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始建于1952年,学校现已建设成为以航空宇航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是辽宁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三方共建高校,是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学校先后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优秀易班共建高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占地面积1731.63亩,建筑面积82.9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3.4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42亿元。图书馆入藏纸质、电子图书共计210万余册。各类在校学生2万余人。
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学位类别。学校工程学学科进入世界ESI排名前1%,军工制造及其自动化等5个学科先后获批国防特色学科(方向),省双一流建设优势特色学科2个。
学校下设26个教学、科研单位。现有52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3个,国防科工局国防重点专业和国防紧缺专业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7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33个,省级示范专业6个。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文授课品牌课程2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2018年以来,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2项,其中省级一等奖11项。
学校现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新型重点智库,1个省级军民融合发展研究基地。学校承担各类国家级项目350余项。近五年,科研经费总额达10亿元,成果转化额5.1亿元。发表高水平论文34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0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50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10项。学校获批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激励试点单位,被授予省教育厅高校服务辽宁振兴发展科技成果省内转化十强高校等称号。
学校2011年组建省属事业单位——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系统开展新能源电动飞机研制工作,相继有多款型号取得型号合格证、完成首飞、科研试飞等工作,奠定了学校电动飞机研制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地位。2021年10月,国家工信部新能源航空器专项确定由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牵头负责,获批国拨经费2.39亿元;2021年11月,国家科技部初步确定,依托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承担兆瓦级电动飞机研制,专项经费1.75亿元。
学校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专任教师1063人,博士学位教师占比57.4%。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院士11人,国家级人才称号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8人,各类省级人才称号116人次。有国家国防科工局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兴辽英才”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1个,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18个,辽宁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2011年获批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院校资格,2013年获评“辽宁省来华留学教育示范基地”,2018年获评“辽宁省来华留学示范建设高校”,2021年获评“辽宁省来华留学教育先进集体”。学校与俄、美、法、英、韩、日等40多个国家17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现有教育部批准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2个,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正在教育部审批中。与国(境)外友好院校开展校际联合培养和长短期交流项目40余个。
在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凝炼了“德能并进、勇毅翔远”的校训,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学校始终坚持以“立足航空、明德育人、求实拓新、志在卓越”为办学宗旨,培养了12万余名被用人单位评价为“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务实、踏实、忠实”的合格毕业生。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将在服务国家国防事业、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和辽宁振兴发展的神圣使命中,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

四、资格审查全国联考成绩发布后,达到我校复试要求的考生登录信息平台,下载本人《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填写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将该表与满足报考条件的高学历、学位证书一并提交我校研究生院申请资格审查。

1.网上报名:考生于6月23日―7月11日访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网址:http://www.),登录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考生登录入口:http://www./zzlk,按信息平台说明和要求注册、上传电子照片、完成网上报名,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生成并打印《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报名登记表》。报考航空工程领域航空管理方向的考生报考时须注明。

三、考试方式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 第一阶段:所有考生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简称“GCT”),该阶段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数学基础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外国语(语种为英语)运用能力。试卷满分400分,每部分各占10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2015年全国联考各科目考试成绩一次有效。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入学考试全国联考的时间为2015年10月25日,具体考试时间及地点以准考证为准。第二阶段:考生达到我校GCT成绩合格分数线,可申请参加学校自行组织的专业综合测试(笔试和面试),即第二阶段考试。专业

2.现场确认:报考我校的考生于7月12日―13日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护照)、满足报考条件的高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复印件)以及《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报名登记表》,到行政楼217室核验并确认报名信息。报名信息经考生签字确认后,一律不得更改。

九、联系方式通讯地址: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南大街37号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行政楼217室)邮编:110136联系人:李笑梅联系电话:024-89724692研究生院网址:http://yjs..cn/各领域联系人及联系电话见附表一附表一:各领域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工程领域各部门联系人及联系电话领域名称领域代码联系部门联系人联系电话机械工程085201机电工程学院翟青春024-89724538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郭锐控制工程085210自动化学院邱楠024-89724448/计算机技术085211计算机学院王微

六、学制与学习方式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500学时)。学习年限为3~5年。根据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和学员特点,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方式。

二、报名方式报名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1.网上报名:考生于6月23日―7月11日访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网址:http://www.),登录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考生登录入口:http://www./zzlk,按信息平台说明和要求注册、上传电子照片、完成网上报名,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生成并打印《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报名登记表》。报考航空工程领域航空管理方向的考生报考时须注明。2.现场确认:报考我校的考生于7月12日―13日持本人

一、报考条件2012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学士学位,或者2011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本科毕业证书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以及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的,须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报考软件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限制,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的,须修完研究生课程并结合软件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

2023年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专业有: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机械、工业设计工程、安全工程、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交通运输、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专业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方向院系学习形式人数085400电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专业有:工程管理等专业。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专业编号名称院系学习形式类型1工程管理经济与管理学院非全日制研究生工程管理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23名软科(综合)253名校友会(综合)331名武书连沈阳航空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