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综合 | -/246(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理科 | -/130(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文科 | -/146(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理科 | -/205(专科批) | /()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综合 | -/448(普通类二段) | -/254(普通类二段)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综合 | -/436(普通类二段) | -/189(普通类二段)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十二五”天津市骨干特色专业,实行“2+1”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本专业主要面向装备制造业,培养从事机电设备安装、操作、调试与维护;机械制造工艺制定及实施;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企业生产组织、技术管理及产品营销等工作,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本专业有专任教师十余名和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若干名,所有教师均具备本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和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有校内实训基地一个,内有实训室近20个;紧密联系的校外实训基地20家。
本专业主要开设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图与工程识图、液压与气动技术、电拖与机床电气控制、PLC应用技术、数控机床及编程、CAD/CAM实训、计算机绘图、机械制造工艺及实训等课程。在校期间可取得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发数控加工中、高级技能等级证书;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资格证;维修电工中、高级技能等级证书等。
毕业后可从事机电设备的操作、使用、维护、管理、销售及机电产品的生产、质量检测、技术管理等工作,主要服务的企业有天津顶津食品有限公司、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公司、鸿富锦精密电子(天津)有限公司、约翰•迪尔(天津)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企业。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天津 | 机电一体化技术(滨海新区) | 综合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46 |
| 四川 | 机电一体化技术(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66 |
| 山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448 |
| 江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50 |
| 文科 | 327 | ||||
| 安徽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82 |
| 文科 | 401 | ||||
| 浙江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472 |
| 吉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02 |
| 辽宁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60 |
| 历史类 | 463 | ||||
| 内蒙古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80 |
| 文科 | 238 | ||||
| 山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17 |
| 文科 | 352 | ||||
| 河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10 |
| 历史类 | 448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在生产、运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就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工业企业和其它行业,从事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也可从事一般工艺装备的设计,工艺流程的制定,生产组织与管理等工作,以及电气设备控制与维修,机电设备的营销与技术服务等机电技术应用相关工作。
三、职业资格证书
中级维修电工证书;机械CAD证书;中级数控车工。
四、主干课程
机械制造技术、工厂电气控制PLC、机械CAD/CAM、检测与转换技术、数控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概论、数控加工工艺、工厂供电、模具设计与制造、电工仪表与测量、现代制造技术;
实践教学:钳工实习、机械制图测绘、机加工实习、电机修理实习、机械拆装实习、电子安装实习.数控加工实习、维修电工实训、机械CAD实训。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315 |
| 机电一体化技术(高职技师合作培养,在济宁市技师学院就读) | 254 | ||||
| 河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85 |
| 历史类 | 407 |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始建于1958年, 2000年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转制为独立设置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院面向全国招生,是天津市高职示范校。
学院由天津滨海新区政府主办,服务环渤海经济圈及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院坐落在天津滨海新区和天津自由贸易区的核心区,东临渤海,西接天津中心城区、北抵首都京城,经济活跃,交通便利。滨海新区和天津自贸区的强劲发展,为学院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为滨海学子就业成才、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学院坚持“办学以市场为导向服务社会,教学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学生”的办学理念和“立足高职,服务滨海,质量为本,突出特色”的办学方针,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学院设有南、北两个院区,学院本部设在北院区。共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学院教学设施先进,拥有机械加工与自动化、国际物流与现代服务、旅游与酒店管理、信息工程管理与服务、国际语言、艺术设计、国际商务、建筑工程技术与管理、园林等校内实训基地,100多个实训室;还与企业合作建有20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专业学习实训提供了保障,为学生实习就业创造了条件。
校园网互联互通,有线、无线全覆盖;体育、文化、生活设施完善,绿草成茵、湖波潋滟,校园文化气息浓郁。
学院现有固定资产总值3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937万元。图书馆纸质藏书60万册,电子图书27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上千余种。
学院围绕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大方向,形成了以商工类专业为主,机、电、经、管、建、外、艺类等专业多元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和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成人学历教育和社会继续(培训)教育为补充的“一体两翼”的办学格局。
