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旨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相关知识,及其在研究、开发和技术支持方面的运用。学生将学习如何创造性地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开发前沿的计算机技术。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新疆 | 电子信息类(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机械电子工程(中外 专业课全英文授课合作办学)、工业设计(中外合作办学)、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智能制造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机器人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物联网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31 |
| 甘肃 | 电子信息类(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机械电子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工业设计(中外合作办学)、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智能制造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462 |
| 陕西 | 电子信息类(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机械电子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工业设计(中外合作办学)、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智能制造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机器人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物联网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课全英文授课;按照专业大类进行招生,大类名称仅用于志愿填报,入学后第二学期选专业,目前开设45个本科专业)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50 |
| 云南 | 电子信息类(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数字媒体技术、通信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物联网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20 |
| 贵州 | 电子信息类(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机械电子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工业设计(中外合作办学)、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智能制造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机器人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物联网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456 |
| 海南 | 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工业设计(中外合作办学)、机械电子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智能制造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机器人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物联网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学费八万八一学年;专业课全英文授课;按大类招生,大类名称仅用于志愿填报;入学后第二学期选专业,目前开设45个本科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25 |
| 广西 | 电子信息类(中外合作办学)(88000元/年,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机械电子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工业设计(中外合作办学)、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智能制造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机器人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物联网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课全英文授课;西浦按大类招生,大类名称仅用于志愿填报)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96 |
| 上海 | 电子信息类(中外合作办学)(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字媒体技术、工业设计、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3 |
| 吉林 | 电子信息类(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数字媒体技术、通信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物联网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学费八万八一学年;专业课全英文授课;西浦按大类招生,大类名称仅用于志愿填报,入学后第二学期选专业,目前开设45个本科专)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82 |
| 辽宁 | 电子信息类(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工业设计(中外合作办学)、机械电子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智能制造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机器人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物联网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中外合作办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44 |
| 天津 | 电子信息类(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工业设计(中外合作办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中外合作办学)、机械电子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智能制造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机器人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物联网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苏州工业园区)(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572 |
| 北京 | 电子信息类(中外合作办学)(88000元,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工业设计(中外合作办学)、机械电子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中外合作办学)、智能制造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机器人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物联网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课全英文授课,报考须查阅该校招生章程)(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66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数学类(包含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7 |
| 海南 | 数学类(包含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38 |
| 广西 | 数学类(4100元/年,在狮子山校区办学,包含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6 |
| 广东 | 数学类(非定向)(070101.数学与应用数学+070102.信息与计算科学)(办学地点:狮子山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2 |
| 江西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2 |
