真、含能材料合成与表征,含能器件制造与工程应用、工程爆破设计与实践等方面的设计、制造、安全与管理等能力。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博士4人,硕士4人,具有双师证教师6人,注册安全评价师证2人,高级爆破工程师证1人,清洁生产审核师证1人。本专业教师具有着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经历,保证了专业特色人才的培养。
本专业现有辽宁省兵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1个、高校兵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1个、现代毁伤控制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1个、智能爆破与安全控制工程技术中心1个、辽宁省武器系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辽宁省武器系统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4个。
主干课程:
材料力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化学热力学、电化学与界面化学、燃烧爆炸理论、含能材料、军用火工品技术、烟火学。
就业方向:
本专业社会人才较为匮乏,相关理论研究滞后,严重阻碍了本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很多机会。毕业生可到政府机关、公安、消防等部门从事安全管理及评价等工作,可到相关科研院所、军队、兵工企业等从事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产品制造、分析测试、安全评估和科技管理等工作,可到民爆企业从事民爆产品研发、生产和工程爆破等,也可深造后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本专业近几年就业率一直在95%以上,考研率达到20%。毕业生专业知识面广,理论基础扎实,工作踏实,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富有团结协作精神,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经中国教育部批准开设“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4+0”本科教育项目,也是东三省高校中首个“一带一路”战略背景国家的合作办学项目(可查询教育部涉外监管网:http://www.jsj.edu.cn/),并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专业代码:081301H;教育部批准编号:MOE21PL2A20171854N)。结合双方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采用中/英双语授课,旨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与意识,高水平跨文化交流与创新能力,符合“一带一路”人才培养背景下多语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波兰位于中欧的东北部,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艺术人文气息,是著名的肖邦、哥白尼和居里夫人的故里。波兰是中欧地区规模最大的经济体以及消费市场,同时也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化工业是波兰传统工业领域之一,发展情况良好,赢利水平一直高于工业和制造业。2016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波兰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丝路国际论坛暨中波地方与经贸合作论坛,中波将合作打造成“一带一路”合作的典范,带动整个区域合作。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波兰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明确提出双方致力于在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和波兰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计划”框架下共同推动双边合作。西里西亚技术大学(Siles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全球高校网(4ICU)国家高校排名第11名,位于波兰西里西亚省格利维策市,是波兰最大的科技大学(公立制大学),其化学学院是该校建立最早和实力最强的学院。
该项目的优势包括:
中国教育部颁发学历
国家高等教育统招计划
优秀学生可以采取2+2模式获得中波双学位
教学计划的国际化
波兰留学生活费用低廉
波兰教授联合授课,中英文双语授课
中波两校学分互认
中国与欧盟广阔就业前景
英语能力得到强化,具备开展国际商务的初步能力
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方面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化工领域担负化工过程设计的专门技术和国际商务工作的初步能力,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外语应用与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
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学工艺学、化工过程动力学、化工设备
就业去向
毕业生能在化工、新材料、轻工、能源、石油、医药和环保等领域从事化学工程与工艺设计、产品与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国际商务等工作。参加“2+2”的学生毕业后,可以享受欧盟就业、移民的相关政策。该专业毕业生可以报考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或者通过雅思考试后,可以申请攻读外方合作学校的研究生。
应用化学专业始建于1948年,至今已有70余年办学历史。在1989年,专业名称由办学之初的“表面处理”专业改为“金属腐蚀与防护”专业,在2001年根据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为“应用化学”专业。2016年起,本专业充分利用学校与学院资源,与俄罗斯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建立了“2+2”的国际合作培养模式。应用化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扎实地掌握金属腐蚀与防护原理与技术、能源化学(化学电源)基本原理与技术以及涂料制造原理与配方设计方法,在金属腐蚀与防护工程与工艺设计领域、化学电源领域、涂料制造与涂装工艺领域从事生产、研究与开发及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应用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讲师5人。博士学位人数比例为80%。专业现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省青年骨干教师3人,沈阳市优秀教师2人,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校教学名师1人,校优秀主讲教师3人。应用专业拥有省级“化学工程与环境治理”实验教学中心、“辽宁省特种储备电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辽宁省金属表面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两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金属腐蚀学”和“电镀工艺学”两门省级精品课。专业拥有一支热爱教育、师德高尚、教学能力强、教研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拥有完善的实验实习条件。
应用化学专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化学理论基础扎实、面向实际应用、深入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创新意识、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特色”。
应用化学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受到社会认可度高。用人单位对我专业毕业生的总体评价是踏实、肯干、勤奋、敬业,上手快,动手能力强。认为具有良好的通识基础,及综合素质,有较高的工程素养和扎实的专业素质。
主干课程
绿色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电化学原理、金属腐蚀学原理、涂料科学与制造技术、化工技术经济、三废治理技术、化学电源、新能源技术与应用、绿色能源发展与创新、应用化学专业创新创业导论。
就业方向
应用化学专业学生一次就业率比较高,毕业生可以在化工、冶金、能源、轻工业、汽车和军工及相关行业、科研单位从事新能源电池设计与制造、涂料制造及涂装工艺、防腐蚀工程与工艺及其它电化学工程与工艺的生产、设计、研发、营销及生产现场的技术管理工作。由于所学的知识比较广泛,毕业生将会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广的选择范围,就业前景广阔。本专业学生在毕业五年后,能够成为本专业领域内合格的研发工程师、工艺工程师、化验师或相关科技、质量管理人才。此外,2018年毕业生考研率为29%,且近几年考研率呈连年攀升的趋势,毕业生在选择就读研究生或出国留学等方式继续深造时余地较大。
