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山东理工大学和宁夏大学哪个汉语言文学专业好(汉语言文学专业宁大和山理工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2 08:00:12 解决时间:2022-12-16 14:41

满意答案

山东理工大学和宁夏大学哪个汉语言文学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山东理工大学和宁夏大学各排行榜,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分数线,汉语言文学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山东理工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山东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汉语言文学2021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3090962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52894766
汉语言文学2020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4096541
537101287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2019文科本科批普通类54124936
汉语言文学54025563
汉语言文学(师范)2018文科本科批普通类54924883
汉语言文学54825412
汉语言文学(师范)2017文科本科批普通类52326722
汉语言文学52127437
中国语言文学类 汉语言文学
宁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 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 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 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 及相关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 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汉语言文字以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 文学(含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 语、现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宁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四川汉语言文学(师范)(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79
重庆汉语言文学(师范)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94
广东汉语言文学(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培养文秘人才)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60
湖南汉语言文学(师范)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76
河南汉语言文学(文秘)(校本部)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8
福建汉语言文学(文秘)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72
江苏汉语言文学(师范)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72
汉语言文学570
黑龙江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文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35
吉林汉语言文学(文秘)文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40
内蒙古汉语言文学(文秘)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57
中国语言文学类 汉语言文学(教师教育)(文秘)
宁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 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 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 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 及相关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 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汉语言文字以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 文学(含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 语、现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宁夏大学汉语言文学(教师教育)(文秘)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四川汉语言文学(师范)(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79
重庆汉语言文学(师范)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94
广东汉语言文学(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培养文秘人才)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60
湖南汉语言文学(师范)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76
河南汉语言文学(文秘)(校本部)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8
福建汉语言文学(文秘)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72
江苏汉语言文学(师范)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72
汉语言文学570
黑龙江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文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35
吉林汉语言文学(文秘)文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40
内蒙古汉语言文学(文秘)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57
中国语言文学类 汉语言文学
山东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宽厚的专业文化知识,扎实的专业基本技能,较强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能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编辑、管理、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实际工作,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美学理论与艺术欣赏、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写作、秘书实务、秘书写作、秘书英语、编辑出版学基础、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等课程。

就业领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化宣传等领域。

山东理工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山东汉语言文学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30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528
湖南汉语言文学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35
浙江汉语言文学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84
内蒙古汉语言文学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04
山西汉语言文学文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541
宁夏大学
167
软科(综合)
170
校友会(综合)
244
武书连
学校简介

宁夏大学是教育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宁夏大学始建于1958年。1997年12月,宁夏大学与原宁夏工学院、银川师专(含宁夏教育学院)合并;2002年2月,与宁夏农学院合并,组建了新的宁夏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崭新一页。

学校坐落在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塞上历史文化名城银川市,占地面积2938亩,教学实验农场1890亩,校舍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在校教职工2690人。面向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9296人,研究生6355人,少数民族预科生997人,在校留学生179人。校园楼宇林立、花木繁茂、环境幽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尚德、勤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弘扬“不怕困难,不畏风寒;根深叶茂,本固枝荣”的“沙枣树精神”,艰苦创业,负重拼搏,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特别是近年来,学校抢抓省部共建、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双一流”建设、“部区合建”等历史性机遇,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着力提高办学质量,不断促进内涵发展,现已成为一所理、工、农、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宁夏大学第七次党代会确定了“到2025年,把宁夏大学建成区域特色鲜明、服务地方能力突出的西部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明确了“以‘三全育人’为核心的立德树人育人主线”和“以‘双一流’建设为核心的‘部区合建’发展主线”两条工作主线,制定了七项重点任务,奋力开启西部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

2938亩

占地面积

2690人

在校教职工

1890亩

教学实验农场

28个省

面向28个省

997人

少数民族预科生

6355人

研究生

19296人

普通本科生

学校现有“化学工程与技术”1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群”和“民族学学科群”2个“部区合建”优势特色学科群,“草业科学”1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史”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8个自治区重点学科,8个“十三五”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8个“十三五”自治区重点学科,16个自治区一流建设学科。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师资队伍中,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9人、第三层次1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小高地31个。5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人获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称号,1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3人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1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数理学部委员,15人入选教育部普通高校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入选自治区“塞上英才”工程,1人获自治区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称号,15人入选自治区“海外引才百人计划”,15人入选自治区“国内引才312计划”,17人入选自治区“313人才工程”,32人入选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程。

