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北华大学 (最高/最低分) | 沈阳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俄语 | 2021 | 理科 | 439/410(本科二批A段) | /() |
| 俄语 | 2021 | 文科 | 474/459(本科二批A段) | /() |
| 俄语 | 2020 | 理科 | -/366(本科二批A段) | /() |
| 俄语 | 2020 | 文科 | -/451(本科二批A段) | /() |
| 俄语 | 2019 | 理科 | -/468(本科二批A段) | /() |
| 俄语 | 2019 | 理科 | 483/468(本科二批) | /() |
| 俄语 | 2019 | 文科 | -/487(本科二批A段) | /() |
| 俄语 | 2019 | 文科 | 503/487(本科二批) | /() |
| 俄语(师范类) | 2018 | 理科 | -/508(本科一批) | /() |
| 俄语(师范类) | 2018 | 理科 | -/508(本科一批A段) | /() |
| 俄语 | 2018 | 理科 | -/461(本科二批A段) | /() |
| 俄语 | 2018 | 理科 | -/461(本科二批) | /() |
| 俄语(师范类) | 2018 | 文科 | -/503(本科一批) | /() |
| 俄语(师范类) | 2018 | 文科 | -/503(本科一批A段) | /() |
| 俄语 | 2018 | 文科 | -/467(本科二批A段) | /() |
| 俄语 | 2018 | 文科 | -/467(本科二批) | /() |
| 俄语 | 2017 | 理科 | -/475(本科一批A段) | /() |
| 俄语 | 2017 | 理科 | -/447(本科二批A段) | /() |
| 俄语 | 2017 | 文科 | -/488(本科一批A段) | /() |
| 俄语 | 2017 | 文科 | -/436(本科二批A段) | /()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北华大学 (最高/最低分) | 沈阳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俄语 | 2021 | 历史类 | -/546(本科批) | -/535(本科批) |
| 俄语 | 2020 | 文科 | -/554(本科批) | -/552(本科批) |
| 俄语 | 2019 | 文科 | 557/556(本科批) | 559.13/552(本科批) |
| 俄语 | 2018 | 文科 | -/540(本科批) | -/535(本科批) |
| 俄语 | 2017 | 文科 | -/506(本科一批) | -/506(本科一批)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吉林 | 俄语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10 |
| 文科 | 459 | ||||
| 山东 | 俄语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13 |
| 安徽 | 俄语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4 |
| 黑龙江 | 俄语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50 |
| 辽宁 | 俄语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6 |
| 内蒙古 | 俄语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9 |
| 河北 | 俄语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2 |
| 天津 | 俄语(北华大学东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42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化基础、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和广博的俄罗斯国情、文学及社会文化等专业知识,以及基本的经贸、
科技、跨文化交际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应用能力强,能在教育、外事、经贸、科研等领域从事教学、研究、管理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俄语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俄语、高级俄语、俄语语法、俄语阅读、俄语听力、俄语视听说、俄语口译、俄语笔译、俄语口语、俄语基础写作、高级俄语写作、俄罗斯文学史、俄罗斯概况、俄罗斯社会与文化、中国文化概论、经贸俄语等。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辽宁 | 俄语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1 |
| 历史类 | 535 | ||||
| 四川 | 俄语(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望花/联合路校区就读)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34 |
| 黑龙江 | 俄语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71 |
北华大学是吉林省省属规模最大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于1999年9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原四校前身分别为创办于1906年的吉林初级师范学堂、创办于1928年的吉林私立助产学校、创办于1952年的吉林省林业学校和创办于1920年的吉林省立职业学校。学校坐落在风景迷人的雾凇之都、中国魅力城市——吉林省吉林市。
学校现有东、南、北三个校区和一所附属医院。占地面积269万平方米(含教学实验基地),建筑面积72.8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1亿元,馆藏图书372.9万册。设有28个学院,1个工程训练中心。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694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244人,本科生24165人,专科生51人、来华留学生485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700人,其中高级职称954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694人;共享4名两院院士,拥有美国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1人,获“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一层次)、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国家级人才称号49人次,省(资深)高级专家、省拔尖创新人才、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等省级人才称号百余人次。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8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领域)15个,涵盖11个学科门类;形成了由12个省级重点学科,15个国家级一流及特色专业,19个省级一流及特色高水平专业为引领的学科专业体系。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吉林省高校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校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等51个国家和省级科研平台,18个省级创新团队。学校是吉林省林学会森林康养分会理事长单位,森林医学创新平台是省优势特色创新交叉平台。在全国综合性大学中率先成立冰雪学院,组建冰雪教育联盟,服务冰雪产业发展。无醛农林剩余物制造人造板关键共性技术系列成果填补国内空白,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年促进企业增产250亿元;林火预测预报技术支撑吉林省连续4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切实维护了森林生态安全;学校航天科研团队全程参与嫦娥五号采样系统地面测试设备的设计与研发工作,为嫦娥五号构建了地面测试“广寒宫”;世界史学科编撰的东亚区域大型历史文献《长白丛书》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十三五”期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项目60余项;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115项。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一主多样性、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建立了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20余个国家与省级教学平台为主体的实践教学基地支撑体系,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活动,形成了“挑战杯”、电子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系列品牌,获国家一等奖161项,并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北华大学龙舟队在国际、国内重大龙舟赛事中先后获得73枚金牌,代表吉林省参加第十三届全运会、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获7枚金牌。艾泽铭同学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国家荣誉称号,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在校大学生。
