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黎明职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 | 2021 | 物理类 | -/345(专科批) | /() |
|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 | 2021 | 历史类 | -/414(专科批) | /() |
|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 | 2019 | 理科 | -/236(专科批) | /() |
|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 | 2019 | 文科 | -/373(专科批) | /()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福建 |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45 |
| 历史类 | 414 | ||||
| 云南 |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49 |
| 贵州 |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87 |
| 江西 |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10 |
| 文科 | 356 | ||||
| 安徽 |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29 |
| 山西 |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24 |
| 文科 | 188 |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国家建设行业四个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之一。旨在培养面向民用建筑设备安装及维护一线,掌握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跨专业综合能力,能够从事建筑电气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等多个专业的设备安装施工、运行维护管理、工程设计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科学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
建筑给排水系统安装与维护、建筑采暖系统安装与维护、建筑电气系统安装、建筑电气系统运行维护、通风与空调系统安装与维护、安装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等。
【实践教学】
工程制图技能训练、建筑给排水系统综合实训、认识实习、建筑水暖系统安技及维护能实训、建筑采暖系统综合实训、建筑电气系统安装技能实训、通风与空调安装技能实训、安装工程预算实训、施工组织与管理综合实训、毕业综合实训、顶岗实践。为满足学生实验实训的需求,本专业设有水力学实验室、热工暖通实验室,电工实训室、管道安装实训车间,并设有工程预算实训室。实训实验设备齐全,利用率高,聘请了高级了实训技师进行培训指导。
【专业技术证书】
安装工程施工员、造价员、监理员、建造师、维修工、管道工等专业技术证书。
【就业方向】
作为建设行业四个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之一,伴随物业行业的迅速发展,本专业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其就业岗位包括:建筑设备安装公司担任水暖电设备安装施工员、造价员、项目经理助理、建造师;住宅小区、城市综合体、文体场馆等物业管理部门从事建筑设备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建筑设计院(所)担任建筑设备工程设计助理;建筑工程监理公司担任设备安装工程监理工程师。
黎明职业大学是一所以理想命名的学校,学校渊源深厚。1929年春,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马叙伦的倡议下,黎明高级中学开学,辛亥革命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题写校名并任学校董事,梁披云任校长。著名文学家巴金、鲁彦、丽尼,著名编辑家、出版家和翻译家吴朗西,音乐家吕骥,戏剧家张庚,史学家杨人楩、周贻白,生物学家陈范予、柳子明等文化教育界名人先后来校考察、讲学和写作。1981年,时任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归侨总会主席,著名教育家、诗人、书法家、社会活动家梁披云联络海外侨亲和原黎明师友,在黎明高中旧址发起创办黎明学园。1984年,黎明学园升格为黎明职业大学,学校办学历经宏基初奠(1984-1994)、规模扩张(1995-2005)、内涵提升(2006-2015)、品牌优化(2016- )四个阶段,朝着科学办学与创新发展之路击楫中流、渐著辉煌。学校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以福建排名第一入选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连续五年蝉联福建省高职高专院校发展潜力综合排名第一名,在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五年总评中位居全省第一,荣膺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荣获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学生发展指数优秀院校和教师发展指数优秀院校,荣获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学生管理50强和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育人成效50强,办学能力、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昂首走在全省前头、全国前列。
学校设有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商学院、文化传播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外语与旅游学院、新材料与鞋服工程学院、轻工学院、航空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4个学院、51个专业,形成以应用工科、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专业布局。通过国际标准认证专业3个,成为1+X证书试点院校,参与28种证书的1+X证书试点,覆盖27个专业。国家级重点专业2个,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1个,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学校对接“泉州制造2025”,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等专业,成为教育部与华航唯实、ABB、新时达工业机器人领域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院校。学校高度契合泉州纺织鞋服、石油化工、建筑建材、文化创意等支柱产业,形成9个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重点建设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国家级“双高计划”专业群,建筑工程技术、影视多媒体技术等两个省级“双高计划”专业群,按“一院一特色”的要求打造产教融合典范,不断提升服务产业发展水平。
学校参与教育部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15个,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主持备选库1个。立项省级示范专业9个,精品专业7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1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6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5门,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省级专业群实训基地4个,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2个,省级产教融合专业示范点4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中高职衔接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开发项目5个,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试点项目2个。学校是福建省首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院校,可开展38个工种的考试与发证工作。
