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成都锦城学院哪个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好(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川大锦城和四川工院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2 12:14:47 解决时间:2022-12-16 12:12

满意答案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成都锦城学院哪个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成都锦城学院各排行榜,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分数线,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成都锦城学院与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分数对比(四川)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成都锦城学院
(最高/最低分)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建筑工程技术2021理科 425/380(专科批)464/379(专科批)
建筑工程技术2021文科 478/445(专科批)484/449(专科批)
建筑工程技术2020理科 444.10/394(专科批)438/413(专科批)
建筑工程技术2020文科 454.09/433(专科批)472/446(专科批)
建筑工程技术2019理科 464/307(专科批)-/412(专科批)
建筑工程技术2019文科 466/336(专科批)-/450(专科批)
建筑工程技术2018理科 -/329(专科批)-/411(专科批)
建筑工程技术2018文科 -/454(专科批)-/472(专科批)
建筑工程技术2017理科 -/182(专科批)-/388(专科批)
土建施工类 建筑工程技术
成都锦城学院
层次 专科(高职)
学制 三年
层次:专科 学制:3年 招生类别:文理兼收
专业方向:房屋建筑、道桥施工、市政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基础扎实、能力至上”为目标,培养具备一定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工匠精神的高端专业技术人才。本专业要求掌握工程力学、土力学、测量学、房屋建筑学和结构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隧道、路桥、矿井等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建筑制图、房屋建筑学、建筑材料、建筑测量、建筑CAD、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设项目管理、建筑结构、建筑结构识图、定额与预算、建筑工程经济、建筑法规与招投标、工程项目监理、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实践课程包含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建筑力学试验、认识实习、测量实习、毕业设计等,以及制图大赛、测量大赛、结构大赛、力学大赛等专业竞赛。
就业前景:我国建筑业正在和国际建筑融为一体,据中国建筑业与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已有多个省与城市作出了建筑业成长规划并出台了必要的产业政策,并提出了建筑业成长的产业政策意见。随着经济发展和路网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土建工程技术人员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需求量持续稳定。加上路桥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工作后可以参加各类执业资格考试,建筑工程技术人员一直有着良好的就业前景,目前毕业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已成为市场抢手人才。
典型企业(组织)
工程技术方向: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路桥施工企业等。
设计、规划及预算方向: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交通或市政工程类机关职能部门、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等。
质量监督及工程监理方向:建筑、路桥监理公司、工程质量检测监督部门。
公务员、教学及科研方向:交通、市政管理部门、大中专院校、科研及设计单位
典型岗位
工程技术方向:施工员、建筑工程师、结构工程师、技术经理、项目经理等。
设计、规划及预算方向:项目设计师、结构审核、城市规划师、预算员、预算工程师等。
质量监督及工程监理方向:监理工程师。
公务员、教学及科研方向:公务员、教师。
成都锦城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四川建筑工程技术(原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原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原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理科专科批普通类380
建筑工程技术(原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原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原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科445
重庆建筑工程技术物理类专科批普通类404
历史类421
土建施工类 建筑工程技术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层次 专科(高职)
学制 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工匠精神,面向土木建筑工程技术人员、项目管理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建筑施工等岗位群,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建筑制图、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工程测量、施工技术等知识,具备解决一般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问题,以及进行建筑施工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技术资料管理和成本控制的能力,能够从事建筑施工技术与施工活动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中核、中建、中铁、中冶、华西等大型国有施工企业及成都建工、深圳建工、中天、中南、四汇、万兴等地方龙头企业,从事施工员、监理员、质量员、安全员、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装配式建筑施工员等岗位工作。
专业建设
本专业始建于1998年,秉承“重基础、抓技能、强素质”的办学理念,紧跟产业新发展,对接行业新技术,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的高度吻合,为地方培养了大批行业紧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累计输送毕业生4000余名。所培养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扎实、实践操作上手快,持续提升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本专业现有实(验)训基地总占地面积10000余平方米,主要由实践教学基地、测量实训室、BIM工作室、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等构成。实践教学基地:按照“分部分项”和“模块化”思路,将工程建设项目按施工流程真实还原再现,涵盖了项目施工全过程所涉及的所有典型任务。既能服务于专业现场教学,又能服务于专业科普教育。测量实训室:由我校与四川天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广州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三方共建。BIM工作室:主要以开展BIM技术特长生培养,参加全国各类BIM竞赛为主,同时进行专业BIM项目建模、施工碰撞检查、管线综合优化、装配式深化设计等横向项目的技术服务。工作室秉承“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精益求精,奋勇争先”的宗旨,先后获得全国各类大赛一等奖四十余项,为企业培养了BIM技术人才一百余人。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是四川省首批建成的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包括构件制作、构件吊装、套筒灌浆、外墙接缝防水打胶等四个操作工位。既可满足装配式建筑相关课程的现场教学,又可满足“1+X”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中、高级的实操考核以及装配式建筑施工员职业技能竞赛的实操训练。
主要专业课程
建筑制图、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CAD、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建筑法规、地基基础、建筑结构、建筑力学、建筑设备、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预决算、建筑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内业资料、建筑工程安全管理、BIM建模、BIM技术应用、装配式建筑构造与识图、装配式建筑构件生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四川建筑工程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379
文科449
重庆建筑工程技术物理类专科批普通类424
广东建筑工程技术(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物理类专科批普通类416
江西建筑工程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372
吉林建筑工程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324
辽宁建筑工程技术物理类专科批普通类330
内蒙古建筑工程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248
成都锦城学院
5
软科(民办)
5
软科(独立)
36
校友会(民办二类)
学校简介

