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四川农业大学和湖北工业大学哪个国际经济与贸易(国贸英语双专业)专业好(国际经济与贸易(国贸英语双专业)专业湖工大和川农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0 14:23:18 解决时间:2022-12-16 14:26

满意答案

四川农业大学和湖北工业大学哪个国际经济与贸易(国贸英语双专业)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四川农业大学和湖北工业大学各排行榜,国际经济与贸易(国贸英语双专业)专业的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国贸英语双专业)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湖北工业大学与四川农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分数对比(湖北)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湖北工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四川农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国际经济与贸易2020理科 -/562(本科一批)/()
国际经济与贸易(职教师资)2020理科 -/561(本科一批)/()
国际经济与贸易2020文科 -/558(本科一批)/()
国际经济与贸易(职教师资)2020文科 -/557(本科一批)/()
国际经济与贸易2019理科 -/542(本科一批)/()
国际经济与贸易2019文科 -/565(本科一批)/()
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实验班)2019文科 -/564(本科一批)/()
国际经济与贸易2018理科 -/552(本科一批)/()
国际经济与贸易(方向:英语实验班)2018文科 -/588(本科一批)/()
国际经济与贸易2018文科 -/587(本科一批)/()
国际经济与贸易2017理科 -/526(本科一批)/()
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实验班)2017文科 -/552(本科一批)/()
国际经济与贸易2017文科 -/552(本科一批)/()
湖北工业大学与四川农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分数对比(四川)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湖北工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四川农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实验班)2018文科 -/567(本科一批)-/581(本科一批)
国际经济与贸易2017文科 -/551(本科一批)-/567(本科一批)
经济与贸易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贸英语双专业)
湖北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培养能系统掌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具有较高的英语语言文化素养和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可胜任在商务、海关等政府部门和知名科研机构的工作,能熟练运用英语在国内外知名跨国公司、大型外贸公司、国际物流公司等单位从事相关业务与管理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
经济与贸易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
湖北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培养具备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的理论知识,掌握国际贸易实务技能,精通国际经济规则与惯例,熟练运用英语和计算机处理国内外贸易业务,具有较强的创新、创造和创业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涉外部门、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湖北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海南国际经济与贸易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99
广东国际经济与贸易(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40
河南国际经济与贸易(职教师资班)(校本部)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89
国际经济与贸易(校本部)578
文科592
安徽国际经济与贸易(职教师资班)(4500元/年)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62
江苏国际经济与贸易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28
天津国际经济与贸易(校本部)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569
经济与贸易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四川农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招生类别:文理兼收
本专业坚持金融投资与实业投资并重,突出乡村振兴投融资特色,强化量化投资和财富管理,培养系统掌握经济金融基本理论和投资学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读期间,可参加我院CFA、FRM国际认证培训,可申请我院国际合作办学的交换生、双学位或本硕连读。
就业方向:可报考、推免或申请包含我院在内的国内外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硕士或直博生;也可到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咨询公司、商业银行、企业投资项目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等从事投资实务、经营管理与财务管理等工作。
四川农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四川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95
文科576
新疆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492
贵州国际经济与贸易(成都校区)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31
重庆国际经济与贸易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92
历史类579
广西国际经济与贸易(4440元/年,在成都校区办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48
广东国际经济与贸易(非定向)(办学地点:成都校区)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84
安徽国际经济与贸易(4440元/年;成都校区)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72
浙江国际经济与贸易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19
辽宁国际经济与贸易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68
历史类583
河北国际经济与贸易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81
天津国际经济与贸易(成都校区)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618
湖北工业大学
142
软科(综合)
197
校友会(综合)
217
武书连
1344
US排名
学校简介

湖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覆盖工、文、理、艺、经、管、法、教、医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创建于1952年,1984年由原湖北轻工业学院和原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湖北工学院,2004年更名为湖北工业大学。学校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被省委省政府定位为“在湖北省高教体系中起龙头示范作用的、水平较高的骨干大学”;拥有丰富的办学层次,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和博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2014年,学校整体进入一本高校行列;2012年、2016年连续两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6年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入选教育部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21年入选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15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拥有完善的教学、科研、文体和后勤服务设施,以及门类齐全的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学生公寓均配有空调和开水、热水供应设施。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4.58万平方米,是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级图书馆,现有馆藏纸质图书192万余册,电子图书163万余册,电子期刊153万余册。学校建有安全通畅的校园网络、智慧快捷的校务平台。

