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复旦大学哪个国际政治专业好(国际政治专业复旦和上外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7 20:41:10 解决时间:2022-12-16 09:22

满意答案

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复旦大学哪个国际政治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复旦大学各排行榜,国际政治专业的分数线,国际政治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政治学类 国际政治
复旦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国际关系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 研究分析、交流沟通和行政管理能力,在政治和业务方面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在各级党和政 府的涉外事务部门、教育科研机构、新闻媒体、国际组织、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 教学研究、政策分析、国际交流和国际新闻评析等方面工作的高水平复合型的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政治学理论和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 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和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的专业研究方法,接受逻辑思维、语言表达、文字 写作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调查研究、系统分析和协调组织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 好中外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育和养成良好的个人综合素质。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政治学理论与比较政治、国际关系学、世界经济、行政管 理和国际法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其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相关 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对研究对象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

2.熟悉本国政治体制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特点、了解国家的基本方针、重要政策和法律、法 规,了解有关国家和主要国际组织的基本体制、组织结构、决策过程、运行体制和法规制度,并能 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

3.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分析研究、行政管理和交流沟通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计 算机应用等能力,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教学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体部门从事涉外管理、政 策分析,教学研究和对外宣传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工作;

4.掌握政治学与国际问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系统分析、统计分析、调查分析、文献检索 和资料查询等等科学方法和分析手段,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能在实 际工作中熟练运用;

5.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拓展全球视野,培育人文情怀和文明教养,具有健全的 法制意识、公民意识和集体意识,具备良好的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培育和养成批判性 思维、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

6.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强健 康体魄,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培养乐观通达的心态,营造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培育 积极向上、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主干学科:政治学。

核心课程:国际政治学概论(国际关系学概论)、外交学概论、政治学原理(政治学概论)、国 际政治经济学、国际关系史(含近现代与当代部分)、中国外交(含近现代中国外交史和当代中国 外交)、国际组织与国际法、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国政府与政治、外国政治制度、政治学方法论、地 区国别政治经济与外交(美、日、欧、俄及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与外交)。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教学实习,以及参与 课题研究等,时间安排一般为12~16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录取分数线(2020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四川社会科学试验班(包含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国际政治、社会学、社会工作)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42
政治学类 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
上海外国语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国际政治(英语)专业设立于2001年,当年开始招生,是全国外语类院校中最早开设的国际政治本科专业,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高校中最早开设的国际政治本科专业。本专业设立之初隶属于法学院国际事务系,2014年6月底根据学校学科发展全局规划部署,整建制调入新成立的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截至2018年9月,国际政治专业已培养14届约680名本科毕业生(含留学生),目前国际政治专业四个年级在校本科生198人。据“2015?016年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专业排名”数据显示,在国内各高校目前设立的43个国际政治本科专业中,上外国际政治本科专业排在第6位,名列前茅。为适应国家当前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发展形势的需要,积极探索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2015年起在国际政治(英语)专业原有国际事务方向基础上新增国际组织培养方向,在本科高年级实施有针对性的分流培养。
国际政治专业方向为国际组织,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科学理论素养,具备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外事实务和国际法专业知识,熟练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能够从事专业领域研究和涉外工作实务的高级人才。在英语语言方面采取小班教学形式,国际政治专业本科毕业生要求通过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并鼓励参加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本专业学生也可以自主选择修读英语双专业,按照要求完成英语专业课程和毕业论文即可获得第二专业英语学士学位。学院同时积极鼓励本专业学生选修第二外语或参加本校小语种辅修学习,充分利用上外的外语学习环境,提升对外沟通能力。
除课程学习外,国际政治专业师生高度重视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以国际政治专业学生为骨干创立了上外模拟联合国协会,并打造出上海模拟联合国大会等特色品牌校园文化活动。国际政治专业本科生还积极参加世界各地举办的模联活动,积极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等各种赛事。在世博会、中国进口博览会、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海网球大师杯赛、世界游泳锦标赛等各类大型国际活动都能看到本专业学生活跃的身影。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科学理论素养,具备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外事实务和国际法专业知识,熟练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能够从事专业领域研究和涉外工作实务的高级人才,以满足党政机关、中外企事业单位、国际组织与国际机构、外国使领馆、新闻媒体以及教学和研究单位的需要。
主干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阅读、英语视听说、英语语法与写作等英语基础课程、政治学原理、比较政治学、国际法、国际组织、国际关系史、世界经济史、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区域与国别研究导论、外交学与外事管理、当代中国外交与外交政策、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统计学基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等。
毕业生就业方向:国际政治专业的宽口径培养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毕业生外语听说读写译等综合优势明显,专业训练规范严谨,知识结构较为合理,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强,能够较快适应各种不同性质工作的要求,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其就业去向主要有:外交部、商务部等中央地方政府部门;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第一财经等新闻机构;涉外使领馆、跨国公司;国有企业、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跨国咨询机构以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厦门大学等教学研究机构。许多毕业生已成为本部门的业务骨干,业绩突出。与此同时,本专业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顺利通过入学考试,成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的研究生;也有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出国深造,就读于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纽约大学、西北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南加州大学、哥廷根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帝国理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曼彻斯特大学、约克大学、华威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九州大学等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各类专业研究生项目。国际政治专业历年通过考研或出国深造的毕业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3,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顺利获得博士、硕士或MPA、MPP等专业学位。
复旦大学
5
软科(综合)
6
校友会(综合)
8
武书连
34
QS世界
141
US排名
学校简介

