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好(动漫制作技术专业济职院和山东信院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2 10:08:03 解决时间:2022-12-16 10:40

满意答案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各排行榜,动漫制作技术专业的分数线,动漫制作技术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与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分数对比(山东)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动漫制作技术2021综合 -/380(普通类二段)-/402(普通类二段)
动漫制作技术2020综合 -/348(普通类二段)-/381(普通类二段)
动漫制作技术2018理科 -/262(专科批)-/262(专科批)
动漫制作技术2018文科 -/329(专科批)-/309(专科批)
动漫制作技术2017理科 -/272(专科批)-/272(专科批)
动漫制作技术2017文科 -/337(专科批)-/308(专科批)
计算机类 动漫制作技术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层次 专科(高职)
学制 三年
【就业岗位】面向广告公司、影视制作公司、动画公司、电视台等单位,从事二维动画设计、三维动画制作、原画设计、后期合成、影视特技特效、卡通影片、广告片、游戏娱乐、虚拟现实设计与制作、玩具等设计、制作与监理工作。
【主干课程】动画速写、动画运动规律、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Unity3d等。
【职业资格证书】1+X数字创意初级、中级、高级建模师、电脑艺术设计工程师、数码视频编辑师、数码影视特效合成师、二维动画设计师、三维动画设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山东动漫制作技术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380
贵州动漫制作技术文科专科批普通类298
安徽动漫制作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307
文科272
吉林动漫制作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229
文科273
计算机类 动漫制作技术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层次 专科(高职)
学制 三年
动漫制作技术专业面向动画、游戏、影视等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培养动画、模型、美术设计、视频剪辑合成等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建有多个校内、校外实践基地,产学紧密结合,在校期间即可接触商业项目,学生专业技能扎实,就业面广。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山东动漫制作技术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402
广西动漫制作技术(5000元/年)理科专科批普通类283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35
校友会(高职二类)
280
高职排名
学校简介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是2000年10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日制国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在儒家文化发源地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山东省济宁市区。地理位置优越,人文底蕴深厚。这里,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是读书求知的理想境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755人,专任教师662人,教授、副教授193人,博士、硕士462人,“双师型”教师达到90%以上。以企业工程师、技师为主体的兼职教师库600余人。

学院设16个教学科研单位及20个教辅单位,紧密契合地方装备制造、文化旅游、全省全国“新硅谷”等支柱产业发展需要,开设16大类59个专业,建成了智能制造、汽车技术、计算机技术、智慧建造、“互联网+”商务等适应新旧动能转换的10个优势专业群。拥有机电、数控、汽车等47个校内实训中心、3家校中厂,设立400余家校外实训基地,获批济宁市装备制造业公共实训基地1个,拥有15个部、省、市级创新平台。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98.07%。

建院以来,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重点专业建设为平台,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以培养模式改革为主线,以文化育人为亮点,抓改革、促创新、求突破,朝着“学生光彩、企业首选、家长满意、社会信任”的目标迈进,走出了一条“产教互融、校企共同、学岗直通、文化育人”的特色办学之路。学院不断优化治理体系、完善制度标准、创新运行机制,大力推进管理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科学化、人本化 “六化”建设,办学行为更加规范,办学活力显著增强,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多元参与的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美誉度明显提高。获批国家和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品牌专业群、高水平专业群、专本贯通试点专业、骨干专业等专业建设项目52项,国家和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国家和省级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59门,教育部1+X证书试点32个。培育出国家和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创新团队1个,全国劳动模范、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级突贡专家、省级教学名师、齐鲁文化英才、二级教授等15人。承担国家、省、市及横向教科研项目345项,荣获国家和省市级教科研成果奖323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山东省政府文化创新奖2项,学生在技能大赛、文体竞赛等国赛、省赛获奖700余项,3个团支部当选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学院女排荣获全国高职院校大学生排球联赛亚军,省赛8次冠军,女篮荣获全省一等奖。学院获批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省级众创空间,入选中央电视台“职业院校百强巡礼”,荣获山东省校企合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政府文化创新奖、省级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山东最具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

治理体系与监督体系双元联动,促管理法制化

1.完善学院治理结构。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完善领导班子工作分工。修订《党委会议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坚持定期召开党委会、院长办公会,通过OA系统发布会议纪要,定期检查并报告落实情况。成立学院理事会,明确组成规则、职责权限、运行机制,深度参与学院重大事务的咨询、协商和审议。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多元参与、议事协商。依法设立院系两级学术委员会,明确议事规则,依法行使学术事务决策、审议、咨询等职权。

