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金融学 | 2021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21 | 107812 |
| 金融学(校企合作,与山东全通网融科技有限公司合作) | 506 | 136720 | ||||
| 金融学 | 2020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34 | 107353 |
| 金融学(校企合作,与济南网融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合作) | 509 | 152541 | ||||
| 金融学 | 2019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2 | 83933 |
| 金融学(校企合作) | 485 | 132142 | ||||
| 金融学 | 文科 | 540 | 25563 | |||
| 金融学(校企合作) | 529 | 33838 | ||||
| 金融学 | 2018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6 | 82792 |
| 金融学(校企合作)(服务外包方向) | 477 | 137112 | ||||
| 金融学 | 文科 | 548 | 25497 | |||
| 金融学(校企合作)(服务外包方向) | 531 | 35553 | ||||
| 金融学 | 2017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0 | 72755 |
| 金融学(服务外包方向)(校企合作) | 校企合作 | 469 | 142246 | |||
| 金融学 | 文科 | 普通类 | 521 | 27576 | ||
| 金融学(服务外包方向)(校企合作) | 校企合作 | 504 | 38462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金融学类(就读地点济南、外语语种英语,包含专业:金融学(中英合作))(中外合作办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60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系统地掌握金融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国内外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法规,了解我国金融管理政策,具有宽厚的金融理论基础及现代经济、管理、信息技术、财务分析及数理分析等综合素养,能运用数量分析和技术分析方法进行投资分析、风险规避及融资研究,并能适应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金融学、证券原理、保险学、金融工程、公司金融、金融市场学、金融经济学、证券分析、商业银行学、中央银行学等。
就业领域:本专业就业方向为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投资咨询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股份公司的投资部门、行政管理部门等。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东 | 金融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21 |
| 金融学(校企合作,与山东全通网融科技有限公司合作) | 506 | ||||
| 上海 | 金融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50 |
| 天津 | 金融学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61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系统掌握金融知识和金融理论,具备金融实务专业技 能,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胜任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专业 工作,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精湛专业技能、良好综合素质和优秀人格品质的创新型金融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科和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系统掌握金融 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具有较强的金融工作实践能力,掌握金融学科学研究的 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2.能够较好地运用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对现实金融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3.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计算 机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情,熟悉国家有关经济和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金融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了解金融领域的最新发展状况及国际金融活动的 规则和惯例,了解中国金融发展与改革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6.具有能初步从事金融学理论研究的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具有良好的品德操行、人文修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优秀的综 合素质。
主干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
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含微观经济、宏观经济)、计量经济学、经济法律概论、 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学、管理学原理、国际经济学、金融学、金融中介学、金融市场学、投资学、保 险学、商业银行经营学、国际金融学、公司金融、金融工程学、中央银行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课程(含基本统计分析软件应用、实务模拟等)、社会实践(含社 会调查、实习等)、科研和论文写作(含毕业论文、学年论文、科研实践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东 | 金融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21 |
| 金融学(校企合作,与山东全通网融科技有限公司合作) | 506 | ||||
| 上海 | 金融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50 |
| 天津 | 金融学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61 |
学校建校于1951年,是一所工科优势突出,行业特色鲜明,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山东省重点建设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和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
在青岛、泰安、济南三地办学,总占地面积3500余亩,建筑面积13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1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亿元。学校设有教学单位33个,科研单位5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9个,本科专业97个。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山东省高水平学科4个,山东省一流学科5个,另有省市级重点学科19个,工程学、数学、化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级及青岛市实验室(基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2个。
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32300余人,研究生9000余人。有教职工33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360余人。有两院院士4人,聘任院士12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级人才工程人选2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2人。有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领军人才2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特聘专家及青年专家3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8人。有全国模范教师4人,全国优秀教师7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7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有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山东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19个、人才引育计划创新团队11个。
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精品课程10门,教学成果奖5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品牌特色专业18个,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9个,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5个,一流本科课程75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1门,精品课程58门,教学成果奖118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新旧动能转换行业(专项)公共实训基地1个。
“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27项,省部级项目923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51项,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100余项。《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校科技园是科技部、教育部共同认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和“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学校为教育部确定的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学校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所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每年在校外籍专家教师近百人。教育部批准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个,在校生规模1800余人。有来自60多个国家的国际学生600余人。
面向未来,学校全体师生秉承“惟真求新”的校训和“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发扬“坚韧不拔、发奋图强”的科大精神,弘扬“爱校奉献、敬业实干”的科大传统,奋进新时代,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工科主导、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创建于1956年,坐落在历史悠久的齐文化发祥地——山东省淄博市,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首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全国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山东省首批文明校园、“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
学校现有27个学院,24个校级研究院。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1个,本科专业72个,拥有省一流学科3个,拥有农业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培育)等省高水平学科,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等学科已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9个门类,已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全日制本科在校生34000余人,在学研究生4900余人。
学校分东、西两个校区办学,校园占地3600亩,校舍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37万册,电子图书、期刊(含学位论文)815.5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59亿元。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含分中心)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21个,设有全国重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拥有山东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级教学类平台28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技类研究平台29个,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等省级社科类研究平台14个。山东工程技术研究院、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信息库设在我校。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优先战略”,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首要工程”,坚持引育并举,获评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现有专任教师2300人,其中教授312人、副教授78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85人。拥有双聘院士、海外院士、长江学者、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等国家级人才34人次;山东省“一事一议”引进顶尖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选、中科院“百人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泰山系列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等省部级人才86人次;特聘教授70人。
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着力培养有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有专门知识、有实践能力、有健康身心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等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1项。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特色专业5个,首批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精品课程5门、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双语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规划教材32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红炉众创空间获批科技部“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十二五”以来,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重大赛事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近万项。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居省属高校前列,第三方评估机构调研显示,用人单位及毕业生满意度高,获评山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深化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十二五”以来,获批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153项,荣获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75篇,获评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管理与学科建设先进单位。
学校坚持“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科研工作方针,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主动对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与地方共建112个科技研发和技术转移转化机构,荣获“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高校”。“十一五”以来获国家科技奖励9项。“十二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委托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84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73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07项。新型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重大发明专利被认定为“革命性、颠覆性”成果,独占许可使用费达5.2亿元,创全国最高纪录,荣获山东省专利特别奖。2017至2019年连续3年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2018年获山东省科学技术奖9项,一等奖数量位居当年省属高校首位。2019年获批省级大学科技园。
学校坚持对外开放办学,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美国、俄罗斯、韩国等32个国家的119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拥有4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通过全国高等学校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认证,正稳步形成以本、硕、博留学生为主,汉语言教学为辅的留学生培养体系。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拓展生源渠道,建立了多个较为稳定的生源基地。扎实推进教学改革,已建立了一批全英文授课专业,逐步形成吸引留学生的品牌专业群。“十三五”期间,来华来校留学生3810人。推进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和法国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15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机遇,山东理工大学将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至善”的校训,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守正创新,深化改革,以先行意识抓机遇,以有解思维破难题,大力实施优势学科强化战略和人才工作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学生成长成才能力、应用基础研究能力、校地融合发展能力、文化引领社会能力,全面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教师发展体系、校院运行体系和条件保障体系,凝心聚力,多措并举,奋力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征程!
山东理工大学主页:http://www.sdut.edu.cn
招生在线网主页:http://zszx.sdut.edu.cn
联系电话:0533-2780673
传真:0533-2780673
邮编:255000
校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

