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韶关学院和成都师范学院哪个物理学专业好(物理学专业成都师院和韶院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17 23:01:15 解决时间:2022-12-16 18:46

满意答案

韶关学院和成都师范学院哪个物理学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韶关学院和成都师范学院各排行榜,物理学专业的分数线,物理学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成都师范学院物理学专业四川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物理学2021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1391059
2020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1892111
2019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3094921
2018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2992709
2017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9394938
成都师范学院物理学专业广东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专业组选科要求
物理学(非定向)(办学地点:主校区)2021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22104661(202)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物理学(师范)2020理科本科批普通类502104754
物理学2019理科本科批普通类458121317
2018理科本科批普通类437135784
韶关学院物理学(师范)专业广东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物理学(师范)2020理科本科批普通类477134761
2019理科本科批普通类00
2018理科本科批普通类445126916
2017理科本科批普通类432123239
本科二批123239
物理学类 物理学
成都师范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立足成都、面向四川基础教育一线需求,培养能适应中学物理教学人才需求,热爱教育事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好人文与科学素养和中学物理教育理论素养以及扎实的中学物理教育教学实践技能,能够在各级各类中小学教育单位从事物理教学及教育管理工作的教育教学人才。
主要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电子技术基础、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能力训练、中学物理教学论等。
就业面向:可从事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教学、普通中学物理教学、普通中学物理实验员和相关中等、高等职业院校物理类课程的教学与教育工作。
成都师范学院物理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四川物理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13
重庆物理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51
广东物理学(非定向)(办学地点:主校区)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22
物理学类 物理学(师范)
韶关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良好、师德高尚、教育情怀深厚、文化自信、系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现代教育理论和手段,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在中学、教育机构等从事物理教学、教研及管理等相关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的教育人才。还为学生开设光电子技术、光电显示技术、光电检测、光纤通信等光电工程课程。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光学、理论物理、近代物理实验、数学物理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模电、数电、计算物理基础、PLD原理与EDA技术、光电技术、光纤通信、传感技术。
就业方向:
中学、职业中等学校的物理电子类教师,在教育机构和其他机构从事物理教学、教研、管理等工作教育人才,在光电工程类产业的企业中从事研究、管理、应用开发等工作高级人才。
韶关学院物理学(师范)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河北物理学(师范)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77
成都师范学院
417
软科(综合)
377
校友会(综合)
623
武书连
学校简介

成都师范学院是四川省省属本科师范学院,是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单位、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四川省综合改革整体转型试点高校。现有温江校区、人民南路校区、白果林校区3个校区,校本部在温江校区。

学校创建于1955年,前身系四川省教育行政学校,历经四川省教育干部进修学院(1964年)、四川省教育学院(1978年)、四川教育学院(1984年)等发展阶段。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制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成都师范学院。学校先后培养了毕业生15万余人,其中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60余人,市、州、县教育部门负责人150余人,中职和中小学校长1100余人,高级、特级教师等名优教师1万余人。毕业生中涌现出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郭昭祥、西南交通大学原校长徐飞、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校长肖明华、猪八戒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和CEO朱明跃、全国政协委员李正国等一大批在基础教育、企业和党政机关工作的杰出人才。

学校始终遵循学生成长、成才、成师的规律,弘扬“爱、真、笃、为”的校训,践行“让学生在成都师范学院这段生活成为人生有价值的旅程”的教育理念。67年来,学校由师而立、因师而兴、依师而强、以师为荣,充分发挥教师教育办学优势,建设师德养成、师能培育、师知传承的教师教育核心基地;主动服务区域社会发展需求,初步形成了引领四川基础教育发展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办学体系。现设有15个二级学院,普通本科专业37个,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农学10个学科门类,在校生1.7万余人。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建有国家级一流专业2个,省级一流专业1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4个、省级卓越师范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项目3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建有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及教学名师和团队1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7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1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5门、省级一流课程23门。有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四川省教学改革项目等省部级教改项目180项,有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4个。近三届获省政府教学成果奖39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12项;2018年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2021年获四川省教学成果奖25项。

坚持科研兴校,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学校是四川省心理学会、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四川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3个省级学会的依托单位。建有四川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四川省心理与行为科学普及基地、四川STEAM科创教育科普基地等省部级研究机构3个,建有四川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四川中小学教师师德研究中心、四川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发展研究中心、四川0-3岁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四川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研究中心、成都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研究中心、四川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中心、四川劳动教育研究中心、四川中小学安全教育与管理研究中心、四川国际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等10个市厅级研究中心。建有室内空间布局优化与安全保障实验室、特色园艺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实验室、功能分子结构优化与应用实验室等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四川科创教育成都市科普基地1个。有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1个,厅级科研创新团队7个。2012年以来,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8项(含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246项;公开发表论文4800余篇,出版著作(含教材)300余部;获发明专利授权、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外观设计专利等100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0余项,被政府部门采纳咨询报告30余份。

