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和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哪个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好(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山科院和青职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1-01 21:03:02 解决时间:2022-12-16 10:38

满意答案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和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哪个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和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各排行榜,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分数线,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分数对比(山东)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现代物流管理2021综合 -/407(普通类二段)-/210(普通类二段)
现代物流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2021综合 -/279(普通类二段)-/210(普通类二段)
物流类 现代物流管理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层次 专科(高职)
学制 三年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物流与供应 链管理专业知识,具备一体化物流作业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以及物流核心环节的作业管理能 力,从事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方法与技术,为企业设计和实施现代物流运作方案的高素质技术 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物流企业、工商企业,在采购、仓储、配送、运输、供应链管理等岗位群,从 事基层管理及物流服务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一体化物流作业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能力;

3.具备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

4.具备常用物流设施设备应用的能力;

5.具备采购、仓储、运输与配送等物流核心环节的作业管理能力;

6.掌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基础理论;

7.掌握国际物流的操作方式与技能。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采购管理、仓储管理、运输与配送、物流包装、国际物流、物流信息管理、物流管理综 合实务、供应链管理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物流信息技术、物流设施设备应用、物流单项作业技能和一体化物流作业方 案设计与实施等实训。

在工商企业物流部门和物流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物流师(三级) 采购师(三级)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物流服务与管理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物流管理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山东现代物流管理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407
现代物流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279
物流类 现代物流管理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层次 专科(高职)
学制 三年

核心课程: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运输管理、集装箱运输实务、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国际货运代理、物流成本管理等。

就业岗位:面向大中型外贸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及其他工商企业采购仓储部门的采购、质检、仓储管理、运输经理、物料经理、供应链协调、物流营销等岗位。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山东现代物流管理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433
210
甘肃现代物流管理理科高职(专科)批R段普通类252
贵州现代物流管理文科专科批普通类373
四川现代物流管理(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文科专科批普通类357
吉林现代物流管理文科专科批普通类318
河北现代物流管理物理类专科批普通类414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21
校友会(高职一类)
69
高职排名
学校简介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始建于1978年,隶属于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教育厅双重领导,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管理为主。2001年,学院独立升格为高职院校,2008年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19年被评为国家优质高职院校,教育部“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是教育部组织认定的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学生管理50强”。

目前,学院拥有浮烟山、滨海两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20490余人,开设纺织服装、机械制造、机电工程、信息工程、汽车工程、生物与化学、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商务外语、艺术传媒设计等11个专业群57个专业,其中有专业与本科高校实施“3+2”专本贯通培养4个。学院是山东省智能制造业公共实训基地、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山东省专业技术兵员储备基地、教育部国防教育先进单位、潍坊市志愿服务学院、省工业设计中心、省行业技术中心、中非国际人才培训机构、省制造业紧缺人才培训基地、省级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基地、省基层管理人员培训基地。

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质量立校 人才强校 特色兴校 依法治校”发展战略,创新实施“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创新实践、素质养成、价值积累”五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路径,强化内涵建设,打造职教品牌,凝聚了“产学研一体,职场化育人,国际化办学,现代化治理”的办学特色。

坚持产学研一体办学。学院建设有山东省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携手西门子公司合作共建山东省智能制造公共实训中心。携手一汽-大众、潍柴集团、烟台万华、歌尔集团、北汽福田、联想集团等500余家龙头骨干企业构建起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工作平台。学院与一汽-大众、浪潮集团、中安联合集团、歌尔集团、鲁泰集团共建二级学院,探索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办学模式,建有山东省高职院校中唯一的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近五年来,学院共承担校企合作项目与技术服务项目300余项,争取经费5800余万元,承担国家级项目 2项,承担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省软科学、省人文社科、省社科规划、山东省高端智库项目等省级项目35项,承市厅级科研立项项目249项,获得市厅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95项。学院成为潍坊及周边地区中小企业的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中心,拥有山东省制造业紧缺人才、“金蓝领”等17项培训基地品牌,每年开展各类社会培训服务3万余人次。

创新职场化育人模式。学院创新实施了职场化育人模式,动态确定每级学生培养目标和规格;开展职场化教学,教学内容对接职业标准和生产实际,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院为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拥有3个国家级和5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学院现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89门;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学院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0项。

