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运城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智能制造工程 | 2021 | 理科 | -/419(本科二批B段) | -/409(本科二批B段)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西 | 智能制造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B段 | 普通类 | 409 |
| 新疆 | 智能制造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77 |
| 宁夏 | 智能制造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91 |
| 青海 | 智能制造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段 | 普通类 | 349 |
| 甘肃 | 智能制造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K段 | 普通类 | 410 |
| 陕西 | 智能制造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08 |
| 云南 | 智能制造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普通类 | 471 |
| 贵州 | 智能制造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01 |
| 四川 | 智能制造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1 |
| 重庆 | 智能制造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6 |
| 海南 | 智能制造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6 |
| 广西 | 智能制造工程(48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07 |
| 广东 | 智能制造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5 |
| 山东 | 智能制造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478 |
| 福建 | 智能制造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7 |
| 安徽 | 智能制造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43 |
| 江苏 | 智能制造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67 |
| 黑龙江 | 智能制造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75 |
| 吉林 | 智能制造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82 |
| 辽宁 | 智能制造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42 |
| 内蒙古 | 智能制造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49 |
| 河北 | 智能制造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2 |
| 天津 | 智能制造工程(校本部)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495 |
运城学院坐落于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山西省运城市,前身为始建于1978年的运城师范专科学校。1989年1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山西省人民政府决定,由运城师范专科学校、运城教育学院、河东大学三校合并组建运城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运城学院。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建校以来始终秉承“立德有为”校训,大力弘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现设17个教学科研单位,53个本科专业,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拥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1个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优势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5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10个省重点实验室和示范中心,1个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优势特色学科,2个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建设计划支持团队,1个山西省“1331工程”立德树人“好老师”课程建设计划支持人选,1个山西省“1331工程”立德树人提质增效建设计划,1个山西省“1331工程”省级协同创新建设项目,2个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产学研新型研发机构,1个山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运城市“1331工程”重点学科,4个运城市重点实验室,1个运城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校占地面积3089亩,建筑面积60.34万平米,固定资产总值15.5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1亿余元,馆藏纸质图书198万余册,电子图书86.7万册。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20486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304人,其中专任教师104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00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695人,有高级职称教师32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94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4人,“三晋英才”青年优秀人才9人,山西省教学名师8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3人,山西省高等学校“131”领军人才优秀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9人,山西省优秀教师6人,山西省模范教师5人。先后聘请山西省高等学校“131”领军人才特聘教授1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知名学者、学术带头人8人、优秀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1人;外聘学科专业带头人22人。工商管理教学研究创新团队入选了“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物理与电子技术实验实践教研室荣获“山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计算机设计大赛、广告艺术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赛事中获得国家级奖励280余项。教师承担纵向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8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8项,国家社科基金8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0项。
学校不断拓宽开放办学之路,先后与美国、德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马来西亚、韩国的24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与波兰、韩国、马来西亚、俄罗斯的6所大学开展交换生项目,在泰国建立汉语实习基地,与韩国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硕士。与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协会共建“电子电路技术学院”,与山西亚宝药业合作举办“特殊医用食品班”,与运城制版集团等152家行业企业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
近年来,校党委和行政带领广大师生,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开拓前进,先后荣获“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全国先进单位”“山西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山西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山西省模范单位”“山西省文明学校”“山西省创新创业教育试点校”“省级园林单位”等荣誉称号,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展望未来,运城学院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安排部署和我校二次党代会精神,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基本导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坚持“一个方向,两手抓”办学治校总方略,坚持“三步跨越、四方针”改革发展新理念,坚持“五个布局、六计划”贯彻落实新举措,突出彰显河东文化特色,重点发展理工产教融合和特色师范教育,锐意进取、苦干实干,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运城学院正以崭新的姿态,昂首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学校网址:http://www.ycu.edu.cn。
招生信息网:http://www.ycu.edu.cn/zhaosheng/。
邮 箱:ycxyzs@ycu.edu.cn
信访邮箱:jjjcs@ycu.edu.cn
联系电话:0359-2090807、0359-2090661、0359-2090662。
邮政编码:044000
http://www.ycu.edu.cn/zhaosheng/B20150606105116.html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坐落在“中共创建第一城”——山西省阳泉市,前身是建于1984年的山西 矿业学院阳泉煤炭专科班,1986年1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阳泉煤炭专科学校;2001年挂名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学院是山西省首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院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项目培育院校,教育部校企合作委员会授予的“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基地”。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912人,校园占地面积1100余亩,建筑面积近33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近20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97万册,电子图书33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14个。学院建有各类实验室142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1.3亿元;建有校内大型工程实训基地和实习工厂3个;建有标准塑胶操场、体育馆、游泳馆、羽乒馆等运动场所。
