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哪个护理学专业好(护理学专业山医汾院和上交大医学院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1-06 16:42:15 解决时间:2022-12-16 19:46

满意答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哪个护理学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各排行榜,护理学专业的分数线,护理学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学专业分数对比(山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
(最高/最低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最高/最低分)
护理学2019理科 492.11/446(本科二批A段)/()
护理学2019文科 519.12/499(本科二批A段)/()
护理学2018理科 -/460(本科二批A段)/()
护理学2018文科 -/500(本科二批A段)/()
护理学2017理科 -/415(本科二批B段)/()
护理学2017理科 460/410(本科二批)/()
护理学2017文科 -/476(本科二批B段)/()
护理学2017文科 486/473(本科二批)/()
护理学类 护理学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备较系统的护理学及相关的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备基本的临床护理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护士人文修养、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社区护理。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护理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19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山西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46
文科499
新疆护理学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80
宁夏护理学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26
青海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06
文科482
甘肃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87
文科515
陕西护理学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11
云南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及预科普通类540
文科500
贵州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82
文科520
四川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32
文科528
重庆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23
文科527
海南护理学理科本科批普通类578
文科631
广西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98
文科504
湖南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53
文科547
湖北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03
文科526
河南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16
文科533
山东护理学理科本科批普通类551
文科537
江西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22
文科544
福建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19
文科492
安徽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53
文科525
黑龙江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61
文科468
吉林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86
辽宁护理学理科本科批普通类520
文科545
内蒙古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68
文科511
河北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12
文科546
护理学类 护理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以人为中心”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护理人才。通过培养,掌握护理学、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护理学基本技能;掌握常见病、多发病及急、难、重症护理治疗原则和临床护理。毕业后能够从事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护理科研及临床护理工作。
  主干课程 护理学、临床医学、社会人文学科
  主要课程 伦理学、心理学、医学美学、计算机应用、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人体解剖学、预防医学、生理学、护理导论、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成人护理(内、外科)、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急重症护理学、精神病护理学、社区和康复护理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四川护理学(护理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0
广西护理学(6500元/年,在医学院办学,不报不录.含交大-西澳大学3.5+2本硕连读以及交大-纽卡斯尔2+2双本科项目)(护理学院)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17
江西护理学(护理)(该专业只招有该专业志愿的考生;含交大-西澳大学3.5+2本硕连读以及交大-纽卡斯尔2+2双本科项目)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82
内蒙古护理学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91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
学校简介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是山西医科大学二级学院,前身系山西省汾阳高级护理学校,由美国基督教华北公理会于1923年创办,1985年恢复重建,1996年改为现名,学校坐落于素有“秦晋旱码头”之称的千年古城汾阳市,青银高速公路、307国道、太中银铁路倚门而过,交通便利。学校占地面积500余亩,建筑面积14.68万平方米。校园花木扶疏,绿树成荫,环境优雅,风景如画。

我院是一所多专业、多学制、多层次的高等医学院校。设置有临床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眼视光学、康复治疗学、医学实验技术8个本科专业和临床医学、护理、助产、卫生信息管理、药品经营与管理、健康管理等6个专科专业及护理(老年护理方向)1个专科专业分流方向;有硕士、本科、专科三个办学层次;有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等多种办学形式。目前,学院有护理学、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临床检验诊断学、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神经病学、耳鼻咽喉科学和公共卫生等12个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

学院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7000余万元,教学手段先进,实现了校园网络全覆盖,搭建了网络教育教学平台。教室、实验室及住宿等条件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建有96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包括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所、教学医院24所、实习医院48所、临床实习实训基地16所、社区实践教学基地5所。学院创办和(共同)主办有《护理研究》,共同主办有《山西省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协办有《中华医学教育》等刊物,为《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理事单位。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09人,外聘教师132人,直属附属医院具有卫生专业技术职称临床教师1383人,折合教师数58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95人,获博士、硕士学位者219人,山西省教学名师6人、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硕士生导师29人。学院有230余人次教师参编了190余部全国规划教材的编写。学院组织编写的46万余字的《中国护理发展史》填补了国内空白,在中华护理学会成立90周年庆典大会上受到1200位中外护理专家的好评。