学校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按照“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目标培养高素质人才,确定了“加强基础、强化实践、发展特长、注重创新、分流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路,通过构建两个方案(专业培养方案、人格培养方案)、完善两个体系(“四位一体”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打造五个平台(通识教育平台、教师教育平台、课程建设平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加以实施。力求通过努力,使所有本科生以不同方式参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活动,并使其中30%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现有80个本科专业,20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语言文字基地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26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9项。

学校科研工作紧密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盘活创新要素,注重基础研究,强化应用研究,推进成果转化。“十三五”期间,学校先后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200余项,科研经费总量达到9.11亿元,年均增长率10.89%,与“十二五”(4.67亿)相比增长了4.44亿元;获各类科研奖励成果34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治区科技进步奖29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189篇,教育部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项,宁夏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2项,宁夏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19项。学校积极对接地方特色优势产业,以创新校地校企合作模式为途径,以服务社会体制机制创新为驱动,先后与自治区5个市、12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派出了百余名科技扶贫指导员、专家服务团、“三区”科技人才和岗位科学家,建立了“草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产学研创新联盟。依托重大科技项目,相继推广应用了一批技术、装备。学校现有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阿拉伯国家研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宁夏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基地)43个,各学科领域专业实验室100多个。获批建设了国家大学科技园。

学校坚持走开放办学之路。围绕“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的目标要求,加大与国内合作院校的深度合作,重点对标一流学科与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5所兄弟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服务地方、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开展对口合建。不断巩固与山东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昌大学、吉林大学、福州大学、浙江大学、兰州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10余所国内高校合作伙伴关系。立足区域特色和优势学科,先后与15个国家和地区的31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实质性合作伙伴关系。与阿联酋迪拜大学合作建立了海湾地区第一所孔子学院。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批准的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政府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生接收院校,是宁夏地区唯一的HSK(汉语水平考试)考点。自1992年招收留学生以来,先后有40多个国家4000多名留学生来校学习。

面向未来,学校将围绕第七次党代会明确的发展目标,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抢抓“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新契机,坚持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为把宁夏大学建设成为区域特色鲜明、服务地方能力突出的西部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招生联系方式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招生部门:宁夏大学本科生院招生与学籍管理办公室

联系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路489号

邮政编码:750021

咨询电话:0951-2061777,0951-2061778

传真号码:0951-2061897

学校网址:https://www.nxu.edu.cn/

招生网址:https://zs.nxu.edu.cn/

电子邮箱:ndzs@nxu.edu.cn


山东理工大学
175
软科(综合)
226
校友会(综合)
173
武书连
1506
US排名
学校简介

山东理工大学创建于1956年,坐落在历史悠久的齐文化发祥地——山东省淄博市,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首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全国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山东省首批文明校园、“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

学校现有27个学院,24个校级研究院。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1个,本科专业72个,拥有省一流学科3个,拥有农业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培育)等省高水平学科,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等学科已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9个门类,已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全日制本科在校生34000余人,在学研究生4900余人。

学校分东、西两个校区办学,校园占地3600亩,校舍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37万册,电子图书、期刊(含学位论文)815.5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59亿元。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含分中心)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21个,设有全国重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拥有山东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级教学类平台28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技类研究平台29个,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等省级社科类研究平台14个。山东工程技术研究院、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信息库设在我校。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优先战略”,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首要工程”,坚持引育并举,获评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现有专任教师2300人,其中教授312人、副教授78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85人。拥有双聘院士、海外院士、长江学者、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等国家级人才34人次;山东省“一事一议”引进顶尖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选、中科院“百人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泰山系列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等省部级人才86人次;特聘教授70人。

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着力培养有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有专门知识、有实践能力、有健康身心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等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1项。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特色专业5个,首批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精品课程5门、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双语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规划教材32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红炉众创空间获批科技部“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十二五”以来,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重大赛事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近万项。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居省属高校前列,第三方评估机构调研显示,用人单位及毕业生满意度高,获评山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深化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十二五”以来,获批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153项,荣获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75篇,获评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管理与学科建设先进单位。

