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 | 名称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德合作)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00 | 15723 |
| 2 | 工科试验班(应用化学、包装工程、交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医学影像技术、智能医学工程)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00 | 15723 |
| 3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00 | 15723 |
| 4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英合作)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03 | 15067 |
| 5 | 工商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中美合作)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04 | 14850 |
专业简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我校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办学50余年来,紧跟踪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凝练了鲜明的办学特色。200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获批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自2013年列为山东省内一本招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电力系统及电气装备的运行与控制、建筑电气设计、信息处理、工业过程控制与分析等方面的工作能力,能在电气工程、工业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建筑智能化、信息处理等领域从事系统设计施工、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自动控制理论、电磁场、网络与通信基础、电力系统基础、配电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传动技术、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建筑供配电、照明工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电气控制与PLC、建筑设备自动化、分布式控制技术等。
专业简介: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运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力学、材料科学、计算机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基础支撑学科,以及相应的工程技术知识来研究、设计和建造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地下建筑与隧道工程、铁道工程等工程设施的学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经过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胜任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铁道等各类工程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能够在有关土木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育、投资和开发、金融与保险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测量学、土木工程材料、画法几何、土木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钢结构原理与设计、基础工程设计、桥梁工程、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工程概预算、工程项目管理及土木工程施工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 发展,掌握建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接受建筑师基本训练,具备基本的建 筑知识和较强的设计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放视野,能在城市建设领域从事建筑与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学基本知识和理论,接受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技能的基 本训练,掌握建筑设计和相关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素养;
2.具有建筑学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中国和外国古代及近现代建筑历史,了解建筑设计、城 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空间形体表达方法,掌握建筑结构、建筑力学、建筑构造、建 筑材料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物理环境(声、光、热)、建筑设备(水、暖、电)的基本知识;
3.具有建筑学的专业知识,具有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的基本能力,掌握建筑设计和相关规 划设计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技能;
4.了解土木工程、建筑设备、环境保护、建筑经济等相邻学科基本知识;
5.熟悉建筑设计和相关规划设计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建筑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建筑学领域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主干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
核心知识领域:建筑设计与实践:建筑设计是建筑学专业核心知识领域的主干;建筑历史 与理论:古今中外建筑历史与理论为主体的知识构成建筑学专业的理论平台;建筑技术与建 筑师执业:建筑数学、建筑物理、建筑结构、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知识成为建筑学专业的技术支 撑;城市设计:城市设计理论以及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成为建筑学专业的拓 展知识领域。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建筑设计(832学时)、外国建筑史(64学时)、中国建筑史(64学时)、建筑设计概论 (48学时)、建筑设计基础(3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48学时)、景观学原理(32学时)、空间形体 表达基础(32学时)、建筑技术概论(16学时)、CAAD方法(32学时)、建筑结构(64学时)、建筑 物理环境(48学时)、素描水彩(192学时)、建筑师业务实践(208学时)、建筑构造与设备(80学 时)、实习环节(240学时)、毕业设计(240学时)。
示例二:建筑设计(788学时)、建筑设计基础(256学时)、视觉设计基础(288学时)、建筑制 图(32学时)、建筑学概论(16学时)、建筑设计基础理论(16学时)、计算机辅助设计(32学时)、 城市规划原理(32学时)、居住环境与住宅设计原理(16学时)、专业外语(64学时)、建筑力学 (48学时)、中国建筑史(64学时)、外国建筑史(64学时)、建筑结构(48学时)、建筑构造(96学 时)、建筑物理(64学时)、建筑设备(48学时)、建筑设计理论(64学时)、实习环节(288学时)、 毕业设计(256学时)。