目前,学院面向全国26省、市招生,现有在校生9000余人。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以“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王桂英和杨辉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护理工作者,许多人已成为省内外二、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骨干。特别是恢复重建以来,已向社会输送各级各类人才30000余人。学生就业形势良好,年平均就业率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学生质量受到用人单位普遍好评,学校的知名度日益提高。

为了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建立了助学贷款,构建由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勤工助学岗位等助学保障体系。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立足山西、面向市场、质量优先、办出特色”的办学思路,形成了以护理教育为龙头的办学特色。本科护理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本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为山西省优势专业;本科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眼视光学专业为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临床护理实验教学中心、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心和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为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科临床医学专业是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2’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专科护理专业为山西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从1997年至今连续21年获得新加坡护理专科文凭全额奖学金留学生项目,已输送留学生596名,是全国唯一一所连续21年获得该项目的学校。学院在全国及山西省举办的护理、助产技能大赛中多次荣获一、二等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及组织奖项等荣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人卫杯”全国高等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中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中荣获一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

学院不断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的范围,与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与协会合作建设“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长者福祉学院”;与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学院、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山西高科技医学检测中心、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欣宏科技有限公司等校企合作办学。与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连续多年开展了浸入式文化交流学习;与英国苏格兰科特布里奇学院、阿伯丁大学、爱尔兰科克大学成功签署合作备忘录,与日本龟田医疗大学、美国海格思大学达成合作意向,有效地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全院上下将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明确了学院的办学定位、办学思路和奋斗目标,紧紧围绕学院“新理念、新规划、新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一二四五”(“一”全面达到本科办学条件的高等医学院校;“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四”“强化”管理、特色、素质、服务;“五”“建设”基础设施、内涵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秉承“仁术爱仁、精益求精”的校训,弘扬“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作风,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狠抓落实为基点,以提升质量为要求,深化内涵发展,强化特色创新,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全面达本科办学要求的高等医学院校,为社会培养大批应用型医学高级人才,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学校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位于创新求索、文化荟萃、包容并蓄的黄浦腹地,红墙映日、梧桐环绕。其前身是由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896-1952)、震旦大学医学院(1911-1952)、同德医学院(1918-1952)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合并而成的上海第二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97年,学校通过了“211工程”立项。2005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成立了新的由教育部、上海市政府重点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进入“985”高校行列。2010年11月,学院成为卫生部与教育部合作共建的第一批十个重点高校中的一员。两校合并以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充分发挥“部市共建”、“部部共建”的体制机制优势,遵循综合大学的发展规律和医学学科的特殊规律,保持医、教、研、管的相对完整性,不断探索实践在综合性大学中发展医学院的模式。

历经百余年的春华秋实和六十九载的风雨征程,医学院秉持“团结、勤奋、求实、进取”的院训及“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学院精神,深入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上海风格、交医特质”的交大医学院发展道路,努力打造具有“厚基础、强实践、重转化、塑规范、融国际”的交大医学“精品化”卓越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医学院始终以谋国家之强盛、求科学之真知、践医学之神圣为己任,与时代同呼吸、与社会共命运,在医疗卫生事业的壮美画卷中留下了诸多浓墨重彩的笔触,为社会输送了7万余名医学人才。学院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享有较高国际声誉,师资力量雄厚,优势特色明显,学术成绩卓著,集医、教、研以及社会服务全面发展的研究型、创新型院校,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列,在多项学科综合排名中均位列全国医学院校首位。

医学院现拥有重庆南路、闵行两个校区。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对标国际一流医学院标准,进一步夯实学校科研基础、凸显学科特色,应上海市市委市政府“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的总体要求,2019年浦东校区项目正式立项。2020年11月,交大医学院浦东校区盛大开工,历经百余年的上海交大医学院拉开了从浦西延伸到浦东,从黄浦卢湾拓展到张江科学城,从新天地融入到国际医学园区的序幕。