“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公布——

我校位列同类高校中西部第一、全国前五。

2022年4月19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我校位列同类高校中西部第一,全国前五。

软科还特别提到,“2021年独立学院转设工作持续推进,16所独立学院成功转设为民办高校,其中4所位列百强,表现最好的是成都锦城学院(原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位列民办高校第5名。”

中国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简称ARWU)是近年来与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英国QS世界大学排名、美国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齐名的世界主流学术机构排名之一。

ARWU多次被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顶尖名校官方报道,曼彻斯特大学、西澳大学等世界百强名校也将提升ARWU排名定为学校战略规划的明确目标。软科每年定期发布的“中国大学排名”、“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等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内权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排名指标和方法的客观性和说服力得到了高等教育专家的公开高度认可。

成都锦城学院始建于2005年,其前身为四川大学锦城学院。2021年5月,原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为成都锦城学院。

学校地处成都市高新西区,定位于建设西部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一流应用型大学”,致力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经世致用的应用型人才。十七年来守正创新,办学成绩斐然,形成了“进口旺、出口畅、社会评价好、综合声誉高”的良好局面。在四川同类院校中最早进入省内“二本”和“一本”招生;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其中,创业率超过3%,国内升学率和出国深造率接近20%),铸就了“就读锦城,锦绣前程”的口碑。

在软科排行榜、武书连排行榜、《广州日报》应用型大学排行榜等第三方评价中,锦城学院在同类院校中常年处于中西部领先、四川第一的位置。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

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单位

四川省地方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单位

四川省整体转型发展(应用型本科)改革试点单位

四川省“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高校”

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

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

四川省高校“平安校园”先进单位

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办学规模

学校占地2100余亩,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27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2200余人。设有财务会计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建筑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学院、艺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共13个教学院和3个特色学院(劳动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学科专业

学校设有58个本科专业、27个专科专业、100余个专业方向,形成了文、理、工、经、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近年来,以建设“智慧工科、技术文科、数字商科、多维艺科”为目标,促进跨学科融合,已获批省级“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使毕业生具备新思维、掌握新科技、服务新产业、胜任新岗位。现有专业中,审计学(ACCA)为省内本科一批招生专业;软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市场营销、新闻学、通信工程、网络与新媒体6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网络与新媒体、软件工程、市场营销、通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5个专业为“省级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金融学、会计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4个专业获批四川省“民办高校重点特色专业质量提升计划项目”;软件工程、工程造价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共获批3D引擎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建筑信息模型(BIM)等16个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

师资队伍

学校以师德、师风、师才、师能为核心要求,延揽名师、培育优师,组建了一支由知名学者与业内精英相结合、专兼职相结合、老中青相结合的“三结合”的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职工1800余人,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56.30%;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比78.5%。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陈世卿先生领衔人工智能学院建设,来自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多所名校的教授长期在学校任教。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已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获奖者、四川本科高校教指委和其他各类专家库入选专家40余人,多名青年教师在各类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师资队伍中,“有行业证书、行业经历、行业业绩,懂行业前沿”的双师型教师占比高达60.3%,为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强保障。