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教育理念为先导,以学科专业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师资队伍为关键,以质量监控为保证,以条件保障为基础,以产教融合为途径,逐步形成了“产学研用创”五元联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以工学为主,理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体系和专业体系。学院设有矿业工程系、地球科学与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电气与控制工程系、大数据与智能工程系、土木工程系等16个教学业务部门。学院设有本科专业32个,获批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1个、山西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协同育人中心1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优势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一流课程4门、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2021年“新材料与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获批为山西省“1331工程”提质增效建设计划项目。
学院扎实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基础性工作,坚持引育并举,突出协同融合,逐步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现有教师779人,其中专任教师611人(含校内行政兼职教师108人),外聘教师168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务教师163人,占专任教师数的26.7%;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531人,占专任教师数的86.9%;“双师双能型”教师74名。近年来,教师发表教科研论文200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27篇,国家级期刊论文35篇,SCI、EI收录43篇;授权专利251项;出版著作108部,教材64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19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6个,省级以上各类教学竞赛奖项37个。2名教师评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5名教师评为山西省高等学校“131”领军人才,7名教师评为三晋英才,1名教师评为山西省“1331工程好老师”,5名教师评为山西省教学名师,5名教师评为山西省模范教师。2022年,3名教师获阳泉市优秀人才贡献奖,3名教师获优秀人才奋进奖,被阳泉市委市政府授予“省校合作先进单位”。
建院38年来,学院始终秉承“崇德尚能、行知合一”校训,立足行业、服务社会、强化应用、注重实践,坚持工程教育理念,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工程技术人才,为社会培养了近6万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年来,学院以“德育2+X”综合改革为引领,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不断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位于全省高校前列。
学院聚焦山西产业转型发展,聚焦“六新”突破,不断完善“政产学研用”科技创新体系。学院注重实践教学改革,不断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与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贝特瑞新能源科技、莹玉陶瓷、中兴环能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建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75个;与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合作,在校内共建了煤矿实景教学培训基地;与阳泉华鑫电气有限公司合作,在校内共建了教学实习工厂。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83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市级课题285项,横向课题14项;省级以上教改课题53项,其中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项;获批阳泉市重点实验室7个,阳泉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
学院先后评为山西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山西省高等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单位”、山西省高等院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山西省高等学校“文明单位”、山西省高等学校“文明标兵单位”、山西省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
面向未来,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破解学院发展新命题,创新学院发展新思路,全面提升治校育人新本领,深入推进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为山西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智能制造工程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智能制造工程就业前景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就业前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介绍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智能制造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智能制造工程就业前景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介绍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智能制造工程和材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智能制造工程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智能制造工程就业前景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就业前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介绍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和工业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智能制造工程和工业设计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智能制造工程就业前景和工业设计就业前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介绍和工业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智能制造工程和工业设计这二个专业,希望本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和机械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智能制造工程和机械工程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智能制造工程就业前景和机械工程就业前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介绍和机械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智能制造工程和机械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和机械电子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智能制造工程和机械电子工程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智能制造工程就业前景和机械电子工程就业前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介绍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智能制造工程和机械电子工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智能制造工程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智能制造工程就业前景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介绍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等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地理信息科学和智能制造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地理信息科学和智能制造工程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和智能制造工程就业前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和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地理信息科学和智能制造工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投资学和智能制造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投资学和智能制造工程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投资学就业前景和智能制造工程就业前景,投资学专业介绍和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投资学和智能制造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和智能制造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和智能制造工程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就业前景和智能制造工程就业前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介绍和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资源与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