医学院坚决贯彻“人才强院”的主战略,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大师云集、人才荟萃。现有教职医务员工39575名,专任教师752名,在职高级职称421人,博士生导师940人、硕士生导师1203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英国皇家内科医师学院院士1人,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2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4人,国际牙医学院院士1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通信院士1人,英国皇家外科学院院士1人,美国护理学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8人次,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2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9人,教育部海外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9人,上海市教学团队5个,上海市教学名师8人。2011年,王振义院士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医学院将培养有灵魂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作为根本任务,经过多年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将一批今天优秀、极具创新潜质的学生和不断超越自己、极具创新思维的优秀老师在一起相互激励、共同超越,使我们的学生更加优秀,使我们的老师更加卓越,产生使学生和老师都终身受益的创新能力和智慧”的办学理念,建立了卓越医学特色教学体系,开创了极具特色的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医学教育新模式。近年,医学院持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加强以基地建设与临床优势为依托,以转化医学理念为内涵的“卓越医学教育体系”建设,坚持提升医学生职业胜任力的教育方向,形成以“精品化”职业素质教育为主线的“一个模式、两个主体、三个层面、四个贯通、五个特色”的医学教育架构,实现扎实基础、主动学习、启迪智慧、提升能力、完善人格的人才培养目标。

医学院共有24个学院(系),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生物学)及4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有临床医学八年制(含口腔方向,授予博士学位)、8个本科专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儿科学、生物医学科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护理学),其中,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为国家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八年制(法语班)、临床医学八年制(4+4硕博班)、儿科学“5+3”、临床医学五年制(英语班)是学院的特色班级。2016年以培养生命科学领域卓越领军人才为目标,新增生物医学科学专业。2019年交大医学院高质量完成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医学院作为中国唯一院校接受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专家组全程观摩,获得中外专家高度评价。医学院目前在校学生9007名,其中本科生3098名,研究生5608名,留学生301名。2010年起,医学院率先探索和实践临床医学专业“5+3”及“5+3+X”改革,深度参与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2020年,新招录住院医师1103名,专科医师规培生409名,分别占全市招录总人数的33%和41%。

作为教育部基础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教育部口腔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国家级临床技能实验示范中心学科组长单位及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医学院具有临床模拟功能齐备、师资团队雄厚、医疗资源丰富、操作平台先进的基地优势,并通过器官系统整合式课程、临床技能操作、客观化临床考试等全面提升医学生临床技能和创新意识。拥有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国家级临床技能实验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2012年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并担任上海市卓越医学教育计划专家组组长单位。历年来,医学院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1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程5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公开示范课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常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成为国内首门护理专业的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图书馆总藏书量近100万册,其中电子图书50余万册,电子文献数据库86个,覆盖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护理学、公共卫生及循证医学等生物医学各领域。此外,图书馆还拥有Primal Pictures、Access Medicine系列等丰富的医学教学资源以满足医学教学需求。

医学院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和上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首推“健康中国”思政课程,打造“中国系列”课程品牌,通过理论授课、CBL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全国劳模、新科院士、医学大家等与师生面对面,依托“宣誓、授袍、缅怀、授帽、感恩”五项仪式教育,深化育人内涵,进一步加强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围绕“卓越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搭好课上与课下、线上与线下、本科生与研究生三大互动平台。深化“双师联动,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整合班导师与新生导师工作制度,实施全程一贯制模式配备本科生班导师,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医学思政教育体系。依托新媒体优化工作模式,通过“易班”、“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积极联动,强化网络思政育人功能。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功能,搭建心理健康服务“医教结合”与“网格化”的关怀体系,建立心理疾患转介绿色通道。建立全程性且有序衔接的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全面建设在线就业信息服务平台。

