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机械加工技 术、电工电子技术、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技术、自动生产线技术及机电设备维 修等基本知识,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能力,从事自动生产线 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与营销以及机电产品辅助设 计与技术改造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和应用企业,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工业自动化技术领域, 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现场技术管理、服务与营销,以及机电产 品的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机电产品辅助设计与技术改造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维修能力;
3.具备一般机电一体化设备营销和售后服务能力;
4.具备进行装备制造类企业生产现场技术管理的能力:
5.具备机电产品质量检验和管理能力;
6.掌握阅读及绘制零件图、装配图、原理图和接线图的方法,能识读机电产品和自动化 生产线装配图、接线图;
7.熟悉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规程与规范,能正确使用工具、量具、仪器仪表及辅助 设备;
8.熟练操作机床完成工件加工。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与加工、气动与液压技术、电工与电子、电气控制与PLC、自动生 产线、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设备维护维修与管理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钳工、机加工、数控加工、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小型设备电气系统安装与 调试、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实训。
在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和应用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机修钳工数控机床操作工 电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机电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械制造技术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重庆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80 |
| 广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78 |
| 山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392 |
| 江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27 |
| 安徽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45 |
| 黑龙江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A段 | 普通类 | 238 |
| 山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50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化生产线技术)(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蟠龙校区就读)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26 |
| 文科 | 225 | ||||
| 广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化生产线技术)(6500元/年,在蟠龙校区办学)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47 |
| 山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化生产线技术)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391 |
| 江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化生产线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91 |
| 黑龙江 | 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化生产线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A段 | 普通类 | 172 |
| 山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化生产线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42 |
| 河北 | 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化生产线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65 |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本科大学,是全国首批本科教育改革试点院校,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统招本、专科学历资格。
学校始建于1992年。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逐渐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道路,目标致力于把学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的,人民满意的本科大学。张明同志任理事长、校长,吴介军同志任党委书记。
学校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大学城,占地600余亩,校园建筑面积21.24万平方米,设有人工智能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云计算学院、软件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交通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理工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及工程实训中心、计算机实训中心、电子实验实训中心、城轨交通实训中心等教学机构,教学,实习(实训)设施完备,生活设施配套齐全。
学校秉承“厚德自强,创新奉献”的校训和“志存高远、向善求真”的校风,形成了“以人为本、以德育人、重视理论、强化实践”的办学理念,发扬“勇于创新、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积极营造“朝气蓬勃、科学素养、无悔奉公、和谐自然”的育人氛围,遵循“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不断深化改革,提升内涵建设。
学校先后被评为“中国最具有发展潜力十佳院校”、“中国十大特色院校”。2014年,学校在全国质量媒体教育联盟总评榜陕西榜活动中荣获“最具就业竞争力”称号。在第二届(2011)感动陕西教育人物(机构)推介活动中被评为“最具特色专业院校”,在第四届(2015)感动陕西教育人物(机构)推介活动中,被评为“最具就业力院校”、张明院长荣获“推动陕西教育发展突出贡献人物”两项荣誉等一系列奖项。
学校学科专业特色鲜明。学校按照“中国制造2025” 、“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技术”、“大数据”等国家战略,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根据陕西电子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统筹和优化学校专业体系,以陕西地区产业、技术、职业的最新变化为引导,开设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计算机应用工程、网络工程、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智能制造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电子商务等10个陕西急需的本科专业,36个高职专业。
学校对接产业链,形成以智能制造工程、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应用工程、电子商务、交通运输为主的6个学科专业群。建设以工学为主,信息类专业为特色,专业与产业高层次职业技术的专业体系。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软件技术、通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商务、等省级重点专业、一流专业、骨干专业为引领,以微电子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工业机器人、无人机应用技术等校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为抓手,辐射带动学校其他专业同步发展。
