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甘肃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581 |
| 陕西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网络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3 |
| 云南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3 |
| 贵州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威海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0 |
| 四川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威海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52 |
| 广西 | 计算机类(7000元/年,在威海校区办学,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2 |
| 广东 | 计算机类(非定向)(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717.人工智能+080911.网络空间安全)(办学地点:威海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39 |
| 江西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7 |
| 福建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34 |
| 安徽 | 计算机类(7000元/年;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8 |
| 上海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专业)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7 |
| 黑龙江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05 |
| 吉林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09 |
| 辽宁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46 |
| 山西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09 |
| 天津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威海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66 |
| 北京 | 计算机类(7000元,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办学地点威海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30 |
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世界知名的工科强校,工程学在全球排名第六。哈工大是我国首批入选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中国“C9联盟”高校成员。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学校现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哈工大共有17个学科位列A类,15个工科学科步入A类行列,工科A类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位。材料科学、工程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数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总论11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材料科学进入全球前1‰行列,工程学学科连续多年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行列。学校拥有以39位院士为带头人的雄厚师资,2018年刘永坦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85年,经原航天工业部批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成立,2002年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简称哈工大威海校区)。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和威海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哈工大威海校区协议。201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同国家海洋局签署共建哈工大船海学科协议。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威海市人民政府续签共建威海校区协议。2020年哈工大校本部与威海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十四五期间深化校地合作协议,2021年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的《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威海校区统一纳入部属驻鲁高校一流大学建设支持计划。2021年5月,威海校区与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联合成立服务山东高质量发展联盟,旨在构建“大学+城市”命运共同体,促进校地双方融合发展。
校区坐落在美丽宜居的海滨城市威海,校园占地面积1860余亩,依山傍海的校园到处呈现着恬静博雅的气息,欧风俄韵的校园建筑与各式园林交相辉映,寓意着哈工大文化在威海的传承与创新。校区校园规划面积2220亩,已征土地面积1837亩,建筑面积近55万平方米。现有在编教职936人(专任教师641人,教授107人、副教授225人),设有12个学院,1个教学部,42个本科专业(含9个新工科专业和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共享哈工大校本部27个博士点和39个硕士点,单独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科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本科生10790人,研究生1100余人,博士生277人。非全日制工程硕士100余人。校区拥有8个山东省重点学科,山东省特色专业6个,海洋科学一级学科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船舶与海洋工程和海洋科学是哈工大“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工程等学科为哈工大相应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作出了重要贡献。拥有国家级、省部级和市级以上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30余个: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威海校区建立分支机构,对海监测与信息处理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海洋工程材料及深加工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获批国家级科研平台,“新一代海空天对海观测技术综合试验平台”获批2017年国家“双一流”建设项目支持,并成为工信部首个“双一流”高校学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校区汇聚了一支结构多元、知识宽厚、教研并重的师资队伍,拥有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6名省级教学名师和 14位哈工大教学带头人。近年来,还涌现出了一大批以“师德模范”王克老师为代表的优秀教师,多名青年教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山东省泰山学者计划和泰山产业人才领军计划。同时,校区还聘请了包括外籍院长、海外特聘教授在内的93位高水平专家担任客座和兼职教授。此外,还有10位院士定期来校区工作,并建有实验室和科研团队。