| 安徽 | 数学类(4100元/年;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1 |
| 辽宁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4 |
| 山西 | 数学类(包含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36 |
| 天津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狮子山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84 |
西交利物浦大学(XJTLU,简称“西浦”)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创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鲜明特色的新型国际大学。她是中国目前唯一一所以理工管起步,强强合作,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士学位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学位授予权的中外合作大学。
国际领先的高等教育
西交利物浦大学面向海内外招收本科生、研究生,目前已有包括45个本科专业、53个硕士专业(含非全日制)和16个博士专业在内的114个学位项目,形成了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建筑、城市规划与设计、人文社科、影视等的学科体系。大学课程除公共基础课外均采用全英文授课。本科毕业生同时获得中国教育部认可的西交利物浦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和国际认可的利物浦大学学士学位证书。研究生可获得中国教育部认可的利物浦大学学位。西浦所有学术院系均设有博士专业,对研究生教育的持续投入和重视是西浦实现其“研究导向、独具特色、世界认可的中国大学和中国土地上的国际大学”愿景的必由之路。
引领高等教育变革
自 2006 年 5 月 23 日建校以来,西交利物浦大学经过十余年发展,探索并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五星”育人模式和学生发展体系,建立和完善了适合未来社会需要的现代大学管理和运行机制,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其独特的大学理念、高水准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浓厚的国际化特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被誉为“中外合作大学的标杆”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探路者”。
独具特色的育人理念
西交利物浦大学以使师生“Happy life and successful career(幸福生活、成功人 生)”为核心理念,以保护和发展人类生存能力为核心目标,以多元、规则、创新、自由、信任为核心价值,利用其在治理结构和管理模式上的空间,直接面向世界和未来发展趋势,融合东西文化与教育精华,整合全球资源,探索高等教育新模式,培育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世界公民,以期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发展。
拥有国际视野的世界公民
西交利物浦大学目前有18000余国内外注册学生,其中包括在利物浦大学学习的学生。西浦拥有国际化的育人环境,严格的国际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学生自治、学校引导服务为核心的学生工作体系及四大导师体系,大学将学生看做“年轻的成人”,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根本、以兴趣为导向、以学习为中心,强调自主意识与团队精神,旨在培养知识、能力与素养兼备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世界公民。
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毕业生
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毕业生在世界各地继续深造或工作。2020届毕业生中,超过86%选择继续留学深造,其中38.10%进入世界排名前十的学府,80.36%进入世界排名前100的名校,更有7名学生获得牛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西湖大学等知名大学的直博录取通知书。2020届选择直接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近28%就职于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高水平国际师资
西交利物浦大学按照世界知名大学标准选聘师资,一直以来积极引进国际一流的专家学者,现有教研人员超过1000人,其中多数为外籍教师。专业课教师均具有国际知名大学博士学位和丰富的教学与科研经验。
优越的区位与环境
西交利物浦大学坐落在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千年古城——中国苏州,今天的苏州不仅保留了水陆并行的古城风貌和崇文重教的文化传统,同时又是一个与时俱进、对世界开放的现代化城市。近年来它的国民经济总产值以近15%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其GDP长期保持在中国大陆城市的前五位,特别是其国际闻名的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汇集着大量世界五百强和国际合作企业及研发机构,为坐落于其中的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经济社会生态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创建研究导向型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以创建研究导向的国际大学为发展方向,整合两国三校资源,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学已经建成以生物科学实验室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和一系列高水平研究中心,并于2009 年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依托单位、2012年正式成为承担国家“863计划”科研课题的成员单位。 截止2018年底,西交利物浦大学先后成功申请了260项各级政府科研项目并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国家级项目105项,省市级项目155项。
发力科研 持续创新
截止2018年底,西交利物浦大学先后成功申请了260项各级政府科研项目并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国家级项目105项,省市级项目155项。 与此同时,学校已与吴江太湖新城双湾村、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深度开展65项横向合作。
区位优势—寻梦之地,天堂苏州
悠久历史
苏州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人间天堂”之称,古城座落在水网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陆并行;建筑临水而造,前巷后河,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
集建筑、山水、花木、雕刻、书画等于一体的苏州园林,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奇葩,拙政园和留园列入中国四大名园,并同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等9个古典园林,分别于97年12月和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祥地,文坛贤能辈出。评弹、昆曲、苏剧被喻为苏州文化的“三朵花”。苏州的工艺美术闻名中外,苏绣与湘、蜀、粤绣同被誉为我国的“四大名绣”。
苏州特产阳澄湖大闸蟹、太湖银鱼、碧螺春茶、珍珠、柑桔、枇杷、板栗、梅子、桂花、茶花、莼菜等闻名遐迩。
发达经济
苏州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对世界开放的现代化城市,2013年国民经济总产值(GDP)超过1.3万亿,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和天津。目前苏州已基本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产、学、研紧密联合,各类人才聚集的技术创新基地;科技含量高、外向度高、经济效益好的现代农业基地;融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为一体、生态环境优美的旅游度假基地。
便利交通
西浦坐落于苏州工业园区的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内。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地段,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网纵横交错,交通十分发达。乘坐高铁20分钟达到上海,60分钟达到南京,与沪、宁、杭融入同城轨道生活,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经济地位优势。
现代新城
