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中医养生学-石家庄冀联医学中等专业学校
课程模块及所占比例:2、: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设置了公共基础课程(占总课时26.91%)、专业基础课程(占总课时28.07%)、专业课程(占总课时45.02%)和选修课程(占总课时12.54%)。其中,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是本专业主干课程、核心课程(详见表1)。
主要课程:(1):
公共基础课程:1)
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医学伦理学、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体育等。原则上应按照国家和各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要求进行设置。
专业基础课程:2)
《人体解剖与组织学》、《人体机能学》(即以《生理学》内容为主,适当增加《生物化学》等内容)、《病理学》、《诊断学基础》、《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概论》(涵盖《诊断学》、《药理学》、《内科学》、《传染病学》等临床课程内容)、《针灸学》、《推拿学》等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理论知识体系与专业课程理论知识以及临床养生实践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因此通过本模块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专业课程:3)
包括:《中医养生学》、《中医食疗学》、《功法学》、《养生康复学》、《养生美容学》、《预防医学》、《营养学》等。
主要课程简介:(2):
以下课程为本专业必修课程。
1)《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开设78学时。
本课程主要介绍正常人体基本组织、各系统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毗邻关系、功能以及病理状态下的形态变化等。本课程实践环节要求学生能够辨认正常及疾病状态下人体的标本、模型,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人体骨性标志、肌肉的走行、起止点、功能以及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人体机能学》:开设63学时。
本课程主要介绍人体正常及疾病状态下的机能变化及代谢变化,教学应突出与本专业紧密结合的知识点,如视觉、听觉、触觉和皮肤的基本功能、心肺的功能、物质与能量代谢、体温、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功能等。
3)《病理学》:开设30学时。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组织和细胞损伤与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的病因、类型、病理变化、后果与结局;及各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等。重点学习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肌肉系统(或运动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病理改变。
4)《诊断学基础》:开设72学时。
本课程主要包括体格检查:、实验诊断和其他检查等内容。教学过程应突出与本专业紧密相关的知识点,重点掌握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体征和诊断方法,构建诊断思维模式,为后续临床中医养生保健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内容如在:(3)、(6)、(7)《临床医学概论》课程中已全面涉及,可不单独开设这这些课程。
5)《中西医营养学》:开设150学时。
营养学是一门研究机体代谢与食物营养素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学科。通过对营养学的历史、起源、发展、特征、层次等方面的描述,可以知道营养学的发展脉略。营养学对社会、家庭行业、健康、政策具有深远影响。美国属于分解领域的营养学代表,中国是整体营养学的代表,而日本兼备了两者的特点。虽然日本并非营养学发达的国家,但是2015年的调查发现,日本临床营养学已经建立系统,而21世纪以来,各类催熟剂的使用使得食物营养素缺乏,国民的营养状况令人担忧。这些是值得关注的课题。
6、《预防医学》:开设60学时。
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宏观与微观的技术手段,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阐明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制定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的一门医学科学。
7)《推拿功法学》:开设72学时。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科学研究的新成果,系统、全面地介绍推拿功法的学术体系。其内容阐理清楚,功法可操作性强,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实践,可为学习《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打下良好基础。
8)《养生美容》开设90学时
共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以养生美容理论为主,是养生美容护理操作技能的理论基础;中篇以养生美容护理技能操作为主;下篇以养生美容诊断、养生美容咨询与指导、养生美容护理方案设计等内容为主,是专为“养生美容顾问”提高职业素养所设计的内容。
9)《中医食疗》:开设60学时。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食物疗法,是利用食物进行防病治病,或促进病体康复,是以食品的形式来具体应用。它既不同于药物疗法,也与普通的膳食有很大的差别。
10)《中医诊断学》:开设72学时。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诊,诊察了解;断,分析判断。“诊断”就是通过对病人的询问、检查,以掌握病情资料,从而对病人的健康状态和病变的本质进行辨识,并对所患病、证作出概括性判断。
11)《针灸学》:开设84学时。
