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综合 | -/173(专科批) | /()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理科 | -/358(专科批) | -/171(专科批)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上海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73 |
| 四川 | 机电一体化技术(浦东校院)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58 |
| 河南 | 机电一体化技术(办学地点:浦东校院;就读地址:浦东新区下盐路2888号)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26 |
| 安徽 | 机电一体化技术(就读地址:浦东新区下盐路2888号)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12 |
| 河北 |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浦东校院就读)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52 |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机电一体化机械设备、机械零件制造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机电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能够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检修、管理及技术改造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机械制图及CAD、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与PLC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及应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CAD/CAM应用技术、Solidworks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机电、轻工、仪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机电产品的制造加工,产品的组装、调试、检测,设备的操作、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维修,产品和设备的营销、技术服务、生产管理等工作。
【实践实训】:认识实习、机械制图测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电工电子实训、机电一体化实训、液压与气动实训、机械加工实训、数控实训、专业软件实训、顶岗实习、毕业综合实习、毕业设计以及暑期社会实践等。
【获得职业证书】:学生在第四、五学期通过培训考试,可获取中、高级电工证书;中、高级制图员证书;中、高级数控车(铣)工证书;中、高级钳工证书等。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隶属于上海市交通委员会,迄今已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学院背靠行业,面向社会,开设具有综合交通行业特色的专业,其中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为上海市级“双一流”专业。学院连续十一届、22年获“上海市文明校园(文明单位)”称号,是上海市特色高职院校建设优秀单位、上海市优质高校建设单位、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双一流”建设院校培育单位、上海市人社局认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上海市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和教育部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培训基地。全国唯一一家英国IMI三级中心、上海市汽车类专业“1+X”省级办公室等落户本院。学院多次获得国家、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以及交通运输部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学院是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城市交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交通教育职教分会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学院具有良好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建有上海市汽车运用与维修开放实训中心、上海市现代物流开放实训中心、报关与国际货运代理实训中心、上海市“汽车运用技术类”职业技能鉴定所和上海市高校学生“物流管理类”职业技能鉴定所。学院先后与上港集团、日本丰田、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德国奔驰、上海申通、阿尔斯通、浦东公交、华润燃气等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2007年12月,学院作为发起单位之一,首批组建上海交通物流职业教育集团,为校企紧密合作搭建了优质平台。学院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毕业生广受社会和行业企业欢迎,曾获评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按生源地省级考试招生机构规定执行。
我校认可教育部和各省级招办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给予考生的加分政策。我校原则上认可考生具备的所有加分项中最高分一项(不累计),且最高不超过20分。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创办于1999年,前后经历了10年本科办学和10多年高职办学。1999年,学校前身四川师范大学南洋学院成立;2002年,学校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2007年,在四川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外事学院基础上组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2013年,通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7年,被列入“十三五”规划升本院校;2021年,通过四川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现场复核;2021年,被列入四川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培育单位。学校办学条件总体高于专科高职学校设置标准,数字校园基础设施高于《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标准。
学校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动态调整专业设置,重点打造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现代服务、医学健康等 5 大专业集群,开设 3 年制高职专业 69 个和“3+2”贯通培养专业 19 个,初步建成 15 个专业群,以群组建 6 个专业学院,专业建设机制和特色进一步彰显,专业服务产业能力进一步增强。
学校现有成都和眉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602亩,校舍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5亿元,图书馆藏书195万册。全日制在校高职专科学生16000余人。设信息技术学院、城市建设与设计学院、智能制造与交通学院、医学与健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等6个专业学院,东坡书院、明德书院、致远书院等3个社区学院和国际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眉山校区校园建筑,沿着山势和坡地,高低起伏,“山校相映”,建筑群落疏密有序,疏林草坡相得益彰,校园环境非常漂亮。眉山校区也是智慧校园,每间教室都配备了全苹果IMac一体机或电子白板系统,无所不在的数字化交互,能让你体验信息化时代的大学生活。“国际范”更是眉山校区又一个亮点,学生公寓里,每层楼都有自助洗衣房和干洗房,每层楼都有健身房,校内IMAX3D电影院,让你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最新的国内外大片。而成都校区则有非常完备齐全的教学、生活设施,东湖碧波荡漾、水天一色,伴书山上林木众多、曲径通幽。整个校园植被茂盛、四季繁花,被誉为“花园式”学校、四川省最美校园。《林师傅在首尔》、《青春驿站》等众多影视剧组外景拍摄地都选择在了成都校区。
