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17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85 | 17993 |
| 2017 | 经济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88 | 17371 |
| 2017 | 应用化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93 | 16339 |
| 2017 | 工程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03 | 14496 |
| 2017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06 | 13930 |
| 2017 | 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06 | 13930 |
| 2017 | 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09 | 13400 |
| 2017 | 日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2 | 12880 |
| 2017 | 工商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3 | 12693 |
| 2017 | 电子信息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20 | 11521 |
| 2017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21 | 11348 |
| 2017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0 | 7145 |
专业解读
化学是物质的科学,主要研究关于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能、反应、相互作用和变化的规律。自有人类以来就开始了化学的探索,陶器的出现、青铜器的发明与使用、铁的冶炼以及以蒸汽机为代表的产业革命等都标志着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化学在“数理化天地生”六门传统科学中是承上启下的核心科学,同时又与信息、生命、材料、环境、能源、地球、空间和核科学八大新兴学科都有紧密的联系、交叉和渗透。二十一世纪的化学面临着四大难题:微观化学反应理论,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定量关系,生命现象中的化学机理和纳米尺度的基本规律。若这四大世纪难题得以解决,则有望实现大幅度延长人类寿命、解决能源和水源问题、农业的工业化发展、获得新型高性能工程材料等。
专业介绍
化学通常分为理论化学(Pure Chemistry)和应用化学( Applied Chemistry)。应用化学专业是研究如何将化学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实用产品的应用型专业,重在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应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相关领域,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及当今所有高新技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二十一世纪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学生今后就业和自身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本专业以“功能材料”二级学科博士点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为依托,拥有“辽宁省聚合物催化合成技术”和“辽宁省先进聚合物材料工程”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化学实验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自1994年开始正式招生,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8人,讲师6人,工程师2人;其中博士14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5人。近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承担省级项目11项、市级项目5项,与企业合作项目100余项,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3项,获辽宁省技术发明奖2项,学术成果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60余篇。
在教学工作中,以理论教学和专业研究为基础,建立了适应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需要、符合应用化学教学规律的教学体系;通过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目前,拥有“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校级精品课,“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校级优秀课,一名校教学名师、两名校优秀教师,出版专业理论及特色实验教材7部。通过基础课强化培养学生的科技和人文素质,贯通化学化工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进一步在专业课程中划分应用电化学模块和精细化工模块培养学生职业专长,通过选修课程和科研计划进行专业兴趣和个性的培养。学生将会掌握宽厚、系统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创新能力,适应应用化学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需要。
应用化学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高分子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工设计基础。专业课程分为应用电化学、精细化工、应用高分子三个方向模块,其中特色课程包括:涂料与涂装、电化学原理、化学电源、精细有机合成原理、染料化学等。专业实践包括: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计算机应用实践、综合设计实验和毕业论文。课程学习与综合素质能力提高的途径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导师制、军训、思政教育社会实践、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课程设计和实习环节、毕业设计、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
专业特色
专业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应用新技术及新产品研发创新的能力、创业及就业能力;以强化“三个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教学新模式,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与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化学化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具备较强的实验技能、全面的综合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主要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技术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在一、二年级可以参加学校举行的多项课外科技活动与培训,进行科研启蒙训练;在三、四年级可通过本科生导师制,与导师建立密切联系,即可以进入课题组参加科研活动;在高年级还可以参加校级“挑战杯”科技竞赛以及各种专业竞赛,并可申请辽宁省及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非常踊跃,近三年多名同学获多项国家级与省级大创项目的资金支持,荣获多次辽宁省“挑战杯”奖项。超过60%的学生参加过至少一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生从大学二年级起即可报名进入专业教师的课题组从事具体的科研工作。
就业情况
就业主要方向:科研机构,涉及应用电化学方面的电子电器、新能源、机械制造业、航空航天领域或涉及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制造、石油化工、制药等行业。
就业重点单位:华晨宝马,中化集团,华北制药,富士康集团,长城汽车,沈飞集团等。