校区始终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坚持与学校“统一规格、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质量、统一品牌”。坚持教授上讲台,青年教师过“师德关、教学关、科研关、水平关”,在教师中大力倡导 “重教、思教、善教、乐教”的优良师风,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校区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坚持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在学生中大力营造“重学、思学、善学、乐学”的浓厚氛围,以朴实严谨的学风培养了大批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的优秀人才。校区的本科生录取分数线连年大幅度增长,2021年,在招生的30个省份排名平均再向前推进300余名,其中24个省超过重点线100分以上,21个省超过重点线110分以上,16个省超过重点线120分以上,13个省超过重点线130分以上,8个省超过重点线150分以上。获得由哈工大统一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近半数毕业生到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深造,就业的学生近半数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或国防重点单位就业。
校区始终坚持“四个服务”的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在“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学习与发展成效驱动”的教育理念和“核心价值塑造、综合能力养成和多维知识探究”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并逐步形成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堂学习与项目学习相结合、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校园教育与企业实习相结合、校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人才培养与学生就业相结合”的创新型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了科学化、规范化、模式化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系。同时,校区依托学生宿舍先后建成了丁香、雅荷、梧桐、劲松、竹贤和海棠6大学生书院,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学院+书院”的八融合书院文化,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学生在国内和国际各类科技竞赛中频频获奖,涌现出了以“HRT车队”“3D打印机”“红领巾”为代表的100多支在国际、国内较有影响力的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大学生任慈荣获“山东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称号,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入选山东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平台,“HRT车队”获中国大学生越野车和电动车“双冠王”并获评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校区重视学科建设,不断培育学科团队,积极打造科研平台。构建了一批具有重大创新能力的科研平台和特色学科团队。拥有国家首个浅海海上综合试验场、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威海分室、对海监测与信息处理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新一代海空天对海观测技术综合试验平台(在建)、海洋工程材料及深加工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省部级和市级以上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30余个。
校区重视产学研合作,不断加强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300余项,连续8年科研经费保持过亿元规模。2020年科研经费达2.28亿元,累计取得各类科研成果1500余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奖24项。据统计,近年来校区与山东省产学研合作项目900余项,金额近5亿元,其中与威海市的产学研合作600余项,合同金额近3亿元。与部分企业的合作成果打破国际垄断,填补了技术空白,为企业创收增值数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当前,威海校区正在哈工大提出的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规格”的新百年卓越之路的发展框架下,按照学校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要求和校区第七次党代会总体部署,紧跟校本部的步伐,围绕山东经济强省和海洋强省建设、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以及威海创建山东半岛创新示范区、国家区域创新中心、海洋创新示范城市、中韩自贸示范区、精致城市和国际海洋科技城的需求,按照“一个根本(人才培养)、两翼驱动(校企协同创新创业、国际化办学)、特色发展(办学优势特色)、打造队伍(坚持引培并举)、资源整合(多渠道办学资源)、综合改革(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文化创新(工大传统、先进文化)、和美校园(校园环境氛围)”的思路,坚持“一二三四”(即一个蓝色(蓝色海洋),两个智慧(智慧制造和智慧城市)、三个重点(船舶、海洋、汽车)、四新优势(新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新环境))的特色发展战略,实施“3+3”智能大数据行动计划(即:智慧海洋大数据、智慧城市大数据、智能制造大数据+智能车大数据平台、智能船大数据平台、智能无人机大数据平台),通过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借助新工科建设的良好契机,深入推动创新创业以及国际化办学,主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相匹配的高水平特色校区”和“山东省最具影响力工科强校”的目标而努力。