学校与20个国家、地区的68所院校或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多种形式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合作培养,与美国、英国和芬兰3所大学开展本科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韩国江原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学校是国家第二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专业来华留学生教育资格校,获评全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
学校有效拓展成人与继续教育,形成了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自学考试、职业技能培训等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多渠道的办学模式。继续教育在籍学生16533人。
学校是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培训基地、全国首批卓越医生和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改革试点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当前,全校师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崇德尚学、自强力行”的校训精神和“人才至上、发展第一、服务吉林、强大北华”的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内涵建设,为把北华大学建成高水平应用研究型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而不懈努力。
已投档的享受照顾政策的考生,根据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规定执行,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择优录取。
另外,北华大学继续实行少数民族预科班招生,2011年招生计划总计70人,其中文史类35人,理工类35人;吉林省计划60人、新疆计划10人。其生源限定为吉林省当年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少数民族考生。重点招收边远农村、高寒地区、山区、牧区的考生,并适量招收散杂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
被录取的预科新生在吉林省教育学院集中进行1年预科阶段的学习,重点教授汉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要基础课和其它有关课程。学生预科结业合格后,由北华大学根据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结合学生德、智、体情况确定具体培养专业。
预科学生在预科阶段的学费按照吉林省教育学院预科生学费标准收取;预科学生转入本科后,其学费按照预科生录取当年北华大学相关专业的学费标准收取。
沈阳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并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5年建立的奉天实业学堂和1906年建立的新民公学堂。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同时拥有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的综合性大学,是辽宁省办学历史最悠久、学科门类最齐全、人才培养层次最高的大学之一。近年来,学校先后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校和辽宁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变示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来华留学教育示范高校。在校友会2021中国大学排名中,学校整体实力已跻身中国高校200强。
学校设有19个教学院,开设本科专业69个,涵盖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管、艺10个学科门类,各类在校生1.7万余人。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领域)26个。
学校现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优势特色专业、本科示范性专业、重点建设专业等29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一流课程87门。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级实验实训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8个,省级大学生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2个。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88人,其中,有长江学者1人,中国戏剧三度“梅花奖”获得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兴辽英才计划”创新型领军人才、辽宁省特聘教授支持计划入选者、攀登学者、教学名师等29人。近年来,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49人。
学校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平台1个,以及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等13个。先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国家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和课题120余项,各类省部级科研项目1200余项,累计发表SCI、A&HCI、EI、CSSCI、CSCD及核心期刊论文130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00余项,是由157家高校和企业参与的辽宁省电商产业校企联盟理事长单位。
学校先后与德国、英国、俄罗斯、日本、美国、台湾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了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德国海德堡应用科技大学合作举办了工业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科技大学合作举办了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2019年沈阳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沈阳大学建设全国同类院校一流大学的若干意见》,全力支持学校打造“全国一流的应用型大学”教育品牌。当前,全校上下正秉承“厚德重学至诚至勤”的校训和“爱国明志 勤奋自强 创新超越 务实担当”的新时代沈大精神,大力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奋力谱写全国同类院校一流大学建设的新篇章。
沈阳大学位于沈阳市中心城区(一环内),校区毗邻北运河带状公园和“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地理位置优越、校园环境优美的城中大学。学校占地48万平方米,交通极为便利。学校西门,距离“九一八”历史博物馆1.5公里、距离沈阳北站3.5公里;学校南门,距离沈阳北站2公里、距离沈阳中心商业街——中街3公里、距离沈阳故宫3.5公里。途经沈阳大学的公交线路20余条,且有途经沈阳大学的地铁4号线、6号线双线地铁在建,4号线预计2023年通车。
一条富有文化气息的地下长廊将“一河两岸”的南北两个院区贯通为一体,成为校园别样的风景线。地下长廊上方有贯穿半个沈阳城的“新开河”流过、有沈吉线上的列车在日夜奔驰。校园内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宿舍楼等建筑鳞次栉比,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建筑物上的“沈大蓝”瓦顶彰显了学校的办学活力和学子的青春气息。在沈大你可以徜徉与共和国同龄的林荫小路、感受幽静湖边的静谧、寻觅校园深处的博物馆、期待年底即将竣工的智能化新图书馆……畅游书海,陶冶心灵,成就你的青春芳华。学校先后被评为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文明校园”。










有很多学生会在沈北新区职业教育中心(沈阳市电子技术学校)和沈阳北华科技学校二个学校中做选择,究竟是报沈阳北华科技学校好,还是报沈北新区职业教育中心(沈阳市电子技术学校)好呢?小编从以下几方面给大家做个分析:(1)学校是不是重点学校(国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