学校现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计算机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芯片产业学院)、体育学院、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国际学院、底特律绿色工业学院、工程技术学院17个教学单位;图书馆、继续教育学院、信息技术中心、档案馆、期刊社、农机工程研究设计院、农机鉴定站、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校医院10个直属单位。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近2万人,研究生近7000人,国际学生近1000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700余人,专职博士、硕士生导师8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65%以上。现有国家级人才27人、省级专家人才188人。学校还先后从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及大型企事业单位聘请了包括9名国内院士和8名国外院士在内的兼职教授400余人,形成了以国家级人才为领军、省部级人才为中坚、中青年博士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56个本科专业招生。其中,国家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专业3个,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95项,湖北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湖北省品牌专业8个,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和“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等专业27个;湖北省优秀教学团队14个,湖北高校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2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14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住建部专业评估。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湖北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6门,省级一流课程38门,省级各类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5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项。

近年来,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和地方绿色工业发展和传统工业绿色化的战略需求,持续深入实施以绿色工业为主导的“135+”学科发展战略。现有1个湖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湖北省优势学科,5个湖北省特色学科,4个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4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食品科学与工程、电力电子工程、生物工程”3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工程学、农业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前1%。

学校建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研究生创新中心、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3个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5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5个湖北省人文社科研究平台、1个湖北省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中试基地、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17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个省级校企研发中心、41个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15家产业研究院等各类科研平台。2012年以来,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00余项;出版专著和教材450多部;收录高水平论文2700余篇,其中SCI论文1400余篇;专有授权专利25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44项,其中国家奖1项、省级一等奖26项。学校紧紧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和湖北“51020”现代产业体系开展科学研究,与500多家大中型企业有长期合作,科技服务湖北位居省属高校前列;2020年10月,学校作为湖北唯一试点入选国家“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受到央视《新闻联播》等重要媒体的关注和专题报道。

学校主办、承办有《中国机械工程》《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湖北工业大学学报》等科技期刊。其中,《中国机械工程》入选EI源刊目录,连续12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多次被评为“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全国百强科技期刊”。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积淀了“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形成了“学生为本,教师至上,自由发展,国际视野”的治学思想,凝练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技兴校、开放活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健全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人才培养质量、科技服务能力和国际交流合作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近五年,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优异、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其中,学科竞赛获国家级、省部级奖2100余项,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数学建模、结构设计竞赛等国家级重大竞赛中均获有重要奖项。学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排名第64位、2016-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第71位。学校体育赛事获得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全国十六强、全国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超级组男子单打冠军和女子单打冠军。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建有大学生创业园、创意集市、省级众创空间,并入选首批“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先后涌现出“全国创业英雄十强人物”“全国创业英雄百强人物”等成功创业典型。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确立国际化发展战略,大力实施“教师国际能力提升工程”及“学生国际视野拓展工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蓬勃发展,是湖北省扩大开放先进单位。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等30多个国家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13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在读学生近1700人。学校举办的“底特律绿色工业学院”(中美4+0双学位模式)是全国唯一专注于培养国际化绿色工业人才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校聘任外籍院士8人,现有常任外籍专家、教师30余名,是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等师生公派出国留学项目资格高校,师生年均出国(境)交流研修人数居省属高校前列。学校通过了全国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获批设有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级“111基地”)2个,另获批设有湖北省引智创新示范基地3个、湖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获批全省首个省级国际化示范学院。学校成立有“中英超快激光加工技术研究中心”“中法岩土力学与混凝土材料研究中心”等20余个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国家科技部授权学校举办有“TEFL in China”外籍教师执业资格培训项目武汉中心。

学校多次获得各类表彰,被授予“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美誉高校”“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湖北省外事(侨务)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湖北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省委先进党委中心组”“省属高校‘五好’领导班子创建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十佳书香校园”等荣誉称号。

