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物流管理 | 2018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7 | 51760 |
| 物流管理(济南走读) | 546 | 61850 | ||||
| 物流管理 | 2017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9 | 53215 |
| 物流管理(济南走读) | 539 | 63062 |
山东省特色重点学科 山东省特色专业 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立项建设专业群 山东省一流学科
培养层次:研究生 本科生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具有系统的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系统规划和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能熟练运用科学管理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从事物流信息管理和物流软件开发、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管理、供应链金融管理、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下设四个方向:“物流信息管理”方向、“供应链金融管理”方向、“物流运营管理”方向和“电商物流管理”方向。“物流信息管理”方向侧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与维护等能力;“物流运营管理”方向侧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物流系统优化、物流系统操作与管理等能力; “供应链金融管理”方向侧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物流管理与金融管理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进行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组织管理、业务运作、产品设计等能力;“电商物流管理”方向侧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电商物流技能进行电商物流管理、电商物流配送等能力。
二、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等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接受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优化与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电商物流规划与管理、供应链金融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供应链设计、物流系统优化、物流信息管理、供应链金融管理和电商物流管理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 熟悉物流系统的基本流程,掌握运输、仓储、配送、包装等物流基本业务技能;
3. 掌握系统优化、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的方法,具备从事供应链设计、物流系统优化、电商物流规划或物流信息系统设计的能力;
4. 精通信息技术和软件开发技能,能胜任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工作;或精通运输、包装、仓储、配送等方面的基本业务技能,能够从事物流业务操作和物流企业管理等工作;或精通电子商务运营和快递企业管理方法,能够从事电商物流运营和管理工作;或精通物流金融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能够在现代物流企业或商业银行从事物流金融业务工作;
5. 掌握现代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具备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具备信息处理与定量分析的能力;
6. 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较高的专业外语水平,能适应物流国际化的要求;
7.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知识能力和一定的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较高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主干课程
管理学、经济学、管理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物流学、采购与仓储管理、运输与配送、国际物流学、供应链管理、物流经济学、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技术、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物流管理综合模拟实验、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供应链金融等。
四、授予学位
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可获管理学学士学位。
五、招生科类
理科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电子商务类(包含专业: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7 |
| 海南 | 电子商务类(包含专业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6 |
| 广西 | 电子商务类(5000元/年,在圣井校区办学,包含专业: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3 |
| 广东 | 电子商务类(非定向)(120803.跨境电子商务+120801.电子商务+120601.物流管理)(办学地点:圣井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4 |
| 福建 | 电子商务类(含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6 |
| 安徽 | 电子商务类(5000元/年;含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09 |
| 黑龙江 | 电子商务类(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30 |
| 山西 | 电子商务类(包含专业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办学地点圣井校区)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03 |
| 天津 | 电子商务类(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圣井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88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前身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创建于1960年,是原国家对外贸易部最早设置的两所本科高校之一,被誉为“中国对外经贸人才的摇篮”。1994年,学校划归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2009年,入选世界首批、中国首家世界贸易组织(WTO)讲席院校;2013年,更名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19年,获得WTO亚太培训中心资格,成为WTO全球7个培训伙伴中在中国内地设立的唯一区域培训合作伙伴;202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应用经济学成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22年,跻身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地方高校行列。学校因贸易强国而生、因对外开放而兴、因全面改革而盛、因新时代开放事业而新,经过60余年的发展,已构建起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在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经贸人才培养和国际经贸领域决策咨询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综合办学实力显著提升。
学校始终秉持“以学生为本、以学术为魂”的办学理念,恪守“诚信、宽容、博学、务实”校训,人才培养体现出录取分数高、就业质量高、就业薪酬高和外语能力强等特点。学校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上海高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项目1个、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1个、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2个。学校获评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18-2021年度上海市A级高校创业指导站、2020-2021年度和2022-2023年度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示范基地,入选教育部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和教育部2020年“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在QS 2019中国大陆大学排行榜中,学校位列第82名;在2020软科中国财经类大学排行榜中,学校位列第10名;在2021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行榜中,学校位列第13名。
学校建立以应用经济学为龙头,开放型经济学科群为特色,经、管、文、法、理、工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应用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外国语言文学、理论经济学、统计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专业硕士授予类别13个,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2个(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上海市重点学科2个、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5个。应用经济学进入软科排名前15%,2个一级学科入选上海高校博士学位点培优计划专项,6个专业学位点入选上海高校硕士学位点培优计划专项。现有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10个、上海高校智库3个、教育部备案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5个,与海关总署共建“全球贸易分析监测中心”,着力打造国际经贸创新与治理研究院等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2个智库分别入选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单(全国“A区高校智库”)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智库委员会中方成员单位。
学校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在香港基本法起草、中国“复关”“入世”谈判、浦东开发开放和WTO改革,以及在APEC谈判、中澳与中韩FTA谈判、中美经贸谈判、RCEP谈判与落地、加入CPTPP谈判、对外发展援助、中东欧经贸合作、东北亚和平进程、上海“进博会”、上海自贸区、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功能”与G60科创走廊建设等领域作出积极贡献,决策咨询研究水平连续多年位居上海高校前列。
学校不断拓展对外交流合作网络,是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和上海市政府奖学金生接收院校,与全球100多个国家、国际组织和境外伙伴缔结合作交流协议,联合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在“一带一路”重点区域开设孔子学院3所、孔子课堂1个,与卢布尔雅那大学合作建设的孔子学院获得“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与WTO、APEC、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中心(日内瓦)等国际组织深度合作,获评中国WTO事务卓越中心,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供支撑和服务。
学校现有松江、古北、七宝三个校区,与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共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现有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0余人,国家级、省部级等高层次人才70余人,博士生导师16人;高级职称教师400余人,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65%以上。在校生13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9000余人、硕士研究生近4000人、学历留学生300余人。
“十四五”期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密对接教育强国、贸易强国建设和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着力打造“创新人才高地”“学科创新高地”“名师荟萃高地”“新型智库高地”“国际合作高地”五大高地,全面开启建设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类大学新征程,为上海建成“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提供更强有力的服务支撑,为教育强国和贸易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我校毕业生思想政治素质良好,专业理论基础扎实,熟悉和掌握全球运营定量分析工具,通晓全球通行商业规则,适应以英语为工作语言的工作环境,具备跨文化适应力、合作力和领导力,在外语、商务沟通、实践操作等方面综合能力优秀,在择业时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多年来,学校本科生就业率一直名列上海高校前茅,近五年本科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0%左右。近三年我校毕业生的平均起薪[1]分别为6778.25、7273.24、6946.38元。根据中国薪酬网发布数据显示,我校毕业生毕业五年后薪酬为每月12755元,名列全国第6位,首年薪酬在全国大学中排名第20位,名列全国财经类高校第四位。世界知名排名机构QS发布“2020中国大陆大学排行榜”,我校位列第102名。