示例三:建筑设计(752学时)、室内设计及原理(32学时)、景观规划与设计及原理(32学 时)、城市设计及原理(3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32学时)、建筑力学(48学时)、材料与工艺学 (32学时)、建筑构造(48学时)、建筑结构(64学时)、建筑物理环境(96学时)、建筑设备(48学 时)、建筑学概论(16学时)、中国建筑史(32学时)、外国建筑史(64学时)、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 (64学时)、美术(128学时)、工程制图(32学时)、设计初步(144学时)、建筑师业务实习(280学 时)、毕业设计(30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建筑基础和认识实习、建筑测绘实习、建筑师业务实践、毕业设计(论 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建筑设计模型实验、建筑物理实验、计算机建模和绘图实验等。 修业年限:五年/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 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具有创新能力的和设计实践能力,能在高等艺术学校从事环境设 计或教学、研究工作,在艺术环境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 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并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力的高素质环 境艺术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在能力结构方面要求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设计创新思维意识,初步具备综合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室内外环境设计工程中遇到的科研、教学、设计等方面问题的能力,能 清晰地表达设计思想,熟悉室内外环境设计的程序与方法,能在综合把握环境的功能、空间、材 料、结构、外观、尺度、施工工艺和市场需求诸要素的基础上对环境进行合理的改进性设计和创新 性设计。本专业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表现能力,能用草图、图纸、模型、效果图和计算机图 形技术生动、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掌握基本的摄影技能,熟练掌握多种设计软件,熟悉材料及加 工工艺,具备综合运用CAD/CAM/CAE/3DS手段进行室内外环境设计的基本能力。
同时,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一般还有以下要求:
1.在素质结构方面,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以及法制意识、诚信意 识、团体合作意识;在文化素质上具有较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并具有现代意 识、人际交往意识;身心健康。
2.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求除本专业确定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外,同时具有一定的外 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工具性知识,以及文学艺术、历史、哲 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建筑、环境艺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专业设计与实践的基本能力;
2.掌握建筑与环境艺术的相关技术以及各类材料的施工工艺;
3.掌握环境艺术设计表达相关技能与方法,包括徒手艺术表现、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意能力 与工作方法;
4.具有文化艺术与跨学科知识素养,了解我国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方针、政策、法规以及国 内外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方法,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设计实施与科研能力;
主干学科:建筑及环境设计方法学、人机工程学、材料学。
核心课程:建筑设计史、建筑设计方法学、室内空间设计、室内外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人机 工程学、制图、建筑模型制作与工艺、建筑及环境设计调研方法、数字化环境设计及建筑环境设计 相关软件等基础、中外工艺美术史、设计学(美学、心理学、公关关系学)、造型基础、构成(平面、 色彩、立体构成)、世界建筑及环境设计发展史等相关课程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按环境设计专业方向,进行从项目策划、设计、施工图纸设计、材料和 施工工艺设计、完成设计报告书等实战课题。
主要专业实验:按环境设计专业方向,进行环境及空间的相关材料性能及施工工艺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 排名 | 名称 | 得分 |
|---|---|---|
| 1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0 |
| 2 | 机械电子工程 | 5.0 |
| 3 | 建筑学 | 4.9 |
| 4 | 土木类 | 4.9 |
| 5 | 建筑类 | 4.9 |
| 6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4.9 |
| 7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9 |
| 8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4.9 |
| 9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4.9 |
| 10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4.9 |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培养具 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以及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能在工 业、国防、民用等领域从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研究开发、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 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接受现代科学与工 程的基本训练,掌握能源、热科学及动力系统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及控制技术等现代工具,具备 从事节能、制冷、动力、环保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设备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应用管理所必需 的工程技术知识,初步具有应用所学知识提出、分析及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学生 还应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对职业、社会、环境有责任 感,树立节能减排的理念。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并能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数学、物理、力学、材料、机械、热工、控制、电工电子等工程 科学基础知识;
2.具有专门针对能源动力系统提出、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适应本专业要求的个人 能力和专业素质,能进行能源新产品和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运行维护以及相关制造,具有集成 创新的能力;
3.了解能源生产、转化和利用的行业需求动态,熟悉能源高效转化和利用技术的理论前沿 和应用背景,贯彻执行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和技术路线;
4.具有在能源动力类企业的初步工程实践经验,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 时掌握并应用相关新技术为社会服务,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 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热科学基本知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设计基本知识 (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基本知识(电工学、控制理论)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流体力学(56学时)、传热学(56学时)、工程热力学(56学时)、燃烧基本原理 与建模(24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8学时)、机械制图及CAD基础(24学时)、电工电子学(72学 时)、自动控制理论(32学时)、工程力学(含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64学时)。
