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沈阳工业大学和鲁东大学哪个物流工程专业好(物流工程专业鲁东和沈工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1 15:15:26 解决时间:2022-12-16 15:20

满意答案

沈阳工业大学和鲁东大学哪个物流工程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沈阳工业大学和鲁东大学各排行榜,物流工程专业的分数线,物流工程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鲁东大学与沈阳工业大学物流工程专业分数对比(山东)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鲁东大学
(最高/最低分)
沈阳工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物流工程2021综合 -/511(普通类一段)/()
物流工程2020综合 -/524(普通类一段)/()
物流工程2019理科 -/513(本科批)/()
物流工程2018理科 -/519(本科批)/()
物流工程2017理科 -/510(本科批)/()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物流工程
鲁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专业。着眼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物流规划设计、物流资源配置、物流运营管理的人才需求,以物流产业工程为背景、工程技术教育为主线,培养能够在物流系统规划实施、现代物流技术与物流装备应用、物流生产与经营管理等领域工作,并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一定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具有制造业物流服务、物流信息化、物流规划、冷链物流培养特色。
主干课程:运筹学、机械设计基础、物流工程概论、西方经济学、供应链管理、交通工程学、运输管理学、现代物流装备、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等。
毕业去向:在物流行业管理部门、现代制造企业生产物流部门、物流经营企业从事物流行业管理、物流规划设计、方案策划、设备选型集成、运营管理等工作。
选考科目:物理、化学、地理(3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
鲁东大学物流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山东物流工程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11
海南物流工程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75
广西物流工程(5000元/年)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41
湖南物流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14
上海物流工程综合本科批普通类438
黑龙江物流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21
吉林物流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40
山西物流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91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物流工程
沈阳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物流工程专业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该专业培养具备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资源优化配备、物流运作过程的计划与控制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物流工程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科学。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技术、信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控制技术、系统工程与运筹学、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生产计划与控制、工程经济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物流设施应用、系统规划设计与评价以及物流管理的先进理论与方法,具有独立承担物流工程和运作管理工作的能力。

该专业毕业生可服务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城市(地区)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城市(地区)物流信息平台规划、物流产业发展政策规划等;服务于物流企业,从事其发展战略规划、经营与管理、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物流解决方案设计、物流信息系统设计与管理、物流项目管理、库存战略管理、国际物流管理等;服务于生产企业,从事采购与供应的物流战略规划、车间布局设计与生产调度、供应链规划、组织与控制及物流装备设施的设计、制造等工作。

沈阳工业大学物流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辽宁物流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43
安徽物流工程(5200元/年;辽阳分校办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81
吉林物流工程(辽阳分校办学专业)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11
鲁东大学
209
软科(综合)
250
校友会(综合)
224
武书连
1737
US排名
学校简介

学校坐落在“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烟台,是一所以文理工农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综合性大学。2012年,成为首批“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2014年,获批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7年,获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20年,被确定为山东省属21所“双高”建设高校之一。

【文化传承】学校于1930年始建于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千年古县莱阳,历经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胶东公学、胶东师范学校、莱阳师范学校、莱阳师范专科学校、烟台师范专科学校、烟台师范学院等历史阶段,以吴伯萧、何其芳、臧克家、老舍、萧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名师先贤曾在这里弘文励教,培养了一大批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优秀人才,孕育形成了“厚德 博学 日新 笃行”的校训精神和“求是至善 尚实致用”的优良校风。2001年,原直属山东省交通厅、建校于1978年的山东省交通学校并入。2006年,学校更名为鲁东大学。

【办学条件】学校依山傍海,环境优雅,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省级花园式单位、省级文明校园。校园占地3450亩,校舍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1.7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4亿元。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十三五”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图书馆藏书250.7万册、电子图书108万种。在校生3万余人。

【学科建设】学校坚持学科立校,学科实力不断增强。现设25个学院、74个研究院(所)、62个本科招生专业,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拥有13个山东省重点学科。2020年,水利工程学科入选省属高校“高水平学科”建设项目,是全省同学科中唯一的“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学科。工程学连续两年稳定在ESI全球排名前1%。