复旦大学校名取自《尚书大传》之“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始创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1917年定名为复旦大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目前,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确立了27个“双一流”建设学科,是一所世界知名、国内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目前,复旦大学有直属院(系)35个,附属医院18家(其中4家筹建)。学校设有本科专业79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含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5个。在校普通本、专科生13991人,研究生22232人(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大陆港澳台生),学历留学生2946人。在校教学科研人员3139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51人,文科杰出教授1人,文科资深教授1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18人,国家各类重要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301人次。

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列全球第40位,复旦大学位列国内高校第3位。在学术影响力方面,复旦进入ESI世界前1%的学科领域数19个,位列中国大陆高校第2名(并列),其中,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全球1‰。在QS世界学科排名中,复旦有29个学科位列世界前100,总量在国内排名第三;五大学科门类均位居全球前100位,在中国大陆地区仅二所高校跻身此列。U.S.News世界学科排名中,有4个学科跻身世界前50,THE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学科排名中,1个学科大类跻身世界前50。在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5个学科获评A+,参评的学科中60%以上获评A类学科。此外有14个学科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

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数学中心1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4个,卫健委重点实验室9个,总后勤保障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5个,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11个;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中国研究院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首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大学智库论坛”秘书处落户复旦。

近年来,复旦大学同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70多所大学和机构签订有合作协议,师生每年出国约8000人次,每年接受海外来访人员约5000人次,每年举办国际会议约100场。

学校共有邯郸、枫林、张江、江湾四个校区,占地总面积约243.9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24.11万平方米。(数据截止日期2020年4月)


周边环境

学校共有邯郸、枫林、张江、江湾四个校区,占地总面积约243.9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24.11万平方米。

复旦大学场现有文科馆等图书馆5座,校史馆、相辉堂等各类场地展馆6座,正大体育馆等各种体育场馆10余座,室外运动场面积共计160221平方米,拥有室内外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等项目场馆,配套设施齐全,能够为师生提供各种文体服务项目,为各类校园文体活动提供了硬件支持,能够满足师生多样化的校园文体生活和活动需要。

  • 图书馆
    复旦大学图书馆现由文科馆、理科馆、医科馆、张江馆、江湾馆(李兆基图书馆)、古籍部(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组成。

  • 复旦大学校史馆

  • 相辉堂
    相辉堂是复旦校园内最具历史意义的建筑,是复旦人共同的精神家园,见证了复旦近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

    《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陈望道旧居)