坚持人才强校,队伍水平逐步提升。学校现有教职工1012人,其中博士160人、高级职称教师380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天府万人计划”文化领军人才1人,“天府青城计划”社科菁英1人,四川省专家评议(审)委员会委员3人,四川省督学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6人,四川省教学名师2人,获全国模范教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高校“十佳”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共10人。

坚持校地合作,社会影响日益彰显。学校强化产教融合,推进产学研用结合,通过提供决策咨询、科技服务、合作办学、专业培训、文化传承、科学普及等方式,主动服务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学校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牵头成立“成渝地区学前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联盟”,先后与成都、德阳、自贡、雅安等30多个市州区县建立校地合作关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科技贡献和智力支持。牵头成立“四川智慧教育联盟”,成员学校已达300余所,积极服务和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德阳市、温江区共建附属学校、附属幼儿园,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与中国联通、新华文轩、锐捷网络、猪八戒网等多家企业合作,共建高水平研发平台,紧密服务行业产业发展。2012年以来,承担教育部国培示范性项目、国培中西部及幼师项目、省级培训项目、委托培训项目近1000项,项目县近100个,培训班超3000个,培训学员超20万人。举办的全省教育局长培训班、正高级教师培训班、特级教师培训班、卓越校长培训班等,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坚持开放办学,对外交流不断拓展。学校通过留学生教育、海外留学、合作办学、国际交换生以及海外带薪实习等多种形式,在教育国际化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迈出了新步伐。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捷克、意大利、韩国、马来西亚、港台等国家及地区高校(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

百舸竞帆显风流,奋楫笃行续新篇。立足新起点,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保障,把内涵建设作为基本任务,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坚持“顶天立地,一体两翼”发展思路,紧扣教师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双面向”、普通师范教育和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双重点”、办学水平提升和社会服务拓展“双任务”,固本强基、错位竞争,系统实施“1955”行动,全力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师范大学,全面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格局。


周边环境

   成都师范学院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经济文化中心、宜居城市天府之国腹地成都市。学校占地面积1100余亩,现有温江校区、人民南路校区、白果林校区3个校区,校本部设在成都市温江校区。

   温江校区位于成都市温江区海峡科技园,毗邻西南财经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坐拥大学城,共享高校资源,是广大学子求学理想之地。

   温江素有金温江之称,被誉为国际花园城市,常年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出行交通便捷,地铁4号线可直达温江校区北校门。

   成都师范学院热忱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报考就读,共同开创璀璨人生、共筑明日辉煌!



录取方法
录取批次的安排

   2022年我校招生录取批次如下:

1.艺术体育类本科批:四川、重庆、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山东、广东、江苏、福建、海南、云南

2.省属公费师范生本科体育类专业:四川

3.省属公费师范生本科普通类专业:四川

4.对口本科招生普通类专业:四川

5.普通类本科批次:四川(含少数民族预科)、重庆、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陕西、山东、广东、江苏、福建、云南、海南、贵州

6.本科第二批、对口本科批联合培养:四川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1.认可各生源省统一组织的专业考试成绩。

2.投档时按生源省统一投档规则执行,没有统一投档规则的生源省按考生专业成绩投档。其中在四川省招生时,美术学、艺术设计学、书法学、音乐学专业要求文化成绩达到相应类别本科省控线上30分(含特征分),体育教育、休闲体育专业要求文化成绩达到体育类本科省控线上20分(含特征分)。

3.进档考生专业安排根据专业志愿顺序,按投档成绩从高到低确定录取专业,各专业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

进档考生投档成绩相同时,若投档成绩中已显示了各生源省的排序规则,则按照各生源省的排序规则执行;若投档成绩中没有各生源省的排序规则,则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语文、数学成绩从高到低排序。

进档考生所填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配,则按以上原则调配录取到未满额的其它相应类别专业,不服从专业调配则作退档处理。



对往届生的录取政策

对往届考生和应届考生一视同仁,不限男女考生比例。


奖学金设置

  学校形成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学生奖学金、学科竞赛奖学金、考研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校内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政策体系。大二及以上年级中品学兼优的学生可申评“国家奖学金”“学校学生奖学金”,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学生可申评“国家励志奖学金”;参加学科竞赛获奖的学生可申评“学科竞赛奖学金”,考上研究生的应届毕业生可申评“考研奖学金”。


韶关学院
417
软科(综合)
357
校友会(综合)
531
武书连
学校简介

韶关学院是广东省省属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大学。坐落在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和禅宗祖庭南华寺所在地、粤北历史文化名城——韶关市。

韶关学院举办高等教育始于1958年7月创办的韶关师范专科学校。1989年7月,韶关师范专科学校与1985年创办的韶关大学合并,1990年12月定名为韶关大学;2000年3月,韶关大学与1979年创办的韶关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韶关学院(以下简称学校)。2018年3月,韶州师范分院正式并入学校。2021年1月,韶关学院医学院正式并入学校。学校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特色,以农学、工学为发展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学校占地2627亩,校舍建筑总面积94.52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291万册。现有教职工2726人,专任教师1496人。全校正高级职称119人、副高级职称414人,硕士以上人员1277人。现有国家督学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南粤优秀教师10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广东特支计划”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项目1人。