毕业生就业情况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就业市场建设通过依托校本部、积极参与就业平台建设、共享资源和就业渠道;充分利用东北五校和山东211高校就业联盟,通过联合举办大型招聘会、灵活多样的就业宣传、共同开拓就业市场,实现资源共享;积极参加各校企及各地区人才对接会,集中布置就业走访。逐步建立起以汽车、IT、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多元化就业市场,一汽集团、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上汽集团、东风集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南车集团、中关村人才市场、江苏等地人才市场等集团每年组团来校进行校园招聘。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就业指导工作本着“以学生为核心”的原则,充分利用校内外及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职业指导服务。通过组织培训,已建成专业化的就业、创业指导队伍;开设一系列的学生职业指导课程、开展各项职业指导活动及提供“一对一”职业辅导咨询等工作;利用校本部、校友及社会资源为学生开展各类职业指导讲座,并提供企业实习实践机会;利用完善的职业测评、网络学堂及职业信息等网络资源提供在线服务。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步建立了系统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同时,学校坚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把“爱国”、“国防”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成才观;通过学校就业信息网、校报、电视等媒体及就业指导讲座等途径加强政策宣传,引导毕业生将自身人生定位与国家、国防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学校每年邀请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等国防企业来校进行招聘,2008—2015届我校在国防系统(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航工业、中国船舶等)就业的学生数为1461人,占就业毕业生人数的13.7% 。
2011—2015届本科毕业生人数分别为2313、2401、2438、2482、2475人,一次就业率分别为93.9%、94.2%、91.9%、93.4%、93.9%;2011—2015届硕士毕业生人数分别为172、194、243、252、251人,一次就业率分别为98.8%、95.9%、93.0%、93.7%、93.6%。根据统计,2011届学生中25%的学生签约单位属于中华英才网调查评选出的2010年最佳雇主前40强。2012届学生中22.7%的学生签约单位属于中华英才网评选出的2011年最佳雇主前50强和智联招聘网评选出的2011最佳雇主前30强。2013届学生中21.7%的学生签约单位属于中华英才网评选出的2012年最佳雇主前50强和智联招聘网评选出的2012最佳雇主前30强。2014届学生中23.5%的学生签约单位属于中华英才网评选出的2013年最佳雇主前50强和智联招聘网评选出的2013最佳雇主前30强,2015届毕业生中有9.6%的学生签约单位属于中华英才网评选出的2014年最佳雇主前50强和智联招聘网评选出的2014最佳雇主前100强,另外,通过对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和专业对口调查,2011—2015届毕业生分别有95%、97%、96.8%、95.6%、97.8%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去向表示满意,分别有89%、88%、90%、87%、89%的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岗位比较对口。
今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就业工作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我们继续以依托校本部、把握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战略需要为出发点,以加强就业市场建设和完善就业指导服务系统为重点,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的质量为主要方向,做好人才的出口关,让毕业生的满意度更高。
近年本科生就业统计表
2012~2016年一次就业率表
毕业年份 |
人数 |
升学 |
出国 |
就业 |
就业率 |
2012届(本科) |
2401 |
30.7% |
4.7% |
58.8% |
94.2% |
2013届(本科) |
2438 |
31.9% |
4.7% |
55.8% |
91.9% |
| 2014届(本科) | 2482 | 32.6% | 4.9% | 55.8% | 93.4% |
2015届(本科) |
2475 | 31.1% | 6.8% | 56.0% | 93.90% |
2016届(本科) |
2524 |
31.9% |
8.5% |
53.2% |
93.6% |
2013~2016届本科生国内升学去向分类统计表
国内升学去向 |
2013届 |
2014届 |
2015届 |
2016届 |
985前九所高校 |
64.8% |
59.6% |
56.3% |
59.2% |
其他985高校和中科院所 |
19.5% |
22.1% |
22.6% |
17.0% |
其他高校 |
15.7% |
18.3% |
21.1% |
23.8% |
2013~2016年学生出国情况统计表
出国去向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出国学习 |
114 |
121 |
169 |
214 |
国家公派 |
4 |
5 |
5 |
|
交换生 |
39 |
67 |
46 |
|
联合培养项目 |
1 |
8 |
12 |
2013~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区域统计表
地区 |
2013届 |
2014届 |
2015届 |
2016届 |
直辖市和省会 |
51.1% |
45.9% |
46.7% |
48.7% |
沿海城市 |
18.2% |
9.1% |
25.0% |
25.6% |
其他地区 |
30.6% |
45.0% |
28.3% |
25.7% |
2013~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统计表
类型 |
2013届 |
2014届 |
2015届 |
2016届 |
国有大中型企事业 |
42.9% |
38.6% |
42.8% |
31.2% |
三资企业及民营企业 |
40.9% |
30.9% |
39.0% |
|
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 |
3.3% |
6.6% |
4.4% |
3.8% |
其它企业 |
12.9% |
23.9% |
13.9% |
本科生近四年专业一次就业率
原有专业/院系 |
2014届 就业率 |
2015届 就业率 |
2016届 就业率 |
近三年平均就业率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93.10% |
94.00% |
91.8% |
92.97%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100.00% |
96.40% |
91.1% |
95.83% |
环境工程 |
83.80% |
90.60% |
92.9% |
89.10% |
生物工程 |
90.40% |
100.00% |
94.4% |
94.93% |
生物技术 |
- |
- |
-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84.50% |
95.30% |
98.0% |
