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广西科技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山东管理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经济学 | 2021 | 理科 | 493/465(本科二批) | /() |
| 经济学 | 2020 | 理科 | -/471(本科二批) | /() |
| 经济学 | 2019 | 理科 | -/468(本科二批) | /() |
| 经济学 | 2018 | 理科 | -/472(本科二批) | /() |
| 经济学 | 2017 | 理科 | -/438(本科二批) | /() |
业务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熟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能综合运用统计学、运筹学、博弈论等经济分析工具分析经济现象,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财政学、货币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证券投资学。
就业主要方向:可到政府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咨询公司、政策研究部门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广西 | 经济学(4600元/年,在柳石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5 |
| 四川 | 经济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2 |
| 江西 | 经济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8 |
| 内蒙古 | 经济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07 |
专业简介:
经济是国家发展的命脉,目前我国的国际经济环境、国民内部经济模式等都处于变革中,为适应经济转型,经济学专业更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经济工作能力,培养理论功底扎实、适应性强、开放型、创新型、综合型的经济理论与管理人才。实行以学业导师制、课外理论教学辅导基地、学生科研竞赛、学生社会实践、学术讲座等为支点的培养体系,对本科生实施全方位教育,重点培养应用经济学人才。
经济学专业是我校重点建设专业,已成立经济研究中心,拥有多名经济学专业博士和高级职称教师。该专业现有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超过90%,其中海外归国教师8人,为实现经济学专业双语教学,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师科研成果丰硕,完成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7项,出版著作、教材35部,发表省级以上期刊论文200多篇,有多篇论文获省级以上奖励,为经济学专业的开设提供了优质师资保证。
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专业教师进行深入行业、企业调研,邀请知名高校、行业和企业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力求人才培养更加科学合理;为提高学以致用能力,该专业建立了系统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认知实习、课程实训、综合实训、行业实践双层双轨递进实习实训模式。依托我院阿里巴巴孵化基地,与财政税务部门、证券监管部门、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公司、税务师事务所等多家单位联合设立了财税金融研究中心,签订了实习实训基地协议,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和社会服务搭建平台。
培养目标:
经济学专业培养具有开放的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功底,能够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研究方法,逐步认知中国经济运行与改革实践,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研究,经济分析、预测、规划、管理与决策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下设两个方向:投资经济方向、税务经济方向。
投资经济方向侧重培养学生的投资理财能力,能够依据经济理论,把握经济形势,规避控制风险,进行策划投资与理财;
税务经济方向着重培养学生在复杂的税制环境下对企业投资、融资、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通过事先策划、财务安排等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管理能力。
就业方向:
财政、税务、政策性银行、统计、审计等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型企业集团;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金融机构等单位从事教学研究,经济分析、预测、规划、管理和决策等方面工作。
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货币金融学、会计学、经济思想史、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双语)、国际金融(双语)、经济法。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东 | 经济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491 |
| 四川 | 经济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3 |
| 文科 | 525 | ||||
| 江西 | 经济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54 |
| 安徽 | 经济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2 |
| 文科 | 557 | ||||
| 辽宁 | 经济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3 |
| 历史类 | 528 | ||||
| 内蒙古 | 经济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67 |
| 文科 | 480 | ||||
| 山西 | 经济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B段 | 普通类 | 501 |
| 河北 | 经济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3 |
| 历史类 | 540 |
广西科技大学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西南地区工业重镇、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柳州市。学校于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广西工学院和原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建立,是直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的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师生为重,培养‘行业的骨干、创新的纽带’”的办学理念,以“求真近道,明德致新”为校训,不断深化“校市相融,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校基础设施齐全,办学条件优良。现有东环、柳石、柳东3个校区,白沙、箭盘2个教学点,占地面积近4000亩,校舍总面积86万多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设备值1.79万元。设有16个二级学院,1个学部,2个直属附属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1个非直属附属医院,全日制在校学生3万多人。学校持续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建成400台物理服务器容量的数据中心,被列入中国教科网城市节点单位。建成启迪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获评广西大学生“四创”中心柳州中心、自治区众创空间。
东环校区
学校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学科专业特色鲜明。学校以工为主,专业涵盖工、管、理、医、经、文、法、艺术、教育等九大学科门类。2013年经自治区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现有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学科,2个广西一流学科(培育),9个广西高校重点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40多个专业方向。有57个本科专业、10个专科专业,1个专业通过国际实质等效认证,1个专业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12个专业列入广西本科第一批次招生;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教育部职教师资本科专业点建设项目3个,自治区优质专业10个,广西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9个,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6个,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7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3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25门,自治区精品课程21门。
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理念,合理设置第一课堂总学分,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提升课程深度、难度和挑战度。学校2015年12月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近5年来,教师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31项,其中一等奖9项;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项400多项,其中,参加2018年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2020年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分别获得亚军,在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中累计获金牌77枚,参加广西第十一届学生运动会获普通本科组团体总分第一名,男子篮球队获广西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普通本科组冠军。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较高水平,连年获评“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和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成效明显。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推进。持续推进“三全育人”,积极构建“三个协同、十大平台”实践育人体系。累计19次获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称号。“青学社工”项目获第二批全国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
柳石校区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师素质优良。学校现有教职工1900多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近50%,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八桂学者、广西特聘专家、广西优秀专家、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广西高校卓越学者、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21人。2017年重点实施“3331高层次人才计划”以来,新增博士270多人。大力支持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选送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赴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2016年来,教师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400多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32项。
