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软件工程 | 2021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33 | 85016 |
| 软件工程(校企合作,与青软创新科技集团合作) | 506 | 137498 | ||||
| 软件工程 | 2020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45 | 88249 |
| 软件工程(校企合作,与青软实训教育科技公司合作) | 507 | 156245 | ||||
| 软件工程 | 2019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1 | 73518 |
| 软件工程(校企合作,与青岛青软实训教育科技公司合作) | 487 | 129131 | ||||
| 软件工程(校企合作,与淄博开创盛世网络有限公司合作) | 482 | 135973 | ||||
| 软件工程 | 2018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0 | 78692 |
| 2017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5 | 88612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安徽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1 |
| 四川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2 |
| 广东 | 计算机类(非定向)(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2.软件工程+080905.物联网工程)(办学地点:佳山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9 |
| 江西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9 |
| 福建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1 |
| 上海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专业)(在佳山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28 |
| 黑龙江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13 |
| 辽宁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5 |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信息与软件产业需求,通过在软件设计、开发、测试和工程管理等领域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软件理论以及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并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能胜任软件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编译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软件建模与UML、 Java语言程序设计、Java Web开发及框架技术、移动软件开发、Net开发技术、数据库设计与编程、嵌入式系统开发、分布式计算、大数据与数据挖掘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项目管理等。
就业领域:软件系统设计与开发、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与管理、大数据挖掘与分析、高等教育等领域。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东 | 软件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33 |
| 软件工程(校企合作,与青软创新科技集团合作) | 506 | ||||
| 辽宁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7 |
| 河北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5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东 | 软件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33 |
| 软件工程(校企合作,与青软创新科技集团合作) | 506 | ||||
| 辽宁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7 |
| 河北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5 |
安徽工业大学坐落于长三角与南京毗邻的全国文明城市——安徽省马鞍山市,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组建马鞍山钢铁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东冶金学院,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1998年划转安徽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0年经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华东冶金学院和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安徽工业大学。
建校60多年来,学校弘扬“高标准、严要求”优良传统,传承“团结、求实、勤奋、创新”优良校风,铸就“精工博学、厚德敏行”校训精神,积淀“至诚报国、服务人民,追求真理、崇尚科技,无私奉献、争创一流”大学文化,走出一条“以工为主、服务行业、融入地方、创新发展”的特色发展之路,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七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是科技部与安徽省政府联动支持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2548.72亩,现有佳山、秀山两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91.4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44亿元,馆藏纸质文献201.09万册、数据库135个。现有教职工211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28人、副高级职称49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4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56.3%)。全日制本科生24144人,各类研究生4055人,留学生375人,宝钢、中天班学生421人,各类继续教育在籍生7835人。设17个教学院部,63个本科招生专业,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专业学位类别、22个领域,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特色(品牌)、综合改革试点、振兴计划专业47个。13个专业通过了教育部和住建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位居省属高校首位。
现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学校“三步法”创新人才培养之路,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十三五”以来,大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际奖96项、国家级奖1304项、省级奖3165项,荣获省属高校第一个“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特等奖、第一个“挑战杯”全国“优胜杯”,实现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四连冠”,获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金奖,3个项目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改革成果项目。金鹰创新创业团队入选全国首批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1个创新创业典型荣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在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活动中,多次获全国一等奖等荣誉。“十三五”期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3%。90%以上的毕业生集中在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和北京等地,呈现出“立足安徽、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的特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3个学科居全球ESI排名前1%,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入选安徽省高峰学科。“十三五”以来,主导制订国际标准6项,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326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62项,授权发明专利1002项,转移转化专利成果228项。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获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榜省属高校第一名,获省科技厅对省内技术转移补助位居省属高校第二位。现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25个,“特殊服役环境的智能装备制造”平台获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上,学校10位学者入选。在“2021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学校首次入围全球1000强。近3年,在科睿唯安发布的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中,学校3个学科领域6人次入选,位列省属高校第一。
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安徽省“三地一区”建设,与省内外多个地方政府建立政学研合作联盟,共建6个实体性研究院,与宝武集团等10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44个联合研究中心,与马鞍山市合作共建产业学院、企业家学院和马鞍山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三五”以来,智库成果获中央决策部门采纳1项,教育部、科技部、安徽省采纳5项,获省市领导批示18项,在中央“三报一刊”、省级核心报刊发文38篇。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47所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获批成立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校办高科技企业安徽华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是省属高校第一家上市的校办企业。
与近百所国(境)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承担了多项科研国际合作项目,获批成立ISO-TC107/SC9PVD国际标准分委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工作,学历留学生规模位居省属高校第二。学校加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校企联盟”,获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汉语水平考试院校资格。深化与长三角高校合作,加入“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联盟”,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大学科技园联盟”和“长三角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联盟”。持续推进省内外校友会和学科校友会组织建设,校教育发展基金会获评安徽省民政厅社会组织评估5A级基金会。
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切实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1人获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称号,2人入选“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3个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学院党委入选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学校入选省首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试点建设高校、易班省属试点高校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是安徽省首届文明校园。先后50余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宝钢优秀教师奖等荣誉称号。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工人先锋号”先进集体、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伙食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当前,学校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坚守信念、坚持梦想、坚定信心、坚韧不拔总要求,聚焦培育时代新人和服务重大需求主题,拉抬标杆,等高对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大力实施校“十四五”发展规划,朝着新时代高水平大学的目标不懈奋斗。
学校认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给予考生的全国性加分政策。
学校座落在长江之滨的马鞍山市,距六朝古都南京市45公里。马鞍山不仅是现代钢铁工业城市,同时还是国家文明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化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交通便捷,环境气候优美宜人。
马鞍山位置