山东理工大学金融学(校企合作,服务外包方向)和运动训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校企合作,服务外包方向)和运动训练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校企合作,服务外包方向)就业前景和运动训练就业前景,金融学(校企合作,服务外包方向)专业介绍

山东理工大学金融学(校企合作,服务外包方向)和社会工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校企合作,服务外包方向)和社会工作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校企合作,服务外包方向)就业前景和社会工作就业前景,金融学(校企合作,服务外包方向)专业介绍

山东理工大学金融学(校企合作,服务外包方向)和法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校企合作,服务外包方向)和法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校企合作,服务外包方向)就业前景和法学就业前景,金融学(校企合作,服务外包方向)专业介绍和法学专业介

山东理工大学金融学(校企合作,服务外包方向)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校企合作,服务外包方向)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校企合作,服务外包方向)就业前景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金融学(校企合作,服务

山东理工大学金融学和应用韩语(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应用韩语(中外合作办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应用韩语(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应用韩语(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

山东理工大学金融学和环境设计(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环境设计(中外合作办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环境设计(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环境设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

山东理工大学金融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校企合作,移动互联应用方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校企合作,移动互联应用方向)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校企合作,移动互联应用方向)就业前景

山东理工大学金融学和物理学(校企合作,微电子方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物理学(校企合作,微电子方向)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物理学(校企合作,微电子方向)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物理学(校企合作,微电子方向)专业介

山东理工大学金融学和金融学(校企合作,服务外包方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金融学(校企合作,服务外包方向)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金融学(校企合作,服务外包方向)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金融学(校企合作,服务外包方向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和金融学(校企合作,服务外包方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金融学(校企合作,服务外包方向)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金融学(校企合作,服务外包方向)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金融学(校企合作,服务外包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