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青岛科技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哪个材料物理专业好(材料物理专业石大华东和青科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9 12:49:58 解决时间:2022-12-16 10:26

满意答案

青岛科技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哪个材料物理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青岛科技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各排行榜,材料物理专业的分数线,材料物理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与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物理专业分数对比(山东)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最高/最低分)
青岛科技大学
(最高/最低分)
材料物理2020综合 -/600(普通类一段)-/554(普通类一段)
材料物理2018理科 -/599(本科批)-/553(本科批)
材料物理2017理科 -/593(本科批)-/542(本科批)
材料类 材料物理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材料科学发展需要,系统掌握现代材料科学基础理论与技术,同时具备较强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意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本专业设置材料腐蚀与防护和新能源材料两个专业方向。通过学习学生可掌握材料设计、制备与合成的能力,毕业后可在材料腐蚀与防护、新能源材料等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物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新疆材料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495
甘肃材料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本科一批I段普通类517
陕西材料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43
云南材料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79
贵州材料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40
四川材料类(包含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2
海南材料类(包含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综合本科批普通类641
广西材料类(5800元/年,包含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59
广东材料类(非定向)(080203.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80401.材料科学与工程+080402.材料物理+080403.材料化学+080414.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办学地点:山东省青岛市)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93
江西材料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85
福建材料类(含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90
安徽材料类(5800元/年;含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87
黑龙江材料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32
吉林材料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31
辽宁材料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84
山西材料类(包含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63
天津材料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青岛)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625
材料类 材料物理
青岛科技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培养掌握材料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与其相关交叉学科领域从事新材料和功能材料的科研、教学、产品研发、生产技术或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具有理科素质及工科意识的高级专业人才。

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物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山东材料物理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38
重庆材料物理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50
广西材料物理(5000元/年)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10
湖南材料物理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62
河南材料物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76
安徽材料物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57
山西材料物理理科本科一批B段普通类512
河北材料物理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5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65
软科(综合)
83
校友会(综合)
78
武书连
516
US排名
学校简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开展“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并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学校还是教育部和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是石油石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石油科技、管理人才的摇篮”,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石油石化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2017年、2022年均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追溯学校历史,1953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石油资源,石油工业发展急需专业人才。在这种形势下,以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为基础,汇聚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大连工学院等著名高校的相关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组建成立了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北京石油学院,隶属燃料工业部,是当时北京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1960年10月,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69年,学校迁至胜利油田所在地——山东东营,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1981年6月在北京石油学院原校址内成立研究生部。1988年,学校更名为石油大学,逐步形成山东、北京两地办学格局。1997年,石油大学正式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00年,石油大学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划归教育部。200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成立研究生院。2003年10月,教育部与国家四大石油公司签署共建石油大学协议。2004年8月,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学(华东)立项建设青岛校区。2005年1月,学校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2005年8月,教育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协议。2006年10月,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61所试点高校之一和承担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32家部属高校之一。2014年4月,教育部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签署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协议。2018年12月,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1年,经教育部批准,东营校区调整为东营科教园区,办学主校区调整到青岛。

学校总占地面积5000余亩,建筑面积130余万平方米,发展形成了“两校区一园区”(青岛唐岛湾校区、古镇口校区以及东营科教园区)的办学格局。青岛两校区地处迷人的帆船之都、海滨之城,享有极高美誉的青岛,东营科教园区地处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生态之城、石油之城——山东东营,“两校区一园区”均位于“蓝黄”两大国家战略重点区域,同时青岛两校区还处于2014年新设立的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学校建有研究生院,有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石油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石大山能新能源学院,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等16个教学学院(部),以及荟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

学科专业覆盖石油石化工业的各个领域,石油主干学科总体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有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学位授权自主设置二级学科,9个博士授权自主设置交叉学科,2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1个本科招生专业,11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矿产普查与勘探、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化学工艺、油气储运工程等5个国家重点学科,以及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工业催化等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等7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地质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地球物理学等6个一级学科进入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全国前十名。

学校教育体系完备,各类教育层次结构合理,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8900人、研究生9400余人,留学生970余人。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着力打造人才培养质量品牌,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从广大校友中涌现出大批杰出人才,走出了30位两院院士以及一大批石油石化行业领军人物和工程技术骨干。自国家实行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政策以来,毕业生就业率连续27年保持在90%以上,2004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荣誉称号,2011年入选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9年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教师17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100余人,博士生导师329人。有两院院士8人(含双聘),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3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2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4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及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1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5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5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5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8人;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5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省级教学名师14人,全国模范教师4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2个,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山东省教学团队11个。

学校是石油石化行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等方面具有较强实力,在10多个研究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现有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物探及勘探开发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非常规油气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油气加工新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石油石化新型装备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34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平台。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与国内60多家地方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俄罗斯等4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实质合作交流关系。聘请了百余名著名专家、知名人士为我校兼职教授、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近年来,国际合作交流项目逐步增加,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建校近70年来,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坚持特色发展、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正向着“能源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奋力迈进。



奖学金设置

学校拥有丰厚全面的奖助学金系统,从高达8000元的国家奖学金到校内不同种类级别的奖学金,再到各类企事业奖助学金,石大用完善的奖助学金机制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助推学生不断前进发展。以下奖学金,欢迎你来申请!