从医学教育的本质是终身教育出发,合并原成人教育分院和网络教育分院,新组建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坚持以国家卫生事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面向医疗卫生大健康行业,依托医学院内外一流的学科和教学科研师资队伍,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学院共有4个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脏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科。为响应“从治疗为主到兼具预防、治疗、康养的生命健康全周期医学的新理念”的“新医科”建设,携手打破“门户”,实现医学教育资源共享,开启长三角医学教育高质量一体化、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中西医并重发展的新局面,2019年交大医学院联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医科大学、苏州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浙江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高校倡议发起的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正式成立。疫情期间医学院积极推动联盟高校间课程共享、名师互聘、学生交流、联合科技攻关等项目的开展,2020年4月起推出“与你谈科学”系列网络共享课程。

医学院紧紧围绕国家“双一流”的战略决策,以整体提高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内涵为出发点,以培养卓越医学创新人才为落着点,推动世界一流医学院和一流医学学科建设。整体布局、重点突出,稳步推动国家转化医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积极发挥国家级创新功能性平台在人才培养、平台运行与保障机制、科技成果产出与共享等方面的示范效应,以高峰高原学科和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带动新一轮学科布局优化。医学院现有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三级学科)16个,临床学科、口腔学科、基础学科、药学(与交大药学院共建)等四个学科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科影响力持续提升,学科排名稳中前行。根据最新美国E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统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等8个学科跻身全球研究机构前1%,其中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和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进入前1‰。在2020年US 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17个医学相关学科进入排名,其中临床医学、胃肠病学与肝病学、肿瘤学、内分泌与代谢学、环境与职业卫生、细胞生物学、生物与生物化学、药理与毒理学等8个学科进入世界百强;外科学、胃肠病学与肝病学、环境与职业卫生等3个学科居中国内地高校首位;肿瘤学、临床医学、心脏与心血管病、精神病与心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内分泌与代谢学等7个学科均位居中国内地高校前三。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ARWU)中,临床医学世界排名201-300,药学51-75。在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临床医学排名51-100。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7年公布的学科评估结果,我院临床医学全国排名A+、基础医学A-、口腔医学B+、护理学B+、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B-。2020年上海高校分类评价中,医学院位列学术研究型高校第5名(上海市属高校第一)。

近年,医学院加强顶层谋划,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态势,聚焦国家和上海市重大战略需求,持续推进脑科学、肿瘤等重大项目的布局和实施,培养储备优秀医学人才,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近年,医学院设立“双百人”计划,着力培养临床研究型医师和临床专职科研队伍,实施“博士后”激励计划,建设一支支撑学院科研事业发展富有创新活力的优秀博士后队伍,实施“高水平创新团队”项目,破冰学科和院校藩篱,组建跨学科、跨单位的稳定研究团队,明确建设目标,实现临床-临床、基础-临床、医学-理工学科协同创新,组建医学院“临床研究中心”,持续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提升临床研究能力。医学院系统共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68项,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3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奖2项。202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8项,连续十一年稳居全国第一。2019年发表SCIE论文3902篇,其中CNS(含子刊)论文数37篇。2020年,医学院系统共获授权专利数73项。

科研基地及平台建设成绩显著。医学院拥有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项目),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25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8个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2个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初步实现了产学研良性互动及转化平台的建设目标,2014年挂牌为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进行建设。2015年与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共同建设“脑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探索性实践院所同城协同、联合攻关的科研组织新模式。近年,医学院积极推动在附属医院建设一批如上海精准医学研究院、分子医学研究院高水平研究院,已初步形成优秀人才集聚、重大成果频出的良好局面。

医学院积极参与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各附属医院不断提升诊疗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学院现有12所附属医院,其中7所综合性医院、5所专科性附属医院。拥有3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代谢性疾病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口腔疾病国家临床研究中心、眼部疾病国家临床研究中心),1个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共建),1个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共建),1个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共建)。拥有7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不含中医),数量占上海市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总数的54%,16个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和重点学科。2020年各附属医院开放床位数21634张,门急诊人次达3193.69万,出院人次105.97万,住院手术人次79.13万。目前医学院各附属医院手术人次占全市1/3,治愈疑难杂症患者占全市1/2,以雄厚的综合实力,为上海乃至全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医学院系统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号召,坚决贯彻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先后派出八批援鄂医疗队,共计569人弛援武汉,派出182名医务人员援助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随着全球疫情日趋严峻,医学院积极提供国际物资援助,主动将抗疫中积累的宝贵“中国经验”分享给国际友人,充分展示出交大医学院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

