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云南中医药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护理学 | 2021 | 综合 | -/518(普通类一段) | -/489(普通类一段) | 
| 护理学 | 2020 | 综合 | -/529(普通类一段) | -/483(普通类一段) | 
| 护理学 | 2019 | 文科 | -/539(本科批) | -/517(本科批) | 
| 护理学 | 2018 | 文科 | -/539(本科批) | -/513(本科批) | 
| 护理学 | 2017 | 理科 | -/497(本科批) | -/444(本科批) | 
| 护理学 | 2017 | 文科 | -/525(本科批) | -/487(本科批)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护理学(备注: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呈贡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44 | 
| 护理学(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呈贡校区就读) | 文科 | 545 | |||
| 重庆 | 护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7 | 
| 历史类 | 548 | ||||
| 海南 | 护理学(不招色盲、色弱)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6 | 
| 广西 | 护理学(5000元/年,在呈贡校区办学,色弱、色盲考生不予录取)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2 | 
| 文科 | 526 | ||||
| 广东 | 护理学(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呈贡校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0 | 
| 湖南 | 护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3 | 
| 历史类 | 522 | ||||
| 山东 | 护理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18 | 
| 江西 | 护理学(不招色盲、色弱考生)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62 | 
| 安徽 | 护理学(5000元/年;色盲、色弱考生不予录取)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46 | 
| 文科 | 554 | ||||
| 黑龙江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05 | 
| 文科 | 465 | ||||
| 辽宁 | 护理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1 | 
| 山西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91 | 
| 文科 | 509 | ||||
| 河北 | 护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1 | 
| 历史类 | 530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护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专业能力的本科层次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预防保健、护理教学、护理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与护理学相关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基本知识;
2.掌握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3.掌握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常见病、多发病和危急重症患者的护理;
4.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临床合理用药原则、方法和用药观察;
5.了解护理学科的发展动态,具有参与临床护理和社区保健的基本能力;
6.具有较好的外语应用能力,能够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7.熟练使用计算机;
8.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三、主干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护理学
专业核心课程:人体形态学、生理学、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东 | 护理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489 | 
| 四川 | 护理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8 | 
| 湖南 | 护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0 | 
| 安徽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3 | 
| 辽宁 | 护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8 | 
| 天津 | 护理学(主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26 | 
云南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60年,是全国第二批成立的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成为云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201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更名为云南中医药大学,成为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学校秉承“崇德和合、博学敦行”的校训精神,已发展成为以中医药为主体、民族医药为特色,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继续教育和对外教育呈现良好态势,医、理、工、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中医药院校。
截至2021年9月,学校有全日制学生1.4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2198人,硕士研究生1977人,博士研究生23人,留学生181人。有11个二级学院、1个公共课教学部。有1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中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涵盖2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有26个本科专业,其中,3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云南八大重点产业引领品牌专业,200余项省级以上质量工程项目。有实践教学基地140余个,其中,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4所。现有纸本藏书110余万册,是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校本部有教职工800余人,学历、学缘、职称结构合理。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全国名中医1人,岐黄学者1人,国家卫计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中医药高校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云南省千人计划产业人才1人、高端外国专家1人、青年人才9人;云南省万人计划云岭学者2人、名医专项15人,产业技术领军人才3人、云南省国医名师4人、名中医36人、荣誉名中医33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7人、后备人才10人;技术创新人才2人,培养对象3人;云南省中医药领军人才7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及培养对象2人。聘有420余名国内外知名教授和专家担任硕士生导师、名誉校长、客座教授、名誉教授、特聘教授。
60余年来,几代名医名家倾囊相授,潜心育人,培养了6万余名中医药专门人才。有的植根云岭,造福桑梓,有的远涉重洋,光大中医,涌现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奖获得者朱兆云;旅法中医专家、时空针灸创始人、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获得者朱勉生;军中国医名师宁亚功;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广安门医院原院长王阶;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陈本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4年度影响力标兵人物王向明等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杰出校友。
学校聚焦民族医药、滇南医药、南药研究三大科研集群,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中医药临床评价研究中心1个,工程实验室1个、公共科技服务平台2个,省级创新团队4个。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及站点18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16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3个。学校学报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推进校政、校校、校地、校企合作,打造“保健品化妆品第三方检测、临床评价研究、健康产品研发、中医药知识产权战略运营中心”四大平台,弥补云南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科研平台短板。与省药监局共建云南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研究院、与省科技厅共同设立“中医药联合专项基金”,是云南省中医药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数据中心云南分中心,云南省民族医药保护与产业发展研究基地。
学校建有世界唯一的中医西学博物馆;2017年7月,国家汉办批准设立“孔子学院总部国际(西学)中医文化推广研究基地”。建有云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是国家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
早在1990年就代表中国与西班牙合作办学,建立了“加泰罗尼亚-云南中医学院”,开创了中国中医药领域海外办学的先河,被载入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60年史册;成立“澜沧江—湄公河传统医药学院”,持续开展面向区域内及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传统医药人才培养。从2007年发起并连续主办10届“大湄公河次区域传统医药交流会”;在此基础上,学校又于 2016年、2018年举办2届“澜沧江—湄公河传统医药学术交流会”。先后获批“中国-缅甸中医药中心” “中国—老挝中医药中心”2个国家级中医药中心。在中医西学研究方面独树一帜,已连续举办9届中医西学国际论坛,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学校先后与30多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是商务部认证的“中医药对外服务贸易基地”、国家卫健委批准建立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国际合作基地(云南)云南省中医药国际教育基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已成为南亚东南亚区域最有影响力的国际传统医药教育交流合作平台。
