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
本专业聚焦于计算机信息产业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力图培养在目前及未来能够运用最新软件技术,结合企业实操平台和技术方向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
《PHP》、《前端技术》、《.NET》、《UI》、《微信开发》、《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
专业前景:
一、升学
1.专本套读;
2.到合作院校就读本科;
3.海外深造。
二、就业
1.进校签订就业协议;
2.毕业推荐北京、上海、深圳、西安、云南等地高新企业就职;
3.保障100%就业。
培养目标:软件技术专业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熟悉主流编程技术方法,掌握软件工程方法、工具和技术,能够从事软件分析、计算机软件编程、测试与维护等技术工作,具备一定的项目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软件开发人才。 宿迁职业技术学院©版权所有
专业核心课程: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基础、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网页设计、网络编程PHP、软件测试技术等。
可获取的资格证书:程序员、网页制作员、软件测评师、软件设计师等。
就业岗位群: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公司从事产品规划、产品策略,指导产品设计和开发、各类产品需求分析、设计、开发和测试、产品技术支持、产品系统性能优化,协助相关数据库的设计与开发以及相关培训、系统分析师、测试工程师,系统架构、系统现场实施,协助现场配置管理和文档体系管理、各类专业的业务咨询与技术咨询、售后服务支持、项目统计信息维护,协助项目组生产高质量的软件产品相关工作、各类软件售前工程师,软件销售、软件架构师、项目经理以及软件工程师、程序员等。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东 | 软件技术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412 |
| 江西 | 软件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35 |
| 安徽 | 软件技术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43 |
| 山西 | 软件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30 |
| 河北 | 软件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44 |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直属于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的云南省内唯一的一所旅游类、大专层次、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国家旅游局授予的“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中国科协认定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从1956年建校到云南旅游职业学院成立,学院经过了四个重要的发展历程,即1956年4月,昆明地质学校建校;1965年昆明地质学校、重庆地质学校和四川地质技工学校“三校合并”,1994年被国家教育部评定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1997年12月25日,地矿部与云南省政府签署协议,将昆明地质学校改建为云南省旅游学校,直属于云南省旅游局;2010年2月26日获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2011年5月9日教育部备案,云南旅游职业学院正式成立,主管部门是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一、基本情况
(一)基础概况
学院占地面积142,617.53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2,975平方米。其中实践场所面积12,433.00 平方米,普通教室面积15,818.00 平方米,一体化教室面积3,191.00 平方米,图书馆面积5,840.00 平方米,体育馆面积989.00 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20,306.00 平方米,食堂面积2,626.00 平方米。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107.00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6.61万册。
(二)师资概况
截至2017年9月,学校教职工总数304人,专任教师185人,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级职称78人,中级职称99人,有博士学位2人,在读博士4人,硕士学位100人,院级专业(学科)带头人8名,院级骨干教师16名;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有国家旅游局确定的青年专家培养对象2人;有国家旅游局“旅游万名英才”项目之双师型教师5名、学生实践性教学团队8个;有全国乡村旅游培训专家2人、乡村旅游规划专家1人;有院级专业(学科)带头人25人,院级骨干教师33人;有云南省旅游专家服务团成员20余人;云南省导游考试现场考官46名;有5名高尔夫专业教师通过国外机构培训,获得国际高尔夫职业经理人晋级资格证书(PDA)和苏格兰教师资格证书(AI)。学校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以骨干教师为核心,以“双师素质”教师为主体,以外聘教师为补充,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基本合理,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较高的“双师结构”的教学队伍。
(三)专业及学生
为适应现代大学办学治教的要求,学校实施了校院两级管理改革。现设有酒店管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外语学院、文化艺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资源工程学院、信息与传媒学院及基础教学部、体育教学部、思政教学部等“七院三部”。在人、财、物管理等方面,均实现由学校一级管理改革为校院二级管理。