医学院积极探索区域协同共建医疗卫生事业新战略,与长宁区政府合作共建上海市同仁医院,并于2014年成立虹桥国际医学研究院,努力实现多维推进区域医疗发展与学科内涵建设。2011年成立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大力开展医院管理政策性研究,在国内医院管理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上海理工大学共同发起建立“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和“医工交叉研究生院”。2020年与上海中医药大学携手成立“中医西医汇聚创新研究院”,着眼于中西医交叉优势学科发展方向,推进中西医交叉创新临床和基础研究。同年10月,成立上海交大医学院—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慢病防控与健康促进协同创新中心”,将充分整合双方优势资源,聚焦“慢病防控”,开展深度合作。12月,与上海开放大学签约合作,未来将共同建设服务老年人群的健康管理体系,共同推进市民健康与医学素养提升以及共同提升医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质量。

医学院持续深化国际交流,积极拓展教育合作、科研合作和学术辐射,不断提升国际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医学院已与21个国家和地区的64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开了广泛的合作。近年,医学院进一步加强和世界顶级大学的科研合作,建立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单细胞组学与疾病研究中心、与英国爱丁堡大学共建 “全健康研究中心”。与12个国家的37所大学开展了约50个海外游学(短期)项目,本科生短期境外访学比例达50.4%。国际学生教育工作稳步发展,2020年顺利通过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组织的来华留学质量认证,成为目前全国首家唯一获得八年认证期的高校。

医学院拥有深厚和优质的中法医学教育传统,中法合作办学已经成为医学院办学特色之一。医学院与法国医学院校的合作历史源远流长,自1911年上海交通大学院医学院前身——震旦大学医学院成立至今,医学院在与法国一流高校的教育合作方面不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培养了近800名法语医学人才。1997年,医学院临床医学法语班项目正式纳入两国政府合作渠道;2007年,医学院成立“中法医学部”;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与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合作举办的医学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教育项目”获得教育部正式立项,成为国内首个中外联合培养医学博士项目。2018年10月,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法国巴黎笛卡尔大学、里昂第一大学、里尔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格勒诺布尔-阿尔卑大学等院校共同创建的“中法联合医学院”正式成立,全面开启医、教、研各领域的深层次合作,标志着医学院的中法医学合作揭开了新的篇章、迈向了新的高度。

2013年医学院与渥太华大学医学院签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渥太华大学医学院合作协议》,成立“上海交通大学-渥太华大学联合医学院”,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合作举办医学本科英文班项目”获教育部批准,2015年起正式开始招生,2017年建设完成中加联合实训中心。

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携手成立“全球健康学院”,学院整合交大医学院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热带病防控领域的优势力量和全球分布的国际合作网络,旨在培养具备扎实学科基础,创新思维、全球视野的全球健康治理的领军人才。

2020年全球健康学院率先在国内为医学院开设《全球健康》必修课。在全球健康学院建设的基础上,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和爱丁堡大学共建“全健康研究中心”,中心围绕人类、动物和环境领域之间的重大健康领域和治理系统,发展“全健康”学科体系,率先在我国开展全健康双硕士联合研究生培养,建立全健康研究与实践基地,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全健康高级人才、为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全健康技术与政策咨询搭建平台,从“人类-动物-环境”健康的整体视角提高我国公共卫生治理能力,服务于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医学教育改革进入新时代,医学院的改革发展也迎来重要战略机遇。全体医学院人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为根本使命,牢牢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和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的时代机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始终坚持医教协同,持续深化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全力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坚持把医学教育写在祖国大地上,把医学研究写在世界科技前沿上,把医学论文写在人民健康篇章上,为祖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接续奋斗。