学校位置

主要交通
民航:南京禄口机场,乘坐机场大巴到马鞍山1个小时;
高铁:已通宁安高铁,其他方向的请先到南京南站,然后转乘马鞍山东站(18分钟)。
高速公路:G4211、S24
山东理工大学创建于1956年,坐落在历史悠久的齐文化发祥地——山东省淄博市,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首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全国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山东省首批文明校园、“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
学校现有27个学院,24个校级研究院。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1个,本科专业72个,拥有省一流学科3个,拥有农业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培育)等省高水平学科,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等学科已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9个门类,已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全日制本科在校生34000余人,在学研究生4900余人。
学校分东、西两个校区办学,校园占地3600亩,校舍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37万册,电子图书、期刊(含学位论文)815.5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59亿元。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含分中心)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21个,设有全国重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拥有山东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级教学类平台28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技类研究平台29个,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等省级社科类研究平台14个。山东工程技术研究院、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信息库设在我校。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优先战略”,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首要工程”,坚持引育并举,获评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现有专任教师2300人,其中教授312人、副教授78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85人。拥有双聘院士、海外院士、长江学者、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等国家级人才34人次;山东省“一事一议”引进顶尖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选、中科院“百人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泰山系列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等省部级人才86人次;特聘教授70人。
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着力培养有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有专门知识、有实践能力、有健康身心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等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1项。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特色专业5个,首批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精品课程5门、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双语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规划教材32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红炉众创空间获批科技部“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十二五”以来,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重大赛事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近万项。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居省属高校前列,第三方评估机构调研显示,用人单位及毕业生满意度高,获评山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深化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十二五”以来,获批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153项,荣获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75篇,获评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管理与学科建设先进单位。
学校坚持“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科研工作方针,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主动对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与地方共建112个科技研发和技术转移转化机构,荣获“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高校”。“十一五”以来获国家科技奖励9项。“十二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委托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84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73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07项。新型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重大发明专利被认定为“革命性、颠覆性”成果,独占许可使用费达5.2亿元,创全国最高纪录,荣获山东省专利特别奖。2017至2019年连续3年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2018年获山东省科学技术奖9项,一等奖数量位居当年省属高校首位。2019年获批省级大学科技园。
学校坚持对外开放办学,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美国、俄罗斯、韩国等32个国家的119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拥有4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通过全国高等学校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认证,正稳步形成以本、硕、博留学生为主,汉语言教学为辅的留学生培养体系。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拓展生源渠道,建立了多个较为稳定的生源基地。扎实推进教学改革,已建立了一批全英文授课专业,逐步形成吸引留学生的品牌专业群。“十三五”期间,来华来校留学生3810人。推进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和法国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15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机遇,山东理工大学将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至善”的校训,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守正创新,深化改革,以先行意识抓机遇,以有解思维破难题,大力实施优势学科强化战略和人才工作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学生成长成才能力、应用基础研究能力、校地融合发展能力、文化引领社会能力,全面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教师发展体系、校院运行体系和条件保障体系,凝心聚力,多措并举,奋力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征程!
山东理工大学创建于1956年,坐落在历史悠久的齐文化发祥地——山东省淄博市,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首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全国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首批高校科研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学校现有26个学院,16个校级研究院, 69个本科招生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历史学、教育学等9个学科门类,已逐步形成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目前,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33000余人,在学研究生3000余人。