本课程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传统运动疗法(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气功疗法、传统物理疗法,以及推拿、情志与娱乐疗法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传统中医理论与技术进行中医养生保健能力。
12)《推拿学》:开设72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学习各种推拿手法对于各种需要养生的疾病进行养生治疗。
13)《中医养生学》:开设111学时。
中医养生学,是研究和阐释人类生命发生发展规律,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益寿延年基础理论、方法的一门实用学科。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同名教材包括上篇、中篇、下篇三部分。上篇为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有绪论,发展简史,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等;中篇为常用的养生方法。主要有精神养生,环境与养生,起居作息与养生,睡眠养生,饮食养生,房事与养生,运动养生,浴身保健,娱乐养生,保健针灸按摩,药物养生等;下篇为审因施养。主要有因人养生,体质养生,部位养生,因时养生和区域养生等。
五、教学进程表(见附表1)
表1 高职高专中医养生保健专业教学进程表
序号课 程按学期分配学时数按学年及学期分配时数考试考查总计理论实验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1学期第2学期第3学期第4学期第5、6学期20周20周20周20周44周1入学教育1189918临床实习四十四周(医院实习四十周,乡镇社区实习四周)2军训体育英语1-计算机普通话21899187毛邓三2727272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4848489形势与政策(辅导员讲解)1-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人体机能学病理学诊断学基础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2 中西医营养学 预防医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食疗中药学针灸学养生美容黄帝内经推拿功法推拿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养生学总学时及周学时每学期开课门数1111911每学期考试课门数2536每学期考查课门数8665
六、时间分配(按周)
全教学过程安排149周,其中教学124周(含毕业实习44周),考试4周,毕业教育1周,假期22周,机动2周。
学年教 学 时 间入学/毕业教育假期机动总计教学实习考试小计一二三4444145总计
七、课程设置及学时比例表
本专业教学总时数为1806学时,平均周学时为22.6学时。
课 程学 时比例(%)课 程学 时比例(%)教学总学时1806公 共课21011.63政 治课1628.97专业基础课50728.07体 育1146.31专 业课81345.02实践教学环节占教学总学时的百分比55.66%
八、实践教学环节
(一)每门理论课程中安排了一定的实践教学学时(具体见教学进程表),该学时合计426学时,主要用于理论课程的实验、实际操作、见习等。
(二)毕业实习:44周
要求:安排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进行,完成实习大纲规定的内容,包括中医科科、营养科、内科、针灸推拿科科等的相关实习工作。
(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基础医学实验与实训、临床医学见习与实训、养生美容见习与实训、中国传统养生功法见习与实训、针灸见习与实训、推拿见习与实训、中医养生见习与实训、中医食疗见习与实训,毕业实习时间为44周。
九、综合实训计划表
序号类别教学内容开课学期实践时数1入学教育12军 训114天3社会实践1~44毕业教育61周5针灸学主要包括取穴练习、针刺练习、艾灸练习、拔罐练习、耳针练习等324学时6中医诊断学主要涉及中医脉诊实训、面诊实训、舌诊实训、问诊实训、问诊实训等内容351学时8推拿学各种推拿手法对于各种需要养生的疾病进行养生治疗330学时9中医养生学主要内容包情志养生、推拿养生、针灸养生、起居养生等412学时10推拿功法主要内容包括传统养生的各类功法的练习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放松功等430学时
备注:根据各专业特色,可另外安排其他实训项目
十、成绩考核与毕业
(一)、考核和考核方式
1.学生每学期修读的所有课程(含实践性教学环节),均需参加该课程的考核。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
2.考试课主要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由学校组织集中考试。考查课可由教师根据课程特点进行考核。
(二)、成绩的评定
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考试课程一般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个别课程可根据本门课程的特点,增大平时成绩的比例。平时成绩考核可采用实训课成绩或随堂提问、测验、课堂笔记、平时听课情况记录等方式进行。
(三)毕业
1、学生临床实习后参加毕业考试。毕业考试是综合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考核,全面检查学生所学知识的水平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专业毕业考试科目为《中医养生学》、《针灸学》、《中西医营养学》、《养生美容学》。
2、学生完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经考核全面合格,达到培养目标要求者,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
附表2: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解表
1.知识结构