学校名师荟萃,英才云集。学校树立了以人为本、教师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理念,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合理、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21人。我校按照《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引进了一批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大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支持企业人员参加校内职称评定。教师在科研立项、专利申报和论文发表上取得优异成果。
教学力量较强,教学水平较高。学校大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长期致力于创新构建“按社会需求设专业,按学科打基础,按就业设模块,使学生横向可转移、纵向可提升”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校企合作、校行合作、校政合作”的育人机制,努力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创新形成了“三合作四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方案由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制订;课程体系根据企业生产实际调整和改造,并根据产业技术进步随时进行改革;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由特聘来自企业的“双师型”教师参与指导。如西安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西安中兴通讯有限公司等企业把一些生产过程融入到学校教学中,与学校共同开发教材,使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工作环境与岗位。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加大教学投入,加强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及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稳步提高。2013年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4年,我校在陕西省巡视诊断工作中,专家组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水平。
学校不仅强化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而且下大气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毕业的学生能够扎根三秦,爱岗敬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通过跟踪调查问卷显示,我校毕业生专业相关度高,就业竞争力强。据西安高新区人才交流中心统计,近5年,我校为区内提供逾5000名技能型人才。其中不少已成为企业骨干和中高层管理干部。毕业生“思想素质高、专业技能强、协作精神好、适应速度快”,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三年来,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为陕西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基础设施完善,教学条件优良。2005年,学校喜迁新校区,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已建成集教学、科研、办公、体育、生活等各种功能建筑及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校园。建有教学楼2栋,学生公寓楼16栋,实验实训楼2栋,工程实训中心大楼3栋,图书馆大楼1栋,体育馆1栋,学生餐厅,洗浴中心楼各1栋,各类运动场3个。馆藏图书丰富,2015年,建成工程实训中心大楼3.6万平方米。2013年,先后被高新区,西咸新区确定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各类教学、生活设施设备齐全,功能完善,适应内涵建设协调发展的需要。
学校校园文化浓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秉承“志存高远,向善求真”的校风和以“朝气蓬勃,科学素养,无悔奉公,和谐自然”的文化为核心,按照“大型活动精品化;中型活动特色化;小型活动经常化”的思路,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水平。
学校团委、体育部、学生会、各学生社团经常性举办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整个校园呈现出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景象,让学生在学校专业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实践之余,尽可能张扬其个性、特长、使其全面发展、成长成才。我校有极具阳光气息与青春活力的校园文化生活,各类社团缤彩纷呈,旋影电子信息协会、互联网+协会、创新创业协会、中兴社、华为社、IBM社、耕耘文学社等38个学生社团竞相比艳。2012年,学校被中共陕西省教育厅评为“陕西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
学校投入逾亿元,建成体育馆1栋,为体育课教学及体育竞赛的开展提供了条件保障。近年来,学校的足球、篮球、田径、轮滑等多个体育团队竞逐于全省各类比赛,并取得了多项优异成绩。
学校奖优助困体系完善。学校积极贯彻落实普通高校奖学金、助学金与助学贷款政策。设有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特困学生助学金3500元/年;一般学生助学金2500元/年;对家庭困难学生提供生源地无息助学贷款8000元/年。
学校建立健全了“奖、贷、助、减、免”五位一体的学生助学体系,校内外设有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学生自主自强,激励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站在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担当起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改革试点的光荣使命,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为我国四个现代化培养一批又一批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学校始终保持职业教育属性和特色,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走“内涵式、特色化、规范化”发展道路,奋力把学校建成“陕西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特色鲜明的人民满意的本科大学,推动职业教育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为陕西经济社会及信息产业发展和建设陕西高等教育强省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简称陕西机电职院)创办于1986年,是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前身是合署办学的国家级重点中职、首批改革发展示范校——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和陕西电子工业职工大学,隶属于陕西省教育厅。学校地处炎帝故里、西部工业重镇、陕西省第二大城市宝鸡市。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施以爱国、文化、管理、课堂、实践、读书、体育、美育、劳动为核心的“九维育人”模式,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陕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首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首批国家和陕西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建设院校”、“教育部中德职业教育汽车机电合作项目院校”;成为“国家电子信息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实施院校”、“陕西电子职教集团”和“宝鸡市现代装备制造职教集团”牵头单位;师生在国家和省、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争金夺银,荣获国家和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20多项,团体总分连续多年名列全省前茅。
学校以培养岗位型、技能型、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充分发挥机电、制造类学科和专业优势,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机电、电子、汽车、信息、加工制造等特色鲜明的装备制造专业体系,在全国率先试点实施现代学徒制,校企融合育人,探索建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和“校企双元”育人机制在全国深有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深受社会认可。