【教学成果】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7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2012年,成为山东省首批教师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省级教师教育基地。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通过山东省美育评估和体育评估。现有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5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8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2个省级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3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在近三届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共获奖74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项(参与)、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7项。学校在2016-2020年全国师范类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位列全国第16位。

【科学研究】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建有科学与工程研究、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三类衔接配套、布局合理的创新平台体系,拥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山东省语言资源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上航天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等各类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8个。“十三五”期间,共立项国家级项目264项、省部级项目600项,立项经费22050万元;发表高水平论文1703篇,出版学术专著217部,授权发明专利339项、实用新型专利160项;获得省部级奖励69项。2020年度科研经费10019万元,连续两年突破亿元。

【师资队伍】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素质不断提升。现有专任教师1657人,正高234人,副高56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931人,具有国家级人才称号专家72人次、省级83人次。现有中国近现代史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国近现代史等9个省级教学团队,功能材料设计与合成团队、优势学科人才培育团队等2个省级科研团队,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17个。

【服务地方】学校深化科教、产教、校地融合,构建了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决策咨询、共建共享、文化传承与创新“五位一体”的服务地方工作模式。2016年以来,新增地方政府等战略合作伙伴9个、行业企业合作单位135家,校地校企合作共建烟台新旧动能转换研究院、烟台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等45个协同创新平台;共建绿叶生命与健康产业学院、拓伟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盈科法学院等多功能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承担社会委托项目654项,到账经费13554万元。学校连续多年当选国家海洋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单位,获批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获评“烟台发展突出贡献单位”“十佳驻烟单位”等荣誉称号。

【交流合作】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学校是原国家教委首批公布的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的200所高校之一,是全国首批通过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正式认证的22所高校之一。每年长短期留学生人数1200余人。学校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130多所大学或机构建立了友好交流合作关系。现设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与法国昂热大学、西部天主教大学合建卢瓦尔孔子学院,与韩国南部大学共建烟台世宗学堂;与国外高校联合举办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日本二松学舍大学、韩国岭南大学举办1个博士联合培养项目;与国外多所大学合作开展“2+2”“3+1”“3+2”等模式的学生联合培养项目。

【人才培养】“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这是历代鲁大人笃定的办学信念。九十多年来,一批又一批学子从这里迈出校门,踏入社会。迄今为止,学校共向社会输送了31万余名毕业生,他们以综合素质高、敬业精神强、基础知识牢和职业技能好,深受用人单位好评,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尤为难得的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走出了以国际知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为代表的饮誉文坛的“鲁大作家群”。

目前,鲁东大学全体师生正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作为最高追求,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坚强保证,全面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持“综合性、应用型、国际化”发展定位和“党建引领、学科筑峰、育人为本”办学思路,进一步稳定规模、优化结构,着力提升发展层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大力推进新文科、新工科、新农科、新师范建设,积极构建内涵质量提升与外延资源拓展双驱动的新发展格局,努力把学校建成人才培养质量高、科技创新能力强、服务地方成效好、优势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食堂

   我校现有学生食堂7个,2005年下半年计划在建和改建学生食堂2个。

   现有7个学生食堂中有4个食堂获山东省高校标准化食堂,5个食堂被认定为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B级单位,饮食工作多次被山东省教育厅授予先进单位。

    食堂内设施完备,就餐环境优雅,炊管队伍健全,管理制度完善,饭菜花样品种繁多,质优价廉。


沈阳工业大学
210
软科(综合)
173
校友会(综合)
298
武书连
学校简介

沈阳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研究应用型大学,始建于1949年,1985年由沈阳机电学院更名为沈阳工业大学,原为国家机械工业部所属院校,1998年起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在“双一流”建设中被列为全省冲击国内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由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的中央校区、兴顺校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和位于辽阳市的辽阳分校组成,总占地面积151.1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1.71万平方米。办学主体位置坐落在有“东方鲁尔”美誉的沈阳市铁西区,中央校区(主校区)位于沈阳市装备制造业聚集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的重要载体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占地面积9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81万平方米。