教学设施

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1.6亿元,建有各类实验实训场所(室)87个。其中,现代企业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物联网与通信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数字商科实训中心获批“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新建有智能科技与5G应用创新实验室、大数据实验实训中心、人工智能创新实践中心、智能制造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云财会智慧实验中心、数字商科实训中心、现代金融实训中心、BIM创新实训中心、融媒体实验室、4K超高清演播室、模态试验室等新技术实验实训中心,并与蜀道集团、四川华西、中国邮储银行、四川教育报刊社等406家单位建立了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

图书资源

图书馆馆藏文献丰富,馆藏文献总量307.58万册,荣获“四川省高等学校先进图书馆”“创新与创新管理服务型数字图书馆”等荣誉。学校与成都图书馆共建“成都图书馆成都锦城学院分馆”,学生可共享借阅成都图书馆318万册纸质图书。

教学科研

学校已获批各类国家级试点、项目、一流课程等共计56项,各类省级一流专业、一流课程、试点、项目、教学成果奖、科研项目等共计471项。其中,《创业管理》获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人工智能应用基础》《全媒体采访与写作》等26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应用型示范课程、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让数据会说话》《机器学习与入门》等20门慕课上线国内主流慕课平台。《土木工程概论》《新编现代实用文写作》获“省级规划教材”。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学会/协会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32项,省级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重点项目2个。教师科研水平不断提升,近五年,教师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5项,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365项。

国际合作

学校从建校伊始就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推行“国际化战略”,与比利时根特大学、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明尼苏达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悉尼科技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萨里大学、西班牙卡特赫纳理工大学、韩国高丽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等70余所世界级名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学生交流、教师交流和科研合作等多个方面展开多种多样、形式丰富的交流合作,为中外双方师生提供包括学历教育合作(本硕连读、专硕连读国际班等)以及各类短期交流学习等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机会。

学生获奖

近年来,“锦城学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忙项目、忙创新、忙竞赛,在诸多赛事上屡获佳绩。例如:在“互联网+”大赛中,获国奖3项、省奖135项,学校连获七届“优秀组织奖”;在“挑战杯”“创青春”大赛中,获国奖7项、省奖225项,捧得“优胜杯”1次;在学科专业竞赛中,获国奖78项、省奖1794项,如夺得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一等奖、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冠军、世界电子竞技大赛冠军、全球华人广告金犊奖等好成绩。此外,以锦城学院为专利权人的专利共计403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361项,外观设计专利33项。学生中还涌现出“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14人,“全国优秀社会实践团队”5支,四川省、成都市学联主席9人。

社会服务

学校着力推进“产教融合发展战略”,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已与四川省经信厅、四川省企业联合会等600余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例如:与中国移动、用友软件等企业共建共享实验室;与普华永道、字节跳动等企业合作开设“实验班”“定向班”;与企业或基金会共建产教学院,建成税谷学院、华为ICT学院、直播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公益学院等;与地方企业建立横向课题合作,师生团队参与到青白江中欧铁路港、自贸区、紫坪铺水利工程智能化管理等各种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项目中;与四川路桥共同举办“柬埔寨商务部、旅游部高级干部培训项目”,与省外事侨务办共同主办“尼泊尔媒体记者研修班”“厄立特里亚卓越工程师”培训等项目;服务继续教育和社会培训,干部培训覆盖13个省市,19300余人。

就业前景

学校通过搭建校地合作、校会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四大合作平台”,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深度合作,打通学生就业直通车。学校构建了扎实有效的就业服务工作体系。年度举办夏季实习生双选会(参加企业多达300余家)、秋冬季招聘周、行业协会专场招聘会、国有企业知名企业校友企业专场招聘会、大型人力资源平台网络招聘会等近百场;通过线上线下多途径的信息发布渠道,年均发布招聘信息1200余条。 共计向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3万余个,坚持保证每生均有2-3个就业岗位选择,促进毕业生“稳”就业。

