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 | 名称 | 院系 | 学习形式 | 类型 |
|---|---|---|---|---|
| 1 | 机械 | 机电工程学院(机电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机械 |
| 2 | 能源动力 | 机电工程学院(机电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能源动力 |
| 3 | 工程力学 | 机电工程学院(机电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力学 |
| 4 | 机械工程 | 机电工程学院(机电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机械工程 |
| 5 | 材料加工工程 | 机电工程学院(机电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6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机电工程学院(机电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 7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机电工程学院(机电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 8 |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 |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信息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电子信息 |
| 9 | 计算机技术 |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信息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电子信息 |
| 1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信息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11 | 软件工程 |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信息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软件工程 |
| 12 | 英语笔译 | 外国语学院(外语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翻译 |
| 13 | 英语语言文学 | 外国语学院(外语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外国语言文学 |
| 14 | 俄语语言文学 | 外国语学院(外语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外国语言文学 |
| 15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外国语学院(外语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外国语言文学 |
| 16 | 美术 | 艺术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艺术 |
| 17 | 艺术设计 | 艺术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艺术 |
| 18 | 美术学 | 艺术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美术学 |
| 19 | 出版 | 传媒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出版 |
| 20 | 广播电视 | 传媒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艺术 |
| 21 | 戏剧与影视学 | 传媒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戏剧与影视学 |
| 22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 23 | 法律(非法学) | 法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法律 |
| 24 | 法律(法学) | 法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法律 |
| 25 | 社会工作 | 法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社会工作 |
| 26 | 法学 | 法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法学 |
| 27 | 光电信息工程 | 数理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电子信息 |
| 28 | 数学 | 数理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数学 |
| 29 | 统计学 | 数理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统计学 |
| 30 | 体育赛事运营 | 体育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工商管理 |
| 31 | 材料工程 |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材料与化工 |
| 32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化学 |
| 33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34 | 化学工程 | 化工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材料与化工 |
| 35 | 制药工程 | 化工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生物与医药 |
| 36 | 药学 | 化工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药学 |
| 3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化工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 38 | 药学 | 化工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药学 |
| 39 | 制药工程 | 化工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 40 | 化学工程 |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材料与化工 |
| 41 | 化学 |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化学 |
| 42 | 海洋化学 |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海洋科学 |
| 43 | 应用化学 |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 44 | 材料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材料与化工 |
| 4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46 | 环境工程 |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环境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资源与环境 |
| 47 | 安全工程 |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环境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资源与环境 |
| 48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环境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 49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环境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 50 | 生物与医药 | 海洋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海洋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生物与医药 |
| 51 | 轻工技术与工程 | 海洋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海洋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52 | 金融 | 经济管理学院(经管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金融 |
| 53 | 会计 | 经济管理学院(经管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会计 |
| 54 | 工业工程与管理 | 经济管理学院(经管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工程管理 |
| 55 | 物流工程与管理 | 经济管理学院(经管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工程管理 |
| 56 | 区域经济学 | 经济管理学院(经管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应用经济学 |
| 57 | 金融学 | 经济管理学院(经管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应用经济学 |
| 58 | 产业经济学 | 经济管理学院(经管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应用经济学 |
| 59 | 国际贸易学 | 经济管理学院(经管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应用经济学 |
| 60 | 数量经济学 | 经济管理学院(经管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应用经济学 |
| 61 | 会计学 | 经济管理学院(经管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工商管理 |
| 62 | 企业管理 | 经济管理学院(经管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工商管理 |
| 63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经济管理学院(经管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工商管理 |
| 64 | 控制工程 | 自动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电子信息 |
| 65 | 电气工程 | 自动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能源动力 |
| 66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自动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院) | 全日制研究生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青岛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医、法、艺、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国家“111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属重点建设的大学、山东省“强特色”高水平大学、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获“山东省第一届省级文明校园”荣誉称号,被社会赞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1956年迁至青岛。1958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为山东化工学院,开始了正式举办高等教育的历程。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化工学院,1998年由化学工业部划转到山东省;2001年青岛工艺美术学校并入,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2002年8月崂山校区投入使用,2009年高密校区投入使用,2016年山东省化工研究院整建制并入,2019年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投入使用,学校事业发展不断谱写新篇章。
当前,学校形成了青岛、高密、济南“三地五校区”的办学格局,校舍面积92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各类文献资料34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74个,固定资产总值37亿元。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院士2人、双聘院士1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2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青3人,国家优青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6人,“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团队领军人才”2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教授)、海外特聘专家和青年专家43人,省级教学名师17人,山东省重点学科(实验室)“首席专家”4人,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3人,山东省杰青1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8人。
学校学科、专业特色鲜明,现拥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设有76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为代表的多个优势特色学科群,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4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行列,2个学科入选山东省优势特色高水平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9个学科进入前70%,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为B+,为省属工科高校唯一。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获得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9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5个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4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9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9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5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4个省级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专业(群),16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教学团队;14门省一流本科课程,16名省级教学名师;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先后获得1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杜邦科技创新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绩显著,现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1个部省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层面创新平台数达到10个,数量位居山东省属高校前列。拥有3个省级协同创新(示范)中心,45个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校始终坚持走政产学研融合之路,科研成果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已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而上市的公司已经达到了7家,分别是软控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赛轮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金王集团、青岛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旭域土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高校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学校获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专利转让数进入中国高校百强,为“天问一号”自主导航提供关键核心技术,连续两次被评为“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高校”,因“政产学研融合”而闻名的“青科大模式”广受社会赞誉,并被国务院研究室《决策参考》、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以典型经验和做法进行深度报道。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完善对外交流与合作机制,同22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所国(境)外高校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获得1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7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基本形成了涵盖理、工、艺等学科专业多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格局。其中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合作举办的中德科技学院,纳入中德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被誉为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范例。加快推进中德工业大学和中德青年科学院建设,实现中德合作办学一体化发展。牵头共建泰中国际橡胶学院,是山东首个在境外设立的办学机构,迈出了学校境外办学第一步。
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绘就了“三步走”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建设“有精神、有文化、有责任、有活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当前,站在“十四五”开局新起点上,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围绕国家“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目标和学校“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取得突破、五年塑成优势”的战略部署,坚持“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协调发展、特色发展”的路径选择,主动对接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发扬“科大精神”、践行“橡胶品格”、贯彻“五有理念”,干字当头、实干为先,加快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建成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引领行业进步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青岛大学全日制研究生专业有:应用统计、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车辆工程、智能制造技术、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教学(物理)、材料与化工、物

