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最高/最低分) | 青岛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软件工程 | 2021 | 综合 | -/599(普通类一段) | -/550(普通类一段) |
| 软件工程 | 2020 | 综合 | -/614(普通类一段) | -/567(普通类一段) |
| 软件工程 | 2019 | 理科 | -/601(本科批) | -/542(本科批) |
| 软件工程 | 2018 | 理科 | -/605(本科批) | -/525(本科批) |
| 软件工程 | 2017 | 理科 | -/598(本科批) | -/501(本科批)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东 | 软件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99 |
| 新疆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6 |
| 宁夏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02 |
| 青海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段 | 普通类 | 423 |
| 甘肃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528 |
| 陕西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8 |
| 云南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3 |
| 四川 | 软件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0 |
| 重庆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3 |
| 广西 | 软件工程(58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9 |
| 广东 | 软件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山东省青岛市)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7 |
| 湖南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9 |
| 河南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3 |
| 江西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3 |
| 福建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5 |
| 安徽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5 |
| 浙江 | 软件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28 |
| 黑龙江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58 |
| 吉林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51 |
| 辽宁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6 |
| 内蒙古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3 |
| 山西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6 |
| 河北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2 |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规范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良好的组织与交流能力,能在教育科研和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复合型、实用型高层次软件设计、系统分析和工程应用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能够胜任计算机软件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管理、软件质量保证等方面的工作。其开设的主干课程有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Android应用开发、Web应用开发、编译原理、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软件设计、软件测试、数据挖掘等。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可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学生可到国内外软件企业、政府(部队)机关及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从事开发、培训、研究及管理等工作。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东 | 软件工程(校企合作,与NIIT合作软件外包方向)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50 |
| 四川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8 |
| 海南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8 |
| 广西 | 计算机类(在浮山校区办学,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6 |
| 广东 | 计算机类(非定向)(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2.软件工程+080904.信息安全+080907.智能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浮山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6 |
| 江西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不招色弱、色盲考生)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6 |
| 福建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3 |
| 安徽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6 |
| 上海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浮山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6 |
| 黑龙江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07 |
| 吉林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6 |
| 辽宁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6 |
| 山西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35 |
| 天津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浮山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01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开展“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并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学校还是教育部和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是石油石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石油科技、管理人才的摇篮”,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石油石化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2017年、2022年均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追溯学校历史,1953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石油资源,石油工业发展急需专业人才。在这种形势下,以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为基础,汇聚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大连工学院等著名高校的相关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组建成立了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北京石油学院,隶属燃料工业部,是当时北京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1960年10月,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69年,学校迁至胜利油田所在地——山东东营,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1981年6月在北京石油学院原校址内成立研究生部。1988年,学校更名为石油大学,逐步形成山东、北京两地办学格局。1997年,石油大学正式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00年,石油大学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划归教育部。200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成立研究生院。2003年10月,教育部与国家四大石油公司签署共建石油大学协议。2004年8月,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学(华东)立项建设青岛校区。2005年1月,学校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2005年8月,教育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协议。2006年10月,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61所试点高校之一和承担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32家部属高校之一。2014年4月,教育部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签署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协议。2018年12月,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1年,经教育部批准,东营校区调整为东营科教园区,办学主校区调整到青岛。
学校总占地面积5000余亩,建筑面积130余万平方米,发展形成了“两校区一园区”(青岛唐岛湾校区、古镇口校区以及东营科教园区)的办学格局。青岛两校区地处迷人的帆船之都、海滨之城,享有极高美誉的青岛,东营科教园区地处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生态之城、石油之城——山东东营,“两校区一园区”均位于“蓝黄”两大国家战略重点区域,同时青岛两校区还处于2014年新设立的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学校建有研究生院,有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石油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石大山能新能源学院,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等16个教学学院(部),以及荟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
学科专业覆盖石油石化工业的各个领域,石油主干学科总体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有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学位授权自主设置二级学科,9个博士授权自主设置交叉学科,2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1个本科招生专业,11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矿产普查与勘探、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化学工艺、油气储运工程等5个国家重点学科,以及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工业催化等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等7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地质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地球物理学等6个一级学科进入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全国前十名。
学校教育体系完备,各类教育层次结构合理,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8900人、研究生9400余人,留学生970余人。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着力打造人才培养质量品牌,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从广大校友中涌现出大批杰出人才,走出了30位两院院士以及一大批石油石化行业领军人物和工程技术骨干。自国家实行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政策以来,毕业生就业率连续27年保持在90%以上,2004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荣誉称号,2011年入选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9年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教师17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100余人,博士生导师329人。有两院院士8人(含双聘),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3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2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4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及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1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5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5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5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8人;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5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省级教学名师14人,全国模范教师4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2个,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山东省教学团队11个。
学校是石油石化行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等方面具有较强实力,在10多个研究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现有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物探及勘探开发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非常规油气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油气加工新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石油石化新型装备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34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平台。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与国内60多家地方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俄罗斯等4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实质合作交流关系。聘请了百余名著名专家、知名人士为我校兼职教授、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近年来,国际合作交流项目逐步增加,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建校近70年来,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坚持特色发展、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正向着“能源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奋力迈进。
学校拥有丰厚全面的奖助学金系统,从高达8000元的国家奖学金到校内不同种类级别的奖学金,再到各类企事业奖助学金,石大用完善的奖助学金机制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助推学生不断前进发展。以下奖学金,欢迎你来申请!
