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青岛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山东科技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法学 | 2021 | 综合 | -/573(普通类一段) | -/557(普通类一段) |
| 法学 | 2021 | 综合 | -/572(普通类一段) | -/557(普通类一段) |
| 法学 | 2020 | 综合 | -/587(普通类一段) | -/571(普通类一段) |
| 法学 | 2019 | 理科 | -/577(本科批) | -/497(本科批) |
| 法学 | 2019 | 文科 | -/578(本科批) | -/533(本科批) |
| 法学 | 2019 | 文科 | -/573(本科批) | -/533(本科批) |
| 法学 | 2018 | 理科 | -/587(本科批) | -/490(本科批) |
| 法学 | 2018 | 文科 | -/594(本科批) | -/539(本科批) |
| 法学 | 2017 | 理科 | -/576(本科批) | -/511(本科批) |
| 法学 | 2017 | 文科 | -/569(本科批) | -/519(本科批) |
| 法学 | 2017 | 文科 | -/559(本科批) | -/519(本科批) |
法学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一定法律知识、了解我国法律、法规和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法律基础工作的多元性法律人才。其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法制史、法律思想史、经济法、国际法等。学院办学重视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和理论实践教学,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升,学生就业大部分到政法机关、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企业等从事专业工作。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东 | 法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73 |
| 法学(地方专项计划) | 572 | ||||
| 四川 | 法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4 |
| 重庆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4 |
| 海南 | 法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1 |
| 广西 | 法学(在浮山校区办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8 |
| 广东 | 法学(非定向)(办学地点:浮山校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7 |
| 湖南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5 |
| 河南 | 法学(浮山校区)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7 |
| 江西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7 |
| 福建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9 |
| 安徽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6 |
| 浙江 | 法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08 |
| 江苏 | 法学(在浮山校区学习)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3 |
| 上海 | 法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8 |
| 黑龙江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7 |
| 吉林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8 |
| 辽宁 | 法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2 |
| 山西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68 |
| 河北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3 |
| 天津 | 法学(浮山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02 |
本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具有专业精神、品德优良、学理扎实、能力突出,能够在律师事务所、公司、法院与检察院、政府部门等从事律师、法务、司法和行政执法等法律实践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法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到相应单位从事相关法律实务工作,也可到教育科研机构深造进修或从事法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东 | 法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57 |
| 广西 | 法学(在青岛校区办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37 |
| 河南 | 法学(青岛校区)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9 |
| 江西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8 |
| 福建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1 |
| 安徽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8 |
| 辽宁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0 |
| 内蒙古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1 |
| 天津 | 法学(青岛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81 |
青岛大学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青岛,承载着青岛这座城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9年创办的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百十余年来,学校教授高深学问,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之需要,薪火相传,砥砺奋进,从这里走出了40余万优秀校友,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2021年,我们入围软科(ARWU)、US News、QS亚洲大学和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四大世界权威大学排行榜,实现世界四大大学排行榜历史性突破,其中连续三年在软科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位列世界500强。我们发挥医学学科、师范学科独特优势和品牌优势,推进市校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助力青岛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长江以北地区一流医疗中心城市。推进市校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师范学院、局校共建青岛大学教育集团,打造11所附属中小学,助力青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与青岛市共建青岛企业家学院、青岛律师学院、青岛社会工作学院,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打造特色智库服务平台。
学校现有浮山校区、金家岭校区、松山校区三个校区,占地2655亩,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学校风景秀丽、环境宜人,教学科研资源丰富,条件设施完备。固定资产38亿元,馆藏图书328万册,电子图书170万册。主办8种学术期刊。拥有2所附属医院,9家直属附属医院。
设有34个学院和医学部,招生本科专业79个,涵盖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现有10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种博士专业学位类型;4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8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型。
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山东省重点学科20个,山东省一流学科8个。入选山东省属高校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和1个高峰学科、4个优势特色学科、3个培育学科;学术影响力全球排名813位,临床医学、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环境与生态学、一般社会科学等11个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1%;13个学科入选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25个学科入选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行榜,其中系统科学位居全国第2位,连续两年成为省属高校唯一跻身顶尖学科行列的学科;14个学科进入USNews2022年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榜。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2000余人,其中研究生10000余人、本科生32000余人、留学生600余人。教职工3900余人,专任教师2600余人(教授501人、副教授897人),其中国家级高层次80人,省部级高层次人才165人。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比例67%。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学校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华文教育基地、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是教育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性高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
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3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7个,11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3个专业群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项目、5个专业群入选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国家精品课程14门,国家一流课程6门;国家教学成果奖6项。
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示范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38个。
“十三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026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8298篇,SSCI收录论文544篇、CSSCI论文970篇;获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76项;获授权专利1828余项。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战略,与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180余所院校建立友好交流合作关系,建立师生交流、联合培养、合作科研等项目200余个。在国外建立孔子学院(课堂)2所。留学生生源国96个。
学校根植齐鲁大地,立足青岛而发展,在融合发展中形成了医学教育区域优势明显,工科教育行业特色鲜明,理科、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扎实推进,师范教育快速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文化创意新兴学科加快孕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青大人正肩负着新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秉承“明德、博学、守正、出奇”的校训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全面开启建设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
青岛大学招生就业处
地址:青岛市宁夏路308号
邮编:266071
咨询电话:0532-85953691,85953692
学校网址:http://www.qdu.edu.cn
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zs.qdu.edu.cn
青岛大学的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学习优秀奖学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进步奖学金、创新与技能奖学金、体育奖学金及特殊贡献奖学金等。除此之外,社会知名企业也设立了多种专项奖学金,包括青岛大学——青啤育才奖学金、威东航运奖学金、台湾宗倬璋教育基金会奖学金、青岛高丽钢线助学奖学金、永旺奖学金等。
学校建校于1951年,是一所工科优势突出,行业特色鲜明,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山东省重点建设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和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
在青岛、泰安、济南三地办学,总占地面积3500余亩,建筑面积13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1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亿元。学校设有教学单位33个,科研单位5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9个,本科专业97个。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山东省高水平学科4个,山东省一流学科5个,另有省市级重点学科19个,工程学、数学、化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级及青岛市实验室(基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2个。
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32300余人,研究生9000余人。有教职工33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360余人。有两院院士4人,聘任院士12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级人才工程人选2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2人。有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领军人才2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特聘专家及青年专家3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8人。有全国模范教师4人,全国优秀教师7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7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有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山东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19个、人才引育计划创新团队11个。
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精品课程10门,教学成果奖5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品牌特色专业18个,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9个,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5个,一流本科课程75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1门,精品课程58门,教学成果奖118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新旧动能转换行业(专项)公共实训基地1个。
“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27项,省部级项目923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51项,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100余项。《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校科技园是科技部、教育部共同认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和“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学校为教育部确定的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学校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所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每年在校外籍专家教师近百人。教育部批准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个,在校生规模1800余人。有来自60多个国家的国际学生600余人。
面向未来,学校全体师生秉承“惟真求新”的校训和“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发扬“坚韧不拔、发奋图强”的科大精神,弘扬“爱校奉献、敬业实干”的科大传统,奋进新时代,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工科主导、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
学校全面落实国家和山东省学生资助政策,充分发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作用的基础上,学校强化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功效,积极采取措施,争取社会资助,千方百计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构建了以社会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新生“绿色通道”、助航工程、爱心捐助、爱心银行和“手拉手”关爱等为主要内容的助学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使他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2019年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省招生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机械工程中德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新工科实验班)、化学工程与工艺(英才计划)、物流管理、德语、分子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校企合作)、俄语、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英才计

