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江苏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31 |
| 新疆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9 |
| 甘肃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641 |
| 陕西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69 |
| 云南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70 |
| 贵州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6 |
| 四川 | 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仙林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77 |
| 广西 | 电子信息类(6380元/年,在仙林校区办学,包含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58 |
| 广东 | 电子信息类(非定向)(080714.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80703.通信工程+080704.微电子科学与工程+080710.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办学地点:仙林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69 |
| 江西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62 |
| 福建 | 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63 |
| 安徽 | 电子信息类(6380元/年;含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71 |
| 上海 | 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7 |
| 黑龙江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60 |
| 吉林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52 |
| 辽宁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79 |
| 山西 | 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53 |
| 天津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仙林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702 |
| 北京 | 电子信息类(6380元,含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办学地点仙林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63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8 |
| 海南 | 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715 |
| 广西 | 电子信息类(4920元/年,在江安校区办学,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1 |
| 广东 | 电子信息类(非定向)(080701.电子信息工程+080705.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080703.通信工程)(办学地点:江安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7 |
| 江西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8 |
| 福建 | 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7 |
| 安徽 | 电子信息类(4920元/年;含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0 |
| 江苏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9 |
| 上海 | 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专业)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6 |
| 黑龙江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00 |
| 吉林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06 |
| 辽宁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51 |
| 山西 | 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18 |
| 天津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江安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59 |
| 北京 | 电子信息类(4920元,含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专业办学地点江安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8 |
南京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大原址。
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南京大学及其前身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学之进步,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南京大学又在崭新的历史机遇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办学指标和综合实力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1996年,南京大学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大学;1999年,南京大学进入国家“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行列;2006年,教育部和江苏省再次签订重点共建南京大学的协议;2011年,教育部和江苏省签署协议继续重点共建南京大学;2016年,南京大学入选首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2017年,南京大学入选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现有16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南京大学目前拥有仙林、鼓楼、浦口、苏州四个校区,有33个院系,本科生13350人、硕士研究生17201人、博士研究生8385人、留学生1117人。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3个,“双一流”建设学科16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立项学科19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8个,本科专业8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博士后流动站38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12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1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4个。有国家实验室(筹)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1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个,教育部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环境保护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10个,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2个,科工局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5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1个,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3个。
南京大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家级领军人才327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347人次,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103人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8人。
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南京大学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在各个历史阶段培养和造就了众多中华英才,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建功立业、成就卓著。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形成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在国内外高等教育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前,南京大学提出了“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的奋斗目标,坚持“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 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积极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军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南京大学的前身即“以科学名世”,格物致知、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传统始终贯穿于南京大学的发展史中,成为南京大学办学最重要的特色。一代又一代的南大人孜孜求索、攀高攻坚、为国争光、为民造福,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蜚声国内外学界。今日南京大学以“加强应用、注重基础、发展边缘、促进联合”为方针,以“基础研究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应用研究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致力于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指导思想,调整科研布局、加强科研组织,整体提高原创科研能力与水平,将南京大学建成我国重要的科学研究中心。
自上个世纪初建校以来,南京大学就一直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最活跃的中国大学之一,与世界上众多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其中,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迄今已成功举办三十余年,它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最早实施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长期项目,为中美文化交流事业培养了众多骨干人才,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南大正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大力推进各种宽领域、多渠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办学的国际化水平。
当前,南京大学的办学事业已经掀开新的百年篇章。全体南大人将始终保持奋发昂扬的精气神和朴茂平实的工作作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第一个南大”的指示精神,着力内涵发展,彰显南大特色,为把南京大学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南京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大学,坐落在虎踞龙盘、人杰地灵的六朝古都南京,现有仙林、鼓楼、浦口三个校区,占地5000余亩。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位于南京市中心的鼓楼,南距全国著名的新街口商业区约1公里,东距珠江路电子一条街约1公里,从南京火车站至鼓楼校区约20分钟。
校园景观 |
|
| 北大楼-冬 | |
![]() |
|
| 秋韵 | |
![]() |
|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位于南京市东北部栖霞区,南京市总体规划中“一城三区”之一——仙林新市区的仙林大学城高教园区内。仙林新市区以发展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远景规划人口60万。仙林大学城西靠紫金山,北依栖霞山,东达宝华山、汤山,南临青龙山,为几大名胜风景区所环抱。区内山水资源丰富,南京市环保局评估结果显示,区内的大气、水质、噪音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级旅游区标准,是全市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域之一。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2006年奠基,2009年正式启用。教学、科研、生活设施齐备,环境优美。目前在校区的本硕博学生约34580人。

新校区新风貌

午后
南京大学浦口校区,坐落于南京珍珠泉风景区的龙王山脚下,面对长江,东接宁连、宁通高速公路,西邻宁合等国道,毗邻南京国家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与鼓楼校区相距18公里。一九八七年,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南京大学开始征地建设浦口校区,一九九三年九月,浦口校区开始接纳第 一届新生。浦口校区现有占地2848亩,各类建筑设施 约19.63万平方米,在校学生10000余人。浦口校区的建设为南京大学在新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办学空间,它与鼓楼校区形成隔江并峙,协调发展的办学新格局。请单击此处浏览浦口校园景观。