示例二:工程流体力学(A)(72学时)、传热学(72学时)、工程热力学(72学时)、燃烧理论 基础(16学时)、机械设计基础(64学时)、自动控制理论(72学时)、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 学(48学时)。
示例三:流体力学(80学时)、传热学(60学时)、工程热力学(75学时)、燃烧学(30学时)、 机械原理及设计(90学时)、工程图学(90学时)、电工电子(90学时)、自动控制原理(30学时)、 工程力学(12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金工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课程 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工电子实验、热工实验(包括工程热力学实验、工程流体力学实验、传热学 实验)、能源与动力相关方向的专业实验(如燃烧学实验、热工控制与测试类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简介: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够从事机电一体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学生要求掌握宽厚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具备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在专业中的应用能力,解决机电一体化领域中的设计制造、生产运行以及管理等方面问题的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宽厚的基础理论,具备较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控制基础知识,熟悉产品的开发、制造和管理过程,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具有较强的独立设计能力,能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运行管理、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充分贯彻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办学思路,强调专业基础理论教学,强化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主干课程: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计算机绘图与三维造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基础、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工业机器人及应用、机电传动控制、数控技术、电器控制与PLC,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学科基础:本专业所依托的机械电子工程学科为山东省重点学科、一级硕士点授权学科,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为山东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 发展,掌握建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接受建筑师基本训练,具备基本的建 筑知识和较强的设计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放视野,能在城市建设领域从事建筑与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学基本知识和理论,接受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技能的基 本训练,掌握建筑设计和相关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素养;
2.具有建筑学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中国和外国古代及近现代建筑历史,了解建筑设计、城 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空间形体表达方法,掌握建筑结构、建筑力学、建筑构造、建 筑材料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物理环境(声、光、热)、建筑设备(水、暖、电)的基本知识;
3.具有建筑学的专业知识,具有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的基本能力,掌握建筑设计和相关规 划设计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技能;
4.了解土木工程、建筑设备、环境保护、建筑经济等相邻学科基本知识;
5.熟悉建筑设计和相关规划设计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建筑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建筑学领域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主干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
核心知识领域:建筑设计与实践:建筑设计是建筑学专业核心知识领域的主干;建筑历史 与理论:古今中外建筑历史与理论为主体的知识构成建筑学专业的理论平台;建筑技术与建 筑师执业:建筑数学、建筑物理、建筑结构、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知识成为建筑学专业的技术支 撑;城市设计:城市设计理论以及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成为建筑学专业的拓 展知识领域。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建筑设计(832学时)、外国建筑史(64学时)、中国建筑史(64学时)、建筑设计概论 (48学时)、建筑设计基础(3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48学时)、景观学原理(32学时)、空间形体 表达基础(32学时)、建筑技术概论(16学时)、CAAD方法(32学时)、建筑结构(64学时)、建筑 物理环境(48学时)、素描水彩(192学时)、建筑师业务实践(208学时)、建筑构造与设备(80学 时)、实习环节(240学时)、毕业设计(240学时)。
示例二:建筑设计(788学时)、建筑设计基础(256学时)、视觉设计基础(288学时)、建筑制 图(32学时)、建筑学概论(16学时)、建筑设计基础理论(16学时)、计算机辅助设计(32学时)、 城市规划原理(32学时)、居住环境与住宅设计原理(16学时)、专业外语(64学时)、建筑力学 (48学时)、中国建筑史(64学时)、外国建筑史(64学时)、建筑结构(48学时)、建筑构造(96学 时)、建筑物理(64学时)、建筑设备(48学时)、建筑设计理论(64学时)、实习环节(288学时)、 毕业设计(256学时)。
示例三:建筑设计(752学时)、室内设计及原理(32学时)、景观规划与设计及原理(32学 时)、城市设计及原理(3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32学时)、建筑力学(48学时)、材料与工艺学 (32学时)、建筑构造(48学时)、建筑结构(64学时)、建筑物理环境(96学时)、建筑设备(48学 时)、建筑学概论(16学时)、中国建筑史(32学时)、外国建筑史(64学时)、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 (64学时)、美术(128学时)、工程制图(32学时)、设计初步(144学时)、建筑师业务实习(280学 时)、毕业设计(30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建筑基础和认识实习、建筑测绘实习、建筑师业务实践、毕业设计(论 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建筑设计模型实验、建筑物理实验、计算机建模和绘图实验等。 修业年限:五年/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简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一个以建筑为平台,综合应用电子及计算机技术、电气技术、控制技术、信息采集和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及通信技术等,研究以建筑物为运行载体时对电能的传输、转换、控制、利用和对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利用的专业,具有鲜明的交叉学科和应用学科的特点,满足当今经济发展对智慧城市建设人才的需求。