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19 | 市场营销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7 | 38587 |
| 2019 | 知识产权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8 | 37831 |
| 2019 | 会计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8 | 37831 |
| 2019 | 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8 | 37831 |
| 2019 | 人力资源管理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9 | 37057 |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运作机制和发展规律,具有创新精神、团队意识与沟通技能,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组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及素质。
(一)知识要求
通过专业学习,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基本理论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专业知识;
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熟悉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
4.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和连锁经营领域当前的发展动态。
(二)能力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技能,能够独立开展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2.能够较好地掌握连锁经营企业组织机构的运作和经营管理工作,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能力;
3.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以及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的基本能力;
4.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查询、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软件的操作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人力资源管理新知识的能力,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
(三)素质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素质:
1.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
2.具有诚实、正直、负责、踏实、认真和自我约束的良好品质;
3.具有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
4.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核心课程:
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组织与工作设计、招聘与人才测评、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专业特色:
1.培养目标上形成了“连锁经营管理”特色
山东女子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连锁经营管理”特色,并建立了“立体化打包式”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方式、培养层次、培养类型上实行“立体化培养”和“打包输出”的模式。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立体化培养的重要一环,将应用型高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定位进行了再细化,确定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连锁经营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专业定位。
2.课程体系中形成了“人才素质测评”特色
“人才素质测评”是人力资源管理两大专业技能之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强化人才素质测评技能的掌握,要求学生一方面掌握素质测评的理论知识,一方面在实验室通过相关测评量表、软件的使用,初步掌握在人力资源管理招聘、培训和职业生涯规划等职能中需要的人才素质测评技术,以期为就业单位提供科学化、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
3.就业能力方面形成了“实习就业一体化”特色
在“立体化打包式”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下,尝试采用“3+1+①校企联合培养储备干部订单班”的培养方式,通过连锁经营企业全程参与培养过程,实现学校与企业并行一体化培养。“3”是本科生在校内学习3年,期间,组建“储备干部订单班”;“1”是学生在连锁经营企业进行校外顶岗实习1年;“①”是学生承诺毕业后至少在该连锁企业工作1年,作为条件,企业承诺学生最后一年学费由企业提供。这种“校内学习+顶岗实习+就业”的模式,使课堂、实践与就业有机融合,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丰满,也使本专业学生获得了更为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教学团队:
团队成员整体素质较高,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完全能够胜任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学工作。建设有人力资源管理校级科研团队、人力资源管理校级精品课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专科时期已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
实验实训:
本专业实验室安装有人才素质测评教学系统、企业经营电子对抗软件模拟等多种教学软件,主要用于人力资源管理、招聘与录用、人才素质测评、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实训,还可加深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的认知,使学生对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和企业管理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另外,学院以“连锁经营”为特色,与省内外知名的连锁经营超市、酒店、餐饮企业等建立了实习就业合作关系,形成了完善了“实习就业一体化”培养模式。上述校内外实训条件能够满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
就业方向:
从就业区域来看,毕业生以山东省内就业为主,少量前往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就业。
从就业行业来看,以连锁经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以及连锁经营人力资源中介机构为主,并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就业。
从就业职位来看,以人事助理、招聘专员、猎头顾问、培训专员、薪酬福利专员、人事运营主管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类一线职位为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2008年国务院发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力争到2020年初步达到世界知识产权强国水平。随着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知识产权管理和执法部门、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和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亟需大批高素质、复合型,能够灵活掌握和运用知识产权规则的高层次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所调查的数据显示,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综合性高素质服务型人才尚不能满足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知识产权服务市场对本科知识产权人才需求量巨大。到2020年全国的知识产权人才需求总数将达8~9万人,而该专业人才每年供需比仅为1:50,知识产权人才在就业市场上十分抢手,尤其是专利代理人等更是人才市场上的“紧俏商品”,就业行情一路走高,平均年薪逾10万。
我校走在了山东省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的前列。为加强人才培养,特聘请多位国内知识产权专家——国家知识产权局受聘专家、中国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玉烨,中国知识产权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家仪,山东省律师协会常务副会长、山东德义君达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民生,山东大学法学院科技与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副所长崔立红教授等为客座教授。并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该校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 院校、全国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即设在该校)、山东大学法学院等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我校还被授予“济南市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济南市知识产权局将在知识产权专业学生教学、实习、就业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为全面系统的知识产权基本知识、基本能力、掌握较强的知识产权实务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能在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管理部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从事知识产权管理、诉讼、代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以培养知识产权管理、代理及诉讼等实务人才为特色,在课程设置方面特别突出了司法考试及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的相关内容。同时,本专业还积极鼓励学生在校期间攻读理工科学位,极大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核心课程:法理学、民法学、知识产权总论、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竞争法、诉讼法学、刑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知识产权管理、专利检索与分析、专利实务、商标实务等。
实验实训:本专业重视专业实践,依托“济南市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与多家知识产权中介机构、企业、法院、律师事务所等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可完全满足本专业实习、实践教学的需要。
对外交流:本专业积极与国内外高校展开合作交流,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签订了合作培养知识产权师资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协议,还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在知识产权人才交流、师资培训、访学等方面开展了积极的合作。近年来,专业学生至台湾东海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等国内外高校进行了短期的访学交流活动。
就业岗位:毕业生可在司法机关从事知识产权及其他各类案件的司法工作;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律师事务所等从事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工作;专利局等部门和企业从事知识产权管理、运用和保护工作等。另外,学生还可以选择继续攻读知识产权、法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诚信品质、创新创业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具备扎实的经济、管理、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能在营利性及非营利性机构从事会计实务工作,并具有良好会计职业道德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核心课程:主要开设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会计信息化、经济法、税法、财务分析、专业英语(会计学)等课程。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营利性及非营利性机构,特别是涉外企业,从事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经济管理工作;考取研究生;出国深造。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市场营销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团队意识与沟通技能,具备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划、销售管理等营销业务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及素质。
