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政法学院/ 是否双一流大学:
山东政法学院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济南,1955年7月20日,山东省人民委员会颁布鲁人丁(55)字第1618号通知,决定建立山东省政法干部学校。1959年2月24日,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关于成立山东政法学院的通知》〔鲁发59字169号〕精神,山东政法学院正式成立,时任省委第一书记舒同题写校名。1979年12月23日,中共山东省委下文《关于建立省司法厅和省政法干校的通知》〔鲁发(1979)81号〕,决定恢复建立山东省政法干部学校。1983年10月3日,山东省教育厅教计字80号文件批复:同意将山东省政法干部学校改建为山东省司法管理干部学院。1987年10月,更名为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2005年2月,开始筹建山东政法学院。2007年3月16日和4月26日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分别发文同意正式设立山东政法学院。2011年获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2015年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俊采星驰,薪火相传,历经60余载耕耘不辍,山东政法学院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兼及法律硕士、专科和留学生教育;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等多学科的普通本科高校。
一、办学定位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错位竞争、特色发展”发展思路,实施“特色山政、文化山政、法治山政、智慧山政、开放山政、和谐山政”发展战略,建设特色鲜明全省一流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应用型政法类大学。
二、学科专业
学科专业定位:突出特色,做强法学学科,统筹法学外学科发展,构建“法学类专业群为核心,经管类专业群和新闻传播类专业群为两翼,信息技术类专业群和外国语言类专业群为基础”的法为核心、分类建设、交叉融合、相互支撑、特色鲜明的“122”学科专业体系。
法为核心。学校法学教育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法学专业学科优势突出。学校法学学科是省属高校中首个全部拥有法学学科“三重点”建设项目的学科——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刑法学,省级重点学科经济法学,省级重点实验室证据鉴识实验室,省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民商事法律与民生研究中心。法学学科现有“十三五”省级科研创新平台2个。学校是山东省法学会法律史学、立法学、刑法学会、经济法学和网络法学研究会会长单位。学报《政法论丛》是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
融法特色。以法学学科为龙头,辐射带动学校其他学科发展,如经济学类专业侧重商法结合,政管类专业强化法政结合,新闻传播类专业突出法治新闻方向,信息技术类专业突出电子证据方向,外国语言类专业突出法律英语方向,非法学专业均具有鲜明的融法特色。
学校现有21个本科专业:法学、知识产权、监狱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财务管理、国际商务、审计学、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英语、商务英语、日语、新闻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空间安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其中法学专业、监狱学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学、监狱学、知识产权专业群是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省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项目、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新闻学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学、监狱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行政管理是省级特色专业。
三、人才资源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遵循“博学笃行 刚健中正”的校训精神、形成“实事求是”的校风和“学在前沿,大爱施教”的教风,教师队伍建设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学校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山东省十大中青年法学家”3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重点学科首席专家2人,全省法学研究领军人物4人。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和惩戒委员会委员2人,省委省政府法律专家库成员6人,山东政法智库专家1人,省人大常委会特聘立法专家2人。全省社科理论界“百人工程”高层次人才2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青年创新科研团队3个。专任教师中,有企业工作或实践经历的教师占比达到 32.3%。
四、人才培养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稳定在12000人左右。学校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学养好,素质高,基础扎实,作风务实,用人单位满意度评价高。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法律硕士研究生就业率100%。法学专业本科生国家司法资格考试(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40%左右;研究生考试录取率20%左右;国家公职单位考取率20%左右,学校每年有400名左右毕业生进入以政法系统为主的各级国家机关工作。自1955年建校以来共为社会培养16万名各级各类优秀人才。
注重实践教学。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搭建理论与实务互动平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现建有校内教学实训中心7个,法学教学实训中心是山东省唯一的法学类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山东省法院系统、检察院系统、律师事务所、监狱系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实训基地325处。创办大法官讲坛、大检察官讲坛、大律师讲坛、企业家讲坛等实务讲坛20余个。
第二课堂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特色项目“靛青工程”被团中央评为全国学校共青团重点工作“打造高校学生第二成绩单”创新试点项目。旨在通过学生第二课堂的素质拓展,帮助学生全面发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靛青工程”将素质拓展学分化项目化,年均活动项目500余个,年度参与25000余人次,供学生自由选择,为个性发展和素质拓展提供路径支持。
五、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坚持学术立校,强化科学研究,积极服于地方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按照培养应用型人才定位,学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贡献度不断提升,成立“山东省八大发展战略与法律保障研究中心”,组建 8大科研团队,积极开展智库研究和法律服务。聚焦社会治理创新,与山东省法学会联合成立“山东省法学会民商事调解中心”,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建有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立法研究服务基地、山东省社会稳定研究中心、中日韩自贸区发展战略与法律保障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社会治理与法治建设研究中心、司法鉴定中心、立法研究院、司法研究院、司法会计研究所、案例研究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律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国别与区域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等20多个研究服务机构。山政法律援助工作站和司法鉴定中心分别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法律援助先进集体”和“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十二五”以来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立项近300项;国内核心期刊以上发表论文100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30余项,厅局级科研成果奖励100余项。2016年以来,横向课题的数量40多项。
六、山政文化
学校坐落在山东省省会泉城济南,位于中央商务区,毗邻奥体中心、省博物馆、省图书馆、省美术馆等标志性文化场所,山水清音,人杰地灵,人文环境得天独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五位一体”统筹规划和建设,开展文化传承创新和文化育人,促进满足师生文化需求和增强师生精神力量相统一,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学校是“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德育工作优秀高校”。
大道之行,高山仰止。山东政法学院入选山东省首批应用型大学建设单位,目前学校正立足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聚焦立德树人,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内涵式发展,向建设特色鲜明全省一流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应用型政法类大学的目标前进。
山东政法学院所处的济南市历下区是全市的中心城区,城区内高校众多,是济南市的高等教育核心区。山东政法学院与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档案馆、济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济南国际会展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相毗邻,二环东路、经十路、解放东路等多条主干道在学校附近交汇分布,交通十分便利,为在校生提供了高效便捷内涵丰富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校共有三个校区,分为主校区和东校区。其中,主校区位于济南市解放东路63号茂陵山脚下,在校学生约13000人;东校区位于济南市和平路东首二环东路5598号,建于砚池山北侧,与著名的济南名泉砚泉相伴,在校生1000余人,是监狱学专业专用校区,山东政法学院警官学院所在校区,距离主校区大约1000米;解放济南战役的第一战就是在学校主校区与东校区所在的茂领山和砚池山下拉开的序幕。校本部风光秀丽而又不失庄重大气,著名的茂陵山战场遗址恰处本部校区内,现已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通讯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解放东路63号
邮政编码: 250014
联系电话: 0531-88599888 88599859
传真电话: 0531-88599859
网 址: www.sdupsl.edu.cn
E - mail: zsb@sdupsl.edu.cn
学校建立和完善了配套齐全、设施先进的后勤服务体系。学校主校区建有3个学生食堂和1个教工食堂,东校区和西校区各建有一个学生食堂。均为“山东省高校标准化学生食堂”,就餐面积10000多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00人就餐。学生食堂饭菜以鲁菜口味为主,兼做南北大菜六十余个品种,并有地方小吃、特色美食、清真窗口、汤水、甜品、点心等经济实惠的大众风味。
山东政法学院已建立起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和特殊困难补助等互为补充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体系。学校每年从学费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的经费,重点用于学生奖助学金、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我校有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政府类奖助学金。另外还设有院长奖学金、综合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等学校类奖学金。此外,学校设立了勤工助学岗位,对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提供了有力帮助。