  • 复旦大学博物馆

  • 复旦大学人体科学科普教育基地

  • 祖嘉生物博物馆

  • 正大体育馆

  • 江湾校区运动场


  • 枫林综合游泳馆



上海外国语大学
116
校友会(综合)
262
武书连
3
软科(语言)
学校简介

上海外国语大学(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SISU)创建于1949年12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进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

上外秉承“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精神和“诠释世界、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以“服务国家发展、服务人的全面成长、服务社会进步、服务中外人文交流”为办学使命,深入推进“多语种+”办学战略和以“跨、通、融”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卓越国际化人才,致力于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

历史承传

上海外国语大学与新中国同龄,其前身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首任校长是著名俄语翻译家、出版家、中国百科全书事业的奠基者姜椿芳。后历经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上海俄文专(修)科学校、上海外国语学院等传承变革,于1963年列入教育部全国重点大学。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英文校名确定为“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缩写为“SISU”),并于1994年正式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

书香翰墨、桃李芬芳,顾杏卿、凌达扬、厉家祥、夏仲毅、方重、徐仲年、王燕生、王季愚、许天福、林鼎生、严庆禧、颜棣生、杨寿林、岳扬烈、姚枏、周退密、漆竹生、钱维藩、陆佩弦、浦允南、章振邦、徐百康、杨小石、薛蕃康、李观仪、王宏、戚雨村、胡孟浩、顾柏林、王德春、许贤绪、余匡复、侯维瑞、谢天振等众多杰出的名家大师,都荟萃于此,执教治学,开创并丰富着上外的人文传统。

办学优势

自建校以来,上海外国语大学始终保持着领先的学科优势和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是全国同类院校中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数量最多(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工商管理)的高校,在QS世界大学排名等国际指标中位居中国前列,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获评 A+(外国语言文学),并列全国第一。

上外着力推进“战略语言”建设,为国家和地方发展、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提供最急需的关键人才储备。上外现有授课语种数量已达 49 种,包括俄语、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希腊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韩语-朝鲜语、波斯语、泰语、越南语、印度尼西亚语、瑞典语、荷兰语、希伯来语、乌克兰语、土耳其语、印地语、匈牙利语、乌兹别克语、哈萨克语、波兰语、捷克语、斯瓦希里语、塞尔维亚语、罗马尼亚语、塔吉克语、白俄罗斯语、乌尔都语、普什图语、马来语、爪哇语、巽他语、汉语等 37 种现代语言,并开设拉丁语、古希腊语、世界语、梵语、古英语、古典叙利亚语、巴列维语、古典纳瓦特语、阿卡德语、苏美尔语、古典希伯来语、奥斯曼土耳其语等 12 种古典语言和国际辅助语课程。

目前,上外已充分形成以语言文学类学科见长,文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等 6 大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多元并举,特色鲜明。上外现有 3 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培育])、1 个国家级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西欧语种群)、10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 21 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外国语言文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应用经济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等 6 个学科列入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其中外国语言文学为 A 类)。

上外是联合国合作备忘录签约高校和欧盟委员会口译总司合作单位,也是国际高校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成员,拥有全亚洲首屈一指的高级翻译学院,已开设全部联合国6种官方语文语对组合,获得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全球最高评级。

人才培养

上外的人才培养体系层次齐备,现有 55 个本科专业,涵盖 12 个本科专业类,包括34 个语言类专业和 21 个非语言类专业;8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应用经济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下设 42 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工商管理硕士、翻译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金融硕士、法律硕士、国际商务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公共管理硕士;3 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工商管理,下设 22 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工商管理。

上外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文化“走出去”重大战略,率先提出“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创新育人模式,以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全力造就能够参与全球事务的通才和通晓国别区域与领域的专才,推动卓越外语人才、多语种高端翻译人才、多语种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无国界工商管理创新人才、应用经济学国际创新人才、涉外法律人才、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