92.60%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100.00% |
90.00% |
96.7% |
95.57% |
车辆工程 |
95.50% |
96.70% |
95.9% |
96.03% |
热能与动力工程 |
92.60% |
92.90% |
96.7% |
94.07% |
交通运输 |
92.00% |
92.70% |
93.9% |
92.87% |
交通工程 |
95.00% |
89.10% |
93.3% |
92.47% |
自动化 |
92.20% |
91.30% |
92.1% |
91.87%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94.20% |
98.80% |
89.2% |
94.07%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96.10% |
93.30% |
91.1% |
93.50% |
通信工程 |
93.10% |
87.70% |
91.6% |
90.80% |
电子信息工程 |
96.20% |
95.10% |
87.4% |
92.90%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90.40% |
94.70% |
98.8% |
94.6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93.40% |
92.70% |
95.8% |
93.97% |
信息安全 |
96.80% |
93.80% |
92.3% |
94.30% |
软件工程 |
92.20% |
95.50% |
92.1% |
93.27%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97.90% |
96.50% |
94.8% |
96.40%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97.60% |
94.20% |
98.6% |
96.8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93.80% |
92.10% |
98.4% |
94.77% |
电子封装技术 |
96.90% |
98.10% |
100.0% |
98.33%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88.60% |
96.20% |
100.0% |
94.93%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96.80% |
94.40% |
93.2% |
94.80% |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
95.20% |
93.50% |
88.9% |
92.53% |
财务管理 |
94.40% |
90.70% |
100.0% |
95.03% |
工商管理 |
100.00% |
100.00% |
92.7% |
97.57%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92.20% |
92.70% |
93.6% |
92.83% |
会计学 |
100.00% |
95.70% |
90.0% |
95.23% |
市场营销 |
90.50% |
94.10% |
100.0% |
94.87%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94.10% |
89.70% |
92.3% |
92.03% |
英语 |
93.00% |
95.90% |
89.8% |
92.90% |
朝鲜语 |
85.70% |
82.40% |
100.0% |
89.37% |
汉语言文学 |
100.00% |
85.70% |
80.0% |
88.57% |
土木工程 |
97.90% |
93.40% |
95.9% |
95.73% |
<全校合计> |
93.40% |
93.90% |
93.6% |
93.63% |
各学院近年毕业生流向
学院 |
毕业生流向 |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
中船澄西、江南造船、外高桥、来福士、北船重工、中远川崎等 |
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
葛兰素史克 、华大基因 、娃哈哈集团、汤臣倍健、海天味业等 |
汽车工程学院 |
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北京奔驰、东风日产、长安汽车、中汽研等 |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沈阳航天三菱、京东方、中广核集团、国家电网、江苏核电、浪潮等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上海华力微电子、长安铃木、太古飞机、国星光等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 |
华为、中兴、上海汉得信息、百度、网易、搜狐、阿里巴巴等 |
理学院 |
腾讯、阿里巴巴、华为、中国银行、烽火通信、航天三江等 |
经济管理学院 |
中粮、三星电子、上海汉得信息、上海德邦物流等 |
语言文学学院 |
学而思、恒大、龙湖地产、万达、欧莱雅、中石油等 |
土木工程系 |
中建集团、中铁建集团、北建工、上建工等 |
近年毕业生流向类型和接收单位
流向 |
接收单位 |
国内大学读研 |
中科院、清华、北大、哈工大(本部)、上交、西交、北航、南航、浙大、华科等 |
国外大学读研 |
加州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伦敦帝国学院、伦敦城市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 |
国有大中型企业 |
中国兵器集团、中国航空工业、中国航天科工、中船集团、中国航天科技等 |
其他企业 |
上海大众、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 |
本科一批次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对应届生、往届生没有政策区分。
齐鲁理工学院(原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本科高校,学院具有国家统招普通本科、专科,对口普通本科、专科等办学层次。
齐鲁理工学院设有济南、曲阜两个校区。济南校区位于济南东部大学城,曲阜校区位于孔子故里曲阜市。校园占地1200余亩,校舍建筑风格独特,学习环境优雅,具有浓厚的学术和科技文化氛围。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本科生占在校生总数98%。学院下设9院2部,即:机电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护理学院、计算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基础部和思政部。开设29个本科专业和23个专科专业。
学院全面履行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职能,不断更新办学理念,科学确定发展定位,精心凝炼学科方向,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实行严格的教学管理和体现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计划,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学院毕业生考研率在同类院校中一直名列前茅,考研率保持在24%以上。其中进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科院等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大学的学生比例均在35%以上。