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SIP)是中新两国政府间最大的合作项目,创建于1994年,连续多年位居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的开发区之首,拥有信息产业园、出口加工区、国际科技园、科教创新区等产业发展载体和功能分区。十几年来,园区经济以年均3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GDP比开发之初增长了近100倍,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了500多倍,取得了GDP、累计上交税收、实际利用外资、注册内资 “四个超千亿”的发展业绩。目前,园区的进出口总额、利用外资、基础设施配套能力、人力资源指数等指标均居中国开发区首位,综合发展指数连续多年位居中国国家级开发区前列。
苏州工业园区现有外资项目近5,000个,其中包括91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的150个项目,欧美项目约占一半,全区投资上亿美元项目133个,其中10亿美元以上项目7个,在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首期投资30亿美元的三星高世代液晶面板项目竣工投产。新兴产业迅速壮大,实施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计划,2013年实现新兴产业产值221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6.3%,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纳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集约发展水平领先,坚持集约节约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万元GDP能耗为0.284吨标准煤,COD和SO2排放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8和1/40,生态环保指标连续4年列全国开发区首位,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休闲之地 浪漫之都
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上演的浪漫经典,金鸡湖边充满想象的音乐喷泉,李公堤风情水岸的特色美味,动感酒吧,无不体现着一个现代的、休闲的、充满文化韵味的园区。登上高耸在金鸡湖畔的水上摩天轮,园区风光尽收眼底。随着李公堤国际风情水街、圆融时代广场天幕商业街、摩天轮主题公园、星海街地下商业广场、阳澄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等国际性消费空间的建成,园区的休闲娱乐生活将进一步与世界接轨,进而成为时尚浪漫之都。
科教新苑
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是苏州工业园区转型发展的核心项目,区域总规划面积约25平方公里,致力于构建高水平的产学研合作体系,重点发展纳米技术、生物医药、融合通信、软件及动漫游戏产业。目标是在今后“十二五”末建设成为高新产业聚集、高等教育发达、人才优势突出、环境功能和创新体系一流的科教协同创新示范区。
自2002年正式开发建设以来,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已初步建成集教育、科研、新兴产业、生活配套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吸引设立24所高等院校和1所国家级研究所入驻,在校生人数7.55万,教职工4938人。依托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苏州纳米城、生物纳米园、创意产业园、腾飞创新园、大学科技园等创新载体,以纳米技术为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布局、快速成长。目前,科教创新区聚集了南大光电、吉玛基因、华为、汉明科技、旭创科技、同程旅游网等2200多家技术先进、具有良好产业化前景的企业。公共图书馆、体育馆、影剧院、体育公园等一大批公共设施相继建成开放,为区域提供了和谐便利的人居环境,园林化、生态化、人文化城市形态初步形成。
校内奖学金
一等奖:RMB 10,000
二等奖:RMB 5,000
四川师范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及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是四川省举办本科师范教育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学校位于四川省省会——成都市,现有狮子山校区、成龙校区两个校区。
办学历史悠久。学校创建于1946年,其诞生与东北大学有直接的历史渊源。抗战初期,东北大学内迁到四川省三台县办学。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留川师生在原校址上创建了私立川北农工学院。1949年,学校吸纳西山书院,更名为私立川北大学。1950年,学校合并私立川北文学院,组成公立川北大学,迁址四川省南充市,改称川北大学。1952年,以川北大学为主体,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原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的部分专业,组建四川师范学院。1953年,原重庆师范学院部分系科师生进入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四川师范学院本科专业迁到成都狮子山。1964年,原成都大学(现西南财经大学)数理化三系并入我校。1985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四川师范学院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1999年,原煤炭部成都煤炭干部管理学院整体并入我校。
学科门类齐全。学校是全国首批硕士授权单位,第十批博士授权单位,举办有文学、理学、工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农学等十一个学科门类。建设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数学、心理学、中国史、物理学、化学)、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9个本科专业,其中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4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7个;建设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国别研究中心、四川省工程实验室10个,建有四川省省级大学科技园。
师资力量雄厚。建校以来,学校先后涌现出了以著名墨学家伍非百、我国社会学和民俗学的创始人之一李安宅、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刘绍禹、楚辞学专家汤炳正、文献学专家屈守元、训诂学专家刘君惠、凝聚态物理学专家赵敏光、拓扑学专家刘旺金、非线性分析专家丁协平为代表的一批知名专家。学校教师先后获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人,“国家千人计划”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5人,中宣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4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34人,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9人,“四川省千人计划”14人,“天府万人计划”10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2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等19人,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四川省师德标兵等共43人次。另外,学校还特聘了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千人计划”、国家“杰青”等20余位高层次人才。
育人成效显著。学校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及省级大学科技园,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创办有1所具有33年历史的“校中校”——四川师范大学美育学校。学校建有“质量工程”国家级项目168项、省级项目710项,其中,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3项,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人文社科普及基地各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一流课程20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部,学生承担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559项,学校获近三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2项、四川省教学成果奖96项(其中一等奖31项),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全国教育专业学位优秀硕士论文6篇,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近三年获得奖项49 项(其中一等奖及以上10项)。办学75年来,培养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勇、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先刚、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郭鸿为代表的30余万名各类毕业生,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