当前,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办学治校能力水平,全面贯彻学校第三次党代会要求,坚持以师生为中心,以特色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协同发展为重要途径,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三步走”发展战略为努力方向,以争创“双一流”为强力抓手,确立一流发展目标、建设一流学科专业、打造一流师资队伍,明确“四个聚焦”“四个融合”“四大工程”和“四个走在前列”的“四个四”发展思路,坚持“立足湖北、服务工业”,积极融入“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绿色理念、创新创业及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上形成特色,奋力开创绿色工业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工业大学建设新局面,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贡献。

奖学金设置

我校有多种形式的奖学金和助学措施。

    一、奖学金

1、国家奖学金:特别优秀的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可申请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8000元。

2、国家励志奖学金: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可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

3、省政府奖学金: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可申请省政府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2000元。

此外,学校还设有自强奖学金、梁灏东奖学金等。

4、获得校级“大学生标兵”称号者可获得一等奖学金,每人每学年2000元;获得校级“优秀大学生”称号者可获二等奖学金,每人每学年1000元;获得院级“优秀大学生”称号者可获得三等奖学金,每人每学年600元。

5、学校设有单项奖学金:(1)学习成绩优秀奖;(2)学习成绩进步奖;(3)文体活动积极分子奖;(4)优秀学生干部奖;(5)科技活动创新奖;(6)见义勇为奖。此外,还设有若干学生活动比赛奖。

二、助学金

1、国家助学金:具体标准在每人每年1000~3000元范围内确定,分为2~3档。

2、新长城自强助学金:每人每年1840元。

3、湖北邮政爱心助学金:每人每年1000元。

4、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助学金:每人每年6000元。

 


四川农业大学
146
软科(综合)
105
校友会(综合)
110
武书连
1180
US排名
学校简介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现任党委书记庄天慧教授、校长吴德教授。

办学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前身是1906年创办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此后历经四川高等农业学校(1912年)、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14年)、公立四川大学农科学院(1927年)、四川省立农学院(1932年)、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1935年)、四川大学农学院(1950年)等多个历史发展阶段。1956年四川大学农学院整体迁至原西康省(1955年撤销)省会雅安独立建校为四川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四川省林业学校整体并入。学校现有雅安、成都(温江)和都江堰3个校区,占地总面积约4500亩,馆藏文献资源1491万册(件)。

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现设有学院26个,研究所(中心)1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涵盖农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文学、教育学、法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二级学科4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二级学科10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16个,本科招生专业73个;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4个,部省重点学科20个。2005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根据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综合计分,学校在全国农林高校、在川高校中分别位居第7和第4。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5个学科ESI排名近年持续稳定保持世界前1%,农学、兽医学2021年分别入围软科一流学科排名世界前40强和前51-75强。2017年动物营养与饲养科学、2018年作物学入选全国高等院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现有教职工近3600人,其中:教授439人、副教授589人;博士生导师315人、硕士生导师82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高级专家1人,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特设岗位1人、青年学者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国家973计划首席青年科学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5人,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14人,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3人,四川省杰出人才奖获得者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1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54人,四川省天府青城计划杰出科学家4人、天府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7人、天府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5人,四川省天府峨眉计划人选25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3人,四川师德楷模2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辅导员7人。学校是2012年全省首批人才优先发展试验区2所试点高校之一。

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

育人体系完备、条件优良。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是1976年以后全国首批恢复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之一,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3万余人,其中:本科生3.6万余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7200余人。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03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省级一等奖27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提名6篇。有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含示范课程)7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72项。学校是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之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之一、全省首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5所高校之一、全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6所高校之一。

科研成果丰硕、效益显著。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70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项,四川省科学技术特等奖3项、一等奖71项。70%左右的获奖成果得到推广转化,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先后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Science》等发表高水平论文。拥有科技部、四川省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9个,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科技部条件平台1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10个,农业农村部科学观测实验站3个,以及四川省重点(高校)实验室3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社科研究基地4个、协同创新中心6个、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3个。学校是2012年全国首批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10所高校之一。

对外交流广泛、形式多样。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等24个国家(地区)的100多所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共签署了130余项交流合作协议,与国(境)外知名高校开展了“2+2”“3+1”“3+1+X”“4+1”等模式的联合培养项目。建有省部级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学校是全国首批有条件接受留学生的200所高校之一,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高校,是“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成员高校,曾被国家6部委评为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工作单位,先后被国家外专局评为引进国外智力先进集体、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