(一)知识要求
通过专业学习,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等基本管理理论和现代市场开发与营销的专业知识以及市场营销管理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
2.掌握连锁经营行业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的营销知识以及连锁经营法律实务;
3.掌握英语、计算机、人际沟通等市场营销管理所必需的工具类知识;
4.掌握市场营销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5.了解市场营销学科和连锁经营领域当前的发展动态。
(二)能力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具备现代市场营销相关技能,能够独立开展各项市场开发与营销业务工作;
2.能够较好地掌握连锁经营行业的相关营销业务技能;
3.掌握品牌营销的基本技能,特别是掌握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营销技巧与运用;
4.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查询、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市场营销管理软件的操作能力;
5.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以及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的基本能力;
6.具备独立获取市场营销新知识的能力,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素质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素质:
1.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
2.具有诚实、正直、负责、踏实、认真和自我约束的良好品质;
3.具有市场营销从业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
4.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核心课程:
管理学、西方经济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商务谈判、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物流管理、国际市场营销、广告学、连锁企业运营管理、品牌学、运筹学。
专业特色:
(一)培养目标特色
该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营销理论基础、掌握现代市场营销方法、沟通能力强、外语水平较高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特别是能够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连锁业快速发展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熟练掌握并运用品牌营销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过程特色
采用“立体化培养”和“打包式管理团队输出”方式,采取“3+1+①校企联合培养储备干部订单班”的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其中:“3”是指本科生在校内学习3年,期间,按照学生与企业双向选择原则,由学校与品牌连锁经营企业组建“储备干部订单班”,“1”是指学生在品牌连锁经营企业进行校外顶岗实习1年,“①”学生承诺毕业后至少在该品牌连锁企业工作1年,作为条件,企业承诺学生最后一年学费由企业提供,并在“订单班”开班前缴纳。
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在教书育人方面,团队成员多次获得各种表彰与奖励。市场营销学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实验实训:
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分为校内实验实训和校外实习实训,其中,校内实验实训开设有商务谈判与推销实训、电子商务实验、统计与数据处理能力实训、连锁品牌营销综合实验、连锁企业品牌营销拓展能力实训等课程,在校内实验室进行;校外实习实训包括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专业实习是在第七学期到品牌连锁企业顶岗集中实习,具体是在校外品牌连锁企业实习基地进行,而毕业实习是在第八学期进行,具体形式为自主分散实习。
本专业依托校内实训实验室与校外并行一体化实训基地,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学做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主线,将教学过程和企业市场营销工作过程紧密结合,构建层次化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基础能力培养、专业技能培养、应用能力提高等三个模块。
校企合作:
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模式。市场营销专业与校外实践基地在育人、科研、人力资源、就业等方面已经或即将开展深度合作。校企合作包括四个模块:一是合作育人;二是合作科研;三是人力资源合作;四是合作就业。
就业方向:
主要为大中型品牌连锁经营企业(零售、餐饮、酒店等业态)门店、区域及总部职能管理部门输送储备管理干部。另外,可到其他各类工商企业、非盈利机构、管理部门、市场分析组织(咨询公司、市场营销咨询与筹划公司、广告策划与制作公司等),从事市场开发与营销策划、项目推广、营销调查与预测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 济、管理、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 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会 计方法与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2.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3.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会计惯例;
4.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 能力;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
核心课程: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含成本会计)、审计学、财务 管理(或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会计模拟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山东女子学院2019年山东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金融工程(校企合作)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4分,数字媒体技术(校企合作)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4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校企合作)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5分,国际经济与贸易(校企合作)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

山东女子学院2019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社会工作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95分,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96分,工商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99分,应用心理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03分。山东女子学院201

山东女子学院2019年安徽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28分,市场营销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29分,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30分,财务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31分。山东女子学院2

山东女子学院2019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旅游管理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10分,知识产权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12分,市场营销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13分,应用心理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15分。山东女子学院2019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

山东女子学院2019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俄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37分,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59分,工商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63分,会计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64分。山东女子学院2019年黑

山东女子学院2019年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29分,商务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30分,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30分,应用心理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31分。山东女子学院

山东女子学院2019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文化产业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81分,旅游管理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82分,人力资源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85分,学前教育(师范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90分,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91分。山东女子

山东女子学院2019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08分,知识产权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09分,会计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09分,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11分。山东女子学院2019年山西

山东女子学院2019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19分,知识产权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21分,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21分,商务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21分,工商管理文科录

山东女子学院2019年四川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市场营销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07分,知识产权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08分,会计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08分,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08分,人力资源管理文科录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