学校持续推进东海校区扩建工程和鲤城校区提升工程建设,扩建工程土建学院大楼、智能制造学院大楼、新材料与鞋服学院、信电学院大楼、图书综合大楼、轻工学院大楼、16#17#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及活动中心、中环路及周边景观、黎明湖、黎明栈道等项目相继建成并投用,实现一院一楼的格局。拟建的产教融合实训大楼已入选“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项目,产教融合实训大楼及13#~15#学生宿舍建设工程项目均将于2022年部分建成。学校不断优化“学校统筹、专家咨询、学院实体、专业协作”的校企合作管理模式,构建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模式,着力完善“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政行企校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牵头组建建筑行业、石油化工行业、外语教学等3个福建省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泉州市职业院校联盟和省级多元投资主体建筑职业教育集团,为主参与7个职业教育集团,在4所优质中职学校设立分校,与华中数控等联合培养技术研发人员,与泉州轻工职业学院等试行混合所有制合作办学,与政府部门共建泉州商标馆黎大校园体验馆,与北斗开放实验室合作共建“北斗导航技术应用推广平台”,与华为公司共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与安踏集团、钰齐集团、凤凰数字媒体产业教育集团共建产业学院,成为福建省首家上汽通用汽车ASEP校企合作项目院校。
学校现有双师素质教师占81.85%,拥有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2人,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教育部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6人,全国石化行业优秀教学团队2个、教学名师3人,福建省优秀教师8人,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教学名师8人、专业带头人15人、高校“杰青”3人,省教育评估专家23人,省会计专家1人,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获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土木建筑类“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福建省优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国家-省-市-校”四级科研创新平台22个,获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在科研平台数、授权专利数、科研项目数、科研到账经费、技术服务收入等多项关键指标位居全省同行首位。《黎明职业大学学报》获“全国高职成高学报优秀社科学报”,以福建省同类期刊首位入选RCCSE核心期刊。不断做强新型“黎明智库”,集调查、研究、咨询、服务为一体,加强国情、省情、市情、校情研究,实现咨政成果进政府决策、进行业应用、进企业实践、进学校教学。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并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贴近福建和泉州现代化建设需要特别是产业发展需求,加强省情、市情研究和对接,强化学校党的建设,为八闽大地特别是泉州的繁荣发展输送了一批批合格的技术技能人才,在福建工作占93%以上,有着良好的社会声誉和专技名望。学校各专业招生录取分数高,2019届毕业生就业率100%,2020届毕业生就业率98.66%,2021届毕业生就业率99.12%。近三年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累计获得省级三等奖及以上奖励2160项,其中国家级687项。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总数位居全国同类院校第26位。学校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获高级证书比例等关键指标位列全省高职高专首位,涌现出了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福建省“最美学生”、全国易班十佳站长、福建省大学生创业之星标兵。
学校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锻造职业精英,坚持把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贴近福建和泉州现代化建设需要特别是产业发展需求,加强省情、市情研究和对接,强化学校党的建设,为八闽大地特别是泉州的繁荣发展输送了一批批合格的各种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超过60000人,近三年留在泉州工作的毕业生达到71%以上,有着良好的社会声誉和专技名望。学校各专业招生录取分数高,2016届、2017届、2018届毕业生就业率100%。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80年的山东省济南城市建设学校,1992年学校更名为山东省城市建设学校,2006年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2014年12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山东省环境保护学校正式编入学校。学校由山东省教育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共管,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主管,是一所集全日制普通高职、继续教育培训为一体的高等职业院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山东省人民政府新型建筑工业化与近零能耗建筑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学校是全国建设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第二批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单位、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先进单位、全国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研究中心、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省级文明校园、省级平安校园标杆学校、省级花园式单位、省直机关党员教育示范点、山东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示范院校、山东省建筑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山东省建设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会长单位。学校还获得全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全省建设科教先进集体、全省教育新闻宣传先进单位、全省最具专业特色高职院校、综合实力前十强高职院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等百余项称号。
近年来,学校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确立“12312”党建工作总思路,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党建工作委员会高职高专秘书处设在我校。2021年,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分校在我校揭牌成立。学校党委是山东省委教育工委表彰的“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高校科教兴鲁先锋基层党组织”,省委省直机关工委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省住建厅党组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学生处党支部和图书馆党支部入选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经管系党总支入选山东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单位。
学校有彩石、燕山、无影山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234.7亩,建筑面积30.21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13762人。学校拥有良好的教学、实训条件,教学基础设施完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4290.27万元,纸质图书101.52万册,电子图书60.66万册,教学计算机4000余台。全校现有教职员工700余人,“双师”素质比例超过45.74%,其中专任教师588人,高级职称教师194人。现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1人,山东高校十大师德标兵2人,齐鲁最美教师2人,齐鲁首席技师1人。“绿色智慧建造与城市更新团队”荣获“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