2.夯实学院监督体系。学院纪委与监察室合署办公,通过“三转”,聚焦纪委监督执纪问责主业。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实行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年度责任目标“双清单”制度,制定《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方案》,《作风效能问责实施意见》。成立考核办公室,制订《单位年度绩效考核办法》。调整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建立信息公开专栏,公开招生考试、财务资产、收费管理、评审评比等信息。

3.专项治理突出问题。开展诚信招生承诺活动,杜绝虚假招生、有偿招生。开展学籍信息核查活动,完善学院《学籍管理制度》,确保学籍电子档案数据准确、程序规范。开展教学标准落地活动,每年组织专业市场调研,调整专业设置,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标准。开展实习管理规范活动,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建立学生顶岗实习信息管理系统,坚持学岗直通,实施顶岗实习“合同三签”,双线监控、多元考核。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学院主要领导与各部门、单位负责人签订平安校园建设责任书,优化学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开展财务管理规范活动,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制度标准与管理程序一体建设,促管理规范化

1.制订学院章程。坚持依法治校、改革创新、务实管用,学院章程顺利通过省教育厅核准。保障了学院科学决策、民主参与、依法治校、规范管理、高效运行。

2.完善决策制度。修订《党委会议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学术委员会章程》,制定了《教职工代表大会章程》《学院理事会章程》,规范了民主决策制度、学术决策和社会各界参与决策监督制度。学院教学系部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保证了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3.健全配套制度。依据《学院章程》,制定和完善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学生管理、教学、科研、考试招生、就业、资产、财务、后勤、安全、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制度,进一步推进了依法治校。

4.优化管理程序。依据制度标准,规范工作程序,细化管理流程,形成规范、科学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对管理制度、标准、规程的宣传和学习,将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强化监督、检查,明确奖惩机制。

队伍建设与激励机制同步推进,促管理科学化

1.细化能力要求。按照国家对职业院校管理人员的专业标准和工作要求,针对学院领导、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分类制订岗位标准,明确工作任务,细化能力要求,引导管理人员不断提升岗位胜任力和执行力。

2.加强分层、分类培养培训。围绕共性要求、凸显个性需求,制订各类管理人员培养培训方案。举办暑期管理干部培训班;开展领导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辅导员专题培训等系列活动;学院新媒体及时发布国家路线方针政策、最新职教文件、前沿职教理论和创新实践案例,促进了管理人员自主学习与自我发展。

3.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建立培养、选拔优秀管理人才的科学机制。实行辅导员职级管理,聘任了一批正科级和副科级辅导员。积极推进专业职务竞聘改革,实施专业技术岗位首次分级聘用。完善《教职工年度业绩考核办法》,强化目标考核,考核结果紧密对接职业发展、绩效收入,激发了内在动力。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管理信息化

1.打造智能校园。以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建设为契机,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信息化建设,建设管理、服务、教学、科研大数据采集制度与平台,优化管理流程、服务科学决策;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过程深度融合,建设智能化移动在线学习平台、教学管理运行控制中心、优质教育共建共享型资源库支撑平台,打造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课堂新形态。

2.健全管理信息化运行机制。建立基于信息化的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信息管理中心职能定位,确定不同岗位专职人员职责,健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和技术支持服务体系,保证系统数据的全面、及时、准确和安全。

3.提升教职工信息化应用能力。开展教育信息化专项培训,举办信息化管理和教学大赛,提升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提高应用信息化手段记录、更新、采集、分析各类数据的能力,不断增强诊断和改进学院管理的能力。启动教师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改革、信息化教学大赛等活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文化育人与技能培养双向嵌入,促管理人本化

1.凝练学院核心文化。总结提炼形成 “崇德尚能”校训、“敬事而信”校风、“诲人不倦”教风、“学而时习”学风,“规范、精进、卓越”” 的人才质量等核心文化,形成独特的文化标识,并通过板报、橱窗、走廊、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等平台进行传播,发挥其在学院管理中的熏陶、引领和激励作用。

2.创新“三融三进三课堂”文化育人体系。首创“生态树型”文化育人成长模型。以“品优技高有才艺”人才目标为果,“文化三进”载体为干、枝、叶,“文化三融”内容为阳光、雨露、大气,“三课堂”为四季轮回体验,专兼职教师为园丁,“三协同”机制为复合肥,构成“三融三进三课堂”文化育人生态系统,丰富发展了素质教育理论。