2018年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省招生专业:软件技术、海洋科学、化学类(中外合作办学)(应用化学(中德合作办学))、社会工作、日语、油气储运工程、通信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招收塑料工程方向)、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财务管理、英语、化学工程与工艺(

2017年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省招生专业:法学、信息工程、机械工程(1)、德语、朝鲜语、材料类(中外合作办学)(1)、日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船舶与海洋工程、英语(商贸方向)、汉语言文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4)、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工

你查查近几年的山东省二本线,然后对比一下上面几个学校的录取线,可以看个大概,确切的情况谁也说不准。计算机方向的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比较容易,因为市场需求量很大,但是因为基本是个学校就有计算机专业,每年毕业的学生特别多,进比较大的公司并不容易,像百度、华为、腾讯、Google、IBM等这样的公司只有很少的本科生能进入。如果你有意愿读研究生,如果考一个比较好的学校,再进这样的公司就容易的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青岛科技大学山东法学2015一批文科570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青岛科技大学山东法学2016二批文科534青岛科技大学山东法学2016一批理科550青岛科技大学山东法学2016一批文科535青岛科技大学山东法学2015一批文科570青岛科技大学山东法学201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青岛科技大学山东法学2016一批文科535青岛科技大学山东法学2016一批理科550青岛科技大学山东法学2016二批文科534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青岛科技大学山东法学2016二批文科534青岛科技大学山东法学2016一批理科550青岛科技大学山东法学201

2021年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省招生专业:环境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密校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编辑出版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地方专项计划)、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法学、生物工程、金属材

2020年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省招生专业:轻化工程、工业工程、软件工程(校企合作,与青岛青软实训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财务管理(高密校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韩合作办学)、机械工程(英才计划)、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社会

当然是山东科技大学无论是从综合排名还是专业排名山科大都是很棒的近山科大重新成立了艺术设计学院在设计方面做了很大调整希望不会让你失望的假如有需要帮忙的可以去我爱设计论坛找我发帖请求帮助就可以了我会告诉你的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山东大学青海法学类(青岛校区)2016一批文科490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山东大学青海法学类(青岛校区)2016一批文科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