我校学生的毕业就业流向主要为商务服务、金融、教育、工商贸易、互联网相关服务业等五类国内外优秀企业,充分体现出“四通”国际化人才培养成效。2020届我校毕业生中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就业的学生人数达到167人,占就业总人数的11.94%。进入中外资银行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就业的学生305人,占就业总人数的21.80%。
[1]数据来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所签订就业协议上约定的月收入值。
山东财经大学是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共建高校,坐落于享有泉城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办学规模较大、办学特色鲜明,以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为主,兼有文、法、理、工、教育、艺术八大学科门类,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声誉和知名度的财经类大学。
历史沿革
学校于2011年7月4日由原山东经济学院和原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筹建,2012年6月9日正式揭牌成立。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岚清、姜春云、王丙乾、陈至立等题词祝贺。山东经济学院的前身山东财经学院,创建于1952年,由山东会计专科学校与齐鲁大学的经济系合并组建而成,是山东省建校最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也是全国建校最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之一。“文革”期间,山东财经学院中断办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办学,更名为山东经济学院。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山东财政学院始建于1986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是财政部直属六所高校之一。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学校领导管理体制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2012年8月23日,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在济南签署协议,共同建设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7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12月,学校入选山东省“省部共建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是我省第一所省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也是我省内涵提升和名校建设工程第一所重点支持的高校。2017年12月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明确了全面建成全国一流财经特色名校发展目标和“坚定一流目标,贯穿两条主线,突出三个重点,实施四大战略”的1234发展思路。
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燕山、舜耕、圣井三个校区,占地3000余亩。学校拥有完善的现代化教学基础设施和实验设备。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高等学校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26个,省级实验室11个,各类实验室150多个,各类实践教学基地306个。校舍建筑总面积98.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8亿元。图书馆藏书347.9万册,电子图书743万册,实现了与省市图书馆图书资源共享。建有现代化演播中心、CATV教学系统和千兆以太校园网络系统。设立了雅思机考考点,成为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在中国大陆的第27个官方考点。
学科专业
学校现设有24个教学院(部),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30000余人。拥有62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一流专业建设点占招生专业总数的63.46%;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7个,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专业(群)3个。拥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017年12月,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学校两个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为B+,两个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为B-,成为有两个以上B+学科的三所省属高校之一,成为山东省唯一拥有B以上经管学科的省属高校,整体学科实力进入全国财经高校前10名。2020年12月,学校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名单;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名单,其中,应用经济学为“高峰学科”建设学科。应用经济学进入“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10%,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先后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师资队伍
学校具有一支教学科研水平较高,学历、年龄、专业技术职务和学缘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690人,其中教授261人、副教授62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982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2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人选2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8人,“泰山学者”工程人选14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4人,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20人,全国优秀教师16人,省级教学名师20人,山东省齐鲁文化名家1人,山东省金融高端人才4人,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人才培养
学校在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顺利通过201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是省本科综合评价招生试点高校,拥有免试硕士研究生推荐资格。学校成立荣誉学院,实行荣誉学位制度,设有拔尖人才、卓越人才培养实验班。全国教材建设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一流教材7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1门。在近三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省部级以上45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2项,二等奖17项。在全国“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高水平竞赛中屡获嘉奖。2016年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3项全国金奖,以团体总分第19名的优异成绩获得全国优胜杯;2019年获“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省内唯一1项全国金奖,获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首次成为“挑战杯”发起高校,实现历史性突破;2020年获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3项,以全国高校第31名的优异成绩再次捧得优胜杯。近四年来,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5项;学校位列2015-2019年全国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人文社科类高校第三位。与历下区人民政府共建的大学生创业园获评2016年教育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学校大学生男子排球队荣获“世界大学生五球锦标赛”排球冠军(2010年)、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三连冠(2008—2011年)、全国学生运动会男子排球两届冠军(2012年、2017年)。我校毕业生多年来一直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高度评价,就业质量、就业层次稳居全省高校前列。
科学研究
近三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505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项、教育部项目35项、省部级项目367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108项;被SCI、EI、ISTP和SSCI等检索收录论文779篇;获得科研经费共计9118.85万元。参与共建“中国财政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会计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平台;建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省首批重点新型智库1个。共承担建设34个省级及以上科研创新平台。学校主办《经济与管理评论》和《山东财经大学学报》两种学术期刊,其中《经济与管理评论》入选2017-2018年度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18年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获准立项23项,其中获批两项国家级重大课题,实现了学校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立项的突破。2021年,首次获批“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28项成果获山东省第三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经济学、管理学成果获奖等级和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在第一届山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奖评选中,我校共有4项研究成果获奖,获奖数量位居全省高校第一。
国内外合作交流
学校是“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理事单位,国家留学基金委“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合作院校,北京洪堡论坛—齐鲁论坛主办单位、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评审合作单位,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ASREU)创始成员高校之一,亚太管理学院联合会(AAPBS)大陆12所高校之一,是“一带一路”财经类大学联盟高校之一。现已与美国等20余个国家的100余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广泛稳定、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合作关系。现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并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福特汉姆大学,英国龙比亚大学、埃塞克斯大学,法国雷恩第一大学,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新西兰Unitec理工学院,捷克布拉格经济大学,日本东京经济大学,中国台湾地区铭传大学、世新大学等国(境)外大学合作40余个海外访学项目,每年选派数百名学生赴海外访学或本科生攻读研究生项目,实施本科、研究生双学位教育。同时,学校还是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认可学历高校,具有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资格。通过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成立欧美同学会。与山东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山东社会科学院等多家单位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近年来,为财政部、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税务局等单位举办多种形式、不同层次培训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政策性加分:我校认可符合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的政策性加分和降分进档项目;安排专业时,以考生实际高考文化成绩为准。