专业解读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管理学与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及现代物流相关领域的运作方法与实务,具备解决物流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工业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科研部门从事现代物流组织、管理、科研等工作的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物流管理专业突出生产与流通有机结合的办学模式,强调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有机结合,重视物流管理与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的整合性。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物流技术和计算机网络背景知识,掌握现代生产经营和流通领域物流管理理论、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物流规划和分析解决物流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工商企业和物流机构从事现代物流管理工作。物流管理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是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专业介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流学、管理学、技术经济学、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物流信息管理、企业物流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仓储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工业工程学、第三方物流管理与实务、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微观经济学等课程。
专业特色
本专业特色是以培养面向工业制造业,侧重工业企业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等领域,结合物流信息集成化管理,突出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和物流运作管理的特点,培养学生具备较强分析解决物流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物流管理技能训练,强化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物流人才。
就业情况
就业主要方向: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
就业重点单位:中铁上海工程局、恒大饮品有限公司、通用沈阳分公司、上海益嘉物流有限公司、沈阳全程德邦物流有限公司等。
专业解读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较宽口径专业,主要学习各种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和转换的技术与方法,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设计能力,具备电子线路设计与剖析、电子系统开发与调试等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能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系统、电子产品与电子设备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应用开发和技术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专业优势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成立于1986年,是国内电子信息工程学科中起步较早的专业之一,2010年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特色专业,2012年被列为辽宁省重点扶持专业,2013年辽宁省23个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评估中名列第五,2014年被列为辽宁省重点专业。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5个实验室、3个研究室和1个大学生创新实验室,两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具有良好的教学条件和科研氛围。
科研实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建立“学业导师组”指导制度,搭建基本技能实践平台、创新技能实践平台和科研技能实践平台。通过电信科技嘉年华系列活动,实现科技活动从大一至大四的全覆盖,使学生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非常踊跃,在历届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辽宁省TI杯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ACM程序设计大赛、“创新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均都取得骄人成绩。
就业情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有较强的适应性与较宽的择业余地,适宜在应用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化测量等领域及高新技术产业中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系统、电子产品与电子设备的研究、设计、调试、检验和管理等工作,近年来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
沈阳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始建于2010年,致力于为国家及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培养从事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方面的应用型日语人才。
专业定位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语言功底扎实、视野开阔、竞争力强的应用型日语人才。低年级阶段重点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基础,集中提升其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能力。从三年级开始根据市场需求,着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增加开设多门实用性特色课程,使学生从基本能力的培养转向专业技能的提升。同时,有意向出国深造的学生也可以在高年级选择参加我校与日本多所知名院校的交流项目进行短期留学深造。
师资力量
本专业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师资队伍的结构明显改善,整体水平显著提高,队伍相对稳定。目前,日语教研室共有专任教师9名,其中副教授3人,8人具有赴日留学、访学经历,6人在日本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专职日语外教1名,此外日语教研室还聘请2-3名日籍专家来校授课,并与日本多所大学保持着学术交流活动。
本科教学
本专业教学旨在培养能熟练地运用日语从事涉日翻译、日语教学、商贸、管理、国际文化交流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日语人才。大学本科四年期间要求学生具有较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日语语言运用能力,牢固掌握广泛的人文、科技、经贸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并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本专业每年招收本科学生48人左右,在校本科学生数为180人左右。专业十分重视本科教学工作,管理规范,有社会实践基地,每年暑期能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专业主要课程有基础日语、视听、会话、写作、翻译、口译、日本概况、日本时事、日本文学选读、日语语言学概论、高级听解、日本文化、商务日语,日本簿记基础等。
本专业本科学生每年有1个保研名额,优秀毕业生有机会获得免试录取研究生的资格。通过建立友好交流与合作学校,每年都会以短期留学或“2+2”的形式派出学生赴日本大学留学。我校与名校长崎外国语大学、冈山商科大学签署了友好交流合作协议。目前,日语专业已经派送20余名本科生交换留学,效果良好。除此之外,学院积极与其他日本名校沟通交流,已经与日本九州外国语学院签署了海外实习基地的合作协议。
培养特色
1、狠抓学风建设,强化基础知识培养。教研室老师通过十几年不断探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通过科学完善的教学计划有效夯实了日语零起点学生的基础知识,通过课上教学、课后辅导、比赛活动、社会实践等手段培养学生日语学习兴趣,使同学们尽快熟练地掌握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实践能力。
每年定期举办“卡西欧杯”日语演讲比赛”和“日语影视配音大赛”、“日语短剧大赛”、“日本知识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不仅帮助学生对异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为学生展示自我、检验水平、提升实践能力搭建了良好平台。