学校设有22个学院、2个教学部和2个工程实训中心,共设63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现有普通本科生17981人,硕士研究生4151人,博士研究生459人,专科生1240人,成人教育学生10691人,外国留学生85人。近三年,毕业生年均初次就业率93.55%,年终就业率95.73%。

学校坚持依靠教师办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师资队伍中教授238人、副教授434人、讲师644人,博士生导师231人、硕士生导师656人、中青年学科带头人7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师资队伍总数的38.1%,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师资队伍总数的87.97%,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49.59%。师资队伍中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在领军人才方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8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入选者17人,辽宁省优秀专家7人,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2人,辽宁特聘教授10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45人,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17人。

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其中国家重点二级学科1个(电机与电器),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一流学科4个(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设有金融硕士、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土木水利、工商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工程管理、资源与环境10个专业学位类别。2010年获批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机械工程领域获“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

学校牢固树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以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为抓手,着力创建国内一流本科教育。现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入选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7个,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教学改革成果奖3项,承担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中国大学慕课网上线运行课程11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教育部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项;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获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宣传总结工作典型学校(50强)、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99所),国家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50强,获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高校教师创业实践基地、全国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获批省级本科教学成果奖99项;省级各类专业建设项目77项;省级精品开放课程40门;省级教改项目193项;省级规划教材20部;省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教学名师21人;省实验教学中心22个,省实践教育基地15个,辽宁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其中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辽宁省首批一流本科建设专业14个,省级教学名师2人,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

科技工作发展迅速,现已形成国家、省、市、校四级科研平台体系,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教育部创新团队,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在这里,诞生了4项中国首创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分别是1979年的中国第一台稀土永磁电机,1997年的中国第一台异型螺杆加工数控铣床,2004年的中国第一套长输管道智能检测系统,2005年的中国第一台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近三年来,学校科技进款额每年均超过1亿元,先后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项,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6项。学校立足和服务辽宁老工业基地,形成了以工为主的办学优势与特色,坚持以服务辽宁新一轮全面振兴为导向,牵头组建了辽宁装备制造产业校企联盟等联盟5个,创办了辽宁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院。推进校企协同创新,从科技成果转化源头做起,通过优势互补、成果共享,打通科研立项、产品开发、产品中试、成果转化、企业孵化、技术辐射的全流程,先后组建校企共建研究院20余个;推进校地深度融合,以服务辽宁本地为重点,创建完善铁岭研究院,与盘锦市、鞍山市、抚顺县等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沈抚新区开展紧密合作,同时辐射国内其他区域,共建无锡沈工大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新动能创新创业联盟”,努力实现互利共赢、协同发展,引导校内外、省内外、国内外先进成果在辽宁落地转化,近年来学校科技成果在辽转化数量和转化率位于省属高校前列。

学生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大力营造良好育人生态,不断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坚持思想教育是灵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生管理、学生服务、校园活动的全过程,形成了有影响力的“大学讲堂”等多个系列品牌活动,荣获辽宁省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奖;坚持安全稳定是底线,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和全方位的安全意识教育,连续三届获得辽宁省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一等奖,被评为辽宁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坚持制度建设是防线,落实《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形成体系完备的学生管理服务制度体系;坚持队伍建设是引线,深入开展辅导员系统培训和素质能力大赛,1人荣获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在辽宁省辅导员素质(职业)能力大赛中连续获得优秀组织奖并获得团体一等奖两次。坚持学风建设是主线,持续推进优良学风班级、优良学风年级和优良学风学院创建活动,形成了“学在工大”的良好氛围。先后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辽宁省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积极构建国际合作平台,始终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目前已与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芬兰等国家的70所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际合作关系。学校设立了“一带一路”耿飚奖学金,助力培养熟悉中国,热爱中国的留学人员。学校从1995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2001年开始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美国班尼迪克大学在本科和研究生层次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已经形成1700多名学生的培养规模,与美国班尼迪克大学联合培养的MBA研究生已毕业十四届。