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综合优秀奖学金、学习优秀奖学金、社会工作奖学金、文体奖学金、科技创新奖学金、学习进步奖学金、突出成绩奖学金、创新创业实践卓越之星奖学金、少数民族学习优秀奖学金、“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奖学金、西部就业奖学金、国际交流奖学金、道德风尚奖学金、先进班集体奖学金、优良学风班奖学金、王涛英才奖学金、中国石油奖学金、胜利石油成才奖学金、紫薇郎奖学金、民宁助学金、胜利软件奖学金、山东石油学会奖学金、中原油田奖学金、中国银行助学金、SPE北方国际分会奖学金、同心·光彩助学金、柏年基金会助学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海油大学生助学金”。
学校坚持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为基础,引导学生献身事业”为主旋律,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从组织、工作、保障、反馈四个方面全面构建适应市场需要的“四位一体”大学生就业体系,建立了促进学校事业发展和毕业生就业的长效工作机制,形成了工作特色,保证了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离校就业率连续24年在90%以上,毕业生就业质量高,签约毕业生中40%左右去往世界500强企业。
学校2000年被教育部、2007年和2012年被山东省评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4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2011年入选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6 年入选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2017 年入选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积极建设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立了“以学校为主导,以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为主体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形成了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网络化的双选思路。学校构建了以石油石化行业为主,船舶、汽车、燃气、电力、海洋重工等其它行业为辅的“一主多元”立体化就业市场格局。
学校每年组织至少五场大型校园招聘会和十几场中小型招聘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以及北京、上海、深圳、青岛等全国大中城市的1500多家单位纷纷前来参加我校毕业生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到校用人单位数量不断增多,范围更加广泛,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就业结构更加合理,毕业生就业满意度高,2017届毕业生对第一份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为96.04%,处于较高水平。学校采取设立奖学金、开展留学服务,留学奖学金等措施,鼓励毕业生出国留学。2017届毕业生中,出国学习306人,毕业生出国(境)人数及比例呈快速上升趋势。
学校强化全程化就业指导。从新生入校开始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教育引导学生立志成长成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重视学生职业发展,加强思想引导、就业指导、创业指导、就业培训、信息提供、市场拓展等就业工作环节的联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富有特色的分专业类型的就业指导。学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素养》三门全校公选课。邀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到学校与大学生现场面对面交流,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就业能力培养等有针对性的实际指导。积极开展就业心理咨询指导和职业倾向测验,提供《网络学堂》、《职业测评》等实时学习与测评,全面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学校建有3个普通学生餐厅、1个民族学生餐厅,引进了山西、陕西、甘肃、湖北、湖南、东北等近50家特色风味小吃。学生餐厅面积为3.6万平方米,能容纳30000多人就餐。餐厅内主副食花色品种繁多,高、中、低档饭菜搭配合理,中、晚两餐主食品种达100多个,副食品种达300多个。
学生餐厅先后获得“山东省标准化食堂”、“山东省餐饮安全示范学校餐厅”等荣誉,学校多次被评为“山东省高校学生食堂管理工作示范单位”、“山东省高校伙食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食安山东”餐饮服务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同时,餐厅每年为在校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青岛大学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青岛,承载着青岛这座城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9年创办的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百十余年来,学校教授高深学问,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之需要,薪火相传,砥砺奋进,从这里走出了40余万优秀校友,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2021年,我们入围软科(ARWU)、US News、QS亚洲大学和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四大世界权威大学排行榜,实现世界四大大学排行榜历史性突破,其中连续三年在软科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位列世界500强。我们发挥医学学科、师范学科独特优势和品牌优势,推进市校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助力青岛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长江以北地区一流医疗中心城市。推进市校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师范学院、局校共建青岛大学教育集团,打造11所附属中小学,助力青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与青岛市共建青岛企业家学院、青岛律师学院、青岛社会工作学院,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打造特色智库服务平台。
学校现有浮山校区、金家岭校区、松山校区三个校区,占地2655亩,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学校风景秀丽、环境宜人,教学科研资源丰富,条件设施完备。固定资产38亿元,馆藏图书328万册,电子图书170万册。主办8种学术期刊。拥有2所附属医院,9家直属附属医院。
设有34个学院和医学部,招生本科专业79个,涵盖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现有10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种博士专业学位类型;4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8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型。
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山东省重点学科20个,山东省一流学科8个。入选山东省属高校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和1个高峰学科、4个优势特色学科、3个培育学科;学术影响力全球排名813位,临床医学、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环境与生态学、一般社会科学等11个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1%;13个学科入选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25个学科入选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行榜,其中系统科学位居全国第2位,连续两年成为省属高校唯一跻身顶尖学科行列的学科;14个学科进入USNews2022年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榜。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2000余人,其中研究生10000余人、本科生32000余人、留学生600余人。教职工3900余人,专任教师2600余人(教授501人、副教授897人),其中国家级高层次80人,省部级高层次人才165人。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比例67%。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学校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华文教育基地、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是教育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性高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