根据云南省经济社会及旅游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按照“按需设置、特色鲜明、持续发展”的专业设置理念,优化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突出骨干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大专专业从“十二五”初期的6个,发展到现在的30个,基本形成以旅游类专业为主体,语言类和国土资源开发类等专业协同发展的专业布局。其中,导游、休闲服务与管理(高尔夫)是国家旅游示范专业,且酒店管理专业和导游专业是云南省行业特色鲜明、校企合作程度高的特色专业。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规模发展与质量提升同步,实施全员招生,全力优化校园环境,全面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借助教育及旅游行业等媒介平台,坚持依法依规、抓实抓细招生工作,全日制在校生规模逐年增加,新生报到率逐年提高,在校生规模实现了以三年制大专为主体的结构性转型。截至2017年 9月新生报到完毕,学校在校生总规模8644人,其中三年制大专4770、五年制高职3584,提前三年达到和突破学校“十三五”规划设定的8000人办学规模目标。生源以云南省为主,覆盖川、渝、黔等西部六省,生源覆盖面不断向外延伸。同时,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较高,多年来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处于省内同类院校前列。2014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98%,2015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99.7%,2016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98.06%。“出口畅”,带来“入口旺”,学院招生形势、规模发展均展现了良好的发展预期。
(四)校企合作与国际交流
1.合作办学实训基地建设。学院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基础组织开展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活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截止目前学院已先后与相关行业和企业签订协议,共建了6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内建立了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信息系统开发实训基地、宝玉石加工实训基地(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和导游专业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项目)等14个校内实训基地,同时建立健全实习实训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确保了实习实训教学质量,较好地满足了职业教育对实作的需要。
2.多渠道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是学院始终坚持的办学方向,学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学生就业为根本,通过引厂入校、课堂进企业和企业建立合作等方式,与昆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珠海等10余个城市,数10家单位建立了人才供求关系。为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和专业建设,突出我学院职业教育特色,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学院以《世界银行贷款云南职业教育发展项目》为契机,与企业深度合作成立了云南旅游职业学院“校企合作委员会”、“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两委会”具体参与学院的内涵建设任务。
3.以“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为依托,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指引下,在省旅游发展委的支持下,学校依托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独特区位优势和云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业态不断涌现的发展机遇,以“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为平台,设海外教学点3个,面向泰国、老挝、缅甸等国家开展旅游专业及中国文化等教育培训,具体承担“中国云南—缅甸合作论坛旅游官员及旅游企业高管交流活动”和“中国云南—老挝旅游官员及旅游企业高管培训交流活动”培训工作。目前已完成培训任务四期,培训老挝、缅甸旅游官员、企业高管近500人次。2017年与缅甸、老挝培训交流活动将于11月中旬举办。
同时,学校广泛开展业界对外交流互访,如组织赴韩国、泰国、台湾等海外交流与培训,接待老挝、缅甸、斯里兰卡、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来访学习、交流经验;与斯里兰卡旅游部合作,签署旅游从业人员及旅游专业学生进行教育、培训的合作备忘录;与柬埔寨国家旅游部就澜湄次区域旅游合作、协助柬方组建国家旅游学院等具体事宜进行磋商,并提上了日程;组织师生赴台湾侨光科技大学进行短期研修、赴台湾高雄餐旅大学参加“两岸餐旅通识教育发展”研讨活动等,学校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区域和深度稳步拓展,为推进学校职业教育和培训与国际接轨、提升国际影响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办学优势与特色
学院以培养旅游专业人才、服务旅游产业发展、开展旅游科学研究、弘扬云南旅游文化为使命,充分发挥学校行业办学优势,重点发展旅游类及其相关专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院全局工作,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提高质量”,加强学院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以立足云南、依托产业、服务全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办高质量有影响力的旅游职业学院为目标。以全日制高职学历教育为主、职业培训与技术服务并举、多种形式办学。培养旅游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为云南省实现“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迈进的战略目标培养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总体发展思路
在未来一段时期,学院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思想引领,紧紧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坚持规模发展与内涵提升并驱,突出特色与提高质量并重,硬件建设与软件提升并举,走产学研结合、多方合作发展道路,立足云南,服务社会,面向世界,把“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旅游教育培训与合作交流品牌基地,把“全国重点建设师资培训基地”建设成为全国示范基地,争创省级示范院校,成为云南省旅游职业教育的品牌学院,西部区域有影响力的旅游职业院校。
