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理科 | -/270(专科批) | -/198(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理科 | -/181(专科批) | -/198(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文科 | -/231(专科批) | -/212(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文科 | -/175(专科批) | -/212(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理科 | -/289(专科批) | -/286(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文科 | -/343(专科批) | -/355(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理科 | -/293(专科批) | -/227(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理科 | -/276(专科批) | -/227(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文科 | -/293(专科批) | -/291(专科批) |
培养目标:面向工业现场一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诚信、敬业、有责任心,能够从事工业机器人设备、机电一体化设备、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维护、编程调试、安装维修、销售及售后服务的等工作,具有较好的操作经验,能进行生产作业管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核心能力:能读懂机器人设备的结构安装和电气原理图,能测绘设备的电气原理图、接线图、电气元件明细表,能测绘简单单机机械部件零件图和装配图,能应用操作机、控制器、伺服驱动系统和检测传感装置,能编制逻辑运算程序,能构建较复杂的PLC控制系统,能维护、保养设备,能排除简单电气及机械故障。
★主要课程:电工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生产作业管理、自动控制原理、工业机器人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可编程控制器技术、人机界面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动控制系统装调与维修、通信网络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技术、FMS柔性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等。
★实习实训:校企合作单位有郑州格力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郑州比克电池有限公司、昆山杰士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正星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苏泊尔集团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实践、实习等技能提高的实践环境。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广,技能性强,毕业即可上岗,主要面向以下几个方向:1.先进制造企业的工业机器人设计、维护;2.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与技术改造;3.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安装、调试、运行、维修与检测;4.机电产品零部件制作、加工编程、测绘检验;5.先进制造企业车间技术管理、生产及设备管理;6. 机械设计与电路设计CAD绘图。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河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70 |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外课程合作)(单列专业。加拿大荷兰学院课程合作) | 181 | ||||
| 文科 | 231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175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我院设立较早的专业之一,毕业生遍及全国各地机电行业,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历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2011年立项为国家级重点专业建设项目,通过两年的专业建设,2013年11月顺利通过了国家的验收,办学实力大幅提升。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课教师16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6人,硕士以上学历10人,全部为双素质教师。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有《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与控制》、《电气控制与PLC》、《液压与气动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自动化生产线的调试与维护》、《机床电气控制技术》、《工厂供配电系统检修》、《传感器技术》、《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等核心课程。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拥有“电子电工”、“电力电子”、“传感器”、“供配电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单片机技术”、“电力拖动”、“机床电气”、“自动化生产线”等九个核心课程实训室,仪器设备资产达800多万元。并拥有神火集团、中国一拖、商丘铸造厂等1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
就业方向主要是加工制造业,机电产品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支持,以及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经营管理;电子产品生产和售后服务;数控加工机床设备使用维护;物业自动化管理系统等等。
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是2002年由河南省政府批准成立,2003年在教育部备案的一所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实行省政府主管、河南开放大学代管的管理体制,有效利用河南开放大学优质资源办学,两校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统一领导、一体运作”的运行模式。
学校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园区,占地总面积50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648万余元,图书60.4万余册。现有教职工675人,全日制在校生10713人,高职扩招在校生5429人。累计培养合格毕业生3.5万余人,近5年就业率稳定在93.2%以上。学校设有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财会金融学院、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艺术学院和体育教学部等8个教学院部,开设有大数据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等32个专业;设有润心、文心、匠心三个书院,建立了“五育并举”和“三全育人”协同体制机制,形成了“学校—书院—育人导师—社区—宿舍”五级管理体系和“一站式”学生社区体系,办学治校和育人工作水平持续提升。
