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20 | 旅游管理类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0 | 15604 |
| 2020 | 文化产业管理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9 | 14088 |
| 2020 | 人力资源管理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0 | 13925 |
| 2020 | 社会工作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4 | 13298 |
| 2020 | 英语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2 | 10705 |
社会工作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是一个在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发展十分成熟的专业和职业。2006年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并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国家人才发展大局;2011年以来,中央组织部、民政部等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又先后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正式确立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纲领。近年来,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在各地、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我国社会工作政策框架基本建立,人才规模逐渐壮大,平台载体初步夯实,服务范围不断拓展,专业成效日趋显著,在增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山东女子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创建于1996年,是山东省建立最早、招生规模最大、对口就业率最高的社会工作专业,年均毕业生100余人。作为省级骨干学科、校级特色专业,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是国际社会工作学校联盟会员单位、国际社会工作者联合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团体理事单位。并建有全国家庭教育试验研究基地、中国学校社会工作实务研究基地和山东省家庭教育实验研究基地。社会工作专业自建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培养为妇女儿童及家庭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复合型专门人才,以服务山东省妇女儿童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为愿景,重点发展家庭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三个重点方向,为全省妇女儿童和家庭服务的提供专业人才支持。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专业价值观,熟练掌握社会工作专业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等部门和领域为妇女、儿童及家庭服务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核心课程: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社会保障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
专业特色:社会工作致力于构建“一核多元”的专业特色,以专业应用能力为核心,设置多个专业方向、融合多元培养路径、拓展多个实践领域,突出专业应用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各级党政机关、民政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共青团、妇联及各类社会组织中从事社会工作实务、社会研究等工作,也可选择继续攻读社会工作专业硕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运作机制和发展规律,具有创新精神、团队意识与沟通技能,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组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及素质。
(一)知识要求
通过专业学习,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基本理论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专业知识;
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熟悉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
4.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和连锁经营领域当前的发展动态。
(二)能力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技能,能够独立开展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2.能够较好地掌握连锁经营企业组织机构的运作和经营管理工作,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能力;
3.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以及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的基本能力;
4.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查询、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软件的操作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人力资源管理新知识的能力,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
(三)素质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素质:
1.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
2.具有诚实、正直、负责、踏实、认真和自我约束的良好品质;
3.具有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
4.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核心课程:
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组织与工作设计、招聘与人才测评、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专业特色:
1.培养目标上形成了“连锁经营管理”特色
山东女子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连锁经营管理”特色,并建立了“立体化打包式”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方式、培养层次、培养类型上实行“立体化培养”和“打包输出”的模式。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立体化培养的重要一环,将应用型高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定位进行了再细化,确定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连锁经营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专业定位。
2.课程体系中形成了“人才素质测评”特色
“人才素质测评”是人力资源管理两大专业技能之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强化人才素质测评技能的掌握,要求学生一方面掌握素质测评的理论知识,一方面在实验室通过相关测评量表、软件的使用,初步掌握在人力资源管理招聘、培训和职业生涯规划等职能中需要的人才素质测评技术,以期为就业单位提供科学化、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
3.就业能力方面形成了“实习就业一体化”特色
在“立体化打包式”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下,尝试采用“3+1+①校企联合培养储备干部订单班”的培养方式,通过连锁经营企业全程参与培养过程,实现学校与企业并行一体化培养。“3”是本科生在校内学习3年,期间,组建“储备干部订单班”;“1”是学生在连锁经营企业进行校外顶岗实习1年;“①”是学生承诺毕业后至少在该连锁企业工作1年,作为条件,企业承诺学生最后一年学费由企业提供。这种“校内学习+顶岗实习+就业”的模式,使课堂、实践与就业有机融合,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丰满,也使本专业学生获得了更为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教学团队:
团队成员整体素质较高,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完全能够胜任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学工作。建设有人力资源管理校级科研团队、人力资源管理校级精品课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专科时期已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
实验实训:
本专业实验室安装有人才素质测评教学系统、企业经营电子对抗软件模拟等多种教学软件,主要用于人力资源管理、招聘与录用、人才素质测评、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实训,还可加深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的认知,使学生对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和企业管理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另外,学院以“连锁经营”为特色,与省内外知名的连锁经营超市、酒店、餐饮企业等建立了实习就业合作关系,形成了完善了“实习就业一体化”培养模式。上述校内外实训条件能够满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
就业方向:
从就业区域来看,毕业生以山东省内就业为主,少量前往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就业。
从就业行业来看,以连锁经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以及连锁经营人力资源中介机构为主,并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就业。
从就业职位来看,以人事助理、招聘专员、猎头顾问、培训专员、薪酬福利专员、人事运营主管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类一线职位为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较强的创新精神,能熟练运用英语在外事、经贸、教育、公共服务等领域从事翻译、教学、管理、跨文化交际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语音、英语语法、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语言学概论、英美文学、第二外语、口译等。
专业特色(成果):构建“英语+相关专业知识+现代职业素质”的课程体系,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实践教学,培养适应未来岗位业务需要、上手快的应用型英语人才;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养成,培养了解东西文化的国际化人才。
师资力量:本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23名,常年聘用外籍教师1-2名。从学缘结构看,教师毕业院校包括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学缘结构合理;从职称结构看,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3名,占总数的56.5%。博士3人,在读博士1人,8人具有海外访学、留学、海外培训经历。
实验实训:外国语学院建有数字化语言实验教学中心,实验中心布局合理,设备先进,实验室总建筑面积931平方米,座位484个,设备总值479万元,设有现场口译实训室1个、数字语言实验室4个、互动语言学习中心1个以及外贸从业能力综合实训室2个,2018年新建同声传译实训室1间。
本专业借助数字化语言实验教学中心开展课堂教学、同步实践、综合实训、自主学习,满足本专业学生在校内进行英语语言和商务技能训练的要求,提升了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就业方向:在外事、经贸、教育、公共服务等领域从事翻译、教学、管理、跨文化交际等工作。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具有人文素质、创新意识、广阔视野、先进理念和社会责任,熟练掌握文化行政管理和文化企业经营专业知识、文化政策和法律知识,能够在文化管理机关、文化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创意策划、品牌推广、经纪、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
艺术学概论、文化市场营销学、文化经纪理论与实务、文化传播学、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文化策划与创意学、摄影艺术、摄像艺术、短片创作、影视后期剪辑、编辑实务、图书策划与营销、新媒体应用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采用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创意策划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有效提升了学生就业竞争力。专业设有叶萱工作室、文化创意工作室、“木兰花开,文传之声”广播工作室、木兰创新创业工作室等多个工作室,在影视策划推广、视频音频制作、图书编辑与新媒体运营等方面,通过各类实训项目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毕业生可进入各类公共文化场所或文化创意企业,从事创意策划、图书出版、电影营销、娱乐经纪、影视动漫编剧、新媒体运营、文化场馆管理与服务以及企事业单位管理、宣传、教学等工作。