青岛大学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专业有:学科教学(数学)、工业设计工程、计算机技术、公共管理、学科教学(英语)、英语笔译、工商管理、会计、金融、学科教学(地理)、旅游管理、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社会工作、学科教学(思政)、学科教学(语

006生命科学学院联系人:孙老师;电话:0532-86080640071001植物学01植物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02植物发育生理及分子生物学03资源植物学4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0分子生物学④806普通生物化学复试科目:01、02方向:植物生理学03方向:植物学备注: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71005微生物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复试科目:01微生物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02应用真菌发酵工程5②201英语一③610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备注:03应用真菌品种改良④806普通生物化学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71008发育生物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复试科目

二、青岛农业大学201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08-11页

一、青岛农业大学2019年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01-07页

004机电工程学院联系人:何老师;电话:0532-86080391082801农业机械化工程01根茎类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02种业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03典型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7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3理论力学复试科目:材料力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机械原理②农业机械学082804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01精准农业与智能装备02农业信息化与智慧农业4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4电路复试科目: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自动控制理论②电机与拖动基础005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联系人:张

三、青岛农业大学2019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12-15页青岛农业大学2019年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学习方式:全日制;学制:3年;)(目录中的拟招生计划数仅供参考)招生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拟招生计划数初试科目备注001农学院联系人:张老师;电话:0532-8608044709010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01作物高产栽培生理与技术02作物品质生理及保优技术03农业生态与高产高效耕作制度8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1化学或612数学④807植物生理生化复试科目:作物栽培学各论、耕作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植物

青岛科技大学全日制研究生专业有:机械、能源动力、工程力学、机械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英语笔译、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外国

青岛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专业有:工商管理等专业。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专业编号名称院系学习形式类型1工商管理经济管理学院(经管学院)非全日制研究生工商管理青岛科技大学160名软科(综合)140名校友会(综合)153名武书连1254名U

001化工学院(联系电话:0532-84023400;网址:http://hg..cn)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指导教师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81700化学工程与技术1001化学反应工程刘福胜项曙光郭庆杰王广建吕志果王伟文王英龙①1001英语、1002德语②2001化工热力学、2003工业有机合成③3001化工系统工程、3003化学反应工程、3004化工传递过程、3008应用胶体化学、3009催化剂制备与表征①②③各选一02颗粒学与流态化工程郭庆杰王伟文03传质与分离工程项曙光郑世清王广建王伟文王英龙04过程系统工程项曙光郑世清王英龙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