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3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7个,11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3个专业群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项目、5个专业群入选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国家精品课程14门,国家一流课程6门;国家教学成果奖6项。
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示范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38个。
“十三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026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8298篇,SSCI收录论文544篇、CSSCI论文970篇;获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76项;获授权专利1828余项。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战略,与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180余所院校建立友好交流合作关系,建立师生交流、联合培养、合作科研等项目200余个。在国外建立孔子学院(课堂)2所。留学生生源国96个。
学校根植齐鲁大地,立足青岛而发展,在融合发展中形成了医学教育区域优势明显,工科教育行业特色鲜明,理科、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扎实推进,师范教育快速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文化创意新兴学科加快孕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青大人正肩负着新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秉承“明德、博学、守正、出奇”的校训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全面开启建设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
第五章 录取规则
第十五条 学校的录取工作采用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方式,公平、公正、择优录取。
第十六条 学校录取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均合格的考生。
第十七条 学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青岛大学的考生,在第一志愿不足的情况下接收非第一志愿上线考生,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不设分数级差。
第十八条 对高考成绩达到青岛大学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学校按分数优先原则录取,即按高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满足考生的专业志愿。对部分实行高考改革的省份,录取原则根据相关政策另行制定。
第十九条 对学生体检的要求,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文件执行。
第二十条 除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表演方向)专业限招女生外,其它各专业对男女考生比例无特殊要求。
第二十一条 艺术类专业按以下原则录取。
1、山东省内艺术类专业录取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在全省艺术类本科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根据考生志愿,按文化课成绩分专业按招生计划1:1.5的比例向学校投档,学校录取时按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其中,报考音乐类、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表演方向)、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考生,按校考专业成绩排序,择优录取;报考音乐学(理论方向)专业的考生,其高考文化课成绩须达到400分以上(含400分),未达到者不予录取;报考美术类专业的考生,其省专业统考成绩须达到青岛大学划定的专业成绩合格线240分以上(含240分),未达到者不予录取 。
2、山东省外艺术类专业录取
填报青岛大学志愿的考生,在达到所在省份的艺术类本科文化课成绩控制线的基础上,还须达到青岛大学在考生所在省份划定的分专业文化课成绩控制线。
其中,美术类的绘画专业按照我校专业成绩排序,择优录取;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可兼报,按照我校设计类专业成绩分数优先的原则录取。音乐类:按照我校专业(专业方向)成绩排序,择优录取。
第二十二条 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按教育部和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规定执行。
青岛大学中心校区有仁园、滢园、文化名人、泓园、浩园等餐厅,餐厅菜品丰富,设有清真窗口、各地名吃特产窗口,满广大学生的饮食需要。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化学和软件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化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化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化学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化学和软件工程录取分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应用化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化学和软件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化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应用化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化学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应用物理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物理学和软件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物理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应用物理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物理学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数学与应用数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学与应用数学和软件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学与应用数学和软件工程这二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与计算科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与计算科学和软件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和软件工程这二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俄语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俄语和软件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俄语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俄语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俄语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俄语和软件工程录取分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英语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软件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英语和软件工程录取分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汉语言文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和软件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汉语言文学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法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软件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软件工程录取分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软件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软