学院设有经济管理系、国际商务系、物流管理系、建筑工程系、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应用艺术系、国际语言学院和基础教学部和体育教学部以及继续教育学院等办学实体。形成了“智能制造技术”、“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信息工程技术”、“现代管理与服务”、“生态城市工程建设”、“艺术与创意设计” 等六大专业组群。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焊接技术与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园林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酒店管理、会计、工商企业管理、旅游管理、建设工程管理、建设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国际商务、电子商务、国际金融、物流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货运代理)、连锁经营管理等29个专业和20多个成人教育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7000人,在籍成人教育学生3000余人。
学院拥有一支具有“双师型”的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近300名,还聘请140多名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和管理骨干担任学院的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
学院实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将企业搬进校园、课堂搬进企业的“职业导向、做学一体,形式多元”的教学模式改革。形成了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办学模式。学院的每个专业都建立了有专家、学者、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了“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政、行、企、校、研”五方协同的“天津市滨海职业教育集团”。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秉承“崇德尚能、学以致用”的校训,弘扬“敬业、创新、务实、奉献”的学院精神,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了86个学生社团;学院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营造了校园创新创业氛围;学院实行“双证书”制度,积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与行业合作,建有多个专业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站及考点,毕业生职业资格取证率为99.6%,就业率长期在95%以上。学院已经成为天津滨海新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和继续教育的培训基地。
在新的发展机遇期,学院按照天津滨海新区功能定位和支柱产业的发展要求,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围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积极推进以就业为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深化各项改革,提升学院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把学院建成一所教育理念先进,地域特点突出,高职特色鲜明,地区建设一流,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院校。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始建于1950年,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占地1022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5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校内实验和实训室220个,校外实训基地365个,图书馆藏书159万册。学院现有教职工885人,专任教师683人,副高级及以上248人,博士12人、硕士432人。还有484名企业工程师、技师担任兼职教师。设有机电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轨道交通学院)、能源与材料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金融会计学院、商学院、航空学院、航海学院、文化旅游与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医养健康国际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课教学部等14个二级学院和教学院部。学院开设对接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13个专业集群,54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建有澳大利亚分校和泰国分校。
学院现为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单位、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教学改革综合示范校、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职工教育培训基地、教育部中德诺浩汽车人才师资培训基地、科技部三维CAD技术教育培训基地、工信部计算机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培训基地、中国职业教育对外合作联盟副主席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全国职业教育社会培训合作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山东省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示范院校、山东省“3+2”专本贯通分段培养试点高校、山东省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山东省船员培训基地、山东省创业创新学院、山东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山东省高职高专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山东省产教融合示范单位、“天工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培训试点高校。学院先后荣获山东省文明校园、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山东省优秀基层党组织、中国光伏农业高校创新奖、山东最佳社会声誉高校、山东省文化创意集市和创意空间试点校、全国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中国职业教育百强、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等荣誉。
近年来,学院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高,招生就业质量逐年提高。近五年一次投档率都在99%左右,报到率均达到90%以上,招生规模连年扩大,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总体就业率达到98%以上,重点专业对口就业率达到92.7%。近五年来,我院教师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信息化教学大赛和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获奖200余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我院学生在全国或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90余项。近三年,学院共申报专利752项,其中发明专利65项,实用新型专利687项。累计培育学生创新创业团队500余个,培养创新创业积极分子5650人,成功孵化大学生创业项目129个,在孵创业项目71个,创意项目100余个。我院学生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创业大赛提报作品千余项,获奖301项。学院有10门课程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课程获批全国课程思政示范课。在四年一次的教学成果奖评选中,2018年我院荣获省教育厅和全国各行指委教学成果奖1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
设有三个学生餐厅、一个教工餐厅、一个留学生餐厅。餐厅高质量的服务得到师生和学生家长的认可。餐厅经营饭菜品种齐全,营养搭配合理,高中低档饭菜应有尽有,早餐菜品供应40余种,午晚餐各供应80余种,各食堂每餐提供免费汤。学院实行原材料统一采购,加大了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力度,建立起了食品安全责任追溯机制,另一方面也降低饭菜的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