山东女子学院2020年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应用心理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23分,旅游管理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24分,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25分,商务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26分。山东女子学院2020年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

山东女子学院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知识产权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03分,会计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03分,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03分,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06分。山东女子学院2020年山西

山东女子学院2020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知识产权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17分,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17分,工商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18分,商务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19分,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录

2020年山东女子学院内蒙古招生专业:文化产业管理、旅游管理类(包含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社会工作、英语、人力资源管理等5个专业。2020年山东女子学院内蒙古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山东

山东女子学院2017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人力资源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27分,广播电视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28分,旅游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28分,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37分,学前教育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39分。山东女子学院2017年

山东女子学院2018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旅游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51分,人力资源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51分,学前教育(师范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57分,广播电视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63分,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65分。山东女子学院

山东女子学院2019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文化产业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81分,旅游管理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82分,人力资源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85分,学前教育(师范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90分,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91分。山东女子

山东女子学院2021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旅游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23分,市场营销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34分,文化产业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37分,社会工作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42分,人力资源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42分,英语文科录取分数

2021年山东女子学院内蒙古招生专业:文化产业管理、社会工作、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英语等6个专业。2021年山东女子学院内蒙古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山东女子学院内蒙古录取分数线(2021)

山东女子学院2020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旅游管理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60分,文化产业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69分,人力资源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70分,社会工作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74分,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92分。山东女子学院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