2014年学院启动“互联网+”背景下的行动导向课程改革,开展现代职教课程改革,运用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教”与“学”,目前学院有813门课程实现了改革。学院信息化教学改革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战略研究案例,走在了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全方位做好硬件设施和服务软环境建设,建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近三年,我院学生荣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1项,省赛金奖2项,银奖4项,铜奖5项;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一、二、三等奖各一项;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5项;“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山东省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先后被授予“潍坊市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学院荣获“2019年度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

强化学生职业素质、职业品德培养。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潍坊市在学院设立潍坊市志愿服务学院,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40名志愿者服务第38届国际风筝会,130人参加2021年中国足球协会U21联赛、全国大学生男子足球高水平乙级联赛等志愿服务活动,818名师生参加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志愿服务活动,2008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大典、上海世博会、全运会等国家大型活动上都有山科志愿者的身影,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学院耀眼的品牌与名片,2020年学院志愿服务项目成功入选2019年度国家“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学院团委荣获“山东省五四红旗团委”。

树立“健康第一,强体铸魂”体育育人理念,创建课堂教学与全民健身、专项技能、竞技比赛、体质测试相融合育人体系,实施“两课堂三结合”育人模式,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和良好体育健身习惯,取得显著成效。男子篮球获全国赛事分区赛冠军1次,山东省比赛高职组冠军11次,蝉联CUBA山东赛区高职组“八连冠”;女子篮球获全国赛事亚军2次,分区赛冠军1次,省级冠军6次;男子排球获省级冠军3次;男子足球获全国大学生男子足球联赛总决赛季军、省级冠军6次,亚军2次;男子乒乓球获省赛男团亚军2次,季军1次;田径获得省级比赛19金24银9铜;跆拳道获国家级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34金13银14铜;武术获省大运会1金3银7铜、健身气功获省级一等奖4项;健美操队获省级一等奖2次、二等奖3次。学生舞狮队、武术队应邀赴德国参加“中国民俗文化节”巡演。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院近年来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建有东非(乌干达)国际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BSC教学工作站、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歌尔越南培训中心,走在了全省高职院校前列。至今已与德国、澳大利亚等19个国家的132所院校和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与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英国北安普顿大学等院校开展6个中外(鲁台)合作办学项目。创新开展长、短期“语言+专业”、“语言+技能”来华留学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懂语言精技能外国留学生。截至目前学院共接收来自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等35个国家的长短期来华留学生2500余名,80%以上来自于“一带一路”沿线国。2017年、2019年学院先后两次荣登“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榜单。2018年-2020年学院连续三次获得“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荣誉称号。

学院是全国高职五所之一、山东高职唯一的国家海外考试中心,设有托福、GRE、韩语TOPIK、日语JLPT、英国剑桥BEC、国际IT等多个海外考点,为学生、社会人员参加海外考试提供服务。

undefined

致力推进现代化治理。学院将管理体制现代化改革作为学校全面系统改革的突破口,科学研究制定重大决策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引进ISO9001质量管理理念,初步形成了覆盖人权、事权、财权、质量标准、工作流程的全方位、制度化、系统化现代学院管理体制。改革释放出强大能量,为推动学院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实力与品牌铸就了今天的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职业素养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山科品牌效应形成。深入挖掘“厚德博学 笃志拓新”校训内涵,凝聚形成“和衷共济,艰苦创业;务实奋进,执着创新”山科精神,培养”学赛用互动 用赛学提高”学风,学院师生在职业院校技术大赛中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0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2项;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4项,仅在2018年,学院师生就获得国家技能大赛5个一等奖,位列全省第一,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连年在98%以上,30%就业于大企业,一汽-大众、潍柴集团、烟台万华、歌尔集团、鲁泰纺织等龙头企业连年预订毕业生,为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院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学校、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省级文明校园、省级文明单位、全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省普通高校德育工作优秀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奋进新时代,瞄准新目标,展现新作为。进入新时代,学院将发挥国家示范院校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高质量推动学院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整体提升办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肩负起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任,推动学院创新发展、特色发展、融合发展、优先发展,为建设国内领先、国际知名,智能制造特色鲜明的职业技术大学而努力奋斗。


通讯地址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西环路6388号 邮编:261053
毕业生就业