学校秉承“励志图强、与时俱进”的校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以职业能力提升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全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立健全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成立了河南省人工智能职业教育集团和鲲鹏产业学院,获批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工程智能绿色建造等4个省级工程中心,入选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和全国“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和内部治理体系。2019年以来,学校主动响应党中央、国务院高职扩招百万的号召,利用河南开放大学系统力量,积极参与高职扩招工作,打造“学生招在郑信、面授放在就近、线上线下结合、校企多元实训”的办学模式,育人效果良好。学校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成功获批建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立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填补了河南省高职院校此类国家级社科项目的空白;师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50余项、省级奖项近400项,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等多个国家级比赛中取得重大突破。学校先后被授予“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河南省省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称号,获批河南省高等职业学校高水平专业建设学校,多项改革成果被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媒体报道。
学校将坚持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支撑,素质、技能并重,推进学历教育与学历、非学历继续教育衔接,多专业、多层次综合协调发展,致力于建设成为“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院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校一共有四个餐厅,每个餐厅都有近20个窗口,每个窗口都是独立且相互竞争的,经过了长时间的优胜劣汰,目前餐厅伙食价格和味道都相当不错。同时,餐厅所有食材和卫生安全都有学校的监督,安全有保障。
奖学金:对各方面表现特别突出的学生可申请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家庭经济困难的品学兼优学生可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 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学校综合奖学金,根据成绩评定,分为一、二、三等,奖励标准分别为每生每年2000元、1200元和800元。
学校位于豫鲁苏皖四省接合部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有“殷商之源”之称的商丘市。学校是2001年4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办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是全国百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国务院批准的“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试点院校,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国家级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河南省特色高等职业院校,河南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河南省教育厅首批应用型本科教育试点院校,河南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院校,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内涵建设为重点,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创特色,建名校,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全方位服务学生成人、成长、成才,为建设“人人持证,技能河南”更加出彩。
学校占地1573亩,建筑面积60.4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逾10亿元,仪器设备总值2.49亿元。现有教职工1300余人,其中,教授62人,副教授及副高级职称人员350多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88人;“双师素质”教师67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原名师、省管专家、省教学名师、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等34人;市管优秀科技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37人。学校建有6万平方米的综合实训大楼,建有教育部认定的“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车辆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机械加工中心等校内科研、实习实训基地、实训室(车间)330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4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15个,校企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和实习就业双基地264个。学校拥有“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50多种,可开展校内外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图书馆藏图书160余万册,电子图书80余万册。
学校设置有16个教学院(部),全日制高职教育在校生22000多人,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6.21%。开设75个专业(方向),涵盖农林牧渔、生物与化工、食品药品与粮食、交通运输、财经商贸、土木建筑、装备制造、电子与信息、旅游、文化艺术、教育与体育、医药卫生、公共管理与服务等13个高职高专专业大类,面向区域经济建设的专业特色突出。其中,国家示范专业4个,国家重点专业2个,国家骨干专业6个;省特色专业和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6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国家“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省优秀教学团队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6个。国家精品课程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8门,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6门。近五年来,共立项厅级以上科研项目663项,其中,省级以上项目62项,厅级立项项目463项,专利138个。获近两届教学成果奖或国家级二等奖以上或省级最高奖291项。近五年来学生技能竞赛成绩卓著,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30多项、二等奖50多项、三等奖近100项,省级一等奖60多项、二等奖90多项、三等奖120多项。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化。学校坚持开门办学,加大校地校校合作办学力度,分别与睢县、柘城、民权等县区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加强校地校企合作。分别与100多个省内外大中型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学生实习协议,牵头成立了“黄淮商贸连锁职业教育集团”“黄淮信息技术职业教育集团”“商丘市新能源汽车职业教育集团”,加强了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专业建设。与京东集团合作共建的电子商务实训室项目,与安徽三安光电有限公司校企合作项目,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项目,与上海网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打造的校内顶岗实习、实训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校企共建成立艺馨文化传媒公司,大力开展艺术人员培训、送戏下乡等活动,促进商丘文化建设。2019年,相继与河南福田智蓝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北京赛普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中航锂电等企业建立了新的合作关系,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断深入,校企生三赢格局逐步形成。