上外已陆续与新华通讯社、《中国日报》社(China Daily)、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第一财经传媒(CBN)、上海外语频道(ICS)等建立联合办学体系,并实施长三角高校学分互认计划。上外与英国FutureLearn平台合作开展“慕课”(MOOC)探索与实践,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推动教育理念的创新。

卓越研究

上外立足多语种、跨学科、跨文化综合优势,主动对接国家和地方战略,不断传承和彰显外国语言文学的传统特色,依托政治学、工商管理和新闻传播学等学术增长点,汇聚中外高端研究团队,协同创新打造高校学术智库群,在语言文学、国际关系、国际传播和区域国别研究等领域享有崇高的学术地位。

上外现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上海高校智库(中东研究所)、1个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科研基地 / 国家语言文字智库(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级重点研究基地(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2个外交部共建研究基地(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欧盟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英国研究中心)和20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2个教育部国际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中英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中德人文交流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共建基地(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中心)、2个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二十国集团研究中心、上海市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2个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中外文化软实力比较研究基地、语言文化圈视角下的区域国别研究基地),并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共建外国文化政策研究基地,为上海市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分中心单位。

上外的100余个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以全球治理和区域国别研究为核心,构建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成果应用渠道,为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制订和实施相关政策提供智力支持,并涌现出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科研成果。上外中东研究所、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英国研究中心、丝路战略研究所等5家机构入选“CTTI来源智库”单位。上外已逐步建成眼动、脑电和语料库技术等研究场馆,与科大讯飞建立口笔译跨学科联合实验室,促进语言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的交叉研究,推动人工智能与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的前沿探索。

上外编辑出版《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外语界》《外语电化教学》《中国比较文学》《国际观察》《英美文学研究论丛》《阿拉伯世界研究》《亚洲中东与伊斯兰研究(英文)》《中国国际评论(英文)》《东方翻译》《口笔译研究(英文)》《外语测试与教学》《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中国法语专业教学研究》《新丝路学刊》《语料库研究前沿》《英语教育与教学研究》《Language Teaching for Young Learners(英文)》等18种学术期刊,其中有7种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收录集刊,4种英文期刊在海外发行,在学界享有盛誉。上外不断推进中文学术期刊的海外出版和中华学术精品的对外译介和传播,努力提升学术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国际视野

上海外国语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开展对外交流的高校之一,建校之初就有外国专家在校工作。上外将国际化办学视为核心发展战略,已先后与6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40所大学、文教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是全球首批与联合国总部及各分支机构、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的高校,已先后加入亚非研究国际联盟、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等国际学术联盟。

上外鼓励青年学子放眼世界,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砥砺成长,充分吸收世界高等教育的优秀成果与先进经验。上外本科生出国(境)访学比例高达45%(2018年),每年都有千余名在读本科生和研究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公派出国(境)开展学术交流,或攻读合作学位。上外实施“外专引智”计划,积极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促进国际科研合作,有超过90%的师资具有国(境)外学习经历,在校外国专家多达340余人。

上外依托长期教学实践与研究,编写出版各类对外汉语教材,每年有约4000名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来上外学习汉语和相关学位课程,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上外已分别与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日本大阪产业大学、秘鲁天主教大学、匈牙利塞格德大学、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哈桑二世大学、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立外国语学院、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纽约城市大学、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合作开设10所孔子学院,并在墨西哥开设教育中心,遍及亚洲、非洲、欧洲、北美和南美,致力推广中国文化,沟通世界文明。

校园设施

上海外国语大学现有两座校区,占地74.7公顷。其中虹口校区坐落在上海市中心,与鲁迅公园和多伦路近现代海派文化圈相接;松江校区位于上海市郊“沪上之巅”佘山脚下,毗邻“上海之根”广富林遗址。两者文脉相承,又各具特色。

上外图书馆是全国外语院校图书馆联盟中心馆之一,共有两处馆舍,以及费萨尔图书馆等十余个特色文献资料室,现有馆藏纸本文献124.6万余册(涵盖65个语种)、电子图书145万册、中外文纸本报刊1972种、电子期刊2万余种、电子资源数据库78个,自建特色数据库11个。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平台长期保存和共享上外学者发表的论文和著作等学术成果,并为研究过程及学术交流等活动,提供数据存档、管理、发布、检索、共享、引证和统计分析等一系列服务。