学校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不断取得新成效。2016年以来,学校国家基金项目达100多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广西科学技术奖9项、广西社科优秀成果奖18项,其中,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广西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专利授权1357件,其中发明专利512件,授权专利数跃居全区高校前列;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通过验收;学校技术转移中心获评自治区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现有省部级科研平台10个,厅级重点科研平台11个,柳州市重点科研平台18个,广西特色新型智库3个。学校面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地方重点产业,与柳工、东风柳汽、上汽通用五菱等企事业单位,围绕工程机械、汽车产业、生物化工、水产健康养殖、食品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采取省队校办模式与自治区体育局共建广西攀岩队。职教基地承担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和广西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依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等资源,为地方提供各级各类社会培训。
柳东校区
学校坚持开放合作办学,不断拓展发展空间。主动服务“数字中国”战略,联合国内知名企业推进产教融合、多元化办学模式改革,2016年与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创办国内高等教育行业首个数字学院——广西科技大学启迪数字学院。对接“数字广西”战略,丰富和拓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2017年与贵州威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广西科技大学宏达威爱科技学院”。智能车辆(制造)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天虹现代纺织产业学院等3个学院获批广西普通本科高校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其中智能车辆(制造)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获批全国首批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新建机器人工程等6个新工科国家特设专业,以及临床医学等2个医学类国家控制布点专业。目前,学校与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合作办学本科项目2个,在校生人数800多人。中外合作“4+0”项目在校生位居全区同类高校前列。来华留学生人数持续增加,获评“广西高校来华留学教育进步最快单位”。与英国、澳大利亚、德国、俄罗斯、意大利、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18个国家的50所大学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学校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明和谐。学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和医德医风,先后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校园文化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全民阅读示范基地”等称号,是“自治区文明校园”“自治区安全文明校园”“柳州市花园式单位”“柳州市治安保卫先进单位”。
学校将更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全区教育大会、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协同育人,突出“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开放办校”四大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八大重点工程,奋力谱写国内先进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新篇章,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科技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位于柳州市柳北区跃进路124号,占地面积约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7万多平方米,编制床位1000张。设有31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科室,1个口腔门诊部,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拥有高级职称人员150人,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将继续坚持“科教兴院,人才强院”的办院方针,秉承“厚德、博爱、精医、济生”的院训和“德术兼修、大器大为”的价值观,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广西科技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位于柳州市鱼峰区箭盘路17号,占地面积约4.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1万平方米,编制床位960张。设有25个临床科室,6个医技科室,1个口腔门诊部,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科研、教学为一体,以治疗各类良恶性肿瘤、甲状腺疾病为特色的三级乙等医院。医院将围绕创建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为总目标,以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秉承“敬畏生命传承拓新”的院训,凝心聚力、开拓进取,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本科第二批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对线上进档考生,贯彻德、智、体全面考察择优录取的原则,按专业分60%和文化分40%的合计总分为综合成绩,以综合成绩排序,从高到低结合专业志愿择优录取。
音乐学专业:招收音乐表演、舞蹈类考生,其中音乐表演类中器乐表演只招收钢琴类考生。对线上进档考生,贯彻德、智、体全面考察择优录取的原则,以专业成绩排序,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山东管理学院1938年始于革命老区沂水县,前身是1950年组建的山东省总工会干部学校,1987年改建为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2013年经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山东管理学院。学校坐落在泉城济南,现有长清和历城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73.5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28万平方米,育人环境优美,办学条件完备。
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具有工会背景的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是“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示范校”“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是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建设院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建设学校,拥有劳动关系和财务管理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62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176人,占比31.32%;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教师523人,占比93.06%。现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得者1人、泰山学者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富民兴鲁奖章获得者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齐鲁和谐使者1人、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研究团队2个。
学校设有劳动关系学院、工商学院、会计学院、艺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贸学院、智能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国际交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学院等13个院(部)。现有30个本科专业,4个专科招生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0417人,其中本科生8993人,占在校生总数的86.33%。建有142个校内实验实训室、137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设施先进的研讨型教学楼、功能完备的室内外体育场馆、24小时学习空间和大学生双创中心,馆藏纸质图书118.11万册,电子图书170.01万册,无线网络校园全覆盖,是“山东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
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应用型专业群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山东省课程联盟平台在线开放课程27门。在近两届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学校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近三学年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奖673项;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41项、省级64项。学校是教育部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项目建设院校,被评为“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
学校设有齐鲁工匠研究院、工会理论研究院、山东省劳动政策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国家劳动关系研究中心以及山东省智能制造与数据应用工程实验室、山东省高等学校对接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等各类研究平台或机构25个。“十三五”期间,教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9项,省部级课题126项;发表学术论文1366篇;出版专著82部;获得省厅级科研成果奖108项,其中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专利奖1项,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文化创新奖1项。
学校是山东省工会干部培训基地和工会理论研究基地,是山东省工人运动研究会法人单位。“十三五”期间,共举办工会干部培训班269期,累计培训2.4万人次,承办省级大型职工竞赛9次。学校被评为“全国工会女职工培训示范学校”“山东省工会女职工培训示范学校”,被授予“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学校主办的《山东工会论坛》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工运类核心期刊、中国政治类专业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山东省优秀期刊、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
学校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基地、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山东省古琴传承基地、山东地方戏传承基地、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学校利用这些平台,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主动对接省委重大发展战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实行开放式国际化办学的发展战略,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白俄罗斯、马来西亚、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所高校,在师生交流、科研合作、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等方面建立了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合作关系。
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正全面深化综合教育改革,实施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的五大发展战略,向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奋力迈进!