科研成果丰硕。“十三五”期间,学校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与长足进步,科研整体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获批国家级项目共计279项,其中国家人文社科类项目共计立项155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24项;获批省部级项目341项。获批省部级以上科学成果奖86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批2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75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15项。获授发明专利与软件著作权登记256项,学校综合科研经费共计7.8亿元,保持了科研经费投入持续增长。
对外交流广泛。学校是四川省高校对外交流中心之一和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资格和接收澳门地区保送生的高等院校,是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中外人文交流工作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已与26个国家和地区的110所院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关系,培养各类层次的境外留学生,并开展各类层次、不同国别的中外联合培养项目;在韩国延世大学、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合作建立了2所孔子学院,与巴基斯坦佩德罗中学共建孔子学堂,是“中文联盟“成员;建有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下设东南亚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韩国研究中心、南亚研究中心、泰国研究中心、巴基斯坦研究中心等;与韩国世宗学堂总部合办“成都世宗学堂”。学校在办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意大利欧洲设计学院合办“产品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合办“绘画专业本科教学项目”。
社会服务有力。学校是“国务院民族团结先进集体”,长期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尤其是教育事业发展,设有四川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四川省高校干部培训中心、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四川省分中心、四川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四川省教育厅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四川省教师继续教育四川师范大学培训中心、四川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全国首家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培训基地等省级培训及研究机构。长期定点帮扶甘孜州理塘县、凉山州普格县,对口支援西昌民族幼专,结对帮扶阿坝师范学院、四川文理学院。
2017年,学校牵头成立C5教育精准扶贫联盟;2020年,学校成立“四川乡村振兴学院”(总部),并先后在仪陇县、北川羌族自治县、苍溪县、达川区、巴中市、恩阳区、普格县、理塘县、凉山州、绵竹市、遂宁市、岳池县、南部县等地区挂牌成立四川乡村振兴学院(分院),助力精准脱贫,振兴乡村发展。
四川师范大学扎根巴蜀大地办大学,服务治蜀兴川新战略。新时代,全体师大人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致力于把学校发展成为人民教育家诞生的摇篮、优秀校长成长的基地、优秀教育教学成果转化的平台、国家和四川省教育的高端智库,认真履行四川师大引领区域教师教育,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传承创新中华文明的责任和使命,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的能力。目前,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和谐,朝气蓬勃,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四川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含师范方向)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特殊教育(含师范方向)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特殊教育(含师范方向)就业前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特殊教育(含师范方向)专业介绍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

四川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含师范方向)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学前教育(含师范方向)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学前教育(含师范方向)就业前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学前教育(含师范方向)专业介绍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

四川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含师范方向)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小学教育(含师范方向)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小学教育(含师范方向)就业前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小学教育(含师范方向)专业介绍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学(含师范方向)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教育学(含师范方向)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教育学(含师范方向)就业前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教育学(含师范方向)专业介绍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

四川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含师范方向)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含师范方向)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含师范方向)就业前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含师范方向)专业介绍和信息

四川师范大学法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四川师范大学金融工程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工程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工程就业前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专业介绍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工程和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二个专业,

四川师范大学金融数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数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数学就业前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金融数学专业介绍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数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二个专业,

四川师范大学经济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哲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哲学就业前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哲学专业介绍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哲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