近年来,招生就业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围绕中国制造2025、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战略,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提供优质就业服务,走出了一条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新路子,学院高质量就业的“五高”名片基本形成。

所谓高质量就业的“五高”名片是指:毕业生高就业率、高满意度、高薪资水平、高对口率及用人单位高满意度。该五项指标也是省人社厅等主管部门评价学院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是衡量高校就业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

近五年,我院毕业生平均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就业于一汽-大众、烟台万华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毕业生占25.87%;毕业生就业对口率逐年提高,2018年对口率达80%以上(其中理工农医类专业达到86.51%);2017届毕业生半年后平均薪资4016.4元,居全省高职类院校第一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满意度达100%;毕业生对就业工作满意度达97%以上。

招生就业处对标高质量就业五项重要指标,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打造学院就业工作的“五高”名片。现将有关工作做法汇报如下:

聚焦就业能力提升,将就业指导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一、就业指导教育全程化。招生就业处对接基础部,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分析就业形势,研究国家就业政策,制定就业指导课程目标,采取“职业规划、就业创业指导、实习中就业指导、毕业期就业指导”等多形式加强引导。

二、就业指导教育全员化。就业指导队伍以招生就业处统领,基础部就业课教师、各系专职就业人员、辅导员都广泛参与,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提供精准就业指导;通过不定期地邀请就业创业成功的大学生,校友、企业家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座谈讨论、经验交流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系列就业指导,近四年来共开展各类就业创业讲座138次,其中博士以上人员4人次,企业家96人次。

三、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提高就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系书记、辅导员兼任就业指导课程教师,专门教研就业课程,努力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四年来,共开展《就业发展指导课程》2560课时。

四、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进一步完善了“就业信息网”,通过信息化手段,搭建了信息服务平台,丰富了就业信息库和毕业生信息库,实现了网上快捷查询、咨询等服务,起到了服务学生、服务学院、服务用人单位“三个服务”的良好成效。通过信息化手段,4000多名同学因此受益。

聚焦服务能力提升,以高质量服务带动高质量就业

一、拓展优质高端就业单位。近年来,学院将拓展优质高端就业单位作为提高就业质量的突破口,先后拓展了一汽-大众、中建筑港集团、中国核工业公司、中铁建设集团、联想集团、潍柴集团、烟台万华集团、歌尔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制药、青岛威奥轨道等骨干龙头企业。四年来,学院制造类相关专业1617名毕业生在中国中车、一汽-大众等119家上市公司就业的占毕业生总数的49.27%,年薪达到6-10万元。

二、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园招聘活动。为给毕业生提供更多选择实习、就业的岗位,近五年,各系部先后组织了1000余场专场招聘,提供招聘岗位70500余个;招生就业处组织秋季校园招聘活动,参会单位1000余家次,提供招聘岗位68920余个。连年来,毕业生供需比达到1:5以上,机电、化工、机械、汽车、纺织类毕业生供需比达1:10以上。

三、构建务实高效的就业服务体系。(一)是构建了就业工作四级管理体系。由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就业指导中心,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大学生就业服务协会”的组成,分工明确。(是建立了就业工作系列数据真实性验证审查体系。通过建立就业统计工作领导责任制和工作责任制以及开展利用实地走访、网络收集、电话沟通等多种方式,开展协议就业、劳动合同就业等就业形式的真实性验证审查。(是搭建了精准高效服务体系。为毕业生印发《就业服务手册》,设立就业咨询服务日,组织就业困难毕业生到企业参观并现场签约;采用就业网、信函等多种方式,及时向用人单位发布毕业生信息,为举办专场招聘会提供“一站式”服务;积极做好毕业生基层就业服务工作,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建立了严密的就业工作考核体系。强化目标管理,明确各系部就业目标,将就业工作成效列入系部的年终考核指标。

四、关注特殊毕业生,重点做好帮扶工作通过开展对部分家庭困难、就业困难学生的心理指导和“一对一”的特殊帮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各种渠道,为困难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他们顺利就业,确保特困生全部就业,并按国家规定发放了求职补贴和助学贷款。