该专业自2014年列为山东省内一本招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实、适应快、能力强、素质高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生通过学习电工与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智能建筑等较宽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建筑电气控制、建筑设备自动化、建筑物信息设施等专业知识和技术,接受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执业注册电气工程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够从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的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与识图、电路原理、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网络与通信基础、建筑供配电、照明工程、电气控制与PLC、建筑设备自动化、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建筑公共安全技术、电力传动技术、建筑概论、建筑设备、建筑电气安全技术、检测技术与仪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建筑电气施工预算等。
专业简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我校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办学50余年来,紧跟踪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凝练了鲜明的办学特色。200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获批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自2013年列为山东省内一本招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电力系统及电气装备的运行与控制、建筑电气设计、信息处理、工业过程控制与分析等方面的工作能力,能在电气工程、工业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建筑智能化、信息处理等领域从事系统设计施工、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自动控制理论、电磁场、网络与通信基础、电力系统基础、配电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传动技术、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建筑供配电、照明工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电气控制与PLC、建筑设备自动化、分布式控制技术等。
专业简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是根据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和当前城市地下工程人才匮乏的实际情况而设立的新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坚实的数学、力学等自然科学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城市地下工程勘察、规划、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机械基础及工程机械、电工技术、工程测量、施工组织和工程概预算、工程监理等方面的基本技术和知识,具备从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规划、设计、研究、开发利用、施工和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的高级技术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数学、力学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城市地下工程勘察、规划、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电工技术、工程测量、施工组织和工程概预算、工程监理等方面的基本技术和知识,具备从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规划、设计、研究、开发利用、施工和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及有限元、岩石力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工程地质、基础工程、钢结构设计原理、城市地下规划与设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下工程结构、地铁与轻轨、隧道工程、地下混凝土结构、地下工程施工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施工组织与概预算、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地下工程测试与监测等
专业简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以水的开采、净化、供给、保护、利用和再生等水的社会循环中各个环节的理论与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是与城市建设事业、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学科。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工学门类土木类的四个本科专业之一。该专业原名称为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于1952年设立,2012年教育部修订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专业名称更改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培养目标:掌握水的开发、净化、输送、应用与回收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具备从事给水排水工程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规划方面的能力;能从事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科研和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水分析化学、水处理生物学、水力学、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泵与泵站、水质工程学、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给排水工程仪表与控制、水工艺设备基础、水工程施工、水工程经济等。
就业方向:政府机关与科研、设计、规划、教育、生产、施工、管理等企事业单位,可从事城镇、工业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咨询、监理、施工、运营、教育和研究开发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或可考取市政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等学科硕士研究生。目前,我国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污染防治、饮用水安全保障以及城市排涝等问题受到社会高度关注,该专业毕业生将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
该专业于2008年和2013年通过国家专业教育评估,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山东省特色专业及山东省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专业。
专业简介:该专业是一门集电子电工、机械制造、材料学、工程力学、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的交叉性学科,以培养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为基础,进行焊接技术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毕业生可从事焊接产品的设计、技术开发、质量检验及生产管理等诸方面的技术工作。学生在校期间还可参加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并获国际认可的证书。该专业依托于山东省重点学科“材料加工工程”,拥有材料加工工程硕士授权点和材料工程专业学位培养领域。