毕业生就业率历年保持在98%以上,其中高端就业率近50%、创业率近3%,被四川省教育厅授予“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锦城学子广受用人单位欢迎和认可,毕业生遍布世界各地,逐渐涌现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据不完全统计,“锦城”校友中已涌现出200多位银行行长,5000多位党政军界干部,8000多位文化传媒工作者,1万多位工程师,1万多位职业经理人及企业高管,此外还有1600多位创业校友创建了1800多家校友企业。三方调查显示,“锦城”校友对学校的满意度高达94.76%。

考研深造

学校为有考研意向的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切实有效的考研保障体系。近年来,学生国内升学率和出国深造率已接近20%。万余名应届毕业生和校友进入境内外高校继续深造,其中不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悉尼大学、东京大学等知名学府,据不完全统计,“锦城”校友已有1万余位硕士,100多位博士。学校还先后与四川大学、泰国商会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项目。

服务配套

7个食堂和1个杏岛餐厅提供丰富多样的菜品,满足来自全国各地学生的饮食习惯;现有学生公寓43栋,标准配备为4人间,配备空调、独立卫生间、洗漱台及衣柜、电脑桌、热水器等设施;体育馆、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馆、网球场、健身房、瑜伽馆等体育设施一应俱全;生活服务设施完备,校医院、超市、自助银行、物流中心、水果店、美发店等满足学生生活需求。


毕业生就业

我校视就业工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在国家政策指引下,推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学校指导、家长支持”的就业工作方针,落实“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支助体系和“干部、教师、辅导员、校友全员动员”的帮扶体系。践行“提前实习,促进就业;专场招聘, 落实就业;定向培养,对接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拓宽渠道,扩大就业;重点指导,帮扶就业”的六大就业服务措施,不放弃任何一个有就业意愿的学生。为学生实习就业、升学深造搭建了学校与地方政府、学校与行业协会、学校与知名企业、学校与学校的校地、校会、校企、校校的“四大”合作平台,保证了学生出口的顺畅。根据相关要求为毕业生办理《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



周边环境

  • 成都锦城学院地处天府之国成都,坐落于成都知名企业聚集地高新西区。成都高新西区位于成都市西、三环路与绕城高速公路之间,距成都市中心6公里,这里具有上风上水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轻松愉快的休闲娱乐氛围、西部硅谷良好优越的社会形象,以及大片区内浓郁学府气息所至。

  • 高新西区的教育配套体系规划成熟、相对完善,片区内规划有多所小学、中学、大学,引入公立、社会力量办学等不同的教学机制,以适应不同人群的教育需求,为高端社会办学力量提供了较好的软环境。中学有提供双语教学、与国际教育接轨的非公立学校和面向普通市民的公立学校;高等学府包括从最早的四川工业学院(现名为西华大学)起,包括西南交大、成都中医药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等学府陆续入驻高新西区生活圈,众多的学府不仅带动了区域经济的繁荣,同时还提高了片区居民的文化素质。

  • 高新西区以高科技产业为主打,有成都硅谷的美称,其周边汇聚了大量的如摩托罗拉、英特尔在内的世界知名企业,生活工作环境均为大多数人所向往。随着西高新的逐步成熟,该区域必将成为城西最具潜力的高尚生活中心居住区。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16
校友会(高职一类)
33
高职排名
学校简介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单位

□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获得院校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

□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

□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

□高职院校资源建设优势学校

□教师发展指数100所优秀院校

□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指数100所优秀院校

●历史沿革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创建于1959年,原名“第一机械工业部德阳重型机器制造学校”,是国家与中国二重、东方汽轮机、东方电机等重装企业一起布点建设的学校。1960~1962年,为配合第二重型机器制造厂等国有大型企业建设需要,经国务院批准,改办为“西南重型机电学院”,培养大学本科学生。1962年,第一机械工业部撤销西南重型机电学院,恢复中专建制,学校改名为“第一机械工业部德阳机器制造学校”。1965年,第一机械工业部将学校移交给第二重型机器厂,与厂办的半工半读技工学校合并,学校定名为“第二重型机器厂半工半读中级技术学校”。1973年,学校更名为“德阳机器制造学校”,隶属四川省机械工业厅。1977年,学校更名为“四川省德阳机器制造学校”。1982年,学校更名为“四川省机械工业学校”。1999年,学校增挂“四川省工程技术学校”校牌。1999年,四川省机械职工大学迁入四川省工程技术学校。200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四川省机械工业职工大学、四川省工程技术学校合并建立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原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四川省机械工业职工大学、四川省工程技术学校、四川省机械工业学校同时撤销。2006年,德阳教育学院整体并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由此,原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德阳市人民政府对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实行“省市共建”。2006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立为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2019年,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立为全国56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之一。