学校以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为主,兼顾研究生教育,面向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地区及多个国家招生。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3万人,成人教育学生1万人。开设有文、理、工、农、法、管理、艺术、教育、经济、历史、医等11个学科门类,17个二级学院,73个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4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1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2个、通过IEET认证专业3个、通过师范专业认证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17门、省级产业学院3个(含省级示范产业学院1个);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69项、广东省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示范区项目1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91项、省级教改项目111项;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协同育人平台2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省级示范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24个,与各类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践基地341个。学校入选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合作院校。

学校重点打造“生态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现代机械装备、信息网络技术应用、教师教育”等5大重点学科专业集群,构建“省级、市校共建、校级”三级重点学科体系,拥有5个省级特色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级“冲补强”重点建设一级学科,6个市校共建重点(培育)学科。拥有省级以上(含共建)科研平台25个(含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7个。近3年,学校获市厅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917项,省部级以上项目138项(其中国家级16项),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7项。学校成功申报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华南农业大学——韶关学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近三年,学校参加各类学科专业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1249项,其中国家级286项。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保持在7%以上,年均总体就业率达97%。学校连续三年进入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结果(本科)前300名。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赛中荣获铜奖1项,3名学生荣登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榜。学校成功获批“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全国首家创新创业对分教研基地”。

学校主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被教育部列为内地免试招收香港学生高校,被省侨办列为中华文化传承基地。与美国、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每年招收长、短期留学生近100名;开展专升本、本科双学位、本升硕等10多项交流合作项目,每年有100多名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

学校曾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全国‘镜头中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广东省学生资助百佳单位典型”等荣誉称号。在中国校友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大学排名榜》中,排名第328位;在《南方网》公布的2019年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排名第372位;在《南方日报》公布的广东本科院校2019毕业生“薪酬榜”中,排名第29位;在《南方网》公布的广东2018届本科高校升学榜(硕士研究生升学率)排名中,排名第19位;在《南方日报》公布的广东本科高校就业率10强榜中,排名第7位。校园被市政府命名为“韶城新十景”之一。(2022年3月)


困难生资助办法

家庭经济特别困难以至无法顺利完成学业的学生:

1、在校期间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最高贷款每学年人民币8000元。

2、优先安排参加学校组织的勤工助学岗位,现有勤工助学岗位600个。


招生联系方式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韶关学院2014年招生工作联系电话一览表

‍‍

 

学校招生办公室:0751-8120066

学校计划财务处:0751-8120239

学校教务处:0751-8121372

学校保卫处:0751-8120077

宿舍管理中心:0751-8121442

英东生命科学学院:0751-8121495

英东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0751-8121376

英东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0751-8124787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0751-8121422

数学与统计学院:0751-8120243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751-8124903

软件学院:0751-8124903

文学院:0751-8124982

外语学院:0751-8121428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0751-8121826

经济管理学院 :0751-8120130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0751-8121430

法学院:0751-8120093

教育学院:0751-8121506

旅游与地理学院:0751-8124983

土木工程学院:0751-8204209

体育学院:0751-8120126

美术与设计学院:0751-8120135

音乐学院:0751-8120242

韶州师范分院:0751-8880300

医学院:0751-8176917



  中专 2022-12-16 18:46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韶关学院学前教育(师范)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韶关学院学前教育(师范)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学前教育(师范)和物理学(师范)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学前教育(师范)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学前教育(师范)专业介绍和物理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学前教育

  • 中专学校

    韶关学院教育技术学(师范)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韶关学院教育技术学(师范)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教育技术学(师范)和物理学(师范)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教育技术学(师范)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介绍和物理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 中专学校

    韶关学院教育学(师范)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韶关学院教育学(师范)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教育学(师范)和物理学(师范)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教育学(师范)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教育学(师范)专业介绍和物理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教育学(师范)和

  • 中专学校

    韶关学院小学教育(公费定向师范生)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韶关学院小学教育(公费定向师范生)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小学教育(公费定向师范生)和物理学(师范)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小学教育(公费定向师范生)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小学教育(公费定向师范生)专业介绍和物理学(

  • 中专学校

    韶关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师范)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韶关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师范)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师范)和物理学(师范)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师范)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介绍和物理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

  • 中专学校

    韶关学院社会工作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韶关学院社会工作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工作和物理学(师范)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工作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社会工作专业介绍和物理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工作和物理学(师范)这二个专业,希望

  • 中专学校

    韶关学院法学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韶关学院法学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物理学(师范)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物理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物理学(师范)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

  • 中专学校

    韶关学院和成都工业学院哪个好?加分政策?重点的专业?

    8楼

  • 中专学校

    韶关学院物理学(师范)和护理学(含3+证书专业)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韶关学院物理学(师范)和护理学(含3+证书专业)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物理学(师范)和护理学(含3+证书专业)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含3+证书专业)就业前景,物理学(师范)专业介绍和护理学(含3+证书专业)专

  • 中专学校

    韶关学院和成都师范学院哪个好?录取分数线多少分?重点的专业?

    10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