积极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开展合作与交流,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办学经验,努力提升学校治理水平。促进“产学研创”紧密对接,尤其是做好农林牧类专业、新能源汽车专业、物流管理类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机电类专业等优势专业与我省、我市农业、物流业、汽车装备业、电子信息产业、机械制造业等产业对接,在融入发展、服务发展中做到良性循环、相互促进。围绕新兴产业链开设专业,延展实习实训广度,加大实习实训力度,培养一大批技术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为经济社发展服务。
科研管理及科技服务成效显著。学院建成18个院级科研创新团队、1个博士工作室。获批1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五年来,共发表论文1266篇,其中中文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论文231篇,SCI收录16篇、EI收录21篇。立项科研项目682项,其中,省部级项目47项,市厅级立项项目544项。市厅级以上项目结项(鉴定)677项,其中省部级结项(鉴定)62项,组织国家科技成果在线登记共47项。获得市厅级以上成果奖622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成果奖8项,市厅级成果奖614项。出版著作、教材378部,其中著作15部,教育部规划教材11部,教育厅规划教材6部,省级立体化教材9部。获得专利235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171项,软著39项。艺术作品奖195项。科研综合竞争力稳居全国高职高专院校50强。
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充分利用学院的人才、技术和教学资源优势及专业优势,以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广泛开展面向企业、农村、社区基层的农村实用技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农村基层干部、城市职工岗位或转岗再就业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技能及职业培训,年均培训人员2万多人次。积极服务“三农”,实施了“项目引导”“技术扶持”“咨询讲座”“上门指导”“示范带动”等服务模式,承担科技开发、成果转化、新技术推广、信息服务等社会服务,完成30项农业技术开发项目研究;利用科技大集、农技专家热线等多种形式,实现了“学校+企业+农户”一体化合作,广泛开展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为商丘及周边区域提供社会服务。我院是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每年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培训650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300人;有农情快递科普专家12人,每年讲座30次,收益群众10000人次以上。积极开展社会人员工勤技能岗位培训,工种100多种。年均培训6000人次、20000考次。获批河南省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专项服务人才6人;获批市级科技特派员10人;参与河南省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科技服务活动5人。每年开展科技技术服务3000多人次,开展各类培训32场次,培训技术骨干80多人,推广新技术18项,引进种养殖业新品种10个,加强了技术推广和应用,为我市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持和智力服务。由我院张慎举教授作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成果“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郑麦7698的选育与应用”(编号:J-201-2-05)获得了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是国家科技奖自2000年颁发以来我市第一次获奖,实现了我市国家科技大奖零的突破。同时我院是全国获此类奖项中唯一一所高职院校。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2017年以来,与北美国际教育集团、韩国信韩大学、德国WMU教育集团、俄罗斯南联邦大学、韩国国立济州大学等签订了中外合作办学协议。与美国诺斯伍德大学合作举办了两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会计方向和物流方向),担任了中国—南非职业教育合作联盟中方理事会理事单位。与国际跨国公司联合开发课程1门。每年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到美国、德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研修学习,同时,邀请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外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交流与合作。
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学校坚持内涵发展、质量提升,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学院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中国电子商务名校、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专科院校综合实力20强、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值得推荐的20张河南教育名片、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河南省首批诚信规范招生示范院校、河南省“五好”基层党组织、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高校维稳安保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工作考核优秀单位、河南省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考核优秀单位、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单位等荣誉称号。先后被确定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国家和省“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等。学报被首批认定为学术期刊,先后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学报核心期刊”“全国高职院校十佳学报”。
商丘职院人正秉承“爱国,爱校,求真,求知”的校风,遵循“德能并举 知行合一”的校训,以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创造更辉煌更璀璨的明天!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综合性普通、公办高等学校。学校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区域性中心城市——商丘市,京九铁路、陇海铁路、105国道、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菏泽至亳州高速公路在此交汇,交通便利,环境优雅。


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个典型的民办学校师资力量差不吓人都是一些连初中都没毕业的留校老师来进行管理手段极其恶虐下流而且是个家族企业去哪都比去那强特别是高中生千万别去去了毕业以后你连初中的题你都不会做了真的那里面根本不抓学习只抓招生天天就是逼着你招生

河南化工职业学院、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郑州理工职业学院

商丘工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就业前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机电一

商丘工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

商丘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信息工程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就业前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电子信息工程和机电一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