学校坚持“育鲁班传人,建美丽城市,创美好生活”的办学宗旨,围绕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构建了以建筑类专业为主,资源环保类、城市基础设施相关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设有7个教学系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2个教学单位及继续教育与国际交流处,开设建筑工程技术等43个专业。建成3个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9个山东省重点建设专业群、2个山东省品牌专业群,2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1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专业、4个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山东省共建工科专业。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10余所国外高校在办学、科研、师资培训方面保持密切合作。与韩国又松大学合作开设建筑动画与模型制作专业,与韩国全州大学合作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韩国三育大学合作开设建筑设计专业。
学校创新“双向参与、双业融合、双元培养”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主持开发城市燃气技术国家专业标准、建筑工程技术等8个省级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建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精品课程32门,优质核心课程152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省教学能力大赛获一等奖2项,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培养了山东省十大优秀学生、齐鲁工匠后备人才等10万余名优秀学子和大批技能型人才。2021年,我校学子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花艺比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装饰技术应用赛项中分别荣获一等奖,在第七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3项。
学校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之路,持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牵头组建山东省建设职业教育集团,是全国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国家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职业培训基地。面向建筑和环保行业,助力新基建,举办智慧建造、辐射安全与防护等培训,每年培训总人数1万余人次。现有教育部认定的被动式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山东省“十三五”高等学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个、山东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1个。成立中建绿色学院、华为人工智能学院2个产业学院;与企业共建医养健康设计中心、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研究所2个高水平教科研创新平台,共建实训实习场所13.8万平方米,实训基地537个,建有职业技能鉴定站,可鉴定工种18个。
学校重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科学构建“四位一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体系,铸就城建特色文化品牌,牵头成立了中国职教学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院。2018年,学校被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指委认定为全国首批10所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基地之一。2019年,学校中国古建筑文化与营造技艺传承基地入选山东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020年,学校被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指委评为“职业院校非遗教育传承示范基地”,被中国建设教育协会评为首批“建设行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新任务,学校全体师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坚持服务“新基建”、打造“新城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进。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2021年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学费:55001.2021年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学费:5500;2021年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山东建筑设备工程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学费:55001.2021年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学费:5500;2.2020年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学费:5500;2021年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山东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65分(综合)。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地区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山东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建筑设备工程技术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在山东省排名第1。山东省开设建筑设备工程技术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在山东省排名情况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录取分数为山东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65,最低位次是406045。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录取分数线1.2021年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录取分数线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综合建筑设备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山东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65分(综合)。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山东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介绍层次学制授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开设课程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2020年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学费:55001.2020年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学费:5500;2020年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山东建筑设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