山东财经大学四川电子商务类(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557分(理科)。山东财经大学四川电子商务类(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电子商务类(跨境电子商务、

山东财经大学海南电子商务类(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606分(综合)。山东财经大学海南电子商务类(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电子商务类(跨境电子商务、

山东财经大学广西电子商务类(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483分(理科)。山东财经大学广西电子商务类(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电子商务类(跨境电子商务、

山东财经大学广东电子商务类(非定向)(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554分(物理类)。山东财经大学广东电子商务类(非定向)(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电子

山东财经大学湖北电子商务类(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录取分数线为566分(理科)。山东财经大学湖北电子商务类(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0电子商务类(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山东

山东财经大学福建电子商务类(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556分(物理类)。山东财经大学福建电子商务类(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电子商务类(跨境电子商务

山东财经大学安徽电子商务类(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509分(理科)。山东财经大学安徽电子商务类(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电子商务类(跨境电子商务、

山东财经大学黑龙江电子商务类(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430分(理科)。山东财经大学黑龙江电子商务类(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电子商务类(跨境电子商

山东财经大学山西电子商务类(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503分(理科)。山东财经大学山西电子商务类(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电子商务类(跨境电子商务、

山东财经大学天津电子商务类(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588分(综合)。山东财经大学天津电子商务类(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电子商务类(跨境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