山东管理学院四川经济学录取分数线为483分(理科)。山东管理学院四川经济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经济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经济学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山东管理学院四川经济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

山东管理学院河南经济学录取分数线为492分(理科)。山东管理学院河南经济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9经济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经济学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经济学专业介绍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本科四年经济学学士经济学

山东管理学院山东经济学录取分数线为491分(综合)。山东管理学院山东经济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经济学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山东管理学院山东经济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经济学普通类一段普

山东管理学院江西经济学录取分数线为554分(文科)。山东管理学院江西经济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经济学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山东管理学院江西经济学招生计划2021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经济学本科二批普通类

山东管理学院安徽经济学录取分数线为472分(理科)。山东管理学院安徽经济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经济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经济学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山东管理学院安徽经济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

山东管理学院辽宁经济学录取分数线为493分(物理类)。山东管理学院辽宁经济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经济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经济学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山东管理学院辽宁经济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

山东管理学院内蒙古经济学录取分数线为367分(理科)。山东管理学院内蒙古经济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经济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经济学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山东管理学院内蒙古经济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

山东管理学院山西经济学录取分数线为501分(文科)。山东管理学院山西经济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经济学文科本科二批B段普通类山东管理学院山西经济学招生计划2021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经济学本科二批B

山东管理学院河北经济学录取分数线为523分(物理类)。山东管理学院河北经济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经济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经济学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山东管理学院河北经济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

山东管理学院经济学是公办本科专业。山东管理学院经济学在山东省排名第10。山东省开设经济学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聊城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理工大学、鲁东大学、山东政法学院。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