欣逢盛世,中医药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发展时机。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云南省将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列为八大重点推进产业之首,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昆明被批准设立国家级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国家植物博物馆。学校将顺势而上、乘势而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围绕云南三大战略定位,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推进特色鲜明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建设,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在西部有显著优势、在全国有鲜明特色、面向南亚东南亚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
研究生报考咨询:云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处招生办公室,咨询电话:0871-65918241,邮编650500;
本科报考咨询:云南中医药大学教务处本科招生办公室电话:0871-65918999。
学校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雨花路1076号
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山东省人民政府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
追溯学院历史,1979年6月,胜利油田师范学校成立;1981年4月,在胜利油田师范学校基础上,胜利油田教师进修学院成立。1983年5月,胜利油田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胜利油田教育学院;1985年8月,经教育部备案,石油工业部批准,成立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1988年7月,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胜利油田师范学校、胜利油田教育学院联合办学;2003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胜利石油管理局在原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基础上,合作举办石油大学胜利学院。2005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2013年11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营市人民政府、胜利石油管理局三方签署框架协议,共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2021年1月,教育部同意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山东石油化工学院。2021年3月,经山东省政府批准,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正式设立。
学院坐落在山东省东营市,占地面积1174亩,校舍建筑面积37.1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96万册、电子图书477万余种。建有石油装备、能源科学等各类实验中心和实训室182个,工程训练中心1个,油气开发工艺与装备、深层致密油气、智能信息处理、化工本质安全与控制等市级重点实验室4个,市级绿色制造与智能控制工程实验室1个。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碳中和联合研究院依托学院建设,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入选首批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名单。
学院现有教职工603人。专任教师505人,其中高级职称19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8%;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的37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45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0%。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1人、“黄河三角洲产业领军人才”1人、“黄河三角洲学者”2人,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学院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在校生8900余人。
学院设有油气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文法与经济管理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基础科学学院、护理学院等7个教学院,开设石油工程等37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法学等9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机械等工科为主,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现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联盟优秀共享课程2门,山东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上线课程9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推荐至国家级一流专业评审。
“十三五”以来,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计划、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各级教科研项目580余项。获市厅级以上教科研成果奖430余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10项;授权发明专利56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5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50余篇,其中SCI、CSSCI论文140余篇;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
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高水平国家级竞赛中获奖850余项,其中一等奖及以上84项。在山东省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省级竞赛中获奖1150余项,其中一等奖及以上292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累计立项92项。近三届毕业生中有719名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中234人考取中国科学院、“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近三年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均在92%以上,毕业生质量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十四五”期间,学院将围绕“立足东营,融入山东,面向全国,对接石油石化、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绿色化工等行业需求,引领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办成一所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类专业特色鲜明、省内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应用型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坚持“高端”“特色”“开放”的办学思路,牢记使命、培根铸魂,担当尽责、主动作为,聚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聚焦一流学科建设,聚焦产教深度融合,致力于成为培养石油石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致力于成为解决石油石化和新能源领域工艺设计、应用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中心,致力于成为东营市、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更好地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要、更好地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石油工程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石油工程和护理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石油工程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石油工程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石油工程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石油工程和护理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油气储运工程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油气储运工程和护理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油气储运工程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油气储运工程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化学工程与工艺和护理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化学工程与工艺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化学工程与工艺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护理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护理学这二个专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自动化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自动化和护理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自动化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自动化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自动化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自动化和护理学录取分数线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护理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护理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护理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机械设计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应用化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化学和护理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化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应用化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化学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应用化学和护理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与计算科学和护理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英语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护理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英语和护理学录取分数线(山东)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