2、依托优势学科,提升综合素质。依托我校工科优势学科,着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第二学位辅修、职业能力培训等机制,培养具有一定工科知识的日语专业人才,形成了与我校优势学科相互支撑的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经过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深受企业好评,就业前景广阔。
3、重视教学实践,就业实习常态化。现已建成由情景教室系统、电脑网络数字语言学习系统、多媒体语言教室、同声传译实训室等综合实验体系,实验开出率和设备完好率均为100%,设备使用率为95%左右,先后与大连大和集团、大连简柏特有限公司、大连埃森哲有限公司、大连亿达集团等单位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充分满足了学生全语言实验、实训及实习的需求。
4、注重专业交流、优秀人才辈出。教研室老师每年都会组织优秀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各类日语比赛交流活动,通过大赛打磨学生专业水平,提升学生学习日语的热情,促进各高校之间专业交流,提升我校日语专业知名度。在老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日语专业2010级学生赵恩旭在2012年第十六届沈阳市日语演讲比赛中取得第三名;日语专业2012级学生刘译阳同学更是在2015年“第十九届沈阳市日语演讲比赛”中以总分第1名的优异成绩获得了第十九届沈阳日语演讲大赛第一名及总领事特别奖,并接受了日本三大报社之一的读卖新闻的独家采访。2016年日语专业2012级学生刘雨佳同学获得由日本桥报社、日中交流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人日语作文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就业情况
就业前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中日贸易、旅游、外包等产业深入发展,社会对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逐年扩大,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从2010年起至今,我校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就业单位分布在上海、北京、大连、苏州、南京、青岛等沿海外企经济带城市,绝大部分毕业生就职于世界500强企业,薪资待遇高,职业发展前景明朗。
就业重点单位:东软集团、大和事务处理中心大连有限公司、简柏特(大连)有限公司、埃森哲信息技术(大连)有限公司、亿达集团有限公司、惠普中国、柯尼卡美能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IBM等。

沈阳工业大学2017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商管理类(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83分,经济与贸易类(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5分,市场营销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6分,工业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

沈阳工业大学2017年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6分,油气储运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6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6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6分,环保设备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

沈阳工业大学2017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功能材料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2分,日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2分,焊接技术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3分,智能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3分,电子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3分,测控技术与仪

沈阳工业大学2017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7分,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8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8分,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8分,油气储运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8分

2021年沈阳工业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能源化学工程、通信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管理、工商管理、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10个专业。2021年沈阳工业大学内蒙古录取分数线(供大

沈阳工业大学2018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日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6分,物流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5分,工商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6分,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2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9分,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

沈阳工业大学2019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广告学蒙授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52分,建筑学蒙授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8分,金属材料工程蒙授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5分,金融学蒙授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99分,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1分,应用化学理

沈阳工业大学2020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商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9分,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9分,能源化学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9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5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4分,电子

沈阳工业大学2021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商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3分,能源化学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3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3分,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8分,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0分,通信工程

沈阳工业大学2017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5分,经济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8分,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3分,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3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6分,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