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以“世界语言多样性”为主题,是中国第一座世界语言博物馆,秉持“语汇世界、言聚全球”(Words, Worlds)的立馆理念,以语言学及其交叉学科为学术理论基础开展公共科普教育,致力于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全球语言知识体系,推动中外文明对话和人文交流,是中国博物馆协会和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成员单位。上外拥有先进的办学设施,包括世界一流的同声传译系统、语言实验设备等,并建成具有相当规模的外语多媒体教育资源库。

社会服务

长期以来,上海外国语大学以引领和推动中国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为己任,始终关注学术普及和知识传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教社)作为中国最大、最权威的外语出版基地之一,是国家一级出版社,已累计出版40多个语种的图书、教材和电子出版物10000余种,总印数逾10亿册,重印率达70%以上。在全国中文学术图书引文索引(CBKCI)中,外教社被收录图书品种数多次位居外国语言文学类第一,社会影响广泛。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上海外语电子出版社是中国第一家专业外语音像电子出版单位,其“爱未来”品牌享誉海内外,深受广大外语学习者喜爱。

上外是教育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专项和首批教育融媒体试点单位,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通多语种外文门户网站群、建设融媒体中心,以多语种讲述中国故事,用互联网传播中国声音,创新构建网络育人平台,推动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助力国际传播能力提升,获得国家领导人专文批示。此外,上外师生的身影还经常出现在各类高端国际会议、体育赛事、艺术展演等重大涉外活动中,弘扬志愿精神,发挥学科特长,提供专业的多语言服务。

建校七十多年来,上外师生始终服务于国家对外开放的最前沿,足迹遍布全球各地,为我国的外交事业、经济建设、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为增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贡献。

立足新时代,上外胸怀“国之大者”,在建设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的奋进新征程上明确“五大坐标”,成为“多语种+”卓越人才的孵化培育地、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创新策源地、国别区域全球知识的关键供给地、全球话语能力建设的战略支撑地、外语教育改革发展的示范引领地。


收费项目

 

 

 

收费标准及奖助学措施
   

1.学费:每人5000元/学年(按学分制收费)。

2.住宿费:每人1200元/学年(松江大学园区学生公寓)。

3.学校设立多项奖学金、助学金、帮困补助,提供勤工助学,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通讯地址
上海市虹口区大连西路550号(200083)
  中专 2022-12-16 09:22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和外交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和外交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和外交学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就业前景和外交学就业前景,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专业介绍和外交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

  • 中专学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和政治学与行政学(外事管理方向)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和政治学与行政学(外事管理方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和政治学与行政学(外事管理方向)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就业前景和政治学与行政学(外事管理方向)就业前

  • 中专学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国际经济法方向)和政治学与行政学(外事管理方向)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国际经济法方向)和政治学与行政学(外事管理方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国际经济法方向)和政治学与行政学(外事管理方向)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国际经济法方向)就业前景和政治学与行政学(外事管理方向)就业前景,法

  • 中专学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国际经济法方向)和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国际经济法方向)和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国际经济法方向)和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国际经济法方向)就业前景和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就业前景,法学(国际经济法方向

  • 中专学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政治学与行政学(外事管理方向)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政治学与行政学(外事管理方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政治学与行政学(外事管理方向)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政治学与行政学(外事管理方向)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政

  • 中专学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

  • 中专学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和政治学与行政学(外事管理方向)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和政治学与行政学(外事管理方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和政治学与行政学(外事管理方向)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就业前景和政治学与行政学(外事管理方向)就业前景,国

  • 中专学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和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和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和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就业前景和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

  • 中专学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金融学和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上海外国语大学金融学和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

  • 中专学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精算学和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上海外国语大学精算学和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精算学和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精算学就业前景和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就业前景,精算学专业介绍和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