(一)抢抓机遇,科学规划。在全面学习、深刻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学院面临的内外部机遇和挑战,认真总结“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学院办学与人才培养经验,分析学院当前发展面临的形势与问题,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积极融入国家教育事业、旅游产业发展战略部署,科学谋划阶段性发展规划,引领学院发展。
(二)内涵建设,提高质量。坚定不移走师资兴校、管理兴校、特色兴校、质量兴校之路,打造一支业务、专业、技能素质过硬的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建立健全现代学校制度,突出旅游职业院校的专业、职业人文特色,面向城乡劳动力坚持办好继续教育、网络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充分适应旅游产业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三)多方合作,开拓发展。依托 “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优质资源平台,加强与省内外乃至周边国家和地区具有代表性、影响力的大型集团、企业合作办学,以国际化视野,发挥地缘优势,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合作办学模式,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连手企业共建、共促、共享、共赢,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
(四)扩大规模,提高效益。正确处理学院发展规模、质量、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学院发展仍处于成长期,没有规模为基础,提高质量就没有保证;没有效益做支撑,提高质量就缺乏动力;规模、效益都要为质量这一中心服务。学院将在保证结构合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包括三年制大专、五年制高职、成人大专、成人本科、国内外行业企业培训等构成的办学规模,切实提高学院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效益。
宿迁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2000年,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实施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
学院坐落在国家级文明卫生城市——江苏省宿迁市,位于宿迁市湖滨新区高教园区风景秀丽的骆马湖边,占地500余亩,拥有园林式独立校园,环境优雅,设施先进,师资充足。学院以“创新教育,引领未来”为使命,通过铸身、铸心、铸魂的过程探索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学院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要求为标准”、“以高薪就业为目标”完善各专业课程体系、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创新教学模式、挖掘学生潜力、提高教学效率。
学校下设信息工程学院、信息设计学院、互联网金融学院、网络营销学院。专注IT互联网专业建设、专注职业化自主管理体系、专注校企合作项目实训。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90余人,其中副教授及高级职称10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专业带头人6人、省级教坛新秀4人,另聘校外兼职教师60多人,特聘客座、兼职教授、著名专家48人。学院建有现代化的教学和实训大楼,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2000平方米的图书馆和资料室藏书14.9万册,报刊杂志30余种,建有电子阅览室,电子刊物1000余种。学院教学设施齐全,设有20个实训室。在校外建立各类专业实习实训基地200多处,充分满足学生实训需要。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省级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会计电算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两个专业是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现代制造技术实训中心是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项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中心是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会计电算化实训中心是省级示范实训中心。
学院以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为导向,以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能力为生命线,深化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对学生的企业实训、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就业创业教育及就业推荐实行一条龙服务。毕业生“双证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为学生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几年来,我院坚持实施“阳光助学工程”,采取“奖”、“贷”、“助”、“勤”、“减”等措施,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院积极探索具有现代特色的教育模式,确立“以明天的技术、培养今天的学生,为未来服务”的办学宗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视特色为学院的发展灵魂,视质量为学院的发展生命。由于学院培养目标定位明确,教学管理一丝不苟,学生素质教育卓有成效,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学生报到率稳定在90%以上。目前,学院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力争在“十三五”规划的五年内完成新校区的建设并投入使用,将努力建成办学规模适度,教学条件完善,专业紧贴市场,校企合作密切,教育质量优良的一流高职院校。
我们的口号是打造中国就业教育第一品牌。
学费(学年)、住宿费(实际入住收取)、代办费(教材费、军训服装费、保险费、体检及防疫接种费)、公寓用品(自愿购买)。







宿迁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和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和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就业前景,计算机科


专业介绍计算机类软件技术宿迁职业技术学院层次专科(高职)学制三年培养目标:软件技术专业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熟悉主流编程技术方法,掌握软件工程方法、工具和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