学院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一项;“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山东省一等奖一项;“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三等奖一项;“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山东省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第十五届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全国三等奖一项。
先进的教学设施 良好的育人条件
学院教学设施先进,校内建有10个工程训练中心及实验教学中心,即:机电工程训练中心、土木工程训练中心、电气信息工程训练中心、化工与生物实验教学中心、汽车工程训练中心、护理实验教学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中心、艺术设计训练中心、语言训练中心。拥有品牌计算机3600余台。
学院实现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建有快捷方便的校园网,实现了借阅图书、上机、就餐、购物等日常学习生活的“一卡通”服务。图书馆现有纸质藏书92.2万册,电子图书60万册,报纸期刊1200余种,同时拥有一批外文原版图书。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为广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学院注重人文精神教育,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构建了完整有序的学生自治体系,以学生会和学生社团联合会为主要学生自治组织。学生会下设17个部委、72个社团。各部门分工明确、团结合作、充分发挥学生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职能。紧紧围绕思想建设、科技创新、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素质拓展五大主题展开内容丰富、品位高雅、特色鲜明的学生活动。
畅通的就业渠道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形成了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与跟踪服务保障体系,为每个学生建有《职业生涯规划书》,积极帮助学生拓宽就业渠道,先后与国内外500多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开展校企合作,在校外建有182处实习实训就业基地,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就业主要在山东、北京、上海、广州、江苏、浙江及沿海发达省份。
学院大力实施“订单教育”,形成了学生就业稳定性好、就业适应好、就业归宿感好、就业竞争力强、就业待遇好的“订单教育”特色,设有“华为班”、“阿里巴巴班”、“海信班”、“上汽实业班”、“万科班”、“国华班”、“舜和班”、“军护班”等特色订单班,有效保障了学生的充分就业,形成了学院、企业和学生三方获益的可喜局面。
完善的资助体系
学院构筑了完善的困难学生救助体系。设有齐鲁理工学院学生奖学金和贫困生助学金等多项奖、助学金,另外还有国家奖学金(8000元生)、省政府奖学金(6000元生)、励志奖学金(5000元生)、国家助学金(3000元生)。在校内设立多种勤工助学岗位,学生积极参加助管、环卫、家教等勤工助学活动,对贫困生进行全方位服务。具体奖助学金内容可参见由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
按照教育部和各省级招生委员会有关规定执行。

齐鲁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人工智能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人工智能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人工智能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人工智能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人工智能这二个专业,

齐鲁工业大学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科技就业前景和人工智能就业前景,金融科技专业介绍和人工智能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科技

齐鲁工业大学金融学和人工智能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人工智能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人工智能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人工智能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人工智能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学和人工智能录

齐鲁工业大学保险学(互联网方向)和人工智能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保险学(互联网方向)和人工智能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保险学(互联网方向)就业前景和人工智能就业前景,保险学(互联网方向)专业介绍和人工智能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保险学(互联



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085410齐鲁工业大学研究生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人数:15。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齐鲁工业大学全日制统考数学与人工智能学部专业:15(不含推免)考试方式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101)思想政治理论见招生简章(204)

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可信计算:085410齐鲁工业大学研究生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可信计算)人数:15。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可信计算齐鲁工业大学全日制统考数学与人工智能学部专业:15(不含推免)考试方式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101)思想政治理论见

人工智能/医学人工智能:085410齐鲁工业大学研究生人工智能(医学人工智能)人数:15。人工智能医学人工智能齐鲁工业大学全日制统考数学与人工智能学部专业:15(不含推免)考试方式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101)思想政治理论见招生简章(2

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085410齐鲁工业大学研究生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人数:15。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齐鲁工业大学全日制统考数学与人工智能学部专业:15(不含推免)考试方式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101)思想政治理论见招生简章(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