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多少分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3-14 01:15:10 解决时间:2022-08-08 15:21

满意答案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为河北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74,最低位次是185913、山西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165,最低位次是93398、山西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148,最低位次是90747、内蒙古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26,最低位次是68909、内蒙古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35,最低位次是25906、安徽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10,最低位次是224954、安徽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63,最低位次是145492、山东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56,最低位次是249870、山东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12,最低位次是334359、山东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12,最低位次是334853。
一、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
1.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物理类机电一体化技术河北专科批-374185913
理科机电一体化技术山西专科批-16593398
文科机电一体化技术山西专科批-14890747
理科机电一体化技术内蒙古专科批27022668909
文科机电一体化技术内蒙古专科批33533525906
理科机电一体化技术安徽专科批-210224954
文科机电一体化技术安徽专科批-363145492
综合机电一体化技术(高职3+2贯通培养,自动化)山东普通类二段-456249870
综合机电一体化技术山东普通类二段-412334359
综合机电一体化技术山东普通类二段-412334853
2.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理科机电一体化技术山西专科批-309156381
文科机电一体化技术山西专科批-30776419
理科机电一体化技术内蒙古专科批-26568990
文科机电一体化技术内蒙古专科批-35331113
文科机电一体化技术安徽专科批-323167979
理科机电一体化技术江西专科批-264-
3.2019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理科机电一体化技术河北专科批-370198013
文科机电一体化技术河北专科批-39296381
文科机电一体化技术河南专科批-331216079
理科机电一体化技术山西专科批-297158993
文科机电一体化技术山西专科批-30287137
理科机电一体化技术内蒙古专科批-25072184
文科机电一体化技术内蒙古专科批-30235881
理科机电一体化技术安徽专科批-254221136
文科机电一体化技术安徽专科批-262176674
4.2018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文科机电一体化技术河南专科批-275233657
理科机电一体化技术河北专科批-358182362
文科机电一体化技术河北专科批-36195085
理科机电一体化技术内蒙古专科批-27868493
文科机电一体化技术内蒙古专科批-24638155
文科机电一体化技术安徽专科批-267157882
理科机电一体化技术(高职本科)(自动化,3+2)山东专科批-446169852
理科机电一体化技术山东专科批-337237798
理科机电一体化技术山东专科批-337237798
文科机电一体化技术山东专科批-373100877
5.2017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理科机电一体化技术河北专科批-280188830
文科机电一体化技术河北专科批-297101140
理科机电一体化技术山西专科批-264146836
文科机电一体化技术山西专科批-26491320
理科机电一体化技术内蒙古专科批-25474828
文科机电一体化技术内蒙古专科批-29632807
理科机电一体化技术安徽专科批-261238258
文科机电一体化技术安徽专科批-330112538
理科机电一体化技术山东专科批-321239347
文科机电一体化技术山东专科批-343107266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
自动化类 机电一体化技术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层次 专科(高职)
学制 三年

专业特色:

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该专业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实力雄厚,教师团队荣获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学生获得国家新型实用专利100余个,参加国家及省市技能大赛荣获一、二、三等奖30余个。它是微电子技术向传统机械工业渗透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新兴综合性技术,作为机械制造、电气自动化、信息技术等专业的综合延伸,市场需求旺盛。毕业生在中国中车、一汽大众、山东核电等用人单位工作,深受好评。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八年达99%以上。

主要课程:

机械图样绘制、AutoCAD、工程材料及改性、电工电子技术与实践、机械设计基础与实践、电机拖动与维护、传感器检测与实践、电气控制与PLC、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零件加工与质量控制、数控编程与加工、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等课程。

三、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21
校友会(高职一类)
69
高职排名
学校简介

学院始建于1978年,隶属于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教育厅双重领导,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管理为主。2001年8月升格为山东纺织职业学院, 2006年4月更名为现校名,2008年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19年被评为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是教育部组织认定的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 “学生管理50强”院校。

高职在校生20490人,现有专任教师953人,校区占地面积171011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77934平方米,图书藏量119.3389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0836.32万元。开设纺织服装、商务外语、经济管理、机械制造、建筑工程、生物与化学、信息工程、艺术传媒设计、汽车工程等11个专业群58个专业,其中有4个专业与本科高校实施“3+2”贯通培养。

食堂

膳食服务中心为学院的后勤部门之一。主要任务是负责学院的餐饮、商贸管理与服务等工作。目前,承担着全院师生的日常饮食服务、商贸和学院的部分接待等专项服务工作。中心下设综合管理科、采购与生产科、监控办公室(由综合管理科分管)、财务办公室共四个行政综合部门。所辖4个大食堂(基本大伙),1个接待中心,20余家特色窗口(约60多个花色品种),1个百货超市(建筑面积600余㎡),1个休闲餐厅及多家商贸经营实体。中心直属生产实体有面粉生产车间、豆制品生产车间、馒头房、蔬菜种植基地等。

食堂总建筑面积为9000余平方米,餐厅面积为4000余平方米,固定就餐座位3650个。基础设施设备总投入约500万元。
 
     
学院的膳食管理与服务工作运营机制实行“小机关,多实体”的管理模式,以企业管理的方式改革内部传统的管理机制,引入ISO9000族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与相关行业规范对中心管理与服务工作实现科学细致的整体运营。做到制度有规范,操作有依据,检查有记录,记录有备案,形成了一套良性地有效地循环管理模式。