学校坚持“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科研工作方针,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主动对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与地方共建112个科技研发和技术转移转化机构,荣获“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高校”。“十一五”以来获国家科技奖励9项。“十二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委托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84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73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07项。新型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重大发明专利被认定为“革命性、颠覆性”成果,独占许可使用费达5.2亿元,创全国最高纪录,荣获山东省专利特别奖。2017至2019年连续3年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2018年获山东省科学技术奖9项,一等奖数量位居当年省属高校首位。2019年获批省级大学科技园。

学校坚持对外开放办学,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美国、俄罗斯、韩国等32个国家的119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拥有4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通过全国高等学校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认证,正稳步形成以本、硕、博留学生为主,汉语言教学为辅的留学生培养体系。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拓展生源渠道,建立了多个较为稳定的生源基地。扎实推进教学改革,已建立了一批全英文授课专业,逐步形成吸引留学生的品牌专业群。“十三五”期间,来华来校留学生3810人。推进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和法国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15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机遇,山东理工大学将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至善”的校训,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守正创新,深化改革,以先行意识抓机遇,以有解思维破难题,大力实施优势学科强化战略和人才工作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学生成长成才能力、应用基础研究能力、校地融合发展能力、文化引领社会能力,全面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教师发展体系、校院运行体系和条件保障体系,凝心聚力,多措并举,奋力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征程!


毕业生就业

建校以来,十几万“素质高、基础厚、能力强”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从这里走出,他们将“厚德、博学、笃行、至善”的校训铭记于心,或专注于学术研究,或投身于社会事业,或创办高科技企业,成为社会栋梁之才,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我校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是全国各地党政机关、厂矿企业、高中等院校及其他企事业单位。近三年平均就业率90%以上,是山东省首批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


奖学金设置

    

 按照国家、省以及学校有关资助政策,学校不断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渠道,以奖助学金、勤工助学为重要支撑,以社会资助、困难补助、绿色通道为辅助的多元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奖助学金  我校现行的奖助学金主要包括以下形式: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学校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社会团体或个人在学校设立的各种奖学金、助学金。    

国家助学贷款  我校国家助学贷款现阶段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由国家开发银行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信用贷款,学生可在开学前向入学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办理。

勤工助学   学校设有勤工助学专项经费,每年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约2000个校内固定勤工助学岗位。

爱心基金   针对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或突遇特殊困难的学生,学校通过“爱心基金”予以资助。     

绿色通道  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开辟“绿色通道”,允许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先办理入学手续,入学后再根据学校有关资助政策申请相关资助。



  中专 2022-12-16 14:41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山东理工大学汉语言文学和朝鲜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山东理工大学汉语言文学和朝鲜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和朝鲜语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和朝鲜语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和朝鲜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汉语言文学和朝鲜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汉语言文

  • 中专学校

    山东理工大学体育教育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山东理工大学体育教育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汉语言文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和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介绍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和汉语言文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 中专学校

    山东理工大学运动训练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山东理工大学运动训练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运动训练和汉语言文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运动训练就业前景和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运动训练专业介绍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运动训练和汉语言文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 中专学校

    山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山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工作和汉语言文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工作就业前景和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社会工作专业介绍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工作和汉语言文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 中专学校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汉语言文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汉语言文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汉语言文学录

  • 中专学校

    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汉语言文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汉语言文学这

  • 中专学校

    山东理工大学金融学(校企合作,服务外包方向)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山东理工大学金融学(校企合作,服务外包方向)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校企合作,服务外包方向)和汉语言文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校企合作,服务外包方向)就业前景和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金融学(校企合作,服务外包方向)专

  • 中专学校

    山东理工大学金融学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山东理工大学金融学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汉语言文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汉语言文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学和

  • 中专学校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汉语言文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汉语言文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

  • 中专学校

    2016年山东理工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宁夏录取分数线

    10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山东理工大学宁夏汉语言文学2016二批文科507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山东理工大学宁夏汉语言文学2016二批文科507山东理工大学宁夏汉语言文学2014二批文科497山东理工大学宁夏汉语言文学2013二批文科471山东理工大学宁夏汉语言文学2012二批文科474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