五、动态关注,实现就业过程全跟踪、全指导我院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就业主管部门就业工作新要求,出台了《离校前就业实习学生跟踪联系制度》,编制了毕业生就业跟踪记录册,及时掌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各系定期对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并做好全程指导工作。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68
校友会(高职二类)
58
高职排名
学校简介

一、办学定位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市共管、以市管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主要从事全日制高职教育和社会职业技能培训,兼顾成人学历教育、中外合作学历教育及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等,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资质和聘请外国文教专家资格。在职教职工801人,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2000余人,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

二、办学理念

学校秉承“修能致用”的校训,“厚德乐学、修能致用”的校风和“乐学善思、知行合一”的学风,构建并不断完善“党建引领 四联四驱”三全育人体系,通过“学校与社会、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家庭、学院与书院”四方联动和“思政育人、专业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四维驱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大学生文明修身、体质提升、心理健康、技能提升“四大工程”,扎实推进“三全育人”,不断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助推学生成长成才。

三、历史沿革

1951年11月,青岛教工业余学院创建,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童第周和国学大师陆侃如分别任校务委员会主任和校长

1953年8月,青岛教工业余学院改建为青岛教师进修学院

1958年7月,青岛教师进修学院创建师专部,改称青岛工读师范专科学校,后更名为青岛师范专科学校

1970年8月,青岛教师进修学院撤销

1977年12月,恢复建院为青岛市教师进修学院、青岛师范专科学校(一个学校两块牌子)

1977年10月,青岛市职工业余大学创建

1981年4月,青岛市教师进修学院改建为山东省青岛教师进修学院,后与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分开独立设置

1983年4月,山东省青岛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青岛教育学院

1992年1月,青岛市职工业余大学更名为青岛市职工大学

1999年6月,在青岛市职工大学的基础上筹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2000年10月,青岛市职工大学改建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2002年4月,青岛教育学院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新的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四、校区设置(三个校区)

西校区(青岛市黄岛区钱塘江路369号)

南校区(青岛市市南区金坛路17号)

中校区(青岛市市北区郭口路2号)

五、二级院部及专业设置(10个二级院部)

★海尔学院(机电学院),开设重点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制冷与空调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信息学院(海信学院、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青岛物联网应用技术研究院),开设重点专业:软件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

★生物与化工学院(蓝色工程学院),开设重点专业:应用化工技术、海洋化工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分析检验技术、环境监测技术、健康管理

★旅游学院,开设重点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休闲服务与管理、旅游日语、商务日语、应用韩语、茶艺与茶文化

★商学院,开设重点专业:现代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传播与策划、财富管理

★教育学院,开设重点专业:学前教育、人力资源管理、音乐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艺术学院,开设重点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艺术设计、影视多媒体技术、动漫制作技术、空中乘务

★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中心),是学校二级教学科研机构,负责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

★基础教学部,开设重点专业:健身指导与管理

★培训学院(志愿服务学院、青岛市服务外包实训基地),开展主要培训业务:服务外包培训、教育部和全国高职联盟师资培训、志愿服务培训、职业资格鉴定培训、政府委托培训、企业员工培训、成人学历教育

六、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801人,其中专任教师约占80%。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占76%,具有高级职称占36%。

学校现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省高校(高职院校)教学名师9人、省职业教育青年技能名师4人、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山东省先进工作者1人、齐鲁最美教师1人、齐鲁首席技师2人。现有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职业教育技能技艺传承创新平台5个、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4个、省青创人才引育计划立项建设团队1个。

学校坚持融合化战略积极构建教师团队,先后聘任许振超、张连钢、皮进军、周勇、郭锐等100余名有影响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专家学者为产业教授、德育导师,入库行业、企业兼职教师400余人,建成皮进军工作室、周勇工作室等15个行业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常年聘任10余位外国专家学者担任外教,组建了包含40余位国内外专家的海外职业教育实训研发团队。

七、实训实习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现有国家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国家职业教育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国家化工实训基地、全国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国家创新发展行动规划O2O旅游技能实训中心、国家嵌入式技术应用实训基地、国家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基地、国家软件技术实训基地等国家级基地8个。山东省服务外包实训基地、青岛服务外包实训基地等省市院级实训基地74个。