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综合优秀奖学金、学习优秀奖学金、社会工作奖学金、文体奖学金、科技创新奖学金、学习进步奖学金、突出成绩奖学金、创新创业实践卓越之星奖学金、少数民族学习优秀奖学金、“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奖学金、西部就业奖学金、国际交流奖学金、道德风尚奖学金、先进班集体奖学金、优良学风班奖学金、王涛英才奖学金、中国石油奖学金、胜利石油成才奖学金、紫薇郎奖学金、民宁助学金、胜利软件奖学金、山东石油学会奖学金、中原油田奖学金、中国银行助学金、SPE北方国际分会奖学金、同心·光彩助学金、柏年基金会助学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海油大学生助学金”。


录取方法
录取批次的安排本科一批录取高校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在文化课成绩达到录取分数控制线后,按艺术专业测试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对往届生的录取政策与应届生同等对待。
青岛科技大学
160
软科(综合)
140
校友会(综合)
153
武书连
1254
US排名
学校简介

青岛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医、法、艺、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国家“111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属重点建设的大学、山东省“强特色”高水平大学、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获“山东省第一届省级文明校园”荣誉称号,被社会赞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1956年迁至青岛。1958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为山东化工学院,开始了正式举办高等教育的历程。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化工学院,1998年由化学工业部划转到山东省;2001年青岛工艺美术学校并入,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2002年8月崂山校区投入使用,2009年高密校区投入使用,2016年山东省化工研究院整建制并入,2019年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投入使用,学校事业发展不断谱写新篇章。

当前,学校形成了青岛、高密、济南“三地五校区”的办学格局,校舍面积92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各类文献资料34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74个,固定资产总值37亿元。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院士2人、双聘院士1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2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青3人,国家优青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6人,“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团队领军人才”2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教授)、海外特聘专家和青年专家43人,省级教学名师17人,山东省重点学科(实验室)“首席专家”4人,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3人,山东省杰青1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8人。

学校学科、专业特色鲜明,现拥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设有76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为代表的多个优势特色学科群,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4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行列,2个学科入选山东省优势特色高水平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9个学科进入前70%,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为B+,为省属工科高校唯一。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获得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9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5个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4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9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9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5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4个省级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专业(群),16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教学团队;14门省一流本科课程,16名省级教学名师;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先后获得1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杜邦科技创新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绩显著,现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1个部省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层面创新平台数达到10个,数量位居山东省属高校前列。拥有3个省级协同创新(示范)中心,45个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校始终坚持走政产学研融合之路,科研成果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已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而上市的公司已经达到了7家,分别是软控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赛轮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金王集团、青岛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旭域土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高校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学校获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专利转让数进入中国高校百强,为“天问一号”自主导航提供关键核心技术,连续两次被评为“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高校”,因“政产学研融合”而闻名的“青科大模式”广受社会赞誉,并被国务院研究室《决策参考》、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以典型经验和做法进行深度报道。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完善对外交流与合作机制,同22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所国(境)外高校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获得1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7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基本形成了涵盖理、工、艺等学科专业多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格局。其中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合作举办的中德科技学院,纳入中德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被誉为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范例。加快推进中德工业大学和中德青年科学院建设,实现中德合作办学一体化发展。牵头共建泰中国际橡胶学院,是山东首个在境外设立的办学机构,迈出了学校境外办学第一步。

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绘就了“三步走”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建设“有精神、有文化、有责任、有活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当前,站在“十四五”开局新起点上,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围绕国家“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目标和学校“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取得突破、五年塑成优势”的战略部署,坚持“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协调发展、特色发展”的路径选择,主动对接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发扬“科大精神”、践行“橡胶品格”、贯彻“五有理念”,干字当头、实干为先,加快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建成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引领行业进步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困难生资助办法

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

学校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和特困补助并举,“绿色通道”和社会资助为补充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学校积极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申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以解决就读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贷款最高额度为6000元/人·年,学生在校期间的利息由政府财政全额补贴。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政府奖学金和天一化学奖学金、和氏璧奖学金等企业奖学金,设立了综合奖学金、单项素质奖学金等校内奖学金,以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鼓励他们勤学上进,奋发成才。设有国家助学金等政府助学金和金宇助学金等企业助学金,设立了校内助学金,用于补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支出。设立了上千个勤工助学岗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一定报酬,培养其自立自强的精神。设立了特殊困难补助,以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突发性、临时性经济困难。这些资助政策可以有效地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根据2020年山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物理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00,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物理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4,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物理专业更胜一筹。
  中专 2022-12-16 10:26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应用物理学和材料化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应用物理学和材料化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物理学和材料化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物理学就业前景和材料化学就业前景,应用物理学专业介绍和材料化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物理学和材料化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

  • 中专学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应用物理学和材料物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应用物理学和材料物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物理学和材料物理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物理学就业前景和材料物理就业前景,应用物理学专业介绍和材料物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物理学和材料物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

  • 我要读技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应用物理学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应用物理学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物理学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物理学就业前景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就业前景,应用物理学专业介绍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

  • 中专学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数学与应用数学和材料物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数学与应用数学和材料物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学与应用数学和材料物理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前景和材料物理就业前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介绍和材料物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学与应用数学和材料物理这二

  • 中专学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与计算科学和材料物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与计算科学和材料物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与计算科学和材料物理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和材料物理就业前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和材料物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和材料物理这二

  • 中专学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俄语和材料物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俄语和材料物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俄语和材料物理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俄语就业前景和材料物理就业前景,俄语专业介绍和材料物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俄语和材料物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俄语和材料物理录取分

  • 中专学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英语和材料物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英语和材料物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材料物理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材料物理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材料物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和材料物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英语和材料物理录取分

  • 中专学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汉语言文学和材料物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汉语言文学和材料物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和材料物理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和材料物理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和材料物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汉语言文学和材料物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

  • 我要读技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法学和材料物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法学和材料物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材料物理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材料物理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材料物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材料物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材料物理录取分

  • 中专学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学和材料物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学和材料物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材料物理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材料物理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材料物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材料物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