山东理工大学饮食服务中心是学校后勤实体,现有职工450余人。中心统一经营、管理全校学生餐厅、教工餐厅,并运营浴室、开水房,现辖学生餐厅13个、教工餐厅1个、民族餐厅2个,校内餐饮建筑总面积约34900平方米,就餐座位约10800个。
中心按照企业化模式运营,在省内高校中率先采用“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独立核算、目标经营”的管理运行机制。为保持发展势头,近年来,党政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体职工,围绕学校早日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坚定走内涵发展道路,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锐意进取,扎实推进招标采购、人事管理、激励机制等重点领域改革,启动餐饮质量提升项目,全面推进食堂标准化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确保食品安全、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网络安全、治安防范等各项常规工作运行有序。2014年完成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通过“食安山东”餐饮服务品牌示范学校食堂验收,通过“清洁厨房”验收,在食药监部门支持下建立食品检测室示范点,革新伙食原材料公开招标办法,出台食堂安全检查办法及相配套的奖罚条文,定向发力,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安全监管工作,定期对用电、消防设施等开展隐患排查,组织燃气使用专项检查,克服困难,对第三、第四食堂的27条自然排风烟道进行清理,建立起安全管理工作长效机制。多年来,食堂没有发生任何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和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服务水平、服务层次进一步提升。推广食堂标准化建设,完成制作间设备标识牌、门牌制作,更换盛器、菜板等,新置部分厨房等先进设备,劳动效率进一步提高,完成就餐环境一期、二期改造工程,提升餐厅文化品位;贯彻以菜品质量抓稳增长的思路,启动质量提升计划,建立菜品研发小组,统筹菜品布局和搭配,统一食堂主要主、副食品种的规格、定价,推进标准化制作进程,制定32项食堂服务质量管理规范及浴室、馒头房管理规范;严格管控饭菜质量价格,始终坚持公益性投入与市场化运营相结合的原则,确保低价菜供应;引入优质社会资源,优化餐饮布局,丰富服务层次;强化经营理念,加强成本核算和预算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
大力发展信息化饮食建设。构架了FTP办公平台、安防监控平台、物流管理系统、伙食材料计划提报系统、供货商评价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基础管理平台。
全面服务学生成长。主动对接学校中心工作,与“易班”建设相连接,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举办学生代表进食堂等互动活动,将学校“五有”人才培养要求上墙,在食堂悬挂优秀校友先进事迹,展示美术学院师生作品、毕业设计,提升学生自信,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对学生的创业活动、公益活动提供方便条件,建立与学生沟通的新常态,提升了饮食服务中心在学生中的影响力。
中心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全体党员加强“两学一做”学习,深入学习、宣讲、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牢固树立服务师生的宗旨意识作为重点工作,充分发掘职工中蕴藏的巨大热情和无穷智慧,引导青年职工干事创业,激发队伍的潜能和活力。
近年来,先后被全国高校伙专会授予“中国高校伙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农校对接’与学生食堂采购工作先进院校”殊荣,是山东省首批“食品卫生量化等级A级单位”,获“省级餐饮安全示范学校食堂”“市级餐饮安全示范学校食堂”称号,多次获得“山东省高校伙食工作示范单位”“山东省高校食堂管理示范单位”“省级示范餐厅”等称号,被淄博市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山东理工大学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和纺织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和纺织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就业前景和纺织工程就业前景,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专业介绍和纺织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软件

山东理工大学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和采矿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和采矿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就业前景和采矿工程就业前景,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专业介绍和采矿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软件

山东理工大学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和矿物加工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和矿物加工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就业前景和矿物加工工程就业前景,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专业介绍和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

山东理工大学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和资源勘查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和资源勘查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就业前景和资源勘查工程就业前景,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专业介绍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

山东理工大学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和勘查技术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和勘查技术与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就业前景和勘查技术与工程就业前景,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专业介绍和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介

山东理工大学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和制药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和制药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就业前景和制药工程就业前景,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专业介绍和制药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软件

山东理工大学软件工程和工业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和工业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和工业工程就业前景,软件工程专业介绍和工业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软件工程和工业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软件工程

山东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和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工业设计和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工业设计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就业前景,工业设计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工业

山东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工业设计和软件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工业设计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工业设计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工业设计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工业设计

山东理工大学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和工业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和工业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就业前景和工业工程就业前景,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专业介绍和工业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