3.构建“四位一体”文化育人课程体系。紧抓“课程化”这个文化育人制约瓶颈,力推育人文化的课程化开发、教学性转化,形成包含文化专门课、文化浸入课、文化活动课和文化习养课在内“四位一体”文化育人课程体系,实现了文化育人的课程化、学分化、制度化。

4.创新三梯度体验式教学模式。第一梯度浸润体验,文明校园润染文明言行,孔子学堂等文化讲座润育道德品行。第二梯度习得体验,课堂内教师愤启悱发、导中学,非遗馆师傅口传身授、习中学,“三孔四孟”现场体验、游中学,网络虚拟遨游穿越、乐中学。第三梯度实践体验,社团活动力行,社会实践践行,日常习养躬行。学生在身心体验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为习。

保证体系与诊断改进有机融合,促管理精细化

1.培育质量文化。编制《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贯彻“三全”育人的质量理念,培育形成“济职”特色的“规范、精进、卓越”的质量文化。营造“人人关心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质量文化氛围。

2.构建质量保证体系。以学生成长成才为核心目标,依托智能校园数据共享平台,构建全要素网络化“五系统、五层面、一平台”的质量管理与保证体系,在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 形成了学院担当质量保证主体责任,各系统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

3.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各部门单位依托智能校园数据共享平台,围绕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按照诊断项目、诊断要素、诊断点进行自我改进、自我完善,实现“自定目标、自立标准、自主实施、自我诊断与改进”的闭合循环提升,形成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质量提升的长效机制。


通讯地址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金宇路77号
周边环境

学院坐落在儒家文化发源地,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济宁市市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学院距离济宁市汽车北站200米、距离济宁火车站4公里左右,3路、4路、6路、18路、26路、31路、35路、103路、107路、361路等多路公交车可方便到达学院。

济宁市位于鲁西南,北依泰山,南临古都徐州。人口800多万,面积1.1万平方公里,是山东省六大中心城市之一。京沪、京九、新石铁路纵横交叉,京福、日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济宁机场可直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济宁历史文化悠久,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远古时期的“三皇五帝”在此留下活动踪迹,中国历史上五大圣人(孔子、孟子、颜子、曾子、子思子)都诞生在这里。

济宁名胜古迹众多,是中国古人文景观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曲阜的“三孔”(孔庙、孔府、孔林);邹城的“四孟”(孟府、孟庙、孟林、孟母林);汉碑有“天下汉碑半济宁”之说;水泊梁山因《水浒传》而名扬天下;微山湖是江北最大的生态旅游湖泊,是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铁道游击队》使微山在中国家喻户晓。

历史上济宁因运河而繁荣,自古就有“江北小苏州”的美誉,今日的济宁因南水北调工程更加昌盛。
    求学孔孟之乡,扬帆运河之都。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


食堂

学院建有大型学生食堂和教工食堂,超市、商店为学生提供价廉物美的生活用品。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140
校友会(高职一类)
589
高职排名
学校简介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公办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秉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遵循“以人为本、德技双馨、产教融合、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以“建设有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为目标,建立了开放创新强校模式,累积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的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办学特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

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首批建设单位,部队士官人才培养定点院校,山东省“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本科招生试点院校,山东省示范性高职单独招生试点院校;是国家首批“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省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省级劳务外派培训基地”“省信息安全培训中心”;荣获“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等称号。

学校现有奎文和滨海两个校区,占地1037亩,在校生12500余人。学校设有6个系(电子与通信系、软件与大数据系、数字媒体系、智能制造系、经济与管理系、现代服务系),1个二级学院(士官学院),2个教学部(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课教学部)。学校是山东省虚拟现实职业教育集团、物联网职业教育集团、网络空间与信息安全职业教育集团牵头组建单位,是虚拟现实服务高端装备制造公共实训基地。学校建设了现代化的实训室、多媒体教室以及电子实训生产线,各类实验实训仪器设备达8000多台套,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超过国家办学标准的6.6倍,已建成校内实践基地16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17个,建设了数字化智慧校园,实现了学校教学、管理、服务手段现代化。