知识类别知识内涵课程设置公共基础知识 社会主义基础理论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具有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常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邓三英语知识基础英语知识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知识办公自动化应用能力计算机医学基础知识人体基本知识了解人体正常及疾病状态下的机能变化及代谢变化人体机能学人体解剖组织基础知识人体各组织、器官、血管、神经的位置及相互关系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理、病理知识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人体机能学、病理学药理知识常用药物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临床医学概论专业技术知识诊断知识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需要掌握的诊断技术,为后续治疗下基础。 诊断学基础,医学影像学养生基本知识养生医学相关概念、发展史、养生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作用,工作内容、方法与服务方式以及社区养生组织实施等内容中医养生学针灸学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的养生针法、灸法的实践操作针灸学功法学知识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的各种运动功法来进行日常养生保健活动推拿功法学推拿学知识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的几十种推拿手法的实践操作,掌握推拿养生的具体操作推拿学
2.能力结构
能力类别能力要素课程设置考核标准通用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具备阅读和翻译本专业一般英文资料的能力,具备基本的日常口语交谈的能力。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具有利用计算机网络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计算机社交能力 交往与组织的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业创业能力获取求职信息的能力,撰写求职自荐书的能力,求职答辩能力,签订劳动合同的能力。就业指导专业基本技能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观察能力具有对正常人体及不同疾病的生理及病理表象及本质的观察、分析与判断的能力。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理,病理对需要养生病症进行诊断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需要掌握的诊断技术,为后续治疗下基础诊断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临床疾病预防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的养生保健、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能力。预防医学专业综合能力运用现代医学知识诊病的能力具有利用现代医学知识诊断与辨别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掌握必要的危重病的抢救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诊断学基础,临床医学概论、运动功法的养生保健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的养生运动功法的养生保健能力 功法学掌握各种中医养生保健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的各种日常的养生方法、理解情志养生、起居养生、针灸养生及功法养生的真谛中医养生学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的穴位养生、针灸养生、艾灸养生、拔罐养生等专业技术能力 针灸学
3.素质结构
素质 类别内涵 要求培养 途径思想道德素质坚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科学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邓三等理论课。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做遵纪守法和为人民服务的好公民;做“四有新人”,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观,具有严谨、务实、诚信、敬业的职业道德。文化素质应用语言文字,清晰地与病人进行信息、思想、情感的传递、表达和交流;具有文学艺术、没学、、美学修养,能够正确认识和分析当今时代有关问题。在理论和实践课中融入人文知识、人文思维、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业务素质具有从事养生治疗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具有本专业必备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具有规范的针灸和推拿操作技能;能利用本专业知识处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相关内、外、妇、儿科病症的养生治疗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管理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精神和协调工作的素质。相关理论课,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综合基础课以及综合技术技能实训等。身心素质身心健康,能控制自身心理情趣,具有体育卫生和运动保健素养,体魄良好,体能达到规定标准。体育课,综合教育活动
学校概况。
石家庄医学院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校,面向全国招生,国家承认学历。学校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资源,拥有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教授任课。近年来更加重视人才兴校战略,通过实施“培养百名研究生工程”、“师德建设工程”、“优师带教工程”等三大工程,推动教师队伍全面素质提升。学校共有专兼职教师940名,其中专任教师731名,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含博士学位、硕士学位)132人,高级职称278人。在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良好”成绩;目前在校生1.4万人,每年录取率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欢迎广大考生积极咨询、考察、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