录取方法
录取批次的安排

护理学专业:上海/四川/安徽(提前批);浙江省本科第一批(单独代码)。

其他各专业本科:均列入本科(理工类)第一批录取。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不设专科(高职)类专业)


对往届生的录取政策没有对往届生的录取有特殊要求。
毕业生就业

 

学生升学·就业·游学介绍

几年来学院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向社会输送了众多的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2011年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达99.03%,其中七年制255人,就业率100%,本科468人,就业率98.50%,总体就业率99.03%。其中本科、长学制毕业生签约三级医院的有402人,占毕业生人数的55.6%;签约二级医院的有28人,占毕业生人数的3.9%;基地升学的有63人,占毕业生人数的8.7%;普通升学的有153人,占毕业生人数的21.2%;其他(包括出国、就业非医疗单位、公务员)的有77人,占毕业生人数的10、6%。

继续推动医学院国际化办学水平,短期游学项目已遍及北美、欧洲、澳洲、亚洲和港台,共13个国家和地区, 43项交流项目,涉及32所知名医学院校。2011年度海外游学交流学生(通过学院选拔的)共196人(未包括法文班最后一年去法国FFE项目19人);本科生参加交流的比例达到32.9%。

学院按本科毕业生的比例,每年批准一批优秀学生免试直升研究生。去年免试直升研究生的比例已达43.8%;同时,未能直升研究生者也可通过参加全国统一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取得深造的机会。


周边环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地处上海市中心的卢湾区。南北高架将学校分为东、西校区。东校区为主要为办公、生活区;西校区主要为教学区。学院向北紧临复兴公园,一站车程到著名的上海商业街淮海路。周边有:中共一大会址、上海新天地、瑞金医院(原广慈医院)、卢浦大桥、地铁一号线(黄陂南路站)等。

    交通:17、24、36、43、869、933、864、大桥一线、隧道八线等


  中专 2022-12-16 19:46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学怎么样,好不好?

    1楼

    专业介绍护理学类护理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层次本科学制四年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以人为中心”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护理人才。通过培养,掌握护理学、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护理学基本技能;掌握常见病、多发病及急、难、

  • 中专学校

    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学学费表|招生名额|专业介绍

    2楼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0年护理学学费:65001.2020年护理学学费:6500;2020年护理学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河南护理学理科本科提前批普通类-56

  • 中专学校

    护理学专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2年学费(最新学费)

    3楼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2年护理学学费:65001.2022年护理学(四年制,含双学士学位项目)学费:6500、护理学((四年制,含双学士学位项目)只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含护理学-行政管理双学士学位项目。国家一流本科,含交大-西澳大

  • 中专学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学(含双学士学位项目)(含护理学-行政管理双学士学位项目。国家-流本科,含交大-西澳大学3.5+2本硕连读以及交大-纽卡斯尔2+2双本科项目)(医学院)专业代码202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学(含双学士学位项目)(含护理学-行政管理双学士学位项目。国家-流本科,含交大-西澳大学3.5+2本硕连读以及交大-纽卡斯尔2+2双本科项目)(医学院)录取分数线(2015)

    4楼

    护理学(含双学士学位项目)(含护理学-行政管理双学士学位项目。国家-流本科,含交大-西澳大学3.5+2本硕连读以及交大-纽卡斯尔2+2双本科项目)(医学院)/专业代码:1011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2年在甘肃、山西、江西、四川、广西、

  • 中专学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和护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医学检验技术和护理学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医学检验技术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检验技术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 中专学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预防医学和护理学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预防医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预防医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预防医学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预防医学和护

  • 中专学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和护理学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和护理学这二个

  • 中专学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口腔医学和护理学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口腔医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口腔医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口腔医学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口腔医学和护

  • 中专学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儿科学和护理学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儿科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儿科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儿科学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儿科学和护理学录取分数

  • 中专学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临床医学和护理学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临床医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临床医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临床医学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临床医学和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