山东女子学院/是否双一流大学:非双一流山东女子学院是一所非双一流公办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山东女子学院442名软科(综合)464名校友会(综合)679名武书连学校简介山东女子学院是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全国3所女子普通本科高校之学校始建于19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是否双一流大学:非双一流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是一所非双一流公办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山东青年政治学院509名软科(综合)398名校友会(综合)680名武书连学校简介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办学基础是创建于1949年的山东省团校。198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是否双一流大学:非双一流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是一所非双一流公办艺术类专科(高职)院校。山东传媒职业学院776名高职排名学校简介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隶属于山东省广播电视

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是否双一流大学:非双一流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是一所非双一流民办综合类专科(高职)院校。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152名校友会(高职二类)982名高职排名学校简介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是否双一流大学:非双一流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是一所非双一流公办政法类专科(高职)院校。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659名高职排名学校简介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是山东省唯一一所警察类高等职业院校,始建于1982年,前身为山东省法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是否双一流大学:非双一流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是一所非双一流公办理工类专科(高职)院校。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82名校友会(高职一类)221名高职排名学校简介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80年的山东省济南城市建设学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是否双一流大学:非双一流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是一所非双一流公办财经类专科(高职)院校。山东旅游职业学院186名校友会(高职三类)551名高职排名学校简介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前身是山东省旅游学校,1988年由国家旅游局和省人民政府共

山东职业学院/是否双一流大学:非双一流山东职业学院是一所非双一流公办理工类专科(高职)院校。山东职业学院25名校友会(高职一类)155名高职排名学校简介山东职业学院简介一所拥有70年办学历史的老牌工科职业院校一所致力于打造富有人文精神的国内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是否双一流大学:非双一流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是一所非双一流公办艺术类普通本科院校。山东工艺美术学院452名校友会(综合)667名武书连学校简介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始建于1973年,建有千佛山和长清两个校区,是目前

山东政法学院/是否双一流大学:非双一流山东政法学院是一所非双一流公办政法类普通本科院校。山东政法学院452名校友会(综合)614名武书连18名软科(政法)学校简介山东政法学院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济南,1955年7月20日,山东省人民委员会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