●学校简介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学校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四川省德阳市,建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的旌湖之畔。千亩校园枕水而建,因势造园,既有芳草萋萋、枝疏叶浓的园林之妙,又有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处传来的琅琅书声……处处透出和谐的人文氛围和清新的现代气息。

目前,学校占地1257亩,在校学生13000余人,教职员工近1400人,其中正高75名、副高252名,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四川省教学名师”等6名、国家级和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各1个。聘有数十名国内外著名教授、专家为客座教授,建立有500余人的“企业兼职教师人才库”。仪器设备总值2.07亿元,固定资产8.5亿元,馆藏图书109余万册。开设有34个专业,形成了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

1960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在视察德阳工区时提出“先建校后建厂,先培养人才后生产产品,实行厂校一体”。60余年来,学校始终牢记党的嘱托,扎根西部大地,与重装企业唇齿相依、风雨同舟,积淀了深厚的办学底蕴和鲜明的重装特色。一代又一代师生不忘初心、报效祖国,从火电、水电、核电、风电成套设备,到以C919、四代军机为代表的航空部段件的制造,续写着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传奇;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发展之路,成为全国综合实力最强、发展前景最好的高职学院之一。

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四川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的战略机遇,坚持体制机制模式创新,确立了“体制创新,开放办学”的先进办学理念,开创了“省市共建,社会共享”的全新办学局面,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职教惠民,服务社会”的辉煌办学成就,构建了“省市共建、资源整合、多方投入、社会共享”的办学格局。

学校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产教融合,构筑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与北京航材院、29基地、中国二重等合作,共建了“航空材料检测与模锻工艺、高温合金切削、工业机器人、冲压发动机先进制造”4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和德阳(西门子)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德阳中科先进制造创新育成中心、四川省农机创新中心、国家科技汇智平台德阳军民融合中心等平台,经省发改委、经信厅、教育厅联合批准,牵头成立“四川省装备制造业产教联盟”。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协同实施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在机械设计与制造、金属材料、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等领域积累了领先于同类院校的科研与技术服务实力,已逐渐成为区域内试验试制、工艺研究、新产品开发、成果转移转化、新技术应用与推广的重要支点,为航空航天、燃气轮机、海洋工程、智能装备等做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学校“创新装备制造业现代工匠培养模式”成为我省首批全创经验成果之一,被教育部以简报的形式上报党中央、国务院。2017年9月,学校的办学和人才培养成就,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举办的“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2019年9月,该案例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作为全国职业教育的典型,反映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学校秉承“科学、民主、求实、创新”的校训和“立德树人、精益求精”的校风,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办学方针,以创新的育人精神为每一位学生求知治学、强化技能、全面发展铺设成长成才之路。模式创新,率先建成“厂中校、校中厂”,探索出制造业“1221”和产学研一体化“1331”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两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以行业顶尖专家、大国工匠为引领,以工程实验室、大师工作室为平台,传授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和绝技绝活,培养了一大批技术能手、技能大师,毕业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欢迎,近5年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60余年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11万余名各类人才,涌现出了原全国政协常委、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国家“改革先锋”获得者刘永好和“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何波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回望历史,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始终以“孕育国家建设之人才,开创高职改革之先河,发扬敢为人先之精神,促进社会经济之发展”为使命。站在新的起点,学校将继续发扬“开放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围绕“育人为本,提高质量”的根本目标,坚定不移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走政产学研用一体化道路,争做“发展的示范、管理的示范、改革的示范”,努力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努力建成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绘就中国现代高职传承与创新并进、光荣与梦想交织的恢宏蓝图!