学校抢抓职业教育发展机遇,积极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围绕产业设专业,形成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具有鲜明信息特色的电子与通信、大数据与软件、智能制造、虚拟现实高水平四大优势专业群以及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经管、现代服务等专业群,共计36个专业。3个专业与本科高校实施“3+2”专本贯通培养,打造了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与软件技术2个省级品牌专业群,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2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3个省级特色专业。

学校拥有一支教育观念新、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640人,中高级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81.34%以上,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126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331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72.86%以上。学校培育了4个省级教学团队,4名省级教学名师,2个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技术技能创新团队,获批“全省唯一传感网应用开发证书全国师资培训基地”。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主题教育活动和科技文化艺术节为载体,以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为保障,强化思想价值引领,实施职业素养提升工程,努力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以实训基地建设为依托,以科研和技术服务为支撑,积极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实施项目教学法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1+X”双证书制度,着力培养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依托专业优势,服务军民融合发展,士官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学校被确定为部队定向培养士官试点院校、空军定向培养士官定点院校,坚持军民深度融合协同培养,构建士官人才培养、基层民兵骨干培训、部队士兵技能提升、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的军地两用人才培养体系,创新“靶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铸魂、精技、严纪、强体”四项工程,打造军旅文化育人品牌,探索士官人才特色教育管理新路子,全力培养新时代强军目标需求的优质士官人才。自2014年以来,学校已为空军、陆军、战略支援部队培养入伍士官1580人,入伍士官60%成为部队骨干,150余人次立功、嘉奖,30人考取军校,在校期间100余人次在国家、省技能大赛中获奖。目前,在校定向培养士官生2040人,定向培养士官生人数山东第一。

学校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四链贯通,政、企、军、行、校协同育人。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第一个省级ICT学院,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5G、物联网等进行人才培养培训和产业协同创新。与潍柴、歌尔、慧科、联想、360、中兴、福田雷沃、师创、中创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广泛开展联合培养、师资培训、资源开发、校外实训、顶岗实习等项目。牵头组建虚拟现实职教集团、物联网职教集团、网络空间与信息安全职教集团。毕业生就业率连年在96%以上,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收费项目

学校按照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教育厅核定的收费标准及有关规定收费。退费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山东省高等学校收费管理办法》(鲁政办字〔2018〕98号)相关规定执行。




根据2021年山东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动漫制作技术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80,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动漫制作技术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02,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动漫制作技术专业更胜一筹。
  中专 2022-12-16 10:40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动漫制作技术分数线?

    1楼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动漫制作技术录取分数线为402分(综合)。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动漫制作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地区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动漫制作技术山东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4023

  • 我要读技校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动漫制作技术怎么样,好不好?

    2楼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动漫制作技术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动漫制作技术在山东省排名第10。山东省开设动漫制作技术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日照职业技术学院、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潍坊职业学院、烟台职业学院、淄博职业学院、山东外贸职

  • 中专学校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动漫制作技术录取分数多少分

    3楼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动漫制作技术录取分数为山东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02,最低位次是350517、广西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83,最低位次是176187。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动漫制作技术录取分数线1.2021年动漫制作技术录取分数线类型专业

  • 中专学校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动漫制作技术录取分数线?

    4楼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动漫制作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83分(理科)。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动漫制作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动漫制作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动漫制作技术专业介绍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专科(高职

  • 我要读技校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动漫制作技术录取分数线?

    5楼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动漫制作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05分(理科)。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动漫制作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0动漫制作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动漫制作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动漫制作技术文科专科批

  • 中专学校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动漫制作技术录取分数线?

    6楼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动漫制作技术录取分数线为402分(综合)。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动漫制作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动漫制作技术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动漫制作技术专业介绍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专科(

  • 中专学校

    2016年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动漫制作技术专业低分是多少?

    7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动漫制作技术2016专科文科329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动漫制作技术2016专科理科308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动漫制作技术2016专科理科308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动漫制作技术2016专科文科329

  • 我要读技校

    2016年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在山东录取分数线

    8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动漫制作技术2016专科文科329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动漫制作技术2016专科理科308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动漫制作技术2016专科理科308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动漫制作技术2016专科文科329

  • 我要读技校

    2020年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动漫制作技术学费表|招生名额|专业介绍

    9楼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动漫制作技术学费:50001.2020年动漫制作技术学费:5000;2020年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山东动漫制作技术综合普通

  • 中专学校

    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学费(最新学费)

    10楼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动漫制作技术学费:50001.2022年动漫制作技术学费:5000;2022年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河南动漫制作技术理科专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