翠环星耀
学费:4600元/年 (软件工程专业三、四年级 16000元/年,艺术类6800元/年);住宿费: 1200元/年。
学校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学杂费减免、免费就餐等方式帮助贫困学生克服经济困难,完成学业。
“奖”——奖、助学金。现有24项校级奖学金、30项系级奖学金、30项助学金。奖金额度高,授予面广。此外还设立了新生奖学金,奖励当年高考中成绩特别优秀的新生,最高金额达30000元。
“贷”——国家助学贷款。最高可贷款6000元/年,在校期间利息全免,毕业后还本还息。
“助”——勤工助学。设立勤工助学岗位,现每月有850多名学生从事勤工助学工作,收入300~400元/月。
“补”——特困生临时补助。设立特困生补助基金,为学生的临时性、突发性困难提供经济资助和冬衣资助。
“减”——学费减免。对于贷款者视其一年中的综合表现情况确定学费减免额度,有全额减免、减免50%、减免30%三个等级。
另外在新生报到时设有“绿色通道”,解决特困生报到入学困难。
岷峨挺秀,锦水含章。巍巍学府,德渥群芳。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69.4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四川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原成都科技大学是新中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华西医科大学源于1910年由西方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西式大学和国内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1994年,原四川大学和原成都科技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1998年更名为四川大学,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两校合并为学校题词并寄予深切厚望。2000年,四川大学与原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四川大学。李岚清同志在考察新四川大学时说:“四川大学是我们改革最早的大学,对我国高校的改革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可以说是高校体制改革的先锋。”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期间,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四川大学视察慰问。2016年,李克强总理来校视察,勉励川大要为全国“双创”带头,多出世界一流学科。
四川大学承文翁之教,聚群贤英才。百余年来,学校先后汇聚了历史学家顾颉刚、文学家李劼人、美学家朱光潜、物理学家吴大猷、植物学家方文培、卫生学家陈志潜、数学家柯召等大师。历史上,吴玉章、张澜曾执掌校务,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共和国主席杨尚昆、文坛巨匠郭沫若、人民作家巴金、一代英烈江竹筠(江姐)等曾在川大求学。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64位是川大校友。
四川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有35个学科型学院(系)及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我校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8个,博士后流动站39个,国家重点学科4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5个,是国家首批工程博士培养单位。
四川大学大师云集,名师荟萃。截至2020年底,学校有专任教师4578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0人(其中双聘院士9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7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64人 ;“973”首席科学家7人(9项);国家级教学名师15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4人(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54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及各类专项项目获得者61人(67项);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2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
四川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和以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核心的川大精神。近年来,学校围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建立了“以院系为管理重心,以教师为办学主体,以学生为育人中心”的管理运行新机制,提出了“精英教育、质量为本、科教结合、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确立了培养“具有崇高理想信念、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持续推进“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成功举办8届“实践及国际课程周”,开展了“大川视界”学生海外访学计划。学校有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示范中心1个,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及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9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9个。2003年以来,学校获批立项2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1个,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31项(其中特等奖1项)、国家级一流课程6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3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9门。2015年以来,学校共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3项,金奖数位居全国第五。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3.7万余人,硕博士研究生2.8万余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近4500人。
四川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学校现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个、工程研究中心7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实验室4个、监管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级科研基地等56个;国家高端智库培育单位1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区域与国别研究培育基地4个。2005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64项。2020年,学校科研经费达30.80亿元。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学校先后编撰出版了《甲骨文字典》《汉语大字典》《全宋文》《中国道教史》《儒藏》等大型文化建设成果。
四川大学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四川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是全国高校中最早设立的6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之一。四川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最早批准的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是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2016年,学校被批准成为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之一、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是教育部推荐入选全国首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的7个部属高校之一,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近年来,学校与国内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多个地市和1万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建了300多个校地企产学研平台。近5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技术开发、转让、许可、服务和咨询项目1.4万余项,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已成为相关行业的主导技术。2009年,学校被批准成为首批13个“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之一。学校设有4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预算管理医院,在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雅安芦山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伤员救治和新冠肺炎医疗救护、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华西医院组建的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四川)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成为全球首支非军方III类国际应急医疗队(Type3 EMT)。华西口腔医院获批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华西第二医院获批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华西远程医学网络成为中国最大规模远程医学教育与分级协同医疗体系,覆盖20个省市区、843家医疗机构,惠及5亿多人口。
四川大学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目前,学校不断深化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开展 “2+2”“3+1”“3+1+1”等模式的联合培养项目,与34个国家和地区的268所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和相关机构建立了四川大学九寨沟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德能源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英联合材料研究所、四川大学—意大利国家研究会国际多功能聚合物和生物材料合作研究中心、川大-牛津华西消化道肿瘤中心联合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欧洲研究中心等20余个国际高端科研合作平台。学校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了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共建了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
四川大学现有纸本文献817万册、中外文文献数据库312个,收藏文物8.5万余件、动植物标本87万余件(份),各类档案约34万卷(其中珍贵历史档案9000余卷)。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学校还建有分析测试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国家外语考试与出国留学人员培训机构以及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等。
锦江黉门,弦歌铿锵。当前,四川大学已经确立了“全面推进学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新的伟大事业”的宏伟目标。展望未来,学校将始终肩负集思想之大成、育国家之栋梁、开学术之先河、促科技之进步、引社会之方向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再谱中国现代大学继承与创造并进、光荣与梦想交织的辉煌篇章!
四川大学执行国家规定的加、降分政策,认可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加、降分以后形成的投档成绩,并作为录取和安排专业的成绩依据。

四川大学社会工作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工作和通信工程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工作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社会工作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工作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社会工作和通

四川大学国际政治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政治和通信工程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政治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国际政治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政治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国际政治和通

四川大学法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通信工程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四川)

四川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通信工程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

四川大学金融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通信工程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学和通信工程录取分

四川大学金融工程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工程和通信工程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工程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工程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工程和通

四川大学财政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财政学和通信工程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财政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财政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财政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财政学和通信工程录取分

四川大学国民经济管理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民经济管理和通信工程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民经济管理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国民经济管理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民经济管理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四川大学经济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通信工程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通信工程录取分

四川大学哲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哲学和通信工程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哲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哲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哲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哲学和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