膳食服务中心与学生相关的活动有:“厨神”杯大学生厨艺大赛、文明就餐签字活动、文明就餐漫画活动、座谈会、饭菜品尝、环境卫生评比等交流活动,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加深了与同学们之间的交流,通过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提高了餐饮服务水平。
 


招生联系方式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联系方式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西环路6388号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

咨询电话:0536-8187758 8187753 8187768

学院网址:https://www.sdvcst.edu.cn/

学院招生信息网:https://zhaosheng.sdvcst.edu.cn/

学院招生线上咨询平台:

 

 

 

 

 

学院官微       招生就业处微信公众号

 

 

学院招生QQ群

         

     

 

 

 

 

学院招生智能问答系统   学院VR全景校园



周边环境
毕业生就业

近年来,招生就业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围绕中国制造2025、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战略,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提供优质就业服务,走出了一条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新路子,学院高质量就业的“五高”名片基本形成。

所谓高质量就业的“五高”名片是指:毕业生高就业率、高满意度、高薪资水平、高对口率及用人单位高满意度。该五项指标也是省人社厅等主管部门评价学院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是衡量高校就业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

近五年,我院毕业生平均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就业于一汽-大众、烟台万华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毕业生占25.87%;毕业生就业对口率逐年提高,2018年对口率达80%以上(其中理工农医类专业达到86.51%);2017届毕业生半年后平均薪资4016.4元,居全省高职类院校第一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满意度达100%;毕业生对就业工作满意度达97%以上。

招生就业处对标高质量就业五项重要指标,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打造学院就业工作的“五高”名片。现将有关工作做法汇报如下:

聚焦就业能力提升,将就业指导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一、就业指导教育全程化。招生就业处对接基础部,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分析就业形势,研究国家就业政策,制定就业指导课程目标,采取“职业规划、就业创业指导、实习中就业指导、毕业期就业指导”等多形式加强引导。

二、就业指导教育全员化。就业指导队伍以招生就业处统领,基础部就业课教师、各系专职就业人员、辅导员都广泛参与,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提供精准就业指导;通过不定期地邀请就业创业成功的大学生,校友、企业家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座谈讨论、经验交流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系列就业指导,近四年来共开展各类就业创业讲座138次,其中博士以上人员4人次,企业家96人次。

三、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提高就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系书记、辅导员兼任就业指导课程教师,专门教研就业课程,努力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四年来,共开展《就业发展指导课程》2560课时。

四、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进一步完善了“就业信息网”,通过信息化手段,搭建了信息服务平台,丰富了就业信息库和毕业生信息库,实现了网上快捷查询、咨询等服务,起到了服务学生、服务学院、服务用人单位“三个服务”的良好成效。通过信息化手段,4000多名同学因此受益。

聚焦服务能力提升,以高质量服务带动高质量就业

一、拓展优质高端就业单位。近年来,学院将拓展优质高端就业单位作为提高就业质量的突破口,先后拓展了一汽-大众、中建筑港集团、中国核工业公司、中铁建设集团、联想集团、潍柴集团、烟台万华集团、歌尔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制药、青岛威奥轨道等骨干龙头企业。四年来,学院制造类相关专业1617名毕业生在中国中车、一汽-大众等119家上市公司就业的占毕业生总数的49.27%,年薪达到6-10万元。

二、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园招聘活动。为给毕业生提供更多选择实习、就业的岗位,近五年,各系部先后组织了1000余场专场招聘,提供招聘岗位70500余个;招生就业处组织秋季校园招聘活动,参会单位1000余家次,提供招聘岗位68920余个。连年来,毕业生供需比达到1:5以上,机电、化工、机械、汽车、纺织类毕业生供需比达1:10以上。

三、构建务实高效的就业服务体系。(一)是构建了就业工作四级管理体系。由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就业指导中心,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大学生就业服务协会”的组成,分工明确。(是建立了就业工作系列数据真实性验证审查体系。通过建立就业统计工作领导责任制和工作责任制以及开展利用实地走访、网络收集、电话沟通等多种方式,开展协议就业、劳动合同就业等就业形式的真实性验证审查。(是搭建了精准高效服务体系。为毕业生印发《就业服务手册》,设立就业咨询服务日,组织就业困难毕业生到企业参观并现场签约;采用就业网、信函等多种方式,及时向用人单位发布毕业生信息,为举办专场招聘会提供“一站式”服务;积极做好毕业生基层就业服务工作,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建立了严密的就业工作考核体系。强化目标管理,明确各系部就业目标,将就业工作成效列入系部的年终考核指标。

四、关注特殊毕业生,重点做好帮扶工作通过开展对部分家庭困难、就业困难学生的心理指导和“一对一”的特殊帮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各种渠道,为困难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他们顺利就业,确保特困生全部就业,并按国家规定发放了求职补贴和助学贷款。

五、动态关注,实现就业过程全跟踪、全指导我院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就业主管部门就业工作新要求,出台了《离校前就业实习学生跟踪联系制度》,编制了毕业生就业跟踪记录册,及时掌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各系定期对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并做好全程指导工作。




  中专 2022-08-08 15:21

相关问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