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青海民族大学 | 辽宁中医药大学 |
|---|---|---|
| 校友会(综合) | 233 | 256 |
| 武书连 | 650 | 351 |
| 软科(医药) | - | 35 |
| 软科(民族) | 11 |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段 | 346 | 14738 | 330 | |
| 2021 | 优师专项计划 | 本科提前批 | 450 | 4241 | 330 | |
| 2021 | 藏文班 | 本科一段 | 434 | 5386 | 330 | |
| 2021 | 藏文预科班 | 本科一段 | 395 | 8922 | 330 | |
| 2021 | 预科班 | 本科一段 | 340 | 15564 | 320 | |
| 2021 | 蒙文班 | 本科一段 | 255 | 26664 | 33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段 | 410 | 4296 | 405 | |
| 2021 | 藏文班 | 本科一段 | 467 | 1764 | 405 | |
| 2021 | 藏文预科班 | 本科一段 | 454 | 2237 | 405 | |
| 2021 | 优师专项计划 | 本科提前批 | 445 | 2590 | 405 | |
| 2021 | 预科班 | 本科一段 | 407 | 4493 | 395 | |
| 2021 | 蒙文班 | 本科一段 | 318 | 11057 | 405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段 | 381 | 10426 | 33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45 | 65239 | 33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5 | 15116 | 45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3 | 50546 | 336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444 | 65578 | 33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0 | 14007 | 456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13 | 17868 | 456 |
学校高度重视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人文社会学科始终在青藏高原地区具有优势地位,与青海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相衔接的新能源、新材料、盐湖化工、藏医药等理工类学科建设形成规模、富有特色。学校现有23个学院(含青海干部网络学院),一个民族学国家级一流建设学科和中国语言文学省级一流建设学科,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59个本科专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本科、硕士、博士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学科涵盖文学、理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医学、工学、哲学、艺术学十一大门类,其中人文社科类本科专业33个,占比为55.93%,理工医类本科专业26个,占比为44.07%,形成了较为综合的文、理、工学科结构布局。
| 名称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 网络工程(藏汉双语)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计算机类 |
| 网络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计算机类 |
| 药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药学类 |
| 药学(藏汉双语)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药学类 |
| 旅游管理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旅游管理类 |
| 旅游管理(藏汉双语)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旅游管理类 |
辽宁中医药大学座落于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沈阳市,毗邻世界文化遗产——清昭陵,其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辽宁中医学院,2006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辽宁中医药大学,是辽宁省唯一一所培养中医、中药、针灸推拿、中西医临床医学和高级护理人才以及为中医药行业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医药院校。建校50年来,学校已发展成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推进研究生及七年制本硕生教育,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大力加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医药学科优势突出,其他相关等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中医药高等教育院校。
| 名称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 中医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五年 | 中医学类 |
| 针灸推拿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五年 | 中医学类 |
| 中医学(“5+3”一体化)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五年 | 中医学类 |
| 中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五年 | 中医学类 |
| 中药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中药学类 |
| 护理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护理学类 |
| 护理学(中外合作)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护理学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