“十三五”期间,获批全国职业院校首批养老服务类专业示范点 1 个(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建成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国家级骨干专业 1 个(艺术设计),获批省级现代学徒制专业 1 个(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建成省级民办高校质量提升计划重点特色专业 3 个(物流管理、汽车运用与维 修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成省民办教育协会骨干专业 2 个(软件技术和智慧健康服务与管理)。建成各类省级课程 20 门(精品课程 1 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6 门、精品资源在线开放课程 3 门、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 4 门、课程思政示范课 6 门);建成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 2 个。
“十三五”期间,建成各类科研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总数7个。承担5项省级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主持省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8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累计获得厅局级以上课题290项,其中省部级6项,获批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297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237部;发表学术论文2480篇。建立了国省校三级师生竞赛体系,学生获得各类国家级奖项 135 项、省级奖项 398 项。学校将入学质量等级为 E+的学生培养到毕业时质量等级为B+,有力支撑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
现有各类教师9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48.92%以上,硕士学位及以上占比55.86%,“双师型”教师占比54.48%,专任教师中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四川省优秀教师”2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四川省三八红旗手”1人、“四川省先进工作者”1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2人、“全国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3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四川省高校设置委员会专家1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根据“全国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2020版”显示,学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位列全国民办高职院校第12位、全省第2位。
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21个,校内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室226个。建成了西南地区唯一的卡尔拉得汽车实训基地等多个世界技能大赛项目培训基地,上线了西门子4.0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建成了成都地铁10号线全真实训环境、阿里巴巴全真立体仓库的现代物流实训中心、西南地区最大的京东校内实训基地等。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建筑工程实训基地1个,省财政支持的民办教育汽车实验实训中心1个,省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3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有力促进了实践教学改革和学生技术技能提升。
学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与500余家大型企业和行业协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先后开设“四川蓝光嘉宝订单班”、“成都地铁订单班”、“蒙牛集团订单班”、“京东订单班”、“伊藤洋华堂订单班”、“元迪教育订单班”、“万科订单班”、“北汽银翔订单班”、“四川现代汽车订单班”、“成都力方订单班”等20多个知名企业订单班。校企合作紧密,合作成效显著,为改善办学条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了坚实支撑。
学校先后与韩国、英国、美国、新西兰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进行交流与合作。从2013年开始,每年有近100名学生出国留学。采取联合培养模式,两年后在取得国内大学专科文凭的同时,还将获得国外大学的本科文凭。为了鼓励同学们刻苦学习,让优秀的学生实现继续升造的愿望,学校执行省教育厅“专升本”政策,每年都有超过500名的学生升入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成都医学院等本科院校继续学习。为了提升全院学生的学历层次,积极与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联系,已开设建筑经济管理、汽车服务工程等几十个自考本科专业。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就业,启动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与四川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四川省建设厅等单位进行沟通,保障了各个职业资格认证工作顺利进行。
学校连续10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8%,先后获得“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四川省教育扶贫先进单位”“四川省高校扶贫记功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办学行为得到了包括时任教育部长陈宝生,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王佐书,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四川省高等教育协会原会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四川大学原校长卢铁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原院长俞仲文等众多教育名家的高度肯定,认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体制机制好,管理模式好,民办院校就应该这样办!”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众多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在校期间获得适应市场需要的就业能力。学院与行业协会和企业专家共同研讨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以及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等,加强实验、实习、实训工作,大力开展“订单式”培养,努力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保障学生高质量就业。学院2011届、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9%。学院在2013年4月被四川省教育厅授予“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