学校建设与发展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1991年4月和2002年5月,江泽民同志先后两次亲临学校视察,对学校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2002年1月,温家宝同志批示:“川农大精神”应该总结、宣传和发扬。2007年10月,温家宝同志再次批示:川农大工作很有成绩,办学经验值得重视。2008年5月,李克强同志亲临学校看望慰问“5.12”受灾师生员工。2001年10月,李岚清同志亲临学校视察,高度评价“川农大精神”,充分肯定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始终坚持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社会服务是兴校之策、文化传承创新是荣校之魂、国际交流合作是活校之方的办学理念,牢固树立学生为本、学术为天、学科为纲、学者为上的治学理念,大力弘扬“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继续秉承“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的校训,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持续推进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一流农业大学建设,努力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困难生资助办法
我校学生处设有专门的勤工助学与贷款管理科,提供了一系列的勤工助学岗位。联系电话:0835-2882300
  中专 2022-12-16 14:26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四川农业大学重庆国际经济与贸易录取分数线?四川农业大学重庆国际经济与贸易招生计划2022

    1楼

    四川农业大学重庆国际经济与贸易录取分数线为592分(物理类)。四川农业大学重庆国际经济与贸易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国际经济与贸易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国际经济与贸易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四川农业大学重庆国际经济

  • 我要读技校

    四川农业大学广西国际经济与贸易录取分数线?四川农业大学广西国际经济与贸易招生计划2022

    2楼

    四川农业大学广西国际经济与贸易录取分数线为548分(理科)。四川农业大学广西国际经济与贸易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四川农业大学广西国际经济与贸易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

  • 我要读技校

    四川农业大学广东国际经济与贸易录取分数线?四川农业大学广东国际经济与贸易招生计划2022

    3楼

    四川农业大学广东国际经济与贸易录取分数线为584分(物理类)。四川农业大学广东国际经济与贸易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国际经济与贸易(非定向)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四川农业大学广东国际经济与贸易招生计划2022

  • 中专学校

    四川农业大学安徽国际经济与贸易录取分数线?四川农业大学安徽国际经济与贸易招生计划2022

    4楼

    四川农业大学安徽国际经济与贸易录取分数线为572分(理科)。四川农业大学安徽国际经济与贸易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四川农业大学安徽国际经济与贸易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

  • 中专学校

    四川农业大学浙江国际经济与贸易录取分数线?四川农业大学浙江国际经济与贸易招生计划2022

    5楼

    四川农业大学浙江国际经济与贸易录取分数线为619分(综合)。四川农业大学浙江国际经济与贸易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国际经济与贸易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四川农业大学浙江国际经济与贸易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

  • 我要读技校

    四川农业大学辽宁国际经济与贸易录取分数线?四川农业大学辽宁国际经济与贸易招生计划2022

    6楼

    四川农业大学辽宁国际经济与贸易录取分数线为568分(物理类)。四川农业大学辽宁国际经济与贸易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国际经济与贸易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国际经济与贸易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四川农业大学辽宁国际经济

  • 中专学校

    四川农业大学河北国际经济与贸易录取分数线?四川农业大学河北国际经济与贸易招生计划2022

    7楼

    四川农业大学河北国际经济与贸易录取分数线为581分(物理类)。四川农业大学河北国际经济与贸易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国际经济与贸易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四川农业大学河北国际经济与贸易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

  • 中专学校

    四川农业大学天津国际经济与贸易录取分数线?四川农业大学天津国际经济与贸易招生计划2022

    8楼

    四川农业大学天津国际经济与贸易录取分数线为618分(综合)。四川农业大学天津国际经济与贸易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国际经济与贸易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四川农业大学天津国际经济与贸易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

  • 我要读技校

    2015年四川农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湖北录取分数线

    9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四川农业大学湖北国际经济与贸易2015一批理科552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四川农业大学湖北国际经济与贸易2016一批理科579四川农业大学湖北国际经济与贸易2015一批理科552四川农业大学湖北国际经济与贸易2014一批理科552

  • 我要读技校

    2016年四川农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湖北录取分数线

    10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四川农业大学湖北国际经济与贸易2016一批理科579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四川农业大学湖北国际经济与贸易2016一批理科579四川农业大学湖北国际经济与贸易2015一批理科552四川农业大学湖北国际经济与贸易2014一批理科55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