本专业成立于1978年,原身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和软件理论与技术专业,1998年,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合并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该专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1998年获批省级重点学科和国防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被评为省级特色学科和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2012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在参评的29所高校中排第6。2013年,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以专业为主要依托,获批1个国家级中俄合作基地,1个国家863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现代兵器技术与装备工程”省级重大科技平台,及“辽宁省通信网络工程技术”等7个省级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
本专业坚持以地方经济建设对工科人才的素质与能力要求为抓手,不断推进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确立“以软硬件系统设计为主线,以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来的改革探索和实践,专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本专业建立以项目设计为主线的垂直式循环教学课程体系,突出工程实践和应用创新的教学理念,以“厚专业基础、重APP软件开发、强嵌入式系统设计”为专业特色,以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国家国防建设服务,按照“以本科教学为中心”的思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把专业建设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优势特色专业。
目前本专业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0人,讲师3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10人,硕士学位10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本专业专任教师的100%。专业教师中,有国务院特贴教授2人,省优秀人才4人,省特聘教授3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3人,“千”人层次1人,沈阳市高校优秀教师1人,出版专著4部,教材15部,主持完成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
本专业具有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突出师资队伍;有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有科学完整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国家级学科平台,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工程中心等做支撑;有稳定的生源(2018年专业省内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0分,远高出工科专业录取分数线);国家和行业有大量的人才需求,毕业生有顺畅的就业市场;专业教师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此外专业将针对新工科建设“地方高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的要求,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深入开展工作,力争首批入选省新工科建设专业。
主干课程
数字电子技术、离散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编译原理、计算机原理,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专业综合实训。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能在国防、兵工系统的有关科研单位、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实验测试和科技管理等方面工作。学生毕业5年后,能够在计算机相关专业领域成为科研或技术骨干,具备独立科研能力和开发能力。

沈阳音乐学院2021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艺术史论(音乐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6分,艺术史论(音乐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98分。沈阳音乐学院2021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艺术史论(音

沈阳体育学院2021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运动人体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9分,运动康复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0分,应用心理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0分,新闻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4分,体育经济与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4分,网络与新媒体理

沈阳医学院2021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卫生检验与检疫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4分,医学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2分,医学检验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5分,预防医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6分,康复治疗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9分,中药学理科

沈阳工程学院2021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7分,储能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9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0分,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1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录取分数线为

沈阳理工大学2017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2分,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2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2分,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2分,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

沈阳理工大学2018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83分,俄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83分,经济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86分,安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7分,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8分,交通运输理科录取分数线为

沈阳理工大学2019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7分,物流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9分,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2分,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2分,信息对抗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

沈阳理工大学2020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8分,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4分,建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4分,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5分,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

2021年沈阳工学院黑龙江省招生专业:自动化、会计学、水利水电工程、工业机器人技术、时尚传播、园艺、机械电子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智能建造、测绘工程、工商管理、车辆工程、安全工程、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

沈阳理工大学2021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7分,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5分,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5分,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8分,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