学校实施“师资强校”战略,通过多方引进和培养,拥有一支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热爱职教事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550人。先后有教师荣获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优秀教师、陕西省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积极组织开展教研、科研活动,整体学术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出版各类教材48种,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240余篇,立项各级各类教科研课题110余项,取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构建了遍布全国的毕业生就业网络,与省内外100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固的用人合作关系,很多优秀毕业生已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学校先后为烽火、凌云、宝光、施耐德、汉德车桥、吉利汽车、秦川机床、合力叉车、中铁一局、中铁三局、中铁七局、中铁电气化局、一汽丰田、上海大众、天猫养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中兴通讯、西安三星、海康威视、京东方、好利来、动高集团等企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毕业生以其优良的素质、扎实的专业技术和娴熟的岗位技能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学校在宝鸡市蟠龙高新技术产业园建成新校区,形成“园中有校、校中有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独特办学优势。同时,联合政府、行业、企业共建“吉利智造学院”、“风标制造产业学院”、“中兴产业学院”、“钛及先进材料产业学院”、“无人机产业学院”和“宝鸡擀面皮产业学院”等各具特色的产业学院,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努力将产、学、研、用融为一体,着力打造“西部产教深度融合示范基地”。
现有宝福路、蟠龙新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1100亩,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拥有8个校内实训基地和100多个实验室,其中国家级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基地和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2个、省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性实训基地1个、省级机电技术精品专业实训基地1个、省级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性实训基地1个;建有各类文体场馆、基础设施;现有智能制造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铁道工程学院、经管与艺术学院共5个二级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部、体育部共3个教学部门,开设智能控制技术、铁道信号自动控制、新能源汽车技术、动漫制作技术、建筑工程技术、高速铁路客运乘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等35个专业,现有各类学生11000余人。
俯首躬身,掬泾渭之水育芳馨桃李;职教兴校,借秦岭之木写鼎盛春秋。过去的三十多年,学校励精图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硕果累累,成绩卓著。当前及“十四五”期间,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面向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聚焦蟠龙新校区和“双高”建设,突出“扩规模、提质量、创特色、树品牌”总体思路,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主线,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多元兴校、特色强校、质量立校、智慧优校、人人为校,不断推进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升办学综合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一院一特色、一院一产业”,争创立足陕西、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智能制造特色“双高”院校!
学校地址:宝鸡市宝福路56号(宝福路小区)
陕西省宝鸡市蟠龙新区龙池大道北社街1号(蟠龙校区)
招办电话:0917-3328888 3633887 3633889
邮编:721001
电子邮箱:592029819@qq.com
咨询QQ:592029819

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化生产线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10分(理科)。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化生产线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9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陕西

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化生产线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91分(综合)。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化生产线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化生产线技术)

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西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化生产线技术)录取分数线为191分(理科)。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西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化生产线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化生产线技术)

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化生产线技术)录取分数线为172分(理科)。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化生产线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化生产线技

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化生产线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42分(理科)。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化生产线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化生产线技术)

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化生产线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65分(物理类)。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化生产线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化生产线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代码:460301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在宁夏、陕西、甘肃、西藏、河北、新疆、湖南、四川、黑龙江、广西、河南等11个省市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2)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

有很多学生会在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宝鸡培英专修学院二个学校中做选择,究竟是报宝鸡培英专修学院好,还是报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好呢?小编从以下几方面给大家做个分析:(1)学校是不是重点学校(国家重点、省重点、市重点);(2)对比陕西机电职业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