奖学金设置
    

                  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

奖励对象:品学兼优的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在册学生

名额:约10名

标准:每人每年8000元

国家励志奖学金

奖励对象: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在册学生

约290名

标准:每人每年5000元

学生学习奖学金

奖励对象:学校全日制在校在册学生中评定,一学期评定一次。

标准:一等奖:300元/人、二等奖:200元/人、三等奖:100元/人

四、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1、奖励对象:普通全日制在校二、三年级学生

2、名额:全校总人数的10%

标准:每人每年150元

五、企业(校友)奖学金

(一)、学院“校友奖学金”

全日制在校生

名额:15名

标准:每人每年2000元

(二)、新希望奖学金”

奖励对象:普通全日制在校二、三年级学生

名额:50名

标准:每人每年1000元

(三)“华远焊机奖学金”

1、奖励对象:品学兼优,具有创新精神的普通全日制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及以“华远焊机冠名班级”的在校二、三年级学生

2、名额:24名

3、标准:一等奖4名,奖金每人每年1500元;二等奖8名,每人每年1000元;三等奖12名,每人每年500元。

(四)应和奖学金

1、奖励对象:普通全日制铸造、数控、机制专业在校二、三年级学生

2、名额:15名,其中铸造4名,机制5名,数控6名。

3、标准:每人每年1000元

(五)正成奖学金

1、奖励对象:普通全日制建筑类专业在校二、三年级学生

2、名额:20名

3、标准:每人每年1000元

(六)电气校友奖学金

1、奖励对象:普通全日制电气化各专业在校二、三年级学生

2、名额:50名

3、标准:每人每年1000元

(七)傲博创新校友奖学金

1、奖励对象:普通全日制在校二、三年级学生

2、名额:10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8名

3、标准:一等奖每人每年4000元;二等奖每人每年2000元

(八)铸造八班奖学金

1、奖励对象:普通全日制铸造专业在校二、三年级学生

2、名额:6名。二、三年级各3名

3、标准:每人每年1000元。

(九)移动奖学金

1、奖励对象:品学兼优、具有创新精神的普通全日制在校二、三年级学生

2、名额:20名。

3、标准:每人每年1000元。

                     助学金

一、国家助学金

资助对象:除特别注明外,都是普通全日制在校贫困学生

名额:约全校人数的28%

资助金额:一等每人每年2000元;二等每人每年3000元;一等每人每年4000元。

二、广州助学金

资助对象:“三州十县二区”未受纪录处分的贫困生

人数:约10名

资助金额:一等每人每年2000元

三、学院困难补助

1、人数:200名

2、资助金额:每人每年500元

四、校友贫困学生助学金

金额及人数:一等4名,1500元/年人;二等8名,1000元/年人;三等12名,500元/年人。

五、傲博创新校友助学奖

1、人数:20名

2、资助金额:每人每年800元

六、铸造八班助学金

1、资助对象:普通全日制铸造专业在校新生

2、名额及金额:4名,每人每年1000元

七、刘鹰贫困助学金

1、资助对象:普通全日制品学兼优的在册农村贫困学生。

2、名额及金额:一等2名,1500元/年人;二等4名,1000元/年人;三等6名,500元/年人。

八、成都三力助学金

名额及金额:一等2名,1500元/年人;二等4名,1000元/年人;三等6名,500元/年人。

 


根据2021年四川成都锦城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80,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79,成都锦城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更胜一筹。
  中专 2022-12-16 12:12

相关问答

  • 职中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和现代铸造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和现代铸造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建筑工程技术和现代铸造技术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前景和现代铸造技术就业前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介绍和现代铸造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建筑工程技术和现代铸

  • 职中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和增材制造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和增材制造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建筑工程技术和增材制造技术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前景和增材制造技术就业前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介绍和增材制造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建筑工程技术和增材制

  • 职中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和智能焊接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和智能焊接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建筑工程技术和智能焊接技术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前景和智能焊接技术就业前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介绍和智能焊接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建筑工程技术和智能焊

  • 职中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和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和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建筑工程技术和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前景和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就业前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介绍和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 职中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和数控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和数控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建筑工程技术和数控技术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前景和数控技术就业前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介绍和数控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建筑工程技术和数控技术这二个专业,希

  • 职中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建筑工程技术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前景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就业前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介绍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建筑

  • 职中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和模具设计与制造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和模具设计与制造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建筑工程技术和模具设计与制造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前景和模具设计与制造就业前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介绍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建筑工程技术

  • 职中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和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和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建筑工程技术和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前景和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就业前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介绍和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 职中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和工程造价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和工程造价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建筑工程技术和工程造价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前景和工程造价就业前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介绍和工程造价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建筑工程技术和工程造价这二个专业,希

  • 职中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哪个好?学费多少钱一年?有哪些专业?

    10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