培养目标:突出学生实践能力与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面向山东地方建设及制造行业的发展需要,以钢结构、工程机械焊接制造及建筑安装工程技术为重点,培养掌握材料热加工基础理论和焊接技术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在焊接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诸方面工作的具有优良思想品质和科学素养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画法几何、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成形基础、电工学、材料科学基础、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焊接冶金学、材料加工原理、焊接电源、焊接方法与设备 、焊接结构生产、材料焊接性、焊接质量检验与评价、焊接过程数值模拟等。
就业方向:钢结构制造及工程安装、机械、冶金、石油化工、锅炉压力容器、汽车、船舶、航空航天、电子通讯等行业,从事焊接产品的设计制造、质量检验、科研开发及工程管理等工作。
专业简介:工商管理专业以“培养应用型高级商科人才”为目标,具有建筑和房地产特色。该专业于1999年开始招生,是我校最早招生的商科专业, 为校级特色专业。现拥有企业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点2个、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及企业管理硕士中澳合作办学项目1个。该专业拥有专任教师18名,其中教授及副教授10人、博士11人,海外留学经历教师12人,形成校级教学团队2个。近三年来,教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重点课题3项、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工商管理专业与德国、澳大利亚、中国台湾等知名高校建立学生交流合作项目,注重实践教学,开设棒垒球素质拓展、ERP模拟沙盘、BOSS企业决策及金融投资模拟等实践性课程,提升学生商科综合素质及就业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工商企业管理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具备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和研究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管理会计、金融学、市场营销学、经济法、生产与运作管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工程经济学、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房地产法规、房地产估价、项目管理、金融市场技术分析等专业特色课程。
专业简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我校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办学50余年来,紧跟踪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凝练了鲜明的办学特色。200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获批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自2013年列为山东省内一本招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电力系统及电气装备的运行与控制、建筑电气设计、信息处理、工业过程控制与分析等方面的工作能力,能在电气工程、工业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建筑智能化、信息处理等领域从事系统设计施工、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自动控制理论、电磁场、网络与通信基础、电力系统基础、配电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传动技术、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建筑供配电、照明工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电气控制与PLC、建筑设备自动化、分布式控制技术等。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最好最强的专业是哪些呢?小编结合录取分数线最高的专业,特色专业,学长学姐满意推荐的专业给大家分析一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德合作)、工科试验班(应用化学、包装工程、交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山东建筑大学什么专业最好,你可以读山东建筑大学国家特色专业。山东建筑大学国家特色专业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建筑学、环境设计等专业。山东建筑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电气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山东建筑大学层次本科学制四年专业简介:电气工程及其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最好最强的专业是哪些呢?小编结合录取分数线最高的专业,特色专业,学长学姐满意推荐的专业给大家分析一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德合作)、工科试验班(应用化学、包装工程、交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最好最强的专业是哪些呢?小编结合录取分数线最高的专业,特色专业,学长学姐满意推荐的专业给大家分析一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德合作)、工科试验班(应用化学、包装工程、交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

山东中医药大学最好最强的专业是哪些呢?小编结合录取分数线最高的专业,特色专业,学长学姐满意推荐的专业给大家分析一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德合作)、工科试验班(应用化学、包装工程、交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医

山东师范大学最好最强的专业是哪些呢?小编结合录取分数线最高的专业,特色专业,学长学姐满意推荐的专业给大家分析一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德合作)、工科试验班(应用化学、包装工程、交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医学

山东大学最好最强的专业是哪些呢?小编结合录取分数线最高的专业,特色专业,学长学姐满意推荐的专业给大家分析一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德合作)、工科试验班(应用化学、包装工程、交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医学影像

山东建筑大学推荐值得读好专业有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应用统计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筑学、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物联网工程等学长学姐满意专业。山东建筑大学推荐值得读好专业有

山东建筑大学有什么专业?山东建筑大学开设英语、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工程、软件工程、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智能建造、土地资源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城乡规划、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地理信息科学、智能制造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广告学、

山东建筑大学最好最强的专业是哪些呢?小编结合录取分数线最高的专业,特色专业,学长学姐满意推荐的专业给大家分析一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德合作)、工科试验班(应用化学、包装工程、交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