校外实训就业基地:与海尔集团、海信集团、海湾集团、京东集团、华为公司、华三通信、思科公司、商汤科技、烟台万华、万豪集团、明月海藻集团、青岛海发集团、无限三维(青岛)科技产业集团、青岛港董家口液体化工码头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就业基地196个。

政校企社一体化办学平台:牵头组建山东省人工智能产教联盟、青岛市生物医药产教联盟,与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共建纺织服装领域岗课赛证融通职教联盟;与山东开创信息有限公司、卓越云师(北京)教育技术有限公司共建混合所有制的产业学院;与青岛市教育局合作开展中高职五年制贯通培养,牵头组建青岛中高职一体化培养职业教育集团。

八、合作交流

★ 与31个国家和地区的103所院校(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与交流关系。

★ 累计接收培养国际学生2000余名,向阿联酋、加拿大、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选派623名学生进行海外实训实习,500余名学生实现海外就业。

2019年10月,与泰国博仁大学在曼谷共建“一带一路”儒商学院。

2021年6月,与德国比勒费尔德中等企业应用技术大学共同设立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德学院。

★ 与24所中西部高职院校及国外院校成立高职院校对口合作联盟。

★ 与10所院校成立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合作联盟。

★ 与5所院校(机构)成立计划单列市高职院校联盟。

九、志愿服务与社区学院

青岛市志愿服务学院:与青岛市文明办共建公益性志愿服务机构。

青岛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培训学院:与青岛市文明办共建文明实践枢纽型支持型平台。

灵珠山社区学院:与青岛市黄岛区灵珠山街道办事处共建社区学院。

红石崖社区学院:与青岛市黄岛区红石崖街道办事处共建社区学院。

辛安社区学院:与青岛市黄岛区辛安街道办事处共建社区学院。

长江社区学院:与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路街道办事处共建社区学院。

灵山卫社区学院:与青岛市黄岛区灵山卫街道办事处共建社区学院。

黄岛社区学院:与青岛市黄岛区黄岛街道办事处共建社区学院。

张家楼社区学院:与青岛市黄岛区张家楼镇共建社区学院。

十、主要荣誉

国家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

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

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

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

全国混合式教学试点单位

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

全国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

全国职业院校育人成效50强

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

全国学生资助工作“推荐学习单位”

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学生支持服务”项目卓越院校金奖

世界职教院校联盟“领导力发展”项目卓越院校银奖

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学习与就业机会”项目卓越院校铜奖

山东省首批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单位

山东省文明校园

山东省文明单位

山东省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示范院校

山东省平安校园

获评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二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9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5项;获得全国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近五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7项。


加分政策
按国家有关政策执行。
招生联系方式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通信地址:青岛市经济开发区香江路128号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与从业指导处   

邮政编码:266555 

电话:0532-86105200、86105300;

传真:0532-86105593;

E-mail:zhaoban-qvtc@163.com;学校网址:http://www.qvtc.edu.cn


根据2021年山东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07,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210,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更胜一筹。
  中专 2022-12-16 10:38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青岛滨海学院医学检验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青岛滨海学院医学检验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医学检验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医学检验技术就业前景和现代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介绍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检验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这

  • 中专学校

    青岛滨海学院医学影像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青岛滨海学院医学影像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医学影像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医学影像技术就业前景和现代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介绍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医学影像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这

  • 中专学校

    青岛滨海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青岛滨海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就业前景和现代物流管理就业前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 中专学校

    青岛滨海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青岛滨海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现代物流管理就业前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计算机科学与

  • 中专学校

    青岛滨海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青岛滨海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科学与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现代物流管理就业前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电子科学与技术和现代

  • 中专学校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山东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

    6楼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山东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316分(综合)。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山东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现代物流管理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青岛恒星科技学院57名校友会(民办一类)学校简介青岛恒

  • 中专学校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现代物流管理招生计划2021

    7楼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412分(综合)。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现代物流管理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现代物流管

  • 中专学校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

    8楼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464分(综合)。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现代物流管理(高职3+2贯通培养,物流管理)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现代物流管理综

  • 中专学校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

    9楼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433分(综合)。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现代物流管理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现代物流管理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介绍层

  • 中专学校

    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山东现代物流管理(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山东现代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招生计划2021

    10楼

    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山东现代物流管理(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329分(综合)。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山东现代物流管理(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现代物流管理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山东现代物流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