在新形势下,学校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重视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着力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培养。学校正在“家文化”理念的引领下,按照教学、科研、学生工作“三个轮子”一起转的总体布局,一流之“士”、一流之师、一流之“吏”、一流之校“四个一流”一起抓的具体举措,努力开创内涵提升的新局面,勠力同心创建国内一流大学,以“奋进之笔”谱写新时代各项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困难生资助办法

⒈申请贷款:学校根据国家助学贷款规定,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向建设银行申请贷款。只贷学费和住宿费,每人每年的贷款额度不超过6000元,学费加住宿费不足6000元的按实际收费标准贷款。助学贷款的偿还期限最长不超过借款人毕业后6年。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贴息,毕业后全部由个人自负。

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应具备以下条件:

⑴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切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

⑵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申请国家助学贷款须由其法定监护人书面同意);

⑶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

⑷学习刻苦,能够正常完成学业;

⑸因家庭经济困难在校期间所能获得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完成学业所需基本费用(包括学费、住宿费)。

申请贷款学生须提供如下材料:

⑴国家助学贷款申请书(银行统一格式);

⑵本人学生证和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⑶本人对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的说明;

⑷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证明(银行统一表格,内容含乡、镇、街道,县、区教育部门或民政部门关于其家庭经济困难的证明并盖章);

⑸学生品行、学业综合鉴定表(由学院对学生进行考核)。

    ⒉困难补助:困难补助金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对家庭贫困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困难补助。

    ⒊勤工助学:学校勤工助学指导中心设有90万元勤工助学基金,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安排勤工助学活动取得劳动报酬,解决经济困难。学校还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共同扶持特困学生完成学业。


  中专 2022-12-16 15:20

相关问答

  • 我要读技校

    沈阳工业大学和南昌工程学院哪个好?有哪些专业?资助政策有哪些?

    1楼

  • 中专学校

    沈阳工业大学和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哪个好?有哪些专业?奖学金多少钱?

    2楼

  • 中专学校

    沈阳工业大学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哪个好?有哪些专业?招生咨询联系办式?

    3楼

  • 中专学校

    2018年沈阳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实施细则到校线路规划与讲解1人,联系人郝晓东联系电话15909831662

    4楼

    1、到校线路规划与讲解1人,联系人郝晓东联系电话(1)沈阳站—地铁1号线(十三号街方向)—中央大街下车—换成111公交—到校。(2)沈阳北站—地铁2号线(全运路方向)—青年大街换成地铁1号线(同上)。(3)公交车:206,283路公交车。(4)其它出行方式,请直接到沈阳工业大学中央校区(中央大街与沈辽路交汇口)。

  • 我要读技校

    沈阳工业大学安徽物流工程录取分数线?

    5楼

    沈阳工业大学安徽物流工程录取分数线为481分(理科)。沈阳工业大学安徽物流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物流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物流工程专业介绍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本科四年管理学学士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物流工

  • 中专学校

    沈阳工业大学吉林物流工程录取分数线?

    6楼

    沈阳工业大学吉林物流工程录取分数线为411分(理科)。沈阳工业大学吉林物流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物流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物流工程专业介绍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本科四年管理学学士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物

  • 我要读技校

    沈阳工业大学辽宁物流工程录取分数线?

    7楼

    沈阳工业大学辽宁物流工程录取分数线为443分(物理类)。沈阳工业大学辽宁物流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物流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物流工程专业介绍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本科四年管理学学士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物流

  • 我要读技校

    沈阳工业大学物流工程怎么样,好不好?

    8楼

    沈阳工业大学物流工程是公办本科专业。沈阳工业大学物流工程在辽宁省排名第3。辽宁省开设物流工程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沈阳建筑大学、大连交通大学。辽宁省开设物流工程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辽宁理工学院、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营口理工

  • 我要读技校

    2020年沈阳工业大学物流工程专业专业特色

    9楼

    2020年沈阳工业大学物流工程专业专业特色

  • 中专学校

    2020年沈阳工业大学物流工程专